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为探究驱虫对牦牛体重变化的影响以及本实验室专利产品吡喹酮透皮剂和依普菌素透皮剂的驱虫效果。[方法]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分别于春秋两季对牧区牦牛进行驱虫,2019年10月和2020年5月分别驱虫1次。[结果]2次驱虫后,驱虫组比未驱虫组多增重13.17%和14.63%。[结论]驱虫可提高牦牛抵抗力,有利于牦牛保膘育肥。本实验室产品与市售其他驱虫药相比,驱虫效果相当但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集约化猪场常用驱虫方案及其驱虫效果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集约化猪场不定期驱虫、一年两次驱虫、阶段性驱虫和“四加一”驱虫方案的效果及效益进行了大规模调查评估。  相似文献   

3.
贵南地区绵羊使用15 mg/kg的阿笨达唑在元月份投药驱虫到五月份监测,线虫驱虫远期保护率为82.15%。该县绵羊连续驱虫30年,绵羊驱虫远期保护率与1983、1988年开始驱虫时的远期保护率一致,表明寄生虫对药物未产生抗药性。未驱虫绵羊线虫的感染程度与30年前调查相比基本相似,表明草地侵袭性幼虫对绵羊的侵袭依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有些猪场面对驱虫方面的困境,寻找简单的办法,不断尝试新药,如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是高效、低残留、广谱的兽用最新一代驱虫药物,在北票地区销量不错。但是由于不同猪场对驱虫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方法方面存在差异,驱虫效果也没有详细的数据来进行比对,所以还没有完善的驱虫模式可供推广。1猪场驱虫的实际情况有一些猪场根据种公猪、母猪、育肥猪饲养管理不同,分别采取针对性的驱虫措施:新引进的猪驱虫一次,隔离一个月再混群;种公猪一年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我县使用几种驱虫药物,每年进行秋季一次性驱虫。七十年代甘肃农业大学杨平教授来我县在各地做了大量的尸体剖解后建议,在秋季一次驱虫的基础上,增加春季驱虫一次。如条件只允许一年进行一次驱虫时,应在春季驱虫。此建议对我县绵羊线虫病的防治有着指导意义。近年来使用驱虫净和敌百虫别丁合剂,进行春秋两次驱虫,在生  相似文献   

6.
一般根据驱虫的目的可分为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和诊断性驱虫。根据虫体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成虫期前驱虫、成虫期驱虫和成虫期后驱虫。家畜驱虫时间一般是每年进行两次:春季和秋季。春季驱虫,对放牧家畜驱虫,应在放牧之前进行;而对舍饲的家畜驱虫,开化之前为好。秋季驱虫,放牧家畜在归牧以后,目的是驱除在牧场上感染的虫体;舍饲的家畜应选在上冻以后。家畜的驱虫药物一般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经济、安全方便的药物。广谱,就是抗虫体的种类越多越好;高效,就是该药既对寄生虫的成虫有效,也对寄生虫的幼虫有效;低毒,就是药物进入畜体无急性中…  相似文献   

7.
用包虫快速诊断试剂条对玉树县国营牧场的52条藏犬,分别于2010年10月份和2012年4月份,进行驱虫前后藏犬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通过采取以驱虫为主的综合措施后,藏犬棘球蚴的感染率由驱虫前的19.23%下降到驱虫后3.85%。  相似文献   

8.
尼勒克军马场绵羊寄生虫病比较严重,1982年4月曾对该场绵羊进行了寄生虫种类、感染强度等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药物驱虫试验。通过1982年11月和1983年3月两次驱虫后一年多的观察及各项指标的统计,证明绵羊驱虫后,其毛、肉质量、羔羊成活率等生产指标均有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0~1994年连续使用丙硫苯咪唑1.0~1.2g给成年公羊驱虫,驱虫时间11月(公母羊同期进行)。1993年初发现母羊流产、胎儿畸形增多,似与用丙硫苯咪唑驱虫有关,为此,1993~1994年进行了两次调查,调查结果:公羊驱虫前配种受胎的母羊,羔羊畸形率仅0.72%~0.98%;公羊驱虫后20天以内配种受胎的母羊,流产胎儿和羔羊的畸形率,1993年为55.11%,1994年为30.90%;公羊驱虫20天以后配种受胎的母羊,羔羊畸形率为3.14%。因此认为,用丙硫苯咪唑给公羊驱虫对子代有致畸作用,生产中使用该药给公羊驱虫,应在配种期前30天或在配种期过后进行。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我们对渭源县黄香沟牧场进行家畜寄生虫病调查的结果表明,马胃蝇幼虫感染率达100%,肺丝虫、胃肠道线虫、肝片吸虫黄牛感染率达82%,牦牛、羊达100%,青海血蜱体外寄生虫,牦牛、羊感染达100%。在调查的基础上,用硝氯酚、驱虫净对黄牛、羊进行了驱虫试验,并从1984年起开始全面驱虫。马、牛用驱虫净皮下或肌肉注射(精制,用注射用水配成10%溶液,无菌操作,随用随配,  相似文献   

11.
肝片吸虫病一直是危害家畜较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但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等,较少引起生产者重视。据笔者1993年调查广州地区舍饲黑白花奶牛,肝片吸虫阳性率达38.02%(435/144),为此,于1993年11月起应用“驱蛭净”对某场奶牛进行昨片吸虫的驱虫,经过3年连续驱虫取得良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1.1驱虫对象:某奶牛场合饲黑白花奶牛。1.2驱蛭净:吉林省兽医科研所研制。1.3驱虫时间与剂量:1993年11月对阳性牛驱虫,1994年11月对全群驱虫,1995年5月和11月对全群牛驱虫。剂量按4ml/100kg体重1次肌注。1.4效果检查:每年4月采血检查6月…  相似文献   

12.
选用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药物的不同剂型,分别在9月上旬和10月中旬选择自然感染羊狂蝇幼虫的绵羊200只,采用注射液口服、泼背和片剂口服的方法,对羊狂蝇幼虫进行药物驱除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月上旬驱虫组效果达100%,而10月份驱虫组效果不理想,通过驱虫比较试验的结果,于2012、2013年连续两年进行示范应用,驱虫效果仍保持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13.
青海农区,猪的寄生虫感染普遍。猪蛔虫、长刺后圆线虫、圆形似蛔线虫等优势虫种,在使用丙硫咪唑驱虫后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测定丙硫咪唑驱虫后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0—1991年分别在西宁、互助进行了同群饲养对比试验,测定药物驱虫对幼年猪生长发育、育肥胴体重和屠宰率的影响。同时对互助、平安两县农村猪驱虫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曾用丙硫苯咪唑对部分畜禽进行过驱虫试验,是一种很好的驱蠕虫药。我县鹅的年饲养量达60余万只,蠕虫的感染率几乎高达100%,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我们选用丙硫苯咪唑对鹅进行驱虫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物驱除山羊寄生虫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羊寄生虫区系调查,查明我市羊寄生虫种类有31种,摸清了全市羊寄生虫的分布、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制定了全市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案,从1995年起在全市开展了对羊的大规模驱虫灭疥.为了测定羊驱虫灭疥的效果和产生的经济效益,选出高效广谱、价廉的驱虫药物在全市推广应用,1997年和2002年分别在野角、阴底、大银、朱昌、杨家湾、青场、官屯等乡镇12个点应用丙硫咪唑、伊力佳、左旋咪唑、硝氯酚等药物对羊进行驱虫对比试验和增重效益测定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我市广泛开展山羊寄生虫病防治,采取程序化驱虫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整理报告知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不同药物对黔南州山羊寄生虫的驱虫效果,筛选出高效驱虫药物组合,笔者在黔南州瓮安、荔波两个县分4组对山羊进行了药物驱虫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伊维菌素+丙硫咪唑组合驱虫效果较好,山羊增重快,可以作为黔南州山羊寄生虫药物驱虫大面积推广的驱虫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17.
博州畜牧兽医站于2008年9月30日~2009年8月,承担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博州《放牧羊疫病综合防治规程》项目。在王光雷研究员的指导下,在温泉县种羊场开展试验。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通过驱虫试验,进一步掌握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数据,改变传统春秋驱虫方法,选择初冬-2℃稳定气温1周为最佳时间,冬季不再感染胃肠道线虫,与常规驱虫法对比分析,确定放牧羊只的最佳驱虫时间。选择低毒、高效药品进行试验,检验驱虫效果,达到最理想的驱虫目的。为推广新驱虫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玛沁县共有绵羊581767只,占各类牲畜的70.3%。笔者2004年~2005年系统地完成了全县9个乡绵羊寄生虫的区系调查,基本摸清了绵羊寄生虫的分布和危害情况,并对绵羊体内寄生虫进行了季节动态调查,为驱虫时间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大面积驱虫、驱虫药物试验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信阳市水牛群中感染吸虫、绦虫、线虫等蠕虫的水牛很多,对水牛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很大。为寻找安全、低毒、驱虫效果好又适合大面积驱虫的药物,笔者于2008年8—9月份,采用丙硫苯咪唑和盐酸左旋咪唑对信阳市周边几个乡镇的水牛进行了驱虫试验,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驱虫药品在防制羊寄生虫病中的效果,提高养羊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解决羊只驱虫工作中由于防制方法不合适或驱虫药物选用不当,导致驱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笔者于2006年3月5日~10月25日在肃南县大河乡西柳沟村开展了伊维菌素对细毛羊胃肠道线虫的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