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铁丰 《北方水稻》2012,42(3):47-50,61
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技术具有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等特点。从大中棚的种类与建立、水稻品种的选择、育苗及秧田管理、本田整地施肥与插秧、本田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技术,并详尽阐述了其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2.
我县稻作区均属于碳酸盐黑钙土和碳酸盐草甸土,土壤粘重、冷凉,pH值在8左右,影响水稻产量提高,米质不好,效益一直较低。为改变我县水稻生产的面貌,提高米质、节本增收,使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我们从1994年起开始搞水稻大中棚试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近年,又与钵体育苗相结合,使水稻栽培水平有了很大进步,逐渐形成了以大中棚为基础,钵育摆栽为中心,宽窄行超稀植为模式,足肥浅灌为主导,防病灭虫为保证的综合配套体系。通过实践证明,大中棚钵育摆栽技术是提高稻苗素质、改善水稻生产环境,获得水稻优质、高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3.
靳万芹  徐杰 《北方水稻》2010,40(3):48-49
阐述了甘南县2009年水稻生产现状及经济效益,和水稻大中棚育苗特点及建造,大中棚钵育苗技术及本田整地施肥插秧技术等。从甘南县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阐述了水稻生产中育苗技术、壮秧标准、苗床管理、本田整地与施肥和插秧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寒地水稻超早育苗钵育壮秧是提高寒地水稻秧苗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地制宜,适时摆插,合理密植与加强综合配套管理措施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有效途径。寒地水稻超早育苗钵育壮秧摆插,与常规盘育中苗机插相比可提高产量50%左右,对提高寒地水稻单位面积产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大棚床旱育苗、盘育苗、钵盘育苗对水稻新品种松辽677的秧苗素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床旱育苗的秧苗弹性好、分蘖早,有效分蘖株多,成穗率高,结实率好、产量高,适于大面积生产栽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五常市现有水田66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6%。几年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普及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使全市水稻生产连年夺得大丰收。1 水稻大中棚育苗主要特点我市水稻大中棚育苗是1980年在引进日本机械化大棚盘育苗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年的示范,198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进入90年代基本普及。水稻大中棚育苗是小棚普通旱育稀植技术的又一次改革,也是现阶段北方高寒稻区最先进的育苗形式。它的突出特点:一是能够解决北方粳稻优质高产品种生育期长和无霜期短的矛盾,能实现抢积温、早育苗;二是育苗作业…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寒地水稻生产中存在的秧苗素质差、移栽植伤重、返青时间长、低位分蘖成活率低等问题,本文主要目的是系统评价不同钵育苗机械移栽技术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设置了大钵、小钵、纯钵和毯式四种育秧盘进行育秧,并采用相应的插秧机进行秧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大钵、纯钵处理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农户常规相比分别提高产量17.3%、19.8%;由于秧棚投入等的差异,大钵处理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纯钵处理,但均高于农户常规,与农户常规相比分别增加经济效益13.6%、9.3%;小钵处理与农户常规相比差别不大。由于目前该技术与当地的高速插秧机不配套,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有待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水稻"两段式"超早钵育高产栽培技术,集"两段式"育苗、钵体育苗的优势于一身,通过超早播种育苗,延长了水稻营养生长期,使晚熟品种也能够安全成熟。介绍了该项技术的概念及采用该项技术的典型田块产量情况,分析了其技术优势,并从品种选择、苗床准备、种子处理与播种、钵盘及时入棚、大棚育苗管理、本田精细整地、超稀摆栽、本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垦殖与稻作》2010,(3):I0001-I0001
2010年5月12日,吉林省政府在前郭县召开全省水稻生产暨插秧现场会,重点示范推广“三推两早一达标”的水稻生产模式:“三推”是推广稻草覆盖育苗床、推广大中棚育苗培育大龄壮苗、推广钵盘稀植以蘖增产;“两早”是早育苗、早插秧;“一达标”是关键技术措施达标。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一队试验示范了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总结出该项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移栽保全苗、生育进度快、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同时指出,水稻实行钵育摆栽选用日本产钵盘,重点抓好营养土质量、严格选种、机器播种,稻田实行三化管理,提早移栽,本田要加强水耙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53孔钵盘育苗秧苗素质及产量的研究,表明353孔钵盘更具秧苗无植伤全根下地的优势,秧苗素质好,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且快,有一定增产效果,比434孔钵盘和561孔育秧盘分别增产21.4 kg/667 m2、12.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杨丽敏 《中国稻米》2001,7(6):24-25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自80年代大面积推广以来 ,迄今为止已创造了不少效益 ,但是寒地水稻生育期短 ,育苗期间积温不足 ,致使早育早插、培育壮秧、争积温、创高产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 ,研究大、中棚三膜增温 ,充分利用日温 ,提高光能利用率 ,再加上利用钵体育苗、带土坨移栽、本田稀植、水肥管理等方法来缩短秧苗返青期、提高分蘖率、增加有效穗数 ,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一、栽培技术1.三膜覆盖 ,钵体育苗所谓“三膜”即是在大、中棚与地膜之间增设一层膜 ,较常规旱育苗多一层小棚 ,其高度为40~50cm左右。三膜覆盖通过缩…  相似文献   

14.
高产水稻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黑龙江省汤原县水稻栽培过程中仍存在一部分秧苗素质较低情况,提出高产水稻育苗技术要点,包括育苗前准备、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秧田管理技术等,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钵苗机械摆栽技术试验示范效果分析表明,用448孔盘或434孔盘钵苗机械摆栽比平底盘常规机插增产12.5%~17.7%,增效17.1%~26.1%。钵体苗秧苗素质好,通过机械摆栽,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秧苗数,有利于实现水稻生产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扎赉特旗自从推广水稻育苗移栽技术以来,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水稻育苗管理过程与旱田播种同时进行,往往因通风浇水不及时,造成干旱或徒长,使秧苗素质降低,从而引发立枯病,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损失,致使种稻成本增加。为解决这些问题,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新型水稻育苗覆盖材料“无纺布地膜复合被”,育苗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一队试验示范了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总结出该项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移栽保全苗、生育进度快、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同时指出,水稻实行钵育摆栽选用日本产钵盘,重点抓好营养土质量、严格选种、机器播种,稻田实行三化管理,提早移栽,本田要加强水肥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了水资源短缺、整地质量难以保证,稻区劳动力充足是影响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技术面积继续扩大的主要因素的同时提出了充分认识抛秧技术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因时因势制宜,稳定发展水稻钵盘育苗抛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稻钵盘育苗出苗不齐、不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钵盘育苗的特点,指出了水稻钵盘育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详细阐述了晒种、脱芒、浸种、消毒、配制营养土、合理使用化肥及除草剂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稻钵盘育苗机插,配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超高产研究。结果表明:钵盘育出的秧苗带土量大,秧体干重大,充实度高,大田返青快,分蘖发生早,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