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由茎数为主向成熟为主的稻作发展4.1关键是颖花数不如成熟率单位面积产量,由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组成。为了增产要增加颖花数,但增加必要的颖花数,是增加分蘖增加穗数,还是穗数少些而1穗颖花数多些,都必须考虑成熟好坏,结实如何。一般水稻有产700kg左右的颖花数,但结实率85%时产量实收为600kg,若低于70%,碎米增加,产量约为500kg,以受光态势决定的成熟良否,对产量、米质影响很大。成熟良否,由出穗前15日左右到完熟期淀粉生产的受光量和保持稻体健壮促进成熟的根的功能所决定。到生育后半期,…  相似文献   

2.
水稻超高产栽培障碍因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在南方温暖高湿地区中高肥力土壤的水稻采用常规高产栽培,其营养生长往往过旺。旺长主要造成单茎蘖叶面积过大,茎基叶过长,分蘖相对偏弱、植株充实度变差、生育后期绿叶面积衰退加快,从而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小麦控株增穗栽培模式在源流库方面的特点,对5个品种的控株增穗栽培与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控株增穗栽培的单位面积穗数,收获指数以及产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控株增穗栽培模式在产量形成期总叶面积系数稳定的前提下,通过缩小上三叶面积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使非叶光合面积增加,最终提高总的光合源,同时群体的总粒数和总维管束数也显著高于常规栽培,而且控株增穗栽培的分蘖急增速减特点突出.因此认为,控株增穗栽培在源、库、流方面较对照都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以水稻品种盐粳456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方法,探讨了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保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的前提下,氮肥适当后移,增加穗肥的比例,可协调水稻的群体指标,有效控制分蘖高峰期群体茎蘖数,提高茎蘖成穗率与单位面积颖花量;有利于提高齐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比例。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可获得最高单产788.2 kg/667 m2,比5.5∶4.5和7∶3的处理分别增产1.2%和11.9%。  相似文献   

5.
水稻不同时期群体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江32及牡响1号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肥料、栽插密度和插秧株数条件下,水稻群体指标中叶面积指数、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所呈的抛物线关系推断,水稻在灌浆期最适叶面积指数最小,较易达到,此时期叶面积指数过大反而会使产量降低,成熟期最适叶面积指数虽较小但因叶片衰老,亦难以达到;在产量性状中,叶面积指数与有效穗数极显著正相关,而对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是产量不随叶面积指数无限增大的原因;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与产量、有效穗数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时期相关性不同;研究还发现,在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在成熟期最小,总干物质量与茎鞘干物质量的相关性在灌浆期最小。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变异系数差异较大,说明应分时期确定叶面积指数、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与产量的关系;在水稻群体的变化过程中千粒重变异最小,每穗粒数次之,二者是较稳定的性状,产量与有效穗数的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2要确保分蘖质量2.1什么是无效分蘖期“滞长”过分繁茂的水稻,最高分蘖期以后受光降低,淀粉生产不足和根系生长不良,使养分、水分吸收供给不足,从母茎向分蘖供给的养分不足,分蘖生育停滞而成无效蘖。母茎本身也陷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这种过繁过密的水稻,再增加淀粉生产,只得淘汰弱小分蘖,减轻母茎负担,到上位第5叶(剑叶下第4叶)为功能叶时,淀粉生产开始大为增加,这在出穗前30日左右的幼穗分化期。从最高分蘖期到幼穗分化期之间,稻体的淀粉生产与根的活动对生育不够协调,分蘖进入无效的生育凋落期,称之为滞长期。过去…  相似文献   

7.
3 提高淀粉生产和食味的水稻姿态3 1 受光叶片多3 1 1 水稻受光态势是株型开张 ,叶片直立生产淀粉 ,形成稻体和子实 ,基本在于光照。绿叶接受阳光 ,才能生产淀粉。为增加淀粉生产 ,直到底叶有更多的叶片受光 ,成为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一切植物 ,为确保最重要的淀粉养分 ,要使叶能接受更多的光照来伸长生育。水稻分蘖从基部呈扇状开张 ,叶直立 ,光能照到株内下叶。 1株茎叶长到最大的出穗期 ,面积直径可达 4 0cm ,所以最后确保稻体全部受光 ,生育间隔应需30cm见方。实际栽培中 ,为确保穗数 ,栽植穴数多为 30cm× 15cm ,密植到必…  相似文献   

8.
分析结果表明:西农1376小麦具有与早熟高产相关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表现在;(1)单位面积有较多的粒数,千粒重较大,亩穗数与穗粒数互补性强;(2)穗分化快,二棱期持续时间长,抽穗早;(3)植株有较好的受光势,叶片长度适中,功能期长.叶片光合强度及单叶净光合量在灌浆初期显著大于高产品种陕229;(4)穗分化期对日照敏感度低;(5)茎秆坚实,抗倒伏,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9.
分析结果表明:西农1376小麦具有与早熟高产相关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表现在:(1)单位面积有较多的粒数,千粒重较大,亩穗数与穗粒数互补性强;(2)穗分化快,二棱期持续时间长,抽穗早;(3)植株有较好的受光势,叶片长度适中,功能期长。叶片光合强度及单叶净光合量在灌浆初期显著大于高产品种陕229;;(4)穗分化期对日照敏感度低;(5)茎秆坚实,抗倒状,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0.
玉米植株抗旱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耐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研究了玉米植株抗旱性状在正常条件和水分胁迫下杂种优势的变化,分析了玉米植株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单株叶片数、茎粗、根干重的杂种优势明显;叶片数、雄穗分枝数和单株叶面积的狭义遗传力分别达到62.94%、62.93%和54.00%。株高和叶干重的遗传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经3年4点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亩植1.1-1.9万窝和窝植1-3株幅度内,随窝苗数递增,头季分蘖势愈强,有产分蘖期短,叶面积指数愈高,苗穗烽愈多,齐穗期愈早,即令穗实粒数递减,头季产量仍然递增,且达显著或极显著标准,同时为再生稻高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不同粒重类型玉米品种耐密性的群体库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作物生长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和群体库源特征等指标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30000~60000株/hm2,鲁单981(LD981)的单位面积实收穗数是决定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高于60000株/hm2,穗粒数与千粒重则是决定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泉兴2101(QX2101)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实收穗数。LD981的单株产量、群体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对种植密度的敏感度要高于QX2101,前者在较低密度时,易获得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值与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潜力较高;后者则在较高密度时,易获得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值与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潜力较高。群体库容量与源供应能力均是两种粒重类型玉米品种产量的限制因素,但群体库容量始终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移栽基本苗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移栽基本苗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齐穗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移栽基本苗数呈正相关,茎蘖成穗率、齐穗期有效叶面积率及高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收获指数与移栽基本苗数呈负相关,单位面积颖花量、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移栽基本苗数呈多元相关。移栽基本苗80.85万/hm2的K4处理单产9.61 t/hm2,比处理K3、K5、K2、K6分别增产了0.6%、0.9%、3.7%、6.7%。  相似文献   

14.
1.2对生育中期的认识做必要的转变1)中期是体质转换期目前水稻栽培,将生育中期作为体质转换期,因此强调晒田、控氮,从氮素优先的营养生长,向淀粉优先的生殖生长期转换。但是,重视食味的现代水稻栽培,这种做法是否能使产量、食味并举?“体质转换”是水稻营养生长(茎数确保期)和生殖生长期(育穗期),分成两大时期为背景考虑的。前半期营养生长期发挥氮的肥效形成稻体,早期确保必要的茎数。后半期是在前半期形成茎数基础上,育穗成米的时期。这种认识是目前高产技术的主要指导思想。但是,茎数容易过多而过分繁茂,生育调整困…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12.0、15.0、18.0、21.0、24.0 kg/667 m~2施氮量,探讨氮肥运筹对水稻新品种桥科95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主茎叶片数、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高;茎蘖成穗率、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收获指数、结实率、千粒重随之降低;每穗成粒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则表现为先增后减。施氮量为21.0 kg/667 m~2处理获得最高单产702.5 kg/667 m~2,较其他处理分别增产17.2%、11.14%、5.4%及2.54%。  相似文献   

16.
1、物质生产:作物群体的物质生产,决定于叶面积与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而光能利用效率受光合成能力和受光姿态所左右。从而,对栽培密度与品种的问题,如果从物质生产的观点出发,则为栽培密度对于叶面积、光合成能力、受光姿态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花生小叶的大小、厚度、单株总叶数和叶面积,两大品种群间有着明显的不同,据此,直立性品种与匍匐性、半立性品种比较,小叶虽薄,但长度和宽度大,小叶面积约有后两者的两倍。但单株总叶数却不及匍匐性和半立性品种,单株总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生育前期动态密度稀化下不同产量双季晚稻品种群体自动调节力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以五丰优T025和昌优10号为材料,于分蘖期进行递次间蔸密度稀化处理,分析了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量(DMW)、比叶重(SLA)、叶面积指数(LAI)及倒2叶内源激素含量等。结果表明,间蔸稀化处理后两个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表现出不同程度下降,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不同程度上升,同一密度下五丰优T025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昌优10号,变异系数和极差则低于后者;五丰优T025群体自动调节力明显强于昌优10号;五丰优T025间蔸稀化处理下单株产量较对照(不间蔸)上升的幅度大于昌优10号,且其极差率更大;前者个体对群体的补偿力强于后者,主要是其单株有效穗数优势明显;五丰优T025个体通过增强分蘖数、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减缓抽穗至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的下降速率来弥补群体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干物质积累下降的能力强于昌优10号;间蔸稀化处理减缓了两个品种抽穗后倒2叶生长抑制类激素ABA含量的上升及生长促进类激素ZR、IAA和GA3含量的下降速率,且总体上五丰优T025该能力强于昌优10号。  相似文献   

18.
小麦功能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5个小麦品种,以‘石4185’为对照,研究小麦功能叶叶片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旗叶的叶面积变幅最大,产量构成因素中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旗叶叶面积与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旗叶、倒二叶、倒三叶长宽及叶面积均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旗叶、倒二叶、倒三叶长宽比例配置合理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9.
小麦旗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以 57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 ,在稀植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关程度大小为旗叶面积>旗叶宽 >旗叶长 ;2旗叶长、宽和面积与千粒重均为正相关 ,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重均为正相关 ,其中旗叶宽和面积与穗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旗叶长与穗粒重显著相关。由此可见 ,旗叶大小对穗粒重有着显著正向效应 ,因此在育种栽培过程中 ,注意增加旗叶面积对提高穗粒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张洪生  姜雯 《玉米科学》2012,20(2):111-114
试验选用当地主栽夏玉米品种,比较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水平下,与常规等行距种植方式(CK)相比,三行靠、四行靠和五行靠种植方式穗位高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茎粗增加;穗位上第1叶和第2叶叶夹角显著减小;穗位下第1叶和第2叶叶夹角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但差异不显著;穗位上第2叶、穗位下第2叶叶向值增加。五行靠种植方式穗位上第2叶、穗位下第1叶和第2叶叶夹角均最小,穗位上第1叶和第2叶、穗位下第1叶和第2叶叶向值均最大,且叶面积指数最高。各处理单位面积地上干物重均高于对照,但子粒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