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畜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数量不断增加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所产生的粪污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由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表明,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量约为19000亿千克,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的2.4倍,其  相似文献   

2.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势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中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19亿t,超过了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2倍多.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污染物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粪污排放量日益增加。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解决好畜禽粪污对土壤、水源、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我省的实际调查.认为加强畜禽粪便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手段,积极倡导使用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1.前言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方面起到的作用将愈来愈大,而与此同时,畜禽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便和污水,也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据统计,1999年全国畜禽粪便排放量为19亿t,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2.4倍,有机污染物中仅COD就达到7118万t,已超过工业和生活废弃物中COD的总和,成为环境污染三大源头之一。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污染的表现为:高浓度粪水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规模化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增加,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畜禽粪污处理不好,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更影响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度重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6.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化规模养猪,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了来了大量的粪便,难以处理,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19亿吨.超过了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2.4倍。现有的化粪池、沼气池等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效果都不尽人意。在土地资源利用日趋紧张的现状下,占地广、污染重的养猪业,其用地成为当地政府征用的首选。因此出现了东莞驱赶养猪业,惠州、淡水等地强拆猪场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养猪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诚中 《养猪》2006,(6):61-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观察与思考,粪污处理、生态环境恶化、肉食品安全等问题日趋严重,构建良性养猪生态环境已成为焦点问题。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突出。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便量约17.3亿吨,是我国每年排放的6.34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倍。每天每头肥育猪平均产生5千克左右粪尿,以存栏万头猪场计,一年排放1.8万吨,折成干物质约3600吨,猪摄入饲料中的氮和磷70%左右都随粪尿排泄到环境中。除…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化规模养猪,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畜禽粪便难以处理,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19亿t,超过了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2倍多。现有的各种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效果都不尽人意,巨额的粪便处理投资,使本来就微利的畜禽养殖企业(农户)难以承受。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更为理想、行之有效的粪便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畜禽生产的废弃物(以粪便为主)产生量很大,并且快速增长。据统计,1999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总量约为19亿t,而我国当年工业固体废物为7.8亿t,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到2000年,全国畜禽粪便达27亿t,是工业废弃物的2.7倍;估计到2010年,排放量将达45亿t。根据研究估计,我国畜禽粪便主要污染物COD、BOD、NH3-N、TP、TN的流失量分别为797.31万t、580.87万t、155.88万t、46.76万t和407.14万t,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畜禽产生的粪污处理已成为当下环保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相应的配套处理设施的建设也逐步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各种问题。联系粪污集中处理设施的技术和建设,对养殖场粪污集中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关的建议措施,给未来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集中处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河南、湖南、江西等地区甚至超过四倍。其中畜禽粪便的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 118万吨,远远超过中国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的排放量总和。调查显示,中国畜禽粪便的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达到0.49(小于0.4为宜),体现出一定的环境胁迫水平。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湖南、广东、…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粪污的污染和利用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礼县近年来的畜禽饲养状况以及畜禽粪污产量、粪污处理及利用方式,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畜禽养殖由千家万户的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养殖也由边远农村向人口密集的城市转移,畜禽粪污的污染,已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且日显严重。畜禽养殖业无害化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给养殖场(小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给人的居住条件产生较好的影响,通过人为控制污染,实现清洁生产的源头治理,因此笔者提出畜禽粪便污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从而达到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随着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中畜禽粪尿和生产污水产生的数量最多,对环境的威胁也最大。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显示,1999年全国畜禽粪便产量为19亿t,是当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的2.4倍,在部分地区如河南、湖南、江西这一比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养殖场粪污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其处理和利用成为限制奶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也受到广泛关注。为探讨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本文对青岛市奶牛年粪污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2年青岛市奶牛粪便排放量为265.91万t,COD排放量高达41 944.42t,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为17 499.46t和1 874.53t,说明奶牛粪污产生的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结合青岛市奶牛养殖业生产现状,提出了养殖污染的防治对策,以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传统养殖业正在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发展,相随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及养殖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破解畜禽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并分析当前畜禽粪污治理存在的弊端,提出规模化养殖粪污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畜禽粪便饲料资源化开发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每年饲养各类畜禽170万头(只),畜禽粪便排放总数达到19亿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3.4倍,畜禽粪便COD(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t,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之和。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形势还会更加严峻。畜禽粪便的大量排放,对人类和其他生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畜禽制品需求量的提升,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在养殖的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的突出,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畜禽养殖中的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来源,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理方式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本文以畜禽粪污的危害为出发点,分析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方式,以期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莱西市畜禽粪污产生与处理现状,笔者采用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莱西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生产和处理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莱西市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为316.49万t,尿液产生总量为153.10万t,污染物产生总量为30.06万t;采用粪便堆积发酵成农家肥的养殖场占76.57%(134/175),无污水处理的养殖场占17.14%(30/175);畜禽粪污消纳土地量为10.26万hm~2,农田年负荷量为55.06 t/hm~2,畜禽污染风险指数为1.19。说明莱西市畜禽粪污产量大,无害化处理水平较低,污染威胁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正>据测算,我国养殖业全年粪便排放总量超过17亿t,是同期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近3倍。造成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的原因有三:一是当初的布局不合理,太集中;二是绝大多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便,客观上形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