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外源NAA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20~100 mg· L-1 NAA处理均能缓解100 mmol·L-1 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生长的抑制效应.NAA对根系生长的缓解效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以80 mg·L-1NAA的效果最明显.NAA可通过抑制盐胁迫下水稻根尖活性氧积累和降低根尖细胞质膜透性来保护根系正常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蒿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运用室内培养皿法,分析了不同浓度的青蒿素溶液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高度、根长、整株鲜重、根和茎鲜重及干重、根系活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蒿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与无菌水对照相比,青蒿素浸种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的种子发芽率、苗高、根长、根鲜重和茎的鲜、干重,增加了根干重和根冠比。小麦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青蒿素浓度的增加而递减,可溶性糖含量则随之递增,叶绿素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20mg·L-1处理含量最高。此外,青蒿素浸种处理对小麦幼苗各项指标的影响与15mg·L-1多效唑相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硫胺素对防腐剂胁迫小麦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复合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2∶3,m/m)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对不同浓度硫胺素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0.0g·L-1复合防腐剂显著抑制小麦幼苗的生长,表现为出苗延迟,植株矮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膜脂过氧化加剧。经适宜浓度的硫胺素处理后,幼苗的上述形态和生理指标均发生良性转变,且以0.4g·L-1硫胺素处理效果最好,说明外源硫胺素能够缓解复合防腐剂对小麦幼苗生长的胁迫毒害。  相似文献   

4.
外源水杨酸对小麦幼苗镍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外源水杨酸(SA)对小麦镍胁迫的缓解作用,以小麦品种陇春3031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A对1 mmol·L-1 Ni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mmol·L-1 Ni2+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了小麦幼苗丙二醛(MDA)含量。与单独Ni2+胁迫相比,0.1和0.5mmol·L-1 SA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幼苗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和干重(P0.05),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且叶绿素a/b显著升高。0.1mmol·L-1 SA处理,小麦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升高了37.77%;提高了小麦幼苗叶和根中的POD活性和叶中的脯氨酸含量,降低了小麦幼苗根中脯氨酸含量;有效抑制了小麦叶和根中MDA含量的增加。说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能缓解镍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害,增强其抗镍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5.
Cr6+胁迫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培养箱中用含有不同浓度K2Cr2O7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有4片叶子的大豆幼苗,8 d后测量其生理指标以揭示Cr6+对大豆幼苗毒害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K2Cr2O7(5 mg·L-1)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其株高、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4.97%、18.2%,MDA含量降低了15.95%,POD活性差异不显著;而高浓度K2Cr2O7(10~100 mg·L-1)对大豆幼苗有显著毒害作用,随K2Cr2O7浓度的增加,其株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POD活性显著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铝胁迫对大豆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铝浓度条件下, 2个大豆品种(浙春3号和华春18)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50mg/L)的铝促进大豆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和根系活力的增加,降低根系细胞质膜透性,对大豆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铝(5000mg/L)明显抑制根系长度的增长,使根系直径显著增大,降低大豆根系活力,使根系细胞质膜透性大大增加,明显不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2个大豆品种对铝胁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浙春3号对铝毒胁迫的耐受能力要强于华春18.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低磷胁迫下施用乙烯(50μmol· L-1)对大豆(中黄22)幼苗的影响,将培育至幼苗期的大豆分别置于高磷、高磷+乙烯、低磷、低磷+乙烯4组营养液中.利用水培法培养大豆15 d后,对大豆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乙烯释放量、磷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低磷胁迫下的大豆植株施加乙烯后,植株根系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幼苗根系微形态建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期为水稻幼苗理想根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春优84和秀水09为材料,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水培试验。秧苗移栽一周后用在线溶氧仪(氮气、氧气调节)设定低氧(0~1.0 mg/L)、中氧(2.5~3.5 mg/L)和高氧(>6.0 mg/L,饱和溶解氧处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用充气泵连续向水体中充入空气)和常规水培(CK,不进行氧调节,水稻移栽一周后水中氧含量约为0.3~2.5 mg/L) 4个氧处理,研究水稻幼苗生物量、根系微形态结构、根系分泌有机酸、呼吸强度等指标。【结果】1)各处理水稻幼苗根系直径为d1(0~0.50 mm)、d2(0.51~1.00 mm)和d3(1.01~1.50 mm)的细根占总根的比例均超过90%,对水稻苗期根系形态构建尤为重要。中氧处理后,春优84直径为d1、d2和秀水09直径为d1、d3的根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2)低氧处理减少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抑制细根(d1)生长,促进粗根(d5, 2.01~2.50 mm)的生长,降低呼吸强度,增加有机酸分泌量。中氧和高氧处理后水稻植株的生物量均有增加,但生理反应不尽相同。中氧处理后水稻根系呼吸强度上升,而高氧处理后根系呼吸强度降低。各氧处理均减少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素(IAA)含量,中氧和高氧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高氧处理显著增加根系一氧化氮(NO)含量,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供试品种总根和细根(d2)的各形态指标(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均与根系有机酸分泌量、呼吸强度、NO含量正相关,与生长素(IAA)含量负相关。【结论】适当增氧(中氧)处理增加水稻幼苗根系呼吸强度和有机酸分泌量,根系生理活性增强;增加细根(直径为0~1.50 mm)的根长、吸收面积的占比,优化其根系形态结构。因此,生产上可以通过栽培措施改变根际氧环境调控分蘖期水稻根系微形态结构,增强根系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槟榔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土壤不同相对含水量对槟榔幼苗根系形态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处理使槟榔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增加,叶片生物量下降,各器官中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2)干旱处理主要影响槟榔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粗度,从而影响根系表面积与体积,主要表现为:根长为0~5 cm的根系数量及单株总根数降低,根长大于10 cm的根系数量增加;根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在不同根段均以正常处理最高,而根系表面积大于6 cm2和根系体积大于0.5 cm3根段随水分含量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3)干旱处理对槟榔根系活力的影响为前期大于后期,随干旱程度的增加,根系活力下降越大。此结果表明槟榔主要通过调整根系数量、长度及粗度来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但干旱又明显抑制了槟榔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氮素用量对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及鲜荚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根系扫描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0、100、200、300 mg.kg-1)下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动态变化特征,并比较了单株鲜荚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下生殖生长期菜用大豆根系形态指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开花后21 d;100 mg.kg-1氮素用量能明显促进菜用大豆根系发育和根瘤干物质的积累,促使大豆形成较大的根系表面积,较高的单株产量以及2粒荚和3粒荚数;当氮素施用量增加到200和300mg.kg-1时,根系干物质、根系表面积、根长和单株鲜荚产量均降低;300 mg.kg-1氮素施用量的根体积最大;不施氮处理的根瘤数目和重量最高,形成较多的细根,表现为根系长度最长,根系干物质重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