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豆与大豆芽中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占静  郭睿  李宁 《大豆科学》2008,27(2):357-360
以乙醇为溶剂,分别以大豆、大豆芽为原料,研究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探讨了两者中异黄酮的得率,试图寻找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原料和工艺方法.结果表明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异黄酮的提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豆芽中异黄酮含量比大豆中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从大豆、大豆芽中提取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时间2 h;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4,芽长6 mm,在此条件下异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854、2105 μg·g-1.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火力中高火,微波时间3 min,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1.2432%.  相似文献   

3.
于海莲 《大豆科学》2011,30(1):144-146
以乙醇作为萃取剂,采用微波法从大豆中提取异黄酮,分别考察了微波功率、乙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和微波辐射时间对异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大豆中提取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400 w、乙醇的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微波辐射时间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异黄酮的提取量1.3205 mg.g-1.与传统溶剂...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提取和纯化低温豆粕中皂甙的加工工艺,采用微波法提取低温豆粕中的大豆皂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皂甙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微波时间>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在微波火力为中高火、微波时间2.5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此时大豆皂甙的提取率为0.640%.  相似文献   

5.
以垦农4号大豆的豆芽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大豆芽中异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使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大豆芽样品提取处理后的粒度分布情况,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评价异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豆芽异黄酮的最佳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g·mL~(-1)),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50s,该条件下提取率为0.387%;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下大豆芽样品粒度高于热水浴提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对大豆芽异黄酮提取效果较好的原因可能是超声波和微波协同处理使样品粉末结构变得松散、体积变大,从而促进了异黄酮与提取溶剂之间的传质作用。大豆芽异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65 mg·mL~(-1),对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波提取天胡荽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不同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等对天胡荽植物体全草中总黄酮微波提取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中最佳乙醇浓度为70%、最佳微波时间为20S、最佳微波功率为360W、最佳料液比为1:50。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得出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微波时间20s,微波功率180w,料液比1:40,可获得天胡荽总黄酮最高提取率为1.883%。  相似文献   

7.
肖贵平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1):2163-2168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莲心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提取时间、微波功率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确定微波提取莲心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7%,料液比2∶100(g∶mL),微波提取时间70 s,微波功率470 W。与传统微波水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脱脂豆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用乙醇浸提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条件:温度70℃、乙醇浓度(v/v)70%、料液比为1:16、每次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2次.该工艺对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0.541%.  相似文献   

9.
黑豆皮中黄酮提取及粗提物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黑豆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PB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将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黄酮提取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乙醇浓度(P=0.0207)、提取温度(P=0.0285)和料液比(P=0.0170).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6.2...  相似文献   

10.
周泉城  申德超  区颖刚 《大豆科学》2008,27(1):124-127,133
大豆甙元是大豆中一种生理活性物质,挤压技术和微波提取技术对其提取效果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挤压膨化技术对大豆甙元提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微波提取条件.在考察液料比、微波时间等单因素对大豆甙元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选取微波时间、料液比和浸置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试验,以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豆甙元最佳条件.并以微波辅助提取未经挤压的大豆、挤压处理过的大豆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未挤压未微波的大豆中大豆甙元得率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豆甙元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为5 min,微波火力为0.6,提取液pH为2,液料比(V/W)为30,提取1次.得率为0.26%,显著高于对照试验.挤压膨化技术处理有利于大豆甙元的提取,微波技术提取大豆甙元效果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多糖是大豆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性、食品稳定性等作用.以市售豆渣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提取温度、液固比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液固比,再次是提取时间.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为90℃、液固比为5:1、提取时间为3 h.经苯酚-硫酸法测定,水溶性大豆多糖含量为7.47%(以葡萄糖计).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提取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继伟 《大豆科学》2011,30(3):507-510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超声波环境下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对豆渣中提取大豆水溶性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提取温度和液料比,然后是提取时间.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80℃,液料比10∶1,提取时间40 min,超声功率160...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酶抑制剂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是一类对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的多肽或蛋白质,对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在豆类植物的储藏器官,特别是种子中含量丰富.在大豆种子中其含量可达总蛋白的6%~8%.且大豆中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最高.探讨从大豆中提取、分离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法,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将大豆浸泡液分别通过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对获得的各组分进行活性测定、SDS.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结果显示:最高的组分比活在15 000 U·mg-1左右、相对分子质量在21 000D左右、等电点在4.55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脱脂豆粉为原料,经pH7.6磷酸溶液抽提、65℃热变性、硫酸铵分步沉淀等提取技术制备粗提液,之后再经过DEAE-52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和葡聚糖凝胶过滤等纯化技术研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果表明,从脱脂豆粉中分离纯化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比活力高达4 600 U.mg-1,提纯倍数为73.85。纯化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经SDS-PAGE电泳分析,呈现2条谱带,分子量分别为21.92和20.04 kDa,这2种蛋白均为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该法操作简便,分离纯化效果好,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研究与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从大豆种子中分离出的具有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主要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传统的方法往往采用甲醇做溶剂提取,其具有毒性。试验分别使用食用乙醇和水进行分离提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比较两种提取方法的效果。食用乙醇提取效果优于水提取的效果,比较适宜的提取条件为:采用80%乙醇,在提取温度为80℃,固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3h,提取2次。提取率可高达0.47%。  相似文献   

16.
双酶解法提取大豆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粕粉为原料,加入高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水解研究,对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酶的用量及酶加入间隔的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大豆多肽的含量及蛋白质的水解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经过优化得到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5℃,pH 7.5,液固比7: 1,加酶量为高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各0.2 g,反应时间8 h,加酶间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酶解后的蛋白质含量达85%、水解度为17.72%.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良的大豆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糖类、酚类和脂类物质,要从中提取高质量的DNA比较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改良UREA大豆DNA提取方法(m UREA),该方法用异丙醇沉淀DNA,并配制washing buffer洗涤DNA沉淀。并以大豆叶片和种子为材料,将m UREA法与CTAB法和SDS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大豆叶片为材料时,m UREA法提取的DNA产率最高,质量最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时,m UREA法提取的DNA产率略低于SDS法,但纯度最高。综合来看,m UREA法是一种高效的大豆基因组DNA提取法,从大豆种子和叶片中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都较高,能满足后续各种分子生物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