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最近几年来,我们在本溪等地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人工林内看到了两种国内未曾记载过的红松干部病害。为了引起生产、科研及林业行政部门等有关单位重视,现将我们1980~1981两年来对该两种病害做的一些初步观察和研究简述如下: 一、红松腐烂病该病害系1980年春最初发现于本溪县草河口林区马牙石沟15年生的红松人工林内。  相似文献   

2.
红松人工林和相邻次生林林下红松天然更新种群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球果采摘后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生存现状,了解红松天然更新种群的动态,以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两种林分为对象,对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分布状态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红松人工林与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结构都不完整,蒙古栎次生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对应于球果采摘强度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两个峰值,而红松人工林内只有前4年生幼苗;(2)两种林分中1~3a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株/簇与簇数均符合指数函数变化,即红松幼苗幼树多以单株存在,簇生幼苗的数量占比很少;(3)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的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在苗高和地径生长都比红松人工林内的具有优势,两种林分中1a和2a更新幼苗的苗高差异不明显,但3a更新幼苗的苗高差异显著;次生林内1~3a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地径均极显著高于人工林林内的红松幼苗。结论:在当前的这种球果采摘条件下,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更新幼苗幼树分布受到了很大影响,种群年龄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幼苗幼树以单株存在。  相似文献   

3.
红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称重和标准地测产等方法,连续多年对清河城红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种子园结实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隔4~6a为1个结实周期,平均为5a,在1个结实周期内,出现1个结实丰年,1~2个平年,1~2个小年,1个欠年;同时研究表明树龄、栽植密度、主枝分叉及立地条件等因素是影响种子园结实的主要因素。掌握和摸清种子园结实规律及影响结实因素,为今后提升种子园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种子产量,加快建设高产、高效红松种子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松人工林林木分杈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人工林林木分杈较早而且普遍,个别林分分权木达到98.8%,降低了材种的出材率和木材质量,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由于红松人工林出现了较多的分杈木,使有些同志对人工培育红松的前途产生了怀疑。因此,探讨红松分权的原因,进而找出防治分杈的措施则有重大意义。我们结合红松人工林调查研究,以草河口地区为主,并在辽宁东部山区,采用标准地法(面积为0.10—0.25公顷)调查了林木分权现象。现将调查结果加以整理,供有关同志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红松是我国东北的珍贵树种。十几年来,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的红松人工幼林,均不同程度地受疱锈病为害。国内最早于1957年在我省草河口地区的红松人工林内发现该病,至1975年调查,抚顺、丹东、本溪等地13万亩(不包括近年新植幼林)红松人工林,发生面积达6万亩,占该地区红松总面积46.1%,已有1600亩红松林毁于该病的为害。发病严重的林分发病率达75%,严重威胁着红松造林事业的发展。 1958年以来,中科院林土所、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东北林学院等单位,对该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东山区辽宁省实验林场红松人工林透光抚育的连续调查,发现经营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量和结实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红松幼树生长与上层阔叶树开敞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红松人工林内,保留天然更新的多种阔叶树,是培育以红松为主的的阔叶红松林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也是培育高质量红松人工林的有效措施。许多研究证明,阔叶树与红松伴生不仅为红松生长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抑制早期结实,减少病虫灾害,减少早期分叉,从而有利于红松形成高大干材,提高经济效益。红松在成林以后,尤其是在10一15龄之后,需光量和对空间的要求日益增多,过密的阔叶树又成为抑制红松幼树生长的关健因子,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林区素称红松之乡,每年向国家贡献的红松木材,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保持红松的永续利用,建国三十多年来,在党的林业方针政策指引下,各国营林业局和各县(市)林业部门都大造了红松人工林。到一九七五年为止,长白山林区共有红松人工林面积二十一万五千五百四十二亩。而且生长繁茂、茁壮、非常良好。据调查二十三年生的红松人工纯林,每公顷蓄积量已达一百四十八立方米。但是近几年来,却发生了大量的病虫害。为了摸索病虫害的情况,给培育红松人工林打下基础,我们分别在一九七九、一九八0和一九八一  相似文献   

9.
红松人工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红松人工林的不同发展阶段,调查了红松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红松人工林在各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对当前红松人工林的研究在学科上进行了划分,概述了红松在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及进展情况,为红松人工林的研究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地条件的优劣是关系到红松造林能否成林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营养元素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红松人工林的生长发育。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红松人工林下土壤中各种养分元素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出不同年龄阶段内红松人工林下土壤的营养元素的变化趋势,为红松人工林经营和林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设置标准地捕鼠调查,查明了红松人工林鼠类种群的构成及所占比例,确定了能够直接危害红松的害鼠种类以及对红松幼林的危害程度,分析了红松人工林鼠类种群密度和害鼠种群密度与林分郁闭度、林龄、坡向及坡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草河口地区红松人工林生长及其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草河口地区红松人工林至今已有54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红松人工林,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采用17—50年生,10—16地位指数红松人工林的35块标准地材料,对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等因子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以研究其生长现状及其规律,为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促进红松人工林的速生丰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一年,在进行江山娇实验林场Ⅱ级森林经理调查的同时,对全场的森林病虫进行了一次普查,为进一步研究松毛虫对林木生长的危害,分别于八二年、八三年又进行了连续观察。其具体作法是:在不同危害程度的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分内按不同立地条件,选设一定数量的标准地,对林分各项因子、立地类型及虫口密度、被害率、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业对有代表性的标准木,进行了伐倒解析。一、调查情况一九八一年,江山娇林场由于松毛虫的大发生,使8640亩的落叶松与15亩的红松人工林受  相似文献   

14.
红松人工林修枝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荣岐  姜秀志 《林业科技》2001,26(5):11-12,35
红松人工林由于其木材含油脂较多,枝条柔软,所以枝条枯死后不易脱落而长时期留在树干上,随着林木年轮的生长,这些枯死枝条被包嵌进去而形成死节。因此,修枝对促进红松人工林形成优良材有重要作用。 为了探讨红松人工林的修枝效果,1988年9月在黑龙江省勃利县通天二林场跃进作业区1小班设立了1组不同强度的修枝标准地,于1993年10月上旬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介如下。1 标准地设置 标准地设1组3块,设置在山下腹同一条水平线上。3块标准地相衔接,每块面积为20 m × 20 m,林地坡向为向西偏南,坡度15°…  相似文献   

15.
延边地区红松人工林烂皮病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红松是我国主要珍贵用材树种之一。解放以来延边造了大量红松人工林,现大多数都苍郁成林,但近几年来林内发现一种较为严重的真菌性病害——红松烂皮病。由于该病蔓延迅速,致使红松幼树大量枯梢或枯死,给大面积红松人工林造成很大威胁。为摸索该病的分布、病原、危害程度及发生规律,我们对这一地区红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一、分布与危害红松烂皮病是一种弱寄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据记载,在芬兰、德国、挪威和瑞士该病曾造成枝条大量干枯。在国内,辽宁、山东、  相似文献   

16.
红松流脂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Zucc)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树种,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种类不断增加,1978年在本溪市城郊林场60亩15年生人工林内发现一种新病害——红松流脂病,1982年调查发病率90.9%,死亡率2—3%,目前该病继续蔓延,丹东、宽甸、庄河、清原、草河口等红松人工林区,黑龙江省及吉林省  相似文献   

17.
2种红松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征的补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广泛分布于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完达山山脉,它以冠型优美、材质优良而驰名中外,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周以良等,1986).至目前为止,在黑龙江省内的山区和半山区已营造了大面积的红松人工林.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红松种实害虫为害越来越严重.1999年在张广财岭东坡调查,红松人工林球果被害率100%(李宏伟等,2003);在牡丹江地区,红松球果被害率达98%以上,种子被害率达56%以上(周彪等,2006b).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梢斑螟Dioryctria mongolicellaw-ang,et,sung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樟子松人工林及天然林。1984年笔者在吉林省蛟河县吉林林学院实验林场发现红松人工林被该虫为害。鉴于该虫为害红松在国内尚无记述,现将三年来的调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引起红松疱锈病的病原菌是担子菌纲锈菌目栅锈科的茶藨生拄锈菌。为摸清该病在南岔的发病状况和危害程度,我们在辉阳、浩良河、松青、晨明、柳树等场所的红松人工林选设16块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树木发病程度按5级(见表),利用发病等级的代表值,计算发病指数。  相似文献   

20.
以辽东红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下该林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红松人工林内双子叶植物的种类都大于单子叶植物,红松人工林对照区中单子叶植物科的数量最小,其他3个区随间伐强度增大单子叶植物科的数量增多。红松人工林对照区的双子叶植物属数最小;弱度区、中度区、强度区三区随间伐强度增大,属数依次减小,但都高于对照区。蕨类植物在红松人工林内虽出现但数量很少。裸子植物在红松人工林内未出现。红松人工林的草本多样性以弱度区最高,弱度区与强度区相近。红松的灌木多样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