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剂量氯胺酮对下腹部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剂量氯胺酮对下腹部手术后是否有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且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小剂量氯胺酮组(A组,n=40)和对照组(B组,n=40)。在硬膜外麻醉基础上,A组术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作为辅助用药,继之微泵持续静脉注射4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前30min;B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术后均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后2、6、12、24h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术后内PCEA用量、总按压数/实进数(D/D)的比值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24h内PCEA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D/D的比值小于2的患者A组显著多于B组(P<0.01)。A组患术后未见有氯胺酮所致精异常的副作用发生,恶心发生例数B组多于A组(P<0.05)。结论:术前小剂量氯胺酮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的用量,术后无氯胺酮所致的精神异常的副作用,吗啡所致的恶心的副作用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与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80例,其ASA为Ⅰ级或Ⅱ级,妊娠≥37周且产前未服用催眠药、镇痛药。80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组(A组);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组(B组),每组40例。A组:用2mg/L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8 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用10%葡萄糖稀释成的0.0625%罗哌卡因+10mg/L芬太尼共3 mL,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经导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2 mg/L芬太尼共6 mL。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且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镇痛前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镇痛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A组运动阻滞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自控镇痛起效快、镇痛确切,又结合了硬膜外腔持续给药的优点,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12 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组 (CSEA组 ,n =6 0 )和用0 .15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 2 μg/mL硬膜外自控镇痛组 (PCEA组 ,n =6 0 )。比较两组镇痛起效、完善时间及镇痛强度、运动阻滞程度、产妇舒适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均良好 ,但CSEA组镇痛显效及镇痛完善时间明显较PCEA组短 (P <0 .0 1) ,产妇舒适度优于PCEA组 (P <0 .0 5 ) ,CSEA组用药量明显较PCEA组少 (P <0 .0 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对产程及母婴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小关节内缘进路行颈硬膜外腔侧腔注射药物治疗颈型颈椎痛的疗效。方法:对随机的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身分别用颈硬膜外腔侧腔注射药物(治疗组,n=30)和颈椎棘旁注射药物(对照组n=30)进行治疗对照。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颈椎小关节内缘进略行颈硬膜外腔侧注射药物,穿刺易掌握、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分别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8例择期行子宫次全切的患者,腰硬复合麻醉,术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n =50):0.15%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n=50):0.15%盐酸罗哌卡因;Ⅲ组(n=48):0.15%布比卡因。3组均复合吗啡30 mg/L。观察患者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硬膜外腔用药量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的PCEA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0.70±0.45)、(0.87±0.46)、(0.75±0.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低血压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8.0%、12.5%,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撵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9例.随机采用臂丛颈丛联合阻滞(n=25)、肌间沟臂丛阻滞(n=21)、颈丛阻滞(n=23)。麻醉阻滞使用局麻药均为1%盐酸利多卡因+0.25%盐酸布比卡因混合液。局麻药中常规加入1:20万的肾上腺素。记录各组麻醉敢果以及有无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最好.其优良率达100%,高于颈丛阻滞组(78.26%)和肌间沟臂丛阻滞组(66.67%)(P〈0.05)。而3组不良反应对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阻滞效果满意.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给药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剖腹产患者随机分成腰硬联合(A)组和硬膜外(B)组,每组50例,A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入7.5 g/L布比卡因1 mL,根据麻醉效果,硬膜外加16 g/L利多卡因5~10 mL;硬膜外组给予16 g/L利多卡因10~15 mL.观察并记录阻滞平面,麻醉效果 ,监测术前及用药后5、10、30 min的 BP、HR、ECG和SPO2和麻醉不良反应.结果:A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短于B组(P<0.01), A组血压和心率先于B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A组麻醉肌松效果好;2组麻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安全有效,且并发症不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布比卡因组)和观察组(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采用0.5%(质量分数)的布比卡因腰麻,罗哌卡因组采用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腰麻。术中酌情在硬膜外追加1.6%(质量分数)的利多卡因。结果:观察组运动起效时间及最大运动阻滞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且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最大镇痛平面和最高镇痛平面出现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最大Bromag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质量分数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较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熊雨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61+6790-6761,6790
[目的]研究丝栗栲单木级生物量模型及估算参数。[方法]以闽北典型的阔叶树种——丝栗栲为研究对象,基于20株标准木的测量数据建立丝栗栲的单木级生物量模型和生物量估算参数。[结果]①筛选出总量及各部分生物量模型分别是B=0.095D2.561(整株)、B=0.026(D2H)0.986(树干)、B=0.004D2.916(树枝)、B=0.002D3.074(树叶)、B=0.085D2.536(地上)和B=0.010D2.718(地下)。②生物量换算系数的平均值为0.853 mg/m3(n=20,SD=0.167);生物量扩展系数的平均值为1.403(n=20,SD=0.260);根茎比的平均值为0.189(n=20,SD=0.046)。[结论]该研究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森林生物量准确估算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花烛属植物3个栽培品种——斯克斯、亚美哥和瓦伦天奴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斯克斯的核型为2n=2x=30=8m 18sm 4st,属2B型,亚美哥的核型为2n=2x=30=4m 20sm 6st,属3B型,瓦伦天奴的核型为2n=2x=30=8m 18sm 4st(2SAT),属3B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可行走式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择730例产妇行可行走式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镇痛分娩(观察组),另选择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产妇750例为对照组。由麻醉师与助产士共同管理进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实施全程严密观察与护理,并做好并发症的早期预防。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产妇的生命体征、神经运动阻滞程度、总产程时间、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应用催产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实施可行走式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镇痛分娩过程中的产妇进行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是保证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会阴侧切伤口缝合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84例产妇随机分为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组(阻滞组,n=89)和分次局部组织浸润麻醉组(浸润组,n=95),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后24h伤口水肿及出院前愈合情况。结果浸润组镇痛效果为:0级27例,I级51例,Ⅱ级17例,Ⅲ级0例;阻滞组为O级14例,I级34例,Ⅱ级33例,Ⅲ级8例。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6.33,P〈0.05)。产后24h浸润组出现伤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阻滞组(10.5%vs21.3%,P〈0.05)。结论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作分次局部浸润麻醉,产妇切口镇痛效果明显,产后24h出现伤口水肿情况较少,且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3.
小麦属中栽培最广的是普通小麦(Tr·acstivum)。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异源六倍体,染色体数为2n=6X=42,包含有A A、B B、D D三个染色体组。关于各组染色体的来源问题,曾引起国内外很多小麦科研工作者极大的注意,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A组和D组的来源已有比较明确的结论。一般认为A组来自一粒小麦(Tr·mono-coccum),D组则由粗山羊草(Aegilops squarrosa)提供。至于B组,虽然一直有人认为来自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speltoides),但也有人认为是由A组演化而来,或来源于已绝迹的二倍体亲缘物种,成为两个以上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相近的物种所提供,并人工合成了普通小麦。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头刺激联合自控式硬膜外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足月头位单胎,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80例。A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连续硬膜外腔麻醉镇痛。B组在此镇痛的基础上联合乳头刺激。选择同期已临产且无镇痛的8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C组)。对比3组的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s评分情况。结果 B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最短,A组次之,C组最长(P<0.05或0.01);B组的产后出血量最少(P<0.05),A、C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自然分娩率最低,剖宫产率最高(P<0.05),A、B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缩宫素使用率最高(P<0.05),B、C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刺激联合自控式硬膜外镇痛更安全和更有效,更符合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离散度(QTd)与肥厚性心肌病(HCM)左心室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43例HCM患者,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根据心室肥厚的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A组(n=16,室间隔肥厚),B组(n=10,室间隔肥厚及左室前壁肥厚)、C组(n=10,室间隔肥厚、左室前壁肥厚及左室侧壁肥厚),D组(n=7,室间隔肥厚及广泛左室壁肥厚).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人工测量各导联的QT间期、QRS波时间、QTp间期、Tp间期、JT间期,并计算QT、QTp、JT、QRS及TP离散度(QTd、QTpd、JTd、QRSd及Tpd).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PWT,D组明显长于A、B、C组,D组IVST/PWT明显小于A、B、C组(P<0.05).A、B组QTd、JTd明显大于C、D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QTd及JTd在左心室非对称性肥厚时明显大于左心室对称性、均匀性肥厚.QTd及JTd不仅反左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也可反映左心室形态学改变的不均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生素Bl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25)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双侧内关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n=25)采用维生素Bl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c=10.77.P<0.01),且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得快(t=3.903,P<0.01),尿酮体转阴的时间也明显缩短(t=4.271,P<0.01)。结论:维生素B1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曲马多自控镇痛(PCEA)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孕妇50例,在脊麻-硬膜外下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术后随机将产妇分为2组,镇痛组(PCEA组)(n=25)于关腹后硬膜外导管注入0.25%左旋布比卡因4ml后,接PCA泵持续泵入用生理盐水稀释的曲马多400mg 0.75%左旋布比卡因15ml 氟哌利多5mg共100ml,注药速度2ml/h,维持48h;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测评镇痛效果(VAS法);用放免分析法测定术前、术后24、48h血浆泌乳素(PRL)浓度并记录初乳时间、宫高、肠排气时间、睡眠程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4、48h血浆PRL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CEA组术后24、48h血浆PRL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0.01)。PCEA组术后24、48h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或0.01)。初乳时间、肠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0.01)。睡眠较好,术后3例出现短暂恶心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曲马多复合局麻药用于术后PCEA镇痛,提高了产妇PRL分泌,能促进早泌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异丙酚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自愿终止妊娠的孕42—77d孕妇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麻醉用异丙酚1mg/kg加氯胺酮0.5mg/kg,B组麻醉用异丙酚2.5mg/kg,于40--60s内静注诱导,术中视患者反应分次追加异丙酚20--30mg。结果:两组麻醉优秀率(A组98%,B组8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诱导后2min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心率(HR)、呼吸(RR)减慢(P<0.01);与诱导前比较,A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干扰小,麻醉苏醒平稳。  相似文献   

19.
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用利多卡因宫颈局麻联合笑气吸入镇痛行人流术 10 0例作为观察组 ,同期采用单纯笑气吸入镇痛行人流术 10 0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比单用笑气好 ,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与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720例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A组)230例,笑气组(B组)250例,对照组(C组)240例。分别观察3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污染、产后出血等。结果:A组与B组镇痛效果均明显.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B组(P<0.05);A组与B组剖宫产率(10.0%、10.8%)均明显低于C组20.8%(P<0.01);A组阴道助产率(13.0%)比B组(6.0%)和C组(5.0%)均高(P<0.01);A组的羊水污染率高于B组(P<0.05);A、B两组的麻醉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组与B组用于分娩镇痛均有确切疗效,但B组对产妇无创伤。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操作简便易行,更易为产妇及家属接受。可作为当前无痛分娩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