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野生小豆是栽培小豆的祖先种,比较分析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的农艺性状,以了解小豆在驯化过程中性状的变异,为小豆农艺性状驯化选择变异的分子解析提供精准的表型数据。【方法】连续2年调查56份野生小豆、64份半野生小豆、196份地方品种、85份育成品种,共401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的相关性状及其变异。【结果】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品种的演化过程中,植株由匍匐蔓生变成直立,株高降低,始花期缩短,百粒重和最大叶面显著增加。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株高降低了37.5cm;始花期缩短了37.93d、百粒重增加了8.03g、最大叶面积增加了27cm2。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始花天数的遗传力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提高了0.58,百粒重的遗传力增加了0.24。人工选择促使始花期和百粒重的遗传稳定性增加。相关分析显示增加叶面积、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是提高单株产量的有效途径。【结论】在小豆驯化过程中,农艺性状变异明显且具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2.
在优于大田管理的条件下,以22份小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从而确定影响小豆单株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除了荚长,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荚长的变异系数最小,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大;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顺序为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荚长>百粒重;经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农艺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直接作用大小为单株荚数>百粒重>株高>荚长。综合考虑,小豆单株获得高产应选择单株荚数多、百粒重适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选用126份黑龙江小豆种质资源,观察记载供试小豆资源农艺性状,并结合通径与聚类分析研究每种表型性状。结果表明,126份小豆品种资源表现一定变异性,供试小豆资源变异系数9.31%~58.18%,平均变异系数28.85%;多样性指数2.05~1.72,平均多样性指数1.94,供试资源具有较大变异性及多样性。由相关性及通径分析可知,直接调控单株产量的性状有主茎粗、株高、荚长、粒长、单荚粒数,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小豆资源分为6个类群,分析不同类群特点,为小豆品种筛选及群体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观察值在品种间、年间均达显著差异,各农艺性状的平均值(X)、遗传变异系数(gcv)、遗传力(h2)、相对遗传进度(RGS)等遗传参数在不同年份间也有极显著差异;遗传参数的变异系数是CVRGS> CVgcv> CVh2 > CVX,即群体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年间比较稳定,其次是h2,而RGS年间最不稳定;农艺性状间遗传参数的稳定性有显著差异,综合变异系数是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单荚粒数和荚宽>主茎分枝数>生育前期、株高、百粒重和荚长>生育后期、全生育期和主茎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麦叶片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为培育高产、优质的冬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6个品种(品系)为试材,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小麦叶片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结果]小麦叶片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小麦旗叶长与小穗数、抽穗期、开花期呈极显著负相关(r=-0.674 5,r=-0.716 6,r=-0.700 7),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r=0.558 0);旗叶面积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3 8)。倒二叶长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7 7);倒二叶宽与单穗重呈显著正相关(r=0.500 7);倒二叶面积与株高、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r=0.512 6,r=0.561 8)。倒三叶宽与不孕小穗数、抽穗期、开花期呈显著正相关(r=0.565 6,r=0.502 5,r=0.501 9);倒三叶面积与抽穗期、开花期呈显著正相关(r=0.614 3,r=0.522 3);与产量负相关不显著(r=-0.466 9)。[结论]小麦植物体呈塔状长相,旗叶适当缩短,倒二叶长度适中,倒三叶适当加长,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光合效率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小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小豆品种资源中82份代表样本为材料、对资源各性状的平均表现、遗传变异、遗传力及预期遗传进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豆资源生育期类型比较丰富,株型偏大,产量性状较好,子粒大小中等偏上;株高、主茎分枝、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生育前期、小区产量、百粒重及单荚粒数等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对其选择有一定效果;在选择效果明显的性状中,生育期、主茎分枝、百粒重遗传力较高,可在早代选择,小区产量遗传力中等,可在遗传基础相对稳定的较高世代选择;而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的遗传力较低,宜在遗传基础纯合稳定的高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7.
小豆起源于我国,是我国栽培范围最广泛的主要食用豆类之一,但与其它作物相比,我国的小豆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缓慢,育种效率及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本文综述了小豆主要农艺性状(包括生育期、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等)遗传变异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今后小豆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育种中初步的选择方案,旨在对我国的小豆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来自江苏省各个地区地方种质资源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进行研究表明,来自江苏省不同地区小豆品种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平均表现有较大差异。各地区品种有明显的特色,能适应地区栽培习惯和消费喜好。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小豆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小豆F3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对3个杂交组合F3世代群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3群体的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与百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力值较高;(2)F3家系内的百粒重遗传力值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所以对F3家系内进行选择时,应着重于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在F2代选择比在F3代选择更有效。(3)小豆杂交后代的株高与单株产量、百粒重,单株产量与百粒重、单株荚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小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本文用京农2号×S5033。杂交后代F3~F5世代的材料,以家系为样本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育前期、全生育期、主茎节数、单荚粒数和单株产量5个性状的F。家系次数分布呈正态,而株高、单株荚数2个性状的F。家系次数分布呈明显的偏低亲连续性偏态分布,均属数量性状遗传;2)对F3家系进行选择时,株高和单株荚数的遗传潜力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而对单荚粒数选择遗传进展将很小:对民代群体来说,单株产量的GCV、RGS远大于其它性状,说明进行单株选择时把单株产量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对高产育种是有益的.3)高世代按一定方向对某性状进行选择后,其该性状的平均值有所提高,但后代的遗传潜力都很小,不宜再作直接选择,选用其它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将会提高选择效果;而高世代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选择其后代仍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1.
广西绿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2份广西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的变异度大,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和荚宽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和全生育期的变异度较小.绿豆成熟荚色以黑色为主,占91.07%;籽粒颜色以绿色为主,占93.75%;籽粒中、小粒型分别占48.2%和47.3%,大粒型占4.5%.株高与主茎节数、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单株荚数与荚长、荚宽及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荚宽、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白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宽、荚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广西绿豆育种或品种改良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绿豆种质资源特性及其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通过严格选择,以获得高产、大荚、大粒、植株矮健、生育期适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春大豆农艺性状与品质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20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生育期、苗期(Ve~R1)、鼓粒期(R5~R6)、百粒重、株高、主茎节数、花期(R1~R3)、结荚期(R3~R5)、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粗细、底荚高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以及苗期、结荚期、鼓粒期的日数、株高、主茎节数和结荚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期日数呈显著相关;籽粒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播期对绿豆产量等性状的影响,为实现绿豆的良种良法配套及综合评价优良绿豆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夏播绿豆品种(系)L24、L26和L38为试材,研究4个播期对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第1和3播期生育期最短(65 d),第2播期生育期最长(74 d).绿豆品种(系)、播期处理籽粒产量效应极显著.L26和L38平均籽粒产量相似,均显著高于L24,第4播期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播期.株高、主茎节数、叶片长、叶片宽和单株荚数受品种影响不大,受播期影响较大.荚长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荚宽、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受品种和播期的影响均较显著.L26和L38单株产量相似,均显著高于L24.平均单株产量最大的是第4播期,其次是第3播期.3个绿豆品种,平均百粒重以L26最大,其次是L38.第4播期的百粒重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播期.播期处理对主茎分枝数和单荚粒数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第4播期(8月8日)为较适宜的绿豆播种期,L26和L38可作为以收获豆粒产量为目标的高产绿豆品种进行种植,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小豆主产区的107份小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L*a*b*表色系,研究了107份红粒小豆种质资源粒色与生育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豆籽粒颜色的亮度值(L*)、红度值(a*)和艳度值(b*)均与生育期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三者对生育期的综合效应顺序为b*>a*>L*,表明小豆籽粒越鲜艳,生育期就越长。在育种过程中,如以短生育期为目标,则应选择籽粒颜色稍暗的材料作亲本;如以粒色鲜亮为目标,则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材料作亲本。本研究可为小豆育种过程中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CIE L*a*b*表色系研究126份红粒小豆栽培种质资源的粒色与叶色相关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中早熟和中熟类型小豆粒色与叶色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小豆盛荚期叶色与粒色相关度较高;通过叶色间接选择粒色,盛荚期选择叶片亮度较暗、绿色浅的植株,获得粒色优良材料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栽培因子对红小豆产量及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7年以红小豆TH37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对红小豆产量及籽粒色泽的影响,以确定适宜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结果表明:红小豆TH37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钾肥施用量为氯化钾150kg/hm^2。播种期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钾肥的作用不显著,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明显,但钾肥有利于改善红小豆的色泽,在一定范围内,红小豆的亮度值、红度值和黄度值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用钾肥反而对小豆的色泽起负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湖南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湖南本地16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鉴定,分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系数及通径系数。结果表明,湖南的主要辣椒品种间产量、株高等8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有较高的遗传选育价值;鲜果产量与果宽、单果鲜重和单株挂果数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辣椒鲜果总产量的直接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挂果数(0.648)单果鲜重(0.629)果宽(0.511)果长(0.328)果肉厚(0.304)株高(-0.105)果柄长(-0.014)。综上所述,建议在选配辣椒杂交组合时,优先考虑果宽较宽、鲜果较重、挂果树较多的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