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各站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信息,结合浙江省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测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最低气温校准值的驱动模型。校准后的预报模型对丘陵山地等特殊地形茶园的低温预报指导性增强,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低温霜冻高风险区域。本文建立的低温霜冻预报模型可用于茶叶防霜冻灾害精细化预报,指导茶农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为农业减灾增收助力。  相似文献   

2.
柯桥区平水镇是日铸茶的主要产地,各气象要素与茶叶生长、采摘的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平水镇自动气象观测站采集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气象数据,研究日铸茶主要种植区域的气候特征、气象预报、天气预警,以及对茶农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5~10日,宁夏中宁县出现大范围霜冻天气,致使经济林果受冻严重。针对这次冻害,从气象条件、果树受冻程度、天气预报服务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上思县甘蔗生产提供合理应对长时间冷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方法]在分析灾害天气情况和受害甘蔗的基础上,比较了受害情况下历年甘蔗糖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低温冷雨灾害持续时间越长,对糖分的影响越严重,并提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结论]及时查找原因,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是提高蔗糖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产业+互联网形成的电商平台逐渐多样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农产品是否也能借助互联网转变销售模式,如何在电商平台上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如何打开销路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以安吉白茶为例,运用网络营销理论和品牌定位理论对其进行浅析,剖析该产业当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是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薄弱地区,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效率,成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江苏省乡镇和建制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状况,进一步理清思路,理顺“统与分、上与下、防与救”的关系,确定乡镇和建制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功能配置的配置主体、配置设施、配置名单、工作机制、培训演练、考核评估,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整体合力,减轻农村地区因气象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7.
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区为研究试点,运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研究区近20年有仁用杏栽培历史霜冻灾害信息以及4个仁用杏典型栽培区2010年气温资料,系统分析了杏树花芽膨大-初果期不同阶段面临的霜冻灾害隐患。研究结果表明:初花-盛花期为研究区仁用杏霜冻灾害多发时段,特定地区应根据当地小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防霜抗冻措施以减轻或避免霜冻灾害发生,实现贫困地区荒山绿化与果林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8.
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区为研究试点,运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研究区近20年有仁用杏栽培历史霜冻灾害信息以及4个仁用杏典型栽培区2010年气温资料,系统分析了杏树花芽膨大-初果期不同阶段面临的霜冻灾害隐患。研究结果表明:初花-盛花期为研究区仁用杏霜冻灾害多发时段,特定地区应根据当地小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防霜抗冻措施以减轻或避免霜冻灾害发生,实现贫困地区荒山绿化与果林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石大山 《北京农业》2013,(15):187-188
近年来,在冬末至初春时段,山东省章丘市多次遭受到无规律性、持续时间长的低温雨雪天气的袭击。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亦对全市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如何加强应急气象服务,做好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测、预警和服务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4年7月15日~7月18日凌晨,吉林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伴随降水出现冰雹天气,并产生山洪等次生灾害,多地出现灾情。吉林省气象局及时作出预报并上报省委、省政府。在省领导的部署下,省气象局展开气象服务工作,做到预报预警及时准确,发布传播快速广泛,气象服务专业高效,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肯定,在防灾抗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宇慧 《乡村科技》2019,(14):56-59
河道景观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对其提出了更高的生态环境要求。本文着重对浙江省绍兴环城河景观建设进行探索,阐述河道的整治建设不仅要达到其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善河道景观生态,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和绿化的生态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游憩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郭力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234-2237
陕西省佛坪县地处秦岭南坡,是山地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其中以2002年6月9日及2007年8月30日2次山地灾害最为严重和典型,发生大量山体崩塌、河岸坍塌、滑坡及泥石流山地灾害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通过野外实地考察研究,认为此次山地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质因子、物质因子、地形地貌因子、人为活动因子等主导因素和暴雨诱发因素所影响。同时强调山地城市建设应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划、重视灾害环境评估、加强日常人为生产生活行为管理等是预防山地灾害发生、降低山地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璠  肖斌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5):735-740
茶树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不同气象因子对茶叶生产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为找到影响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便于在实际生产中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对茶叶生产带来的影响。以陕南8个主要产茶县(区)2007-2016年的气象因子和茶叶产量为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陕南茶区气象因子与茶叶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年平均相对湿度、极端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是影响陕南茶区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陕南地区茶树气候适宜性区划和扩张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164-165
茶产业已经成为贵州遵义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它的发展也存在生产质量、资金、人才和技术等主要问题,要促进茶产业的良好发展,应该强化茶叶安全质量监管,解决企业和农户融资难问题,加大茶叶品牌打造、市场的推广和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增加附加值,可优化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对安徽省岳西县茶叶主产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茶叶产业链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岳西茶叶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岳西茶叶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岳西茶叶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对外传播路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博物馆作为国际化传播进程中的外宣阵地和形象窗口,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深远意义。基于中国茶叶博物馆、日本茶之都博物馆、韩国绿茶博物馆的网站对比分析发现,茶叶博物馆网站设计多元化和信息有效性不足、外文版网页翻译的专业性和精准度需提升、文化体验和商业推广的范围有待拓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展示内容、提供技术发展、增加媒介融合、打造影像叙事平台等改进策略,以期提升茶叶博物馆的网站建设,推动中国茶文化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丰富,但其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杭州市余杭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科技转化潜力,本研究针对余杭区名优茶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评判法,建立了区域土壤种植区划适生模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种植区划建议。结果表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以及水浸出物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营养成分;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土壤pH和坡度是影响茶叶适生的主要宏观因子,而N、P、K以及微量元素Zn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微观影响因子。基于此,将余杭区茶叶品质分为优、良及一般三类,并建立了余杭区茶叶土壤适生模型。利用适生模型,将余杭区茶叶种植区域划分为四个类型: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低度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研究表明,余杭区百丈镇和鸬鸟镇是提高余杭区茶叶产量的重点区域,建议适宜扩大该区域径山茶叶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预警体系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沿海都市现代农业为出发点,针对农业发展转型时期的现状和特点,从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选取指标对天津农业生态环境进行预警研究。预警指标体系包括农业自然资源环境、面源污染、人口、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发展、科技发展等内容,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划分预警区间,预警天津农业生态环境状态。最后提出了促进天津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李翠珍  张颖  刘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94-2297,2325
以杭州和绍兴区域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尺度的劳动力力流动形式、在农业和非农业行业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探讨浙江省农户尺度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约46%的被调研农户选择了以打工形式转出劳动力,其次是以个体经营形式转出的,占到总样本的12%左右,而以永久迁移形式转出劳动力的农户所占比例最小。②男、女劳动力数对调研农户劳动力转移均有正的显著性影响,女劳动力数的影响程度相对更大;耕地资源、劳动力平均年龄、抚养人口数对农户劳动力转移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规模越大;同时,浙江省积极鼓励土地规模流转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出农业和农村地区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