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菌灵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下降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7年以5μg/mL为检测标准,对通州地区油菜菌核病进行了室内监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已大范围内多菌灵产生抗性,导致防效显著下降,其中抗性比例最高达100%,与1996年相比,1997年产生的抗性范围进一步扩大,抗性比例升高24.83个百分点,防效只有30.42%,本文将油菜菌核多菌灵的抗性标准划分为低抗EC50为1-10μg/mL,中抗,EC50为10~100μg/mL  相似文献   

2.
《植物医生》2009,22(6):44-44
为了准确预测农药市场.2009年在水稻、小麦主产省开展农户用药情况调查.一对一地详细了解农户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情况以及相关信息.将入户调查纳入农药需求预测会商系统,为农药企业科学制订发展策略、农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这是记者日前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得知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大麦是我市夏熟作物主要种类之一,常年种植33万亩,以二棱大麦为主。近年条纹病日趋严重,据调查1996年全市病穗率平均12.86%,1997年19.32%,部分田块高达50%以上,严重威胁着大麦产量的提高,为摸清其发病原因,积极采取防治对策,于1997...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近年常被推荐或农户较常选用的药剂(组合)对安徽省舒城县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应用效益,于2022年春季在当地田间开展了施药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以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 mL+250 g/L丙环唑乳油32.5 mL处理防病效果最好,在角果期调查的病指防效为87.6%,但该处理的药剂成本较高;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 g处理的防效次之,仅比前者低4.6个百分点,差异并不显著,而药剂成本明显低于前者,纯收益略高于前者。综合考虑防效与效益,建议当地施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 g/667m2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期宜选在3月中旬油菜初花前后,可有效控病保产。  相似文献   

5.
LY48是武汉绿鹰公司研制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可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为了明确其对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进行本次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市城区松鹤村荷背塘一农户小麦地进行。设每...  相似文献   

6.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其测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90年代以来,我市油菜种植面积每年均在2万hm2左右,近年菌核病严重发生,对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油菜菌核病预报准确率,适时指导防治,有效控制为害,作者于1995~1997年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测报技术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油菜...  相似文献   

7.
通过1997~1998年2年系统观察,初步探明抛栽稻纹枯病具有:发病迟,前期病情发展缓慢,中、后期病情激增,危害重的特点。经不同用药次数、时间(组合)试验表明,用药3次(水稻分蘖末期+拔节期+破口期)、用药2次(分蘖末期+拔节期)、用药1次(分蘖末期),其平均产量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71.5%、57.5%和36.5%。按其发生特点,提出“前压、中控、后保重点”的防治对策,便于结合其他病虫,开展总体防治,降低成本,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家勇 《植物医生》2002,15(1):27-2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魔芋价值的升高和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增加 ,伴随而来的是软腐病发生严重 ,造成种植面积锐减 ,产量下降。为了挽救该病对魔芋生产发展的制约 ,市植保站测报组自1997年至2001年对该病的发生防治摸索出了一些规律 ,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1种子问题一是远距离调种发病重 ,新区发展魔芋需从外地调种 ,魔芋皮薄、质脆 ,运输中极易碰伤利于病菌侵入。二是播种前未进行种芋消毒。因种子带菌影响出苗 ,或出苗后就发病死亡。1.2土壤问题一是长期连作造成菌源积累 ,发病严重。二是未进行…  相似文献   

9.
40%叶绿宝可湿性粉剂是江苏省大丰市农药厂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主要有效成份是多菌灵和粉锈宁。为了探讨叶绿宝在我市防治夏粮病害的前景,今年我们在小麦上进行了防治赤霉病示范,并获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将示范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示范材料40%叶绿宝可湿性粉剂(江苏大丰农药厂);40%灭病威悬浮剂(广州珠江电化厂);50%多菌灵超微粉(上海吴淞化工厂)。小麦品种为鄂荆1号。1.2示范设计示范分期在本市沙咀办事处杜柳村两农户水田小麦地进行。示范(1)40%叶绿宝每667m2100g,面积60…  相似文献   

10.
1997年9~10月,我们就菜农识别病虫害的能力、防治决策水平、菜田用药情况、“无公害”蔬菜生产意识等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范围涉及17个市地(121个县721个乡)的2358个行政村11055个农户。调查内容包括蔬菜虫、病、病...  相似文献   

11.
1996、1997年大麦条纹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姜春义沈书龙沈田辉金中时张吉林大麦是我市夏熟作物主要品种之一,常年种植2.2万hm2,以二棱大麦为主,近年条纹病日趋严重,据调查1996年全市病穗率平均12.86%,1...  相似文献   

12.
1997年9~10月份,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就菜农识别病虫害的能力、防治决策水平、菜田用药情况、无公害蔬菜生产意识等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涉及17个市(地),121个县、721个乡、2358个行政村的11055个农户,全省共发放问...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适于防治南疆农区鼠害的抗凝血类杀鼠剂, 在喀什地区疏勒县采用夹捕法、食饵法、粉迹法评估了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的防治效果, 并采用灌胃法给药测试3种杀鼠剂对家鸡Gallus domestiaus和鸽子Columba livia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连续投放毒饵10 d后, 与溴敌隆防治区相比, 杀鼠醚防治区的阳性粉块和无毒小麦取食量的下降幅度均无显著差异, 但无毒小麦取食量下降的农户比例更高;且防治后褐家鼠比例更低, 防治期间毒饵消耗量更高。连续单独投放溴敌隆30 d的灭鼠效果可达90.9%, 但10 d溴敌隆与20 d溴鼠灵联合防治防效仅为65.9%。灌胃法测试表明, 对当地家禽类的毒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杀鼠醚、溴敌隆和溴鼠灵。因此, 建议优选毒性较低的杀鼠醚或溴敌隆用于南疆农区鼠害防治。  相似文献   

14.
油菜移栽或直播其亩苗量大,防治根肿病采用常规药剂根灌,人工强度大,加之油菜经济效益低,农户不易接受。采用油菜籽药剂浸种直播和油菜蘸药泥移栽,可大大减少人工,农户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农田化肥投入过量与不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6—2011年陕西省69个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的施肥调查信息,总结了主要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水稻和苹果的化肥施用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农田氮肥投入过量较严重,尤其是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玉米和苹果,农户氮肥投入过量比例分别为68.42%、63.25%和72.30%,全省氮肥投入过量数量达25.76万t,仅过量投入的氮肥排放CO_2量高达331.02万t。而马铃薯、油菜和水稻作物氮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过量比例分别为26.88%、15.22%和22.60%,不足比例分别为33.76%、46.23%和29.36%。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全省磷肥投入过量数量达9.32万t,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水稻和苹果磷肥投入过量比例分别为41.00%、30.79%、25.03%、26.24%、11.18%和50.02%,不足比例分别为38.09%、58.76%、14.87%、46.16%、46.46%和29.81%。钾肥投入则表现为严重不足,全省钾肥投入不足的农户占60.00%以上。另外,如果施肥不足的农户将化肥氮、磷、钾施用增加到合理水平,主要农作物产量相应增加,尤其是磷、钾肥增产效果更明显。因此,为了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今后陕西省农田施肥的重点是平衡氮肥和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16.
合阳县1997年秋推广膜侧精播地膜小麦0.72万hm2,占小麦面积的208%。在遭受严重干旱、底墒特差和春季麦长腿蜘蛛特大发生的情况下,这一种植方式表现了突出的增产效果。膜侧地膜小麦除了集水、保墒、提高肥效、保温提温、促进发育外,减轻病虫草害也是增产的重要原因。为了模清地膜小麦病虫草鼠发生特点及在增产中的作用,进一步搞好地膜小麦病虫草鼠综合防治,1997~1998小麦年度对地膜小麦病虫草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调查与探索。1 调查方法11 播前调查 结合病虫测报,选择不同地区、地形、土…  相似文献   

17.
农业防治措施对油菜菌核病控制作用的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 1 7 33万hm2 以上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常发性重大病害 ,近几年随着种植品种的优质化、双低化 ,该病的发生更加普遍 ,农民防治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适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2 0 0 2年、2 0 0 3年连续两年我们就农业防治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控制作用进行了专题探讨。通过用农业防治措施与化学防治和不防治空白对照相互比较来评价农业防治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田基本情况两年均选在黄州区禹王办东湖村同一片的 1 2块…  相似文献   

18.
油菜菌核病是陕南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多年来持续偏重发生,减产严重。油菜盛花期阴雨偏多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长期连作、菌源充足、田间管理不到位、农户疏于防治也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春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采取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油菜自身抗病能力、重点加强初花期至盛花期的药剂防治措施,以确保油菜高产。  相似文献   

19.
沿江地区抗性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菌核病已在沿江地区大范围内对多菌灵及其混配剂产生了抗性,导致其防效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油菜高产优质。作者对抗性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适期,高效药剂、施药方法等综合治理技术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行之有效的用药适期,筛选出了高效的防治药剂速杀菌、菜菌克、菌核净、福菌核等;形成了适合本地区抗性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油菜菌核病爆发成灾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于大面积推广优质双低感病油菜 ,菌核病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普遍产生 ,加之气候条件、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本市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危害程度均达中等以上发生水平 ,特别是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 ,油菜菌核病爆发流行 ,为害程度为历史上罕见。现将今年油菜菌核病灾变特点及其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  2 0 0 2年油菜菌核病爆发成灾情况根据我站最近鉴定普查和全市汇总结果 ,今年我市油菜菌核病大发生 ,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用药水平下 ,其发生程度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 ,油研 8号、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