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为改进胡麻产量和发展胡麻/大豆间作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单作模式下不施氮(T1)、施氮75kg/hm2(T2)、施氮150kg/hm2(T3)和间作模式下不施氮(T4)、施氮75kg/hm2(T5)、施氮150kg/hm2(T6)6个处理,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模式对胡麻干物质积累规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合的胡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Logistic模型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单作胡麻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在盛花期,间作种植模式下过量施氮时峰值会转移至子实期。在单作模式下,胡麻总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干物质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氮量为150kg/hm2处理(T3)最高;而在间作种植模式下,施氮量为75kg/hm2处理(T5)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T4)和施氮量150kg/hm2的处理(T6)。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间作种植模式下各处理开花前贮藏同化物的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单作各处理,以施氮量为75kg/hm2处理(T5)最高;各处理以T5的产量最高,为3 204.80kg/hm2,且胡麻与大豆间作中得到的互利效应大于受到的竞争效应。因此,胡麻与大豆间作,即便减量施氮(75kg/hm2)仍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灌溉频率和施氮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频率和施氮量下,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形成规律。结果发现,相同施氮量下,随着灌溉频率的增加,小麦的LAI、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和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均表现为中频灌溉(M)高频灌溉(H)低频灌溉(L);相同灌溉频率不同施氮量下,小麦的LAI、干物质累积速率和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则均表现为N2N3N1N0;MN2处理与HN2和LN2处理相比,小麦的LAI提高了11.3%和22.1%,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提高了2.3%和1.3%,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增加了1.71%和2.28%;小麦的库容量提高了12.3%和13.7%,差异均显著(P0.05)。产量构成的通径分析表明,小麦产量指标中,对滴灌春小麦产量的贡献依次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灌溉频率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的互作效应明显,当施氮量为308.63kg·hm-2、灌溉频率约为6.52d一次时,滴灌春小麦产量达到最大值(8 804.2kg·hm-2)。  相似文献   

3.
钼肥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玉/豆"套作模式下,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钼肥干拌种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节期(V5)到完熟期(R8)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施钼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都以B2(1.0g/kg)处理最高;V5期到盛花期(R2)干物质主要分配在茎秆和叶片中,钼肥处理降低了干物质在茎秆中的分配率,而增加了叶片的分配比例;R8期时干物质向荚果的分配比例最高,且随施钼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向茎秆和叶片的分配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施钼肥能够提高茎叶中的干物质向荚果的转移率及其对荚果的贡献率和产量,且均以B2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4.
密度和施氮量对垄膜沟播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12、2014年,以玉米杂交种沈禾201为试验材料,探讨垄膜沟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抽雄期和灌浆期,玉米个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群体产量的综合影响呈开口向下的凸面体,2012年施氮量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大于密度处理,2014年施氮量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小于密度处理。通过对产量方程模型寻优,得到超过平均产量的管理方案,2012、2014年种植密度分别为69 727~84 818株/hm~2、39 880~51 778株/hm~2;施氮量分别为342~478 kg/hm~2、223~413 kg/hm~2。在试验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和中高施氮量可显著增加垄膜沟播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蓖麻花后干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150、 270和390 kg.hm-2)对淄蓖3号蓖麻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前蓖麻全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均缓慢,开花后积累速率快速增加。施氮对各器官和整株干物质的积累有明显影响。施氮量为150 kg.hm-2的处理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花序的干物重积累速率最高,比较有利于茎和叶片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向花序等产量器官转运,促进果穗形成和籽粒灌浆,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施氮量为270和390 kg.hm-2的处理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茎和叶干物重积累速率过高,而花序的积累速率较低,不太利于茎和叶片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向花序等产量器官运转,影响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50 kg.hm-2和270 kg.hm-2时,每株粒数显著增加,但施氮量增加到390 kg.hm-2时,与270 kg.hm-2处理相比,每株粒数有所下降。对于百粒重,施氮量为150 kg.hm-2处理的增重效果最好,270 kg.hm-2和390kg.hm-2处理虽然也能增加百粒重,但增加效果逐渐降低。从整体产量表现看,以施氮量为15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6291.69 kg.hm-2,其次为270 kg.hm-2和390 kg.hm-2处理,分别达到6243.03kg.hm-2和5179.05kg.hm-2。  相似文献   

6.
雨养和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冀东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以高蛋白质品种京冬8号和低蛋白质品种宝麦38为材料,设置0、120、240和360kg·hm-2三个施氮水平,研究了在灌溉和雨养条件下氮素营养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适量施氮提高了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促进了叶片、茎和鞘的花前贮存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中的转移,但过量施氮则抑制灌溉条件下营养器官花前贮存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移。施氮量对千粒重的影响因基因型和土壤水分状况不同而差异。随施氮量的增加,在雨养和灌溉条件下京冬8号千粒重分别呈降低和增加趋势,宝麦38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适当施氮可促进分蘖和分蘖成穗。与雨养栽培相比,灌溉可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增加穗数和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品种的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降低。宝麦38和京冬8号籽粒产量达到最高的施氮量在雨养条件下均为120kg·hm-2,在灌溉条件下分别为120和240kg·hm-2。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宝麦38的适宜施氮量为120kg·hm-2,京冬8号的适宜施氮量为120~240kg·hm-2。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会雅  朱列书  赵松义 《作物研究》2007,21(1):22-23,27
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对湘东烟区烤烟干物质的积累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公顷施纯氮127.5kg的水平下,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到圆顶时分别为78.20,74.66和128.48g,相对增长量分别是不施氮处理的4.33,2.967和1.355倍,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为2.060,1.819,2.198g/d,说明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在每公顷施127.5kg纯氮的条件下,撂烟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直接播种雨养为主的旱作水稻的硅肥最佳施用量并揭示硅肥增加产量的机制。【方法】以绥粳18为材料进行两年大田试验,设计0、15、30、45、60和75 kg/hm 2的有效硅用量(用Si0、Si15、Si30、Si45、Si60和Si75表示),研究不同硅肥用量对旱作水稻生理指标、干物质转运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加硅肥显著增加了旱作水稻的产量,二次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施用有效硅量47.68 kg/hm 2可获得最大理论产量,当有效硅用量为30~47.68 kg/hm 2时,硅肥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协调了茎叶干物质向穗部的转移,延缓了后期叶片的衰老,每穗粒数提高了23.62%~24.63%,千粒重提高了8.94%~10.08%,优化了穗粒结构进而增产38.42%~110.20%;有效硅施用量为47.68~75 kg/hm 2时,生育后期加快了茎叶干物质向穗部转移,加速了叶片衰老,不利于籽粒的持续性灌浆,影响了每平方米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影响产量。【结论】对于绥粳18而言,适宜吉林省中部地区旱作水稻高产高效的最佳有效硅肥施用量为30~47.68 kg/hm 2。  相似文献   

9.
以郑单958和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4.5万、6.75万、9.0万株/km~2 3个种植密度和0、100、300、500 kg/km~2 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素积累量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4.5万株/hm~2密度处理。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当施氮量为300~50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不再提加,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大幅降低。结果表明,郑单958和中单909种植适宜模式为施氮量300~500 kg/hm~2、种植密度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罗上轲  刘婕  叶开梅  冯云贵  朱德坤  宋碧  张军 《玉米科学》2020,28(4):146-154,164
为探明贵州春玉米适宜的覆膜方式及施氮量,采用裂区设计,连续两年在贵州威宁进行不同覆膜方式(宽膜、窄膜覆盖)与施氮量(0、80、160、240、320 kg/hm2)对春玉米产量及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与施氮量间春玉米产量差异极显著,宽膜覆盖比窄膜覆盖产量提高15.61%。宽膜覆盖显著增加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提高干物质转运对子粒物质积累的贡献率,显著增加春玉米氮素积累量。在宽膜覆盖条件下,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春玉米产量最高,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最高。宽膜覆盖提高玉米产量,促进春玉米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试验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240 kg/hm2。  相似文献   

11.
12.
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合理施肥能明显改善大豆生长状况并提高产量,但山东地区大豆生产中不施肥、肥料施用配比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探明该地区大豆高产施肥中氮磷钾最佳配比用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和亚有限大豆品种辽豆11,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不断增加,植株各部分之间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动态变化;不同处理N、P2O5和K2O的累积量之间及与干物质的积累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大豆对N、P2O5、K2O吸收比例为2.89:1.00:1.75;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各施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7.9%~43.2%;大豆高产最佳吧料配比用量N50.0kg·hm^-2,P2O5 105.0kg·hm^-2,K2O 90.0kg·hm^-2和3种肥料施用比例N:P2O5:K2O=1:2.1:1.8可作为该地区大豆生产氮磷钾肥配施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钾对大豆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钾素水平,研究钾肥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增加了R1期根及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3、R5时期取样,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根及地上部干物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K3(0.068 g K2O kg-1土)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但R3时期取样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5时期取样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大豆的生长发育,根冠比逐渐减小,R5时期根冠比值最小.R1、R3时期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根冠比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K2(0.034 g K20 kg-1土)处理根冠比值最大;R5时期以K3处理根冠比值最大.钾有提高大豆脂肪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钾能促进大豆产量的形成,以K5(0.136 g K2O kg-1土)处理产量最高,并且显著高于不施钾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减施氮肥对不同密度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1002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施肥(N1,复合肥225 kg/hm2;N2,复合肥180 kghm2;N3,控释肥180 kg/hm2;N4,复合肥180 kg/hm2,有机肥1 500 kg/hm2)和两个密度(D1,6万株/hm2;D2,7.5万株/hm2)处理,研究减施氮肥对不同高密植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D2处理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24.74%,两个密植条件下N3和N4处理均未造成显著减产。D2处理显著提高吐丝期和成熟期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降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子粒的贡献率,减氮处理对干物质积累特征均无显著影响。N2、N3和N4处理显著提高两个密植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16.00%~22.90%,仅D2N4处理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效率16.32%。夏玉米在75 000株/hm2高密植水平,施氮180 kg/hm2(减氮20%)配施有机肥可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基因型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以土壤肥力不同的温县大尚、赵堡为试验地点,在0、150、300 kg·hm-2施氮水平下研究了施氮量对15个基因型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籽粒产量差异的显著性关系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5个小麦品种分为高产、中产、低产三个类型。在3个施氮水平下,豫麦49198在两地都表现为高产,适应性和稳产性好,但两地没有共同的中产和低产品种类型。不同基因型小麦在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累积都呈“慢-快-慢”的动态模式,不同基因型小麦在开花和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差异显著。氮肥对小麦干物质变化率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开花期,最小的是分蘖期;在3个施氮水平下,各时期干物质增加率在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然而两地都表现为在开花和成熟期干物质增加率最大的是高产基因型,最小的是低产基因型;施氮使高产基因型小麦的花后干物质转移率及花后干物质转移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控释氮肥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氮素吸收与分配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增加了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率、氮素吸收速率及玉米产量.施用控释氮肥较普通氮肥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玉米植株的氮素吸收量,促进氮素向子粒的转移,子粒氮素所占比重达68.63%;控释氮肥较普通氮肥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5.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条件下咖啡果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咖啡适宜施氮量,以中粒种咖啡主栽品种 24-2 为试材,研究施氮量对咖啡果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 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有利于咖啡果干物质积累,特别是在果实干物质积累贡献较大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 中氮(N560)和高氮(N760)处理果实干物质积累量较未施氮(CK)处理在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分别 增加 30.60%和 35.91%、45.25%和 49.37%、49.13%和 56.64%,随施氮量增加各处理积累量呈增加趋势。氮肥用量过高 不利于提高咖啡氮肥利用率,各处理以 N560 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最高,较 N760 处理分 别高 9.76%、18.18%和 7.34%。因此,N560 处理是兼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较优处理,本研究结果为海南中等肥力咖 啡种植区的氮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氮肥对不同品质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不同品质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探讨了苗期追施尿素对叶片光合生理和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各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叶色值和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苗期追施尿素会对开花期至鼓粒初期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和叶色值产生显著影响,单株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和平均速率在施肥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追施氮肥会使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以高蛋白品种提前天数最多。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作为冬小麦拔节肥的施用效果,2015-2016年通过在安徽省太和县及宿州市两地布置冬小麦拔节肥控释尿素机施、普通尿素机施和普通尿素撒施田间大区试验,研究拔节期追施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含量、SPAD值、贮存物质再分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水条件较好的太和试验点,控释尿素处理的小麦产量比普通尿素撒施和机施分别显著增加7.2%和12.5%,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16.5%和22.6%,经济效益分别显著增加8.3%和11.5%。拔节期控释尿素施用30d后小麦旗叶SPAD值和氮素含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控释尿素处理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在降水条件相对较差的宿州试验点,拔节期施用控释尿素的效果不明显。在降水量丰沛或者灌溉条件好的情况下,拔节期施用控释尿素较普通尿素能显著促进小麦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氮肥运筹对江淮地区稻茬小麦氮素转运、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用当地主栽小麦品种扬麦20,在3种施氮量(180、225、270 kg·hm-2 )和3个氮素基追比例(6∶4、5∶5、4∶6)组合的氮肥运筹模式下,分析了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氮素转运、干物质积累及其贡献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基追比例显著影响了小麦氮素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氮素利用率、氮收获指数、氮素转运效率、转运氮素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干物质分配量和产量。在相同基追比例下,在施氮量180~270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成熟期籽粒干物质分配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产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以施氮量225 kg·hm-2处理最高,270 kg·hm-2处理次之,180 kg·hm-2处理最低;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相同施氮量下,小麦氮素利用率、成熟期籽粒干物质分配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以基追比例6∶4处理最高。在施氮量225 kg·hm-2、基追比例6∶4时,氮素在成熟期籽粒中的分配比率、氮素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高于其他组合,氮素转运效率、籽粒干物质分配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且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符合弱筋小麦标准。从提高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两方面综合考虑,施氮量225 kg·hm-2、基追比例6∶4可作为江淮稻麦轮作区域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的最佳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