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貂病毒性肠炎是由貂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品种和不同年龄的貂都有易感性,但50~60日龄的仔貂和幼貂最为易感,发病率50%~60%。病貂的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可高达90%以上。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疫苗免疫接种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
<正>貂病毒性肠炎即犬类细小病毒病,此病是危害毛皮动物养殖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据统计流行时造成巨大损失,幼貂发病率为50%~60%,致死率90%;成年貂发病率为10%~30%,致死率25%~30%,对养殖业危害较大。1临床诊断1.1发病貂临床要点潜伏期一般为4~9d,超过10d的很少见。病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明显增加,活动量减少,呕吐,体温升高到40℃以上。下痢,粪便稀软,呈粉红色、淡绿色、淡黄色,腥臭,  相似文献   

3.
4.
水貂病毒性肠炎(Viral enteritis of mink)又称泛白细胞减少症(Panleukopenia)或传染性貂肠炎(infectious enteritis of mink),是世界公认的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消化道粘膜炎症和坏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引起貂场的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从国外大量引进种貂而未作严格检疫,造成国内种貂场暴发本病的事例已不属罕见,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报道了1985年元月青岛市崂山县某种貂场由于引进美国种貂,未经隔离观察,直接进入原繁殪群混合饲养,造成病毒性肠炎流行及确定诊断的经过情况。  相似文献   

5.
1984年3月,黄骅县歧口大队貂场发生了以腹泻和拉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水貂肠炎,3月9日1队貂场发现一只排灰兰色粪便的病貂,经抗菌素治疗未愈,相继在一个月中发病率占全场的54%(种貂245只),死亡9只,占发病率的4%,接着蔓延至相邻的4队、2队和5队貂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我们针对辽宁省大连大部分貂场存在的青年貂因发生红白痢而死亡的问题,在部分貂场开展了流行病学研究。根据貂场饲养管理人员介绍,在每年的8—10月份,水貂发生一种以红白痢、部分貂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患病水貂临床上初期表现食欲不佳、厌食、精神状况不好、被毛粗乱,粪便呈白色,但大部分康复,其中,7%~8%的水貂后期粪便从白痢逐渐变为黄痢、红痢,脓样(胶胨样),继而出现黑色血便,口鼻苍白,最终死亡。但是成年貂相对症状较轻或不发病。本病在不同年龄水貂相互之间传播,貂群70%~80%的年轻貂感染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不超过10d。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0月,我们针对大连大部分貂场存在的青年貂因发生红白痢而死亡的问题,在部分貂场开展了流行病学研究。根据貂场饲养管理人员介绍,在每年的810月份,水貂发生一种以红白痢、部分貂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患病水貂临床上初期表现食欲不佳、厌食、精神状况不好、被毛粗乱,粪便呈白色,但大部分康复,其中,7%10月份,水貂发生一种以红白痢、部分貂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患病水貂临床上初期表现食欲不佳、厌食、精神状况不好、被毛粗乱,粪便呈白色,但大部分康复,其中,7%8%的水貂后期粪便从白痢逐渐变为黄痢、红痢,脓样(胶胨样),继而出现黑色血便,口鼻  相似文献   

8.
貂,貉,犬病毒性肠炎快速诊断试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黄葡萄球菌A蛋白(SPA)协同凝集方法(CoA)对貂、貉、犬病毒性肠炎快速诊断的试剂进行了制备,确定了制备。艺及该制剂的标准操作程序。本制剂特异性强,不与健康动物的组织及其他几种病毒病(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等)发生交叉凝集反应,灵敏度高,通过该制剂CoA法与HA-HI法比较结果比现行的貂、貉、犬病毒性肠炎HA-HI诊断方法检出率高出30%,同时具有微量、操作简便、易掌握、快速等特点,可在3~5min获得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9.
貂传染性肠炎又称貂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貂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含有灰白色脱落肠粘膜,纤维蛋白和肠粘液的管状物、白细胞显著减少。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北方以7-10月多发,发病率为40%-50%,死亡率高达90%,给养貂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貂及带毒的貂或猫。感染貂自粪便、尿和唾液排毒,污染环境及饮饲用具,同时也通过呼吸道等直接或间接传染。发病初期,病貂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渴欲明显增加,不愿活动。有的呕吐,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粪便软…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1月,山东省威海市某养貂场的貂突然发病,随后呕吐、发热并严重腹泻,并迅速蔓延到全群,发病率为36%,死亡率为15%,造成较大损失。经调查、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貂病毒性肠炎。1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共饲养水貂500多头,于1996年11月20日发现有个别貂呕吐、腹泻,并且蔓延到全群。到我们诊断时已死亡10余头。用新诺明等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反复.并有加重的倾向。2临床症状病貂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乃至消失,渴欲增加.不愿活动,呕吐,腰有时呈弓状,体温40~41℃。粪便稀软,多呈发白色,少数为暗红色、红褐色,并随之呈黄绿色…  相似文献   

11.
用从患貂病毒性肠炎(MVE)死亡水貂分离的强毒株,经牛睾丸细胞(CT)和猫肾传代细胞(CRFK)混合培养,强迫传代、克隆培育的MVE弱毒株扩增制苗,给不同品系水貂注射或口服1 ̄5ml,未发生临床反应。注苗后12、60、70天和6个月攻毒,100%保护;对照水貂全部发病,50%死亡。通过对651只(次)水貂的安全性、免疫原性、遗传稳定性试验和中和抗体测定及同居感染试验,证明该弱素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正>腺病毒是一种大多数禽类易患的病,鸡、鸽子等感染此病的典型症状为心包含有大量积液,也称为安卡拉病毒。雏鹅也易患此病,为雏鹅病毒性肠炎,是一种新型的鹅腺病,3~30日龄小鹅对该病最敏感。该病毒潜伏期多为4 d左右,3 d后小鹅开始感染此病毒,5 d后开始出现死亡,10~18 d后到达死亡顶峰,死亡率在  相似文献   

13.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剧烈性下痢为特征。病因病因是水貂下痢病毒,于1949年Schofield首先提出报告。该病毒在患兽的肝、脾及肠内大量存在,随粪便被大量排出。本病毒为双股的DNA,对乙醚碘仿有抵抗性,不能通过39毫微米孔径的沪膜,但  相似文献   

14.
水貂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貂病毒性肠炎(Mink Virus Enteritis),又称泛自细胞减少症或传染性肠炎,是由貂肠炎病毒(ME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主要特征是胃肠粘膜炎症、出血、坏死及剧烈下痢。是危害水貂饲养业较大的三大病毒病之一。1949年Schofield首先发现于加拿大威廉堡地  相似文献   

15.
犬病毒性肠炎(C8nineVirusEntertitis)又称犬细小病毒病,是由大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出血性肠炎和化脓性心肌炎.1病原及流行病学大细小病毒底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该病毒粒子细小,无囊膜,单股RNA,直径协~22urn,呈阴面体对称,在4C和25C时可凝集罗猴和猪的红细胞.本病毒对脂溶剂和热有很强的抵抗力,室温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60C环境可存活1小时,SOC可耐3O分钟,在PH3~9和56C中1小时仍有感染性.如果将含毒粪便和肠管冻藏于低温环境,其感染性可长期保存.病毒对氛仿和动醚不敏感,但福…  相似文献   

16.
水貂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貂病毒性肠炎(Mink viral enteritis)是由水貂肠炎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呕吐、剧烈腹泻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于1942~1952年间,在加拿大的许多水貂场严重流行。当时通过粪便滤液的人工感染试验,证实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C.Wills分离鉴定了病原,并命名为水貂肠炎病毒(Min’s enteritis viras,MEV)。之后,美国、丹麦、瑞典、荷兰、英国、法  相似文献   

17.
又称传染性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流行广,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在80—100%)是养貉热的一个重要病害。轻者死亡过半,重者全群覆灭。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高热(可达40—41.5℃)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貉病毒性肠炎于1984年8—9月间开始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先发生,85—86年在更多地区的貉场  相似文献   

18.
水貂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水貂病毒性肠炎(Enteritis virosa lut-rarum),又称乏白血球症或传染性肠炎。其特征为胃肠粘膜炎症和坏死。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公认的危害水貂饲养业较大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引起犬的剧烈呕吐和腹泻及白细胞明显减少的细小病毒性肠炎(Parvoviral enteritis)是1977年美国首次发现的新的犬的传染性疫病,其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南非、日本、泰国、瑞典等国也均有报道。在我国,梁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