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饱食投喂条件下,选用鲜活饵料沙蚕(Nereis succine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营养强化培育60 d,通过比较不同的投喂频率2次/d(F2组)、3次/d(F3组)、4次/d(F4组)对亲虾摄食、生长、繁殖性能、虾体组成和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究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最适投喂频率。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亲虾的日摄食量逐渐增大,F2组显著低于F4组(P0.05),但与F3组差异不显著(P0.05);亲虾的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各组亲虾的单次产卵量、相对产卵量、无节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孵化率、蚤状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变态率、性腺指数、初产时间和产卵间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亲虾全虾主要体组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也不受投喂频率增加的影响(P0.05);F2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F3、F4组(P0.05),而不同实验组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在饱食投喂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2,3,4和5次·d-1)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率和水质的影响。试验在室内2m3的圆形水泥池(d=1.6m)中进行,采用全封闭养殖模式,凡纳滨对虾(初始重量为0.24g)养殖密度为50尾·m-3,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2.98%)。通过7周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1~4次·d-1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对虾增重率显著增加;投喂频率由4次·d-1增加到5次·d-1时,对虾增重率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在1次·d-1时最低,2次·d-1时最高,2~5次·d-1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投喂频率为1和2次·d-1之间、3和4次·d-1之间差异显著)。投喂频率为3次·d-1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最高。随着投喂频率1~3次·d-1增加,饲料系数逐渐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显著递增;而投喂频率从3~5次·d-1增加时,饲料系数增大,蛋白质效率逐渐下降(3和4次·d-1差异显著;4和5次·d-1之间差异不显著)。投喂频率对水环境中的pH值、H2S含量、COD、盐度等水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在养殖后期水环境中投喂频率3~5次·d-1的NH 4和NO-2浓度较投喂频率1~2次·d-1时高。  相似文献   

3.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一种复方中草药制剂(黄芪∶板蓝根∶金银花∶生石膏=1∶1∶1∶1)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生长与免疫试验设7个处理,试验虾饲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9%、1.3%、1.7%、2.1%、2.5%的饲料,凡纳滨对虾的初始体重为0.10 g,养殖周期56 d。结果显示:随着复方中草药水平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之增加,但仅最高组(2.5%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各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用二次回归曲线得到复方中草药水平为2.07%时增重率最高;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酚氧化物酶和溶菌酶有显著影响,随着复方中草药水平的增加,这4种酶的活力出现先显著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酶活力最高的组是2.1%组;而对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攻毒试验设3个处理组,不添加中草药的对照组、间隔投喂组和连续投喂添加了2.1%中草药制剂组,养殖试验结束后采用注射和投喂病毒两种方法攻毒(1.4×108cfu/mL弧菌病毒)。结果表明:注射和投喂后连续投喂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和79.19%,比对照组(试验Ⅰ组)高27.1%和17.2%。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连续投喂添加2.1%复方中草药制剂的饲料,可以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并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正以初始体重为(0.38±0.01)g的凡纳滨对虾为实验对象,采用3×2双因子实验,研究两种糖源饲料(蔗糖和玉米淀粉)和投喂频率(7次/天、5次/天、2次/天)及其交互作用对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投喂频率后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显著升高,糖源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作为饵料生物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对其生长、蜕皮及代谢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间隔投喂试验,设置对照组(全程投喂配合饲料)、间4组(1天磷虾鲜肉和4天配合饲料间隔投喂)、间2组(1天磷虾鲜肉和2天配合饲料间隔投喂)、间1组(1天磷虾鲜肉和1天配合饲料间隔投喂)及全虾组(全程投喂磷虾鲜肉),养殖试验持续36 d。结果表明,间1组、间2组和间4组对虾体长(Lt)、体重(Wt)、特定生长率(SGR)、相对增重率(WGR)均高于对照组,但都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间4组和间2组对虾成活率(SR)较对照组分别升高5%和10%,全虾组对虾Lt、Wt、SGR、WGR、S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磷虾鲜肉能够刺激对虾的蜕皮,其中,投喂磷虾鲜肉各组对虾平均日蜕皮率(ADMR)均高于对照组,在对虾日蜕皮率(DMR)≥10%天数上,全虾组间1组间4组对照组间2组。间1组和全虾组对虾血淋巴中胆固醇(T-CH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全虾组葡萄糖(GLU)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磷虾鲜肉影响了对虾肝胰腺中代谢相关酶活力,其中,间2组和间1组对虾肝胰腺中磷酸果糖激酶(PFK)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虾组对虾肝胰腺中丙酮酸激酶(PK)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间1组、间2组和全虾组对虾肝胰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适量投喂南极磷虾鲜肉能够一定程度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蜕皮,影响对虾代谢水平。此外,南极磷虾鲜肉不宜投喂过多,以1天磷虾鲜肉和4天配合饲料间隔投喂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肌肉成分和血淋巴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设计了鱼粉含量为21%的对照组饲料,以三种发酵豆粕W305、W738和Y647等蛋白替代对照组饲料中6%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饲料,投喂平均体质量5.1 g的凡纳滨对虾42 d。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在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具有最高的增重率;在发酵豆粕组中,以Y647组的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并达到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W305和W738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高;2)在肌肉成分方面,各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W305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增高,Y647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3)三个发酵豆粕组的血淋巴酚氧化酶(PO)活性和W305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发酵豆粕Y647可替代饲料中6%的鱼粉而不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并可提高血淋巴PO活性。  相似文献   

7.
李静  李晓丽  王玲  鲁康乐  宋凯  张春晓 《水产学报》2022,46(10):1848-1859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 中添加羟基蛋氨酸硒(HMS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抗亚硝酸盐胁迫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90±0.05)g的凡纳滨对虾,分别投喂HMSe添加水平为0.000、0.375、0.750、1.500和2.250 mg/kg的实验饲料,命名为HMSe0 、HMSe1、HMSe2、HMSe3和HMSe4,每组3个重复,养殖8周。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12 h 的亚硝酸盐胁迫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质量(FBW)、增重率(WG R)和饲料效率(FE)随着饲料中HMSe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HMSe2组达到峰值。随着饲料中HMSe水平的提高,对虾全体和肌肉中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全虾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分别在HMSe2组和HMSe1组达到最大值。HMSe4组中凡纳滨对虾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HMSe0组。亚硝酸盐胁迫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与胁迫前比较,胁迫后对虾肝胰腺中MDA含量升高,GST、CAT和T-SOD的活性降低,而补充适量的HMSe可减轻这些负面影响。根据凡纳滨对虾胁迫后成活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低鱼粉饲料中凡纳滨对虾的HMSe最适添加量为1.350 mg/kg。[结论]综上所述,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750~1.350 mg/kg HMSe,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抗亚硝酸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酶解豆粕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饲料利用及消化酶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1.10±0.02)g的健康对虾,随机分成5组,饲养在0.5 m~3的玻璃纤维钢桶中,分别投喂酶解豆粕蛋白(0、7.40%、14.80%、22.20%和30.20%)替代基础配方中鱼粉(0、25%、50%、75%和100%)制成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试验时间为56 d。试验结果显示投喂25%和50%的酶解豆粕蛋白替代鱼粉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等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替代25%组和替代50%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酶解豆粕蛋白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50%。  相似文献   

9.
鄢庆枇 《水产学报》2006,30(3):404-409
在低盐度5~6和水温25~29℃条件下,分别投喂1种对照饲料和7种添加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添加量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和700mg.kg-1)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每尾0.77g的凡纳滨对虾56d,观察DMPT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蜕壳和渗透压调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DMPT的各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随着DMPT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400mg.kg-1凡纳滨对虾增重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均不同程度降低,500mg.kg-1DMPT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降低达到显著水平。添加DMPT对凡纳滨对虾的蜕壳次数无显著影响。除100mg.kg-1DMPT组外,DMPT组凡纳滨对虾的渗透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添加300和500mg.kg-1组凡纳滨对虾的渗透压降低呈现显著性差异。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DMPT水平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DMPT添加量为400mg.kg-1时达到最高,粗脂肪含量在DMPT添加量为600mg.kg-1时达到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增重率为判定指标,DMPT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83mg.kg-1。  相似文献   

10.
卤虫(Artemia)是对虾苗种培育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将产自美国大盐湖,以及中国新疆艾比湖、西藏双湖和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孵化的幼体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研究不同产地卤虫幼体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存活、肌肉组分、抗氨氮能力和盐度耐受力的影响.凡纳滨对虾仔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  相似文献   

11.
为精确定位鲍疱疹病毒(HaHV-1)在宿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明确HaHV-1的组织亲嗜性和侵染进程,实验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原位杂交技术建立了HaHV-1的原位LAMP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HaHV-1人工感染实验不同时间节点,病毒在杂色鲍主要器官的分布规律和组织亲嗜性。并对已报道的HaHV-1 LAMP扩增引物进行优化,实现对载玻片上原位固定靶组织内病毒DNA的稳定、特异扩增,筛选最佳显色时间等原位杂交反应条件,最后通过免疫酶标技术分析HaHV-1在组织样本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HaHV-1原位LAMP检测方法最适显色时间为60 min。利用该方法对攻毒后24、36、48、60和72 h,HaHV-1在杂色鲍外套膜、鳃、肝胰腺和腹足神经节4种样本的组织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病毒阳性信号最早于36 h出现在腹足神经节,48 h在部分外套膜样本中观察到病毒阳性信号,分布局限于外周神经中。在感染实验后期,病毒阳性信号出现在肝胰腺结缔组织中。病毒阳性信号出现的部位常有大量细胞渗出和浸润,渗出的细胞中可见被病毒感染的血淋巴细胞。本研究建立的HaHV-1原位LAMP检...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林兰  董学兴  赵卫红  欧江涛  何枫 《水产学报》2018,42(10):1589-1595
通过围隔实验比较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实验设置6种养殖模式:罗氏沼虾单养(MP)、罗氏沼虾+浮萍(水面覆盖率5%)(PP)、罗氏沼虾+鲢(PF)、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鲢(PMF)、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PMP)、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鲢(PMPF)。养殖64 d后,测定不同模式中浮游植物和三大类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上述6种模式中浮游植物共同优势种有4种,但优势度指数最大的浮游植物不同,MP组是锥囊藻属,有浮萍的PP和PMP组均为细小平裂藻,混养鲢的PF、PMF和PMPF组均为针杆藻。不同养殖模式无共同的浮游动物优势种。养殖模式对浮游生物密度具有显著影响,PF组浮游植物密度最高,MP组浮游植物密度最低,PF组浮游植物密度比MP、PP和PMP组分别高78%、53%和61%。相反,浮游动物密度MP组最高,PF组最低。混养鲢的PF、PMF和PMPF组浮游动物密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研究表明,罗氏沼虾养殖中混养鲢可增加浮游植物密度而降低浮游动物密度,浮萍和鲢影响池塘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养殖水体底栖鱼类肠道排泄物对铜绿微囊藻休眠体复苏的影响,将青鱼和鲇肠道排泄物与铜绿微囊藻休眠体用野外养殖水域沉积物(底泥)混匀包埋,在10、15和20°C梯度温度下进行休眠体复苏实验.结果显示,铜绿微囊藻休眠体主要复苏期为第3~15天,在10和15°C条件下,青鱼排泄物组(MP)、鲇排泄物组(SA)和青鱼-鲇排泄...  相似文献   

14.
欧洲鳗短钩拟指环虫病及其鳃组织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患短钩拟指环虫病欧洲鳗的症状、流行状况和鳃显微组织病理.游动和呼吸频率异常、鳃丝浮肿和鳃上粘液增多为该病的主要症状.该病尽管在冬季也有发生,但水温在26℃以上的春末、夏季和秋初是最易发病的流行季节,流行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患病欧洲鳗鳃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出5种类型,其一是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使邻近的鳃小片相连;其二是鳃小片粘液细胞增生,同样使鳃小片连成一片,增生的粘液细胞经阿利新蓝(Alclan blue)和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 schiff)二者联合染色后呈蓝紫色的染色反应,属于Ⅳ型的粘液细胞;其三是鳃小片肿大,但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无肿大现象,上皮细胞层与毛细血管相分离,鳃小片上皮细胞坏死,上皮细胞层破裂,血细胞外溢,鳃小片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后,失去鳃小片原有的结构;其四是鳃小片肿大同时伴随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肿大,进一步发展,鳃小片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后,鳃小片同样失去原有的结构;其五是鳃小片毛细血管严重充血扩张,比原毛细血管扩张几倍到十几倍,形成充满红细胞的棒状到球状的动脉瘤.结果表明鳃上皮细胞增生、粘液细胞增生、鳃小片肿大、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和严重充血成动脉瘤等病理变化都可导致患病欧洲鳗呼吸困难,轻者影响其生长,重者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5.
吴霓  江涛  江天久  吕颂辉  桓清柳 《水产学报》2013,37(9):1328-1333
为研究2009年10月下旬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赤潮对养殖鱼类及水体中其它生物的影响,实验以卤虫幼体、金鼓鱼苗和凡纳滨对虾苗作为受试生物,在赤潮现场测试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鱼苗和虾苗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24 h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的LC50(半致死浓度)为9.55×104/mL,藻密度为2.5×103/mL的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的LT50(半致死时间)为48.5 h。60 h内该赤潮水体对鱼苗和虾苗的存活无不利影响,卤虫幼体和金鼓鱼苗均可摄食双胞旋沟藻,卤虫幼体对双胞旋沟藻的摄食率低。研究表明,双胞旋沟藻赤潮水体对卤虫幼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在低藻密度条件下,卤虫幼体能以该藻为食并维持其生命,双胞旋沟藻对金鼓鱼苗和凡纳滨对虾苗无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大菱鲆高温胁迫下相关应激基因的表达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对本课题组已定位到的大菱鲆高温胁迫应答主效QTL中的4个候选基因(p53、UBE2H、ZNF469和MAGI2基因)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肝脏、鳃、脾脏、皮肤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大菱鲆正常生活水温14°C为对照组,20°C、23°C、25°C和28°C为实验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个基因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具有组织和温度特异性。其中UBE2H的表达量在4个组织中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肝脏、脾脏、皮肤组织中20°C时急剧上升并达到峰值且差异显著;在鳃组织中23°C时达峰值,差异显著。p53在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鳃和皮肤组织中28°C时表达量急剧升高达到峰值且差异显著。ZNF469和MAGI2在4个组织中均在20°C时大量表达,并远高于其他温度。研究表明,在大菱鲆高温胁迫应答过程中p53基因与DNA修复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UBE2H基因参与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p53基因具有反馈调节作用,是维持细胞稳态的关键基因;ZNF469和MAGI2在作为鱼类应答高温胁迫的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石首鱼核型微观结构上的变化,实验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比较定位了厦门白姑鱼和大黄鱼18S rDNA和5S rDN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厦门白姑鱼与大黄鱼在宏观核型以及18S rDNA和5S rDNA染色体分布等3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厦门白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臂数FN=48;单对18S rDNA信号分布于1号染色体臂间;单对5S rDNA信号分布于3号染色体近着丝粒区域。大黄鱼的核型公式为2n=2sm+4st+42t,臂数FN=50;单对18S rDNA信号分布于18号染色体短臂端部;5S rDNA信号9~11对,除一对分布于臂间外,其余全部分布于着丝粒端或短臂端部。综合其他石首鱼核型数据可以推断:厦门白姑鱼呈现原始核型特征,而大黄鱼核型是原始核型经染色体重排和/或转座衍生的特化核型;石首鱼宏观核型和18S rDNA分布模式总体保守,仅少数物种存在变化,而5S rDNA位点的分布模式存在高度的种间变化。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石首鱼物种间核型微观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开展石首鱼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抑制萱藻丝状体保存和扩增过程中出现的小伪菱形藻与碎片菱形藻的生长,本实验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别建立了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丝状体与碎片菱形藻、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研究了1.00~4.00μg/mL二氧化锗(GeO_2)对共培养条件下丝状体生长发育及附生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处理萱藻丝状体和硅藻共培养体系的适宜GeO_2浓度为1.00~2.50μg/mL,各实验组14 d的硅藻抑制率均高于67.33%±5.18%,且丝状体生长发育良好,2.00μg/mL为最适浓度,此浓度下丝状体日均增长率最高,在各培养体系中均大于11.00%,且诱导后孢子囊枝比例和孢子囊直径分别为57.47%±5.31%和(24.55±1.01)μm,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 3.50和4.00μg/mL GeO_2虽对硅藻抑制效果更佳,但同时也会抑制丝状体生长和后期孢子囊的形成与发育,其中4.00μg/mL GeO_2可导致丝状体死亡;(3)碎片菱形藻较小伪菱形藻对GeO_2更敏感。实验14 d,各浓度GeO_2对碎片菱形藻的抑制率为(82.10%±2.40%)~(96.35%±0.79%),均高于同浓度GeO_2对小伪菱形藻的抑制率;同时在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中,碎片菱形藻占硅藻比例随GeO_2浓度升高而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9.
刘帅  王荻  卢彤岩  曹永生  杨晨  朱国建  李绍戊 《水产学报》2017,41(12):1928-1935
为实现杀鲑气单胞菌早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研究旨在建立杀鲑气单胞菌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杀鲑气单胞菌毒力阵列蛋白基因(vapA)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可重复性和应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仅对杀鲑气单胞菌及其亚种有阳性扩增,与其他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构建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质粒拷贝数与循环阈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所得标准曲线分别为y=–4.8345x+42.535,相关系数R~2为0.998,最低检测限为34拷贝/μL,较常规PCR的灵敏度高出约1000倍。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人工感染的虹鳟病样,15个被检样品呈阳性反应,与细菌常规鉴定方法结果一致。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杀鲑气单胞菌检测方法快速、特异、灵敏,可用于临床诊断和疫病监测。  相似文献   

20.
王济秀  张锋  王卫民  刘红 《水产学报》2020,44(4):528-538
为探索鱼类转铁蛋白基因tf和转铁蛋白受体基因tfr1a的转录调控机制,本实验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在其全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取tf和tfr1a基因序列,对2个基因候选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CpG岛进行预测,通过PCR方法克隆得到tf和tfr1a基因近端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片段,连接至pGL3-Basic/pEGFP-1载体,瞬时转染入Hela细胞,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团头鲂tf基因启动子区无CpG岛位点,而tfr1a基因启动子区有2个CpG岛位点。成功构建9个tf和10个tfr1a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的重组质粒,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tf启动子核心区域为-268~+56 bp,且-1 308~-1 102 bp片段可能存在正调控该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fr1a启动子核心区域为-224~+48 bp,且+48~+92 bp可能存在抑制该基因转录的负调控元件,而-1 229~-1 219 bp区域可能存在促进tfr1a基因表达的正调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