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是我国及东方各国传统栽培兰花的主要种.我国古书中记载的“兰“即是春兰。春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春兰品种虽较多,但都是从野生的自然变异中选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是国兰老兰区,地处西南野生兰花中心地带,境内和周边相邻省都富产国兰,大娄山、巫山、大巴山、武陵山脉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是全国知名的好花选育地。春兰奇花‘盛世牡丹’就产于湖北利川和重庆石柱县交界处;春兰色花珍品‘大中华’、三星蝶‘紫星高照’、正格梅瓣‘鼎梅’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连城县位于福建西部山区,享有“生物物种基因库”美誉、被中外生态专家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的世界A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80%位于连城县境内,野生兰花资源特别丰富,是春兰、建兰和寒兰的主产区和种植原生地。‘鱼鱿素’、‘连城素’、‘大凤尾素’、‘龙岩素’、‘长汀素’等传统名兰蜚声中外。近年发现的素心叶艺,梅、蝶、荷瓣奇花等也不断引起兰界关注,是兰友们渴望收藏的铭品佳品。连城县拥有量大质优的兰花种质基因库,为兰花的培育繁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阳春3月,春兰盛开。花开时节,人们在欣赏兰花时会发现一种现象:同一品种的春兰,由于栽培方法的差异,开品却大相径庭。使春兰开品到位有6个方面技巧。养兰要用混合植料,养分要全植物开花结果需要大量的养分,兰花也不例外。尽管兰花好的开品是多种因素促成,但养兰植料养分全是前提条件。千百年来兰家大多喜欢用兰花泥养兰,种养得法,花大色正,幽香四溢,能充分展示名品兰花的迷人风采。尽管传统养兰法有干湿度不易掌握、不够清  相似文献   

5.
兰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她美丽的外形,清雅的香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国人钟情,也为全世界人们所喜爱。我国也是兰花资源大国,原产兰花达194属1620多种。传统资源大省,粤、闽、桂盛产墨兰、建兰,苏、浙、皖主产春兰、蕙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春剑、莲瓣兰、豆瓣兰和寒兰的崛起,云、贵、川、鄂成为新兴的资源大省。我国兰花爱好者众多,兰事活动踊跃。不少地方充分利用兰花资源优势,举办丰富的兰花展览展示活动。在政府、协会、企业、兰友的引导和推动下,兰花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产业和品牌。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的兰花热,正在悄悄地浸入我们这个古老的爱兰之邦。它首先会大大推进我国的艺兰事业,但如缺乏科学指导,也将为我国的野生兰花资源带来一场空前的浩劫。因为我国供家养观赏的兰花,除少数传统品种外,多系直接从野生兰中选育而得。  相似文献   

7.
<正>立春过后,春兰盛开。人们在欣赏兰花时会发现一种现象:同一品种的春兰,由于栽培方法的差异,开品大相径庭。如何让春兰开品到位呢?笔者有5个方面技巧。用含土的混合植料养兰,确保养分齐全兰花要有好的开品,植料养分齐全是前提条件。以前用兰花泥养兰,种养得法,花大色正,幽香四溢。尽管传统养兰法有干湿度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说的“兰花”种类甚多,野生于我国南部和东部山坡林荫下,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久经人工培植,成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盆栽观赏植物之一。兰花素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梅兰竹菊”四者并列,历来入诗入画。清人杨州八怪之一郑燮(板桥)尤擅画兰竹。从生产的地域分,产于浙东者称瓯兰,产于福建者称建兰;以开花的时间分,有春兰与秋兰两种。现分别介绍其特点于下: 一、春兰1.兰(Cymbidium goeringii),俗称“春兰”“草兰”。早春由叶丛间抽出一至数茎,每茎顶端开一朵花。冬季及早春季节浙江花农携来苏沪等地出售的多为此种“草兰”;价极公道,买回后盆栽,到春天就能开花。2.蕙(C.faberi),俗称“蕙兰”,叶同草兰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兰花简称中国兰,是指兰科兰属植物中产于中国的种类,而不是所有中国产的兰科植物。在台湾又常称其为“国兰”;在日本称为“东洋兰”,“文人兰”。我们日常见到的兰花,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就是中国兰花的代表,它们有清幽的馨香,是我国的  相似文献   

10.
海南是我国惟一的热带省份,分布着丰富的热带原生兰科植物资源.据统计,海南全省约有野生兰89属302种,堪称我国原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宝库. 海南省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把握地域优势,依托国家科技资源创新利用和共享服务平台,开展热带兰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等研究工作,建成的国家热带兰花种质资源库是现阶段国内规模大、品种全、极具代表性的热带兰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也是集兰花新品种培育、组培工厂化育苗、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