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肉骨粉、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肉骨粉和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0%、22.5%、30.0%、37.5%的鱼粉,对平均体重8.0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肉骨粉和豆粕在饲料中含量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在肉骨粉替代试验中,增重率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在豆粕替代试验中,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肉骨粉替代在22.5%以内,豆粕替代在15.0%以内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且黄鳝配合饲料中鱼粉含量不应低于30%。  相似文献   

2.
以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22.5%、3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了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添加豆粕在15.0%以内,且鱼粉含量仍不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对黄鳝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45%时,黄鳝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但黄鳝的终体重、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以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最好.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4×3双因子试验,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成活率、生长、饵料系数、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833.67%~1091.38%)、饵料系数(1.53~1.96);在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28%和6%的饲料组中,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差异均显著(P<0.05);饲料中必需氨基酸随饲料蛋白水平提高而增加,克氏原螯虾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4%蛋白质和6%脂肪的饲料组的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32%蛋白质和4%脂肪的饲料组最低,28%蛋白质和6%脂肪的饲料组中4种呈味氨基酸(Asp,Glu,Gly,Ala)含量均较高。建议克氏原螯虾人工饲料最适的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24%~28%和6%。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营养物质利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等氮等能饲料:鱼粉含量20%的正对照组、鱼粉含量15%的负对照组(豆粕等蛋白替代鱼粉)、在负对照饲料中分别添加微囊赖氨酸(500 mg/kg)、蛋氨酸(900 mg/kg)(达到正对照饲料一致水平),175 mg/kg蛋白酶,微囊赖氨酸、蛋氨酸和175 mg/kg蛋白酶,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96±0.02)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正对照组具有最大增重率和最低饲料系数,而负对照组的增重率最低,饲料系数最高;在负对照饲料中补充氨基酸、蛋白酶后,有提高增重率和降低饲料系数趋势(P0.05);同时补充氨基酸和蛋白酶后,虾体增重率提高11.5%,饲料系数降低0.18(P0.05),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沉积率、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全虾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虾体粗脂肪沉积率和肝胰腺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含15%鱼粉的饲料中单独补充900 mg/kg微囊蛋氨酸、500 mg/kg微囊赖氨酸或175 mg/kg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改善不显著,联合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虾体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将进口鱼粉、肉粉和肠衣蛋白粉3种蛋白源作为动物蛋白饲料应用于异育银鲫的生长试验,56 d饲养结果表明:配合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3%左右时,肠衣蛋白粉组增重率最高,为162.7%;肉粉组最差,仅为110.3%.肠衣蛋白粉组和进口鱼粉组增重率相差很小,差异不显著(P>0.05);肉粉组鱼体生长表现很差,增重率极显著低于进口鱼粉组和肠衣蛋白粉组(P<0.01).从饲料系数来看,最低为肠衣蛋白粉组(3.15 ∶1),其次为进口鱼粉对照组(3.18 ∶1),最高为肉粉组(4.04 ∶1).可见异育银鲫对肠衣蛋白粉的消化利用率与进口鱼粉相近,而肉粉的饲料报酬率很低;肠衣蛋白粉可代替进口鱼粉饲养异育银鲫,是一种经济优质的水产动物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蛋白质梯度法,以日本鱼粉、米糠、玉米粉、鱼油为主要原料,制作成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饲料,分别饲喂倒刺鲃鱼种54d,以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生长比率和经济效益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倒刺鲃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3.5%时,饲料效果最佳,其增重率为61.34%、生长比率为0.89%、饲料系数为1.90、蛋白质效率为1.58%、增重1kg鱼的饲料成本为8.20元。对各评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平均水温(18.5±2.0)℃,pH6.8~7.2,溶解氧5.4±0.5mg/L的条件下,倒刺鲃鱼种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95%置信范围为31.46%~36.56%。  相似文献   

8.
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合成蛋白含量分别为35%,40%,45%,50%和55%的系列标准试验饲料,以稚鳖为试验对象,经60天的饲育试验,观测到以40%-50%含量的区组增重效果较好,其中45%含量组增重率最高,在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配合成的租蛋白质含量都为45%的不同组合的饲育试验中,以59%鱼粉与45%豆粕的配合组饲料消化率与增重率为最高,饲料系数为最低。随着豆粕添加量的增加或减少,增重率也随之减低,这表明,甲鱼对豆粕蛋白的利用能力较低,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5%豆粕,能起蛋白质互补效应,但添加过量反而影响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配方指方篇     
冷水性鱼类配合饵料的原料配比及成分(%)配比及成分开口饲料稚鱼饲料育成鱼饲料亲鱼饲料主要原料原料配比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饵料72423838鱼粉、血粉、肉粉、肉骨粉、发酵血粉植物性蛋白质补充饵料10353840豆饼、菜子饼、向日葵饼、玉米蛋白粉、酵母能量饵料12171816小麦粉、麦麸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3种不同饲料,即黄粉虫(A)、颗粒饲料2号(B)、颗粒饲料3号(C)对丝足鲈幼鱼生长的影响。用3种饲料养殖丝足鲈幼鱼30 d,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蛋白质效率上,试验组A(329.21%)>试验组B(145.09%)>试验组C(98.97%);在增重率上,投喂黄粉虫的试验组A增重最多,增重率为64.09%,其次是试验组B,增重率为52.23%,试验组C增重率最小,增重率为28.50%,其变化趋势与蛋白质效率的变化相同。综合蛋白质效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和经济成本等指标来看,可以选用2号颗粒饲料作为丝足鲈幼鱼的日常养殖饲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大麦虫粉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日粮中添加大麦虫粉替代鱼粉,研究其对黑豚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大麦虫粉可促进黑豚的生长。在日粮中添加20%的大麦虫粉替代鱼粉对黑豚的生长最佳。[结论]大麦虫粉适量替代鱼粉饲喂黑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将396羽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置于4个处理中,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3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2.0%、1.0%和0.5%美洲大蠊虫粉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分2个阶段饲养至70d,进行屠宰、测定胸肌的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胸肌的pH值、滴水损失率、烹饪损失率及剪切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美洲大蠊虫粉添加比例的提高,胸肌pH值、滴水损失率、烹饪损失率及剪切力均呈下降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3.
大口黑鲈饲料中2种植物性蛋白质混合物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在大口黑鲈饲料中去皮豆粕分别与玉米蛋白和大米蛋白组成的2种植物性蛋白质混合物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分别于含45%和30%鱼粉的配方中配比上述2种植物性蛋白质混合物,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用上述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58.69±0.07)g的大口黑鲈53 d。结果显示:30%鱼粉组的终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45%鱼粉组(P0.05),而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消化率和氨基酸消化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玉米蛋白组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大米蛋白组(P0.05),而摄食量显著低于大米蛋白组(P0.05)。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0%鱼粉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45%鱼粉组(P0.05),而玉米蛋白组和大米蛋白组对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去皮豆粕分别与玉米蛋白和大米蛋白组成的植物性蛋白质混合物可以使大口黑鲈饲料中的鱼粉含量由45%降至30%;去皮豆粕与玉米蛋白组成的植物性蛋白质混合物的替代效果优于去皮豆粕与大米蛋白组成的植物性蛋白质混合物。  相似文献   

14.
李伟  王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72-10473
[目的]了解甲氰菊酯对鱼类的毒副作用,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污染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以低浓度甲氰菊酯(0.01、0.05、0.10、0.50、1.00μg/L)为供试药剂,采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下其对黄鳝肌肉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0.01μg/L甲氰菊酯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随着甲氰菊酯浓度的升高,其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逐渐产生抑制作用,且其浓度越高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强;连续暴露20d后,0.50、1.00μg/L甲氰菊酯处理组黄鳝肌肉AChE活性显著降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黄鳝肌肉AChE活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低浓度甲氰菊酯长时间处理可降低黄鳝肌肉AChE活性。  相似文献   

15.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泥鳅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贤  张世萍  杨帆  孙泽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21-4324
用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配方中O(CK)、25%、50%、75%和100%的鱼粉,分别配制了5组等氮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9.82%),研究其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蝇蛆粉替代鱼粉的比例为50%时,泥鳅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同替代水平对泥鳅全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替代比例为25%及以上时,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泥鳅生长和体成分等指标,泥鳅配合饲料中蝇蛆粉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50%,该替代水平可以节省鱼粉用量,降低饲料成本,并对泥鳅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鳝脂肪酸去饱和酶及延长酶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鳝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的能力,利用Trizol提取黄鳝肝脏总RNA,经RT获得cDNA,基于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及延长酶(FAE)基因同源系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黄鳝cDNA的PCR扩增、测序,获得黄鳝FAD及FAE基因部分片段序列。然后分析黄鳝FAD及FAE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情况及黄鳝胚胎和胚后发育期仔鱼该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黄鳝FAD与军曹鱼的△6去饱和酶同源性高达85%,其次是大菱鲆(83%),FAE与军曹鱼、线鳢、澳大利亚金枪鱼等的同源性高达89%;但FAD和FAE在系统发育树中均自呈一支。FAD和FAE基因在黄鳝胚胎和胚后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以出膜后2~4 d表达量最高。提示黄鳝具有合成LC-PUFA的能力,但不同发育阶段合成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利用烤鳗副产物这一资源,分别对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烤鳗副产物主要含脂肪和蛋白质;副产物中脊骨的Ca和Mn的含量显著高于鱼头和鱼皮中的含量,但是K和Zn含量较低,鱼皮中Zn的含量明显较高;副产物中亚油酸的质量分数均为50%左右;脱脂鱼头粉中17种氨基酸质量分数达64.87%,其中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超过氨基酸总量的30%.  相似文献   

18.
对体外胃蛋白酶法测定饲料氨基酸消化率与公鸡活体内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体外酶法分析10种鸡饲料氨基酸消化率平均值分别是秘鲁鱼粉94.1%,受热损害秘鲁鱼粉84.4%,严重受热秘鲁鱼粉59.2%,淡鱼粉68.3%,肉骨粉72.2%,豆饼84.7%,花生粕78.5%,芝麻粕88.9%,脱毒棉籽饼63.9%,未脱毒棉籽饼70.7%。去盲肠公鸡活体法测定真消化率结果依次是:92.4%,84.2%,75.0%,77.2%,72.6%,86.8%,87.2%,88.9%,75.6%和76.1%。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关系,r=0.96,回归方程 Y=0.53+0.483X(Y=活体法结果,X=体外法结果)。结果证明:体外胃蛋白酶法测定饲料氨基酸消化率可以代替繁琐的鸡体内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