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钾对大豆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钾素水平,研究钾肥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增加了R1期根及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3、R5时期取样,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根及地上部干物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K3(0.068 g K2O kg-1土)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但R3时期取样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5时期取样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大豆的生长发育,根冠比逐渐减小,R5时期根冠比值最小.R1、R3时期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根冠比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K2(0.034 g K20 kg-1土)处理根冠比值最大;R5时期以K3处理根冠比值最大.钾有提高大豆脂肪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钾能促进大豆产量的形成,以K5(0.136 g K2O kg-1土)处理产量最高,并且显著高于不施钾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试材,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糯玉米子粒产量及磷素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成熟期子粒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苏玉糯5号在基施和拔节期分别追施P_2O_575 kg/hm~2处理子粒产量最高;渝糯7号一次性基施P_2O_5150 kg/hm~2的处理子粒产量最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两个品种植株磷素积累量均逐渐增加;同一生育时期下,两个品种植株磷素积累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两个品种在各施磷处理下子粒中磷素占植株整体的分配比例均最高,达70%左右;雄穗和苞叶中磷素含量相对最低,各仅占植株整体含磷量的2%左右。植株磷素利用效率在基施和拔节期分别追施P2O575 kg/hm~2处理下较低。综合两个品种产量、磷素积累和分配在不同处理的变化趋势,以基施和拔节期分别追施P_2O_575 kg/hm~2较优。 相似文献
3.
砂培法模拟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品种黑农48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盆栽法,通过在大豆生育期间淋浇不同磷素水平的营养液,研究了施磷素水平对大豆植株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的生长CO_2的吸收速率、叶面积、光合速率逐渐增大,CO_2的吸收速率和光合速率基本在R5时期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逐渐下降的趋势,呈现单峰曲线变化。CO_2的吸收速率、叶面积随着磷素营养水平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当磷素营养水平达到21 mg·L~(-1)时,再提高磷素水平对其已无明显作用。低磷胁迫(P1处理)大豆生育中前期的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低磷胁迫后再供给较高的磷素营养对大豆光合速率有一定的激活效应,使光合速率增大。大豆株高、粒数、节数和产量都随着磷素营养水平的上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当磷素营养水平达到21 mg·L~(-1)时,再增加磷素营养对大豆株高和产量已无影响。低磷胁迫后再供给较高的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产量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缺磷极易减产,低磷胁迫时间越长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营养对高油大豆含氮化合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高油大豆优质、高产的氮、磷、钾最佳配比,采用高油品种黑农41,按照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氮、磷、钾肥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高油大豆含氮化合物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素对可溶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硝态氮含量积累的贡献最大。其中,平衡施肥各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可溶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硝态氮含量平均增加了51.7%,110.42%,185.48%和278.52%。从产量上看,不施氮、磷、钾肥与最佳产量处理相比分别减产27.4%,23.0%和14.6%。综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结果,氮磷钾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0.34,0.8,0.18g·kg^-1土。 相似文献
5.
大豆连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和磷素营养的影响傅慧兰,邹永久,杨振明,刘金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大豆是喜磷作物,磷素营养在大豆生产期间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尤其是大豆连作栽培磷素营养的丰缺情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6.
种衣剂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种衣剂可促进大豆生育,使大豆增产11.9%以上,地下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达71.2%—81.3%,脂肪和蛋白质总含量增加,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素施用(A:空白;B:一次性基施P2O575 kg/hm2;C:一次性基施P2O5150 kg/hm2;D:基施和拔节期追施P2O5各75 kg/hm2)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粒数、子粒鲜重和干重随着磷素施用量增加均显著增加,鲜子粒产量升高,升幅D处理高于C处理。随着磷素施用量增加,植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均显著升高,磷素施用量P2O5150 kg/hm2时,分次施用较一次性基施植株干物质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升高11.1%和16.2%、19.4%、34.5%。鲜食期植株干物质和磷素主要分配于子粒和茎秆,氮素主要分配于子粒和叶片,钾素主要分配于茎秆和叶片。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苞叶中干物质分配比例较低、茎秆中氮素分配比例较高、叶片和子粒中磷素分配比例较高、叶片中钾素分配比例较高时有利于糯玉米鲜子粒高产。 相似文献
8.
9.
环境因素对大豆化学品质及产量影响研究Ⅱ.遮光对大豆化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研究表明,遮光对大豆的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随着遮光时数的增多,也就是日照时数的减少,大豆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蛋脂总量及产量都有显著的变化.但品种的遗传特性对化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大于遮光的影响.光照长度的影响作用不仅涉及光合时间而且与光周期本身的机制有关.遮光对大豆子粒产量及品质影响大小顺序为:产量(F=5.93**)>蛋白质(F=3.16*)>脂肪(F=2.61)>蛋脂总量(F=0.64). 相似文献
10.
光照强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Ⅰ.全生育期光照强度变化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以及自开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处理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不同品质类型大豆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脂肪含量均下降,蛋白质脂肪总含量上升.品种间对光照强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高蛋白品种对光照强度较迟钝,而高脂肪品种对光照强度较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