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气候潮湿和鼠类活动频繁等因素的影响,由鼠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疫病频频发生,猪的钩端螺旋体就是其中常发病之一。此病是由各型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黄疸,血红蛋白尿,短期发热,出血性素质为特征,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症状相似,多呈慢性经过,易同其它疫病相混淆,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1 1月初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某猪场 ,暴发以黄疸、血红蛋白尿、皮下水肿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流行病学、剖检变化、细菌学检查、动物实验 ,确诊为猪钩端螺旋体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养殖户王某 ,饲养的 1 47头均重 40~ 5 0 kg的中猪 ,2 0 0 2年 1 1月 3日突然死亡 1头 ,1 1月 5日死亡 3头 ,1 1月 6日死亡 2头 ,至 1 1月 1 5日 ,共死亡 34头 ,死亡率 2 3.2 %。畜主自称因新建圈舍 ,地面潮湿 ,自 1 0月 1 5日开始供热 ,舍温 2 0~ 2 2℃。舍外气温下降后 ,鼠的数量明显增加 ,常在饲槽内出入。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复杂人、畜共患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在畜群主要发生于猪、牛等家畜,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  相似文献   

4.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亦称细螺旋体病,是由一类形态相似、抗原性和遗传性各异、呈细长圆形、一端或两端弯曲、能活泼运动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ve)所引起的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家畜中以猪感染最为常见,其次是牛、马、羊、犬等动物.临床上以发热、贫血、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黄疸、皮下水肿及流产等为主要特征.本病历史悠久,自1886年首次由Weil于德国确定至今,在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流行报道.目前已分离到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约有180种血清型,分属于19个血清群.它们的宿主、地理分布、致病力各有差异.猪是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的常在宿主,但至少还有12种不同的血清型钩端螺旋体可感染猪,最为流行的是犬型、黄疸出血型、澳洲型、波摩那型以及嗒拉索型.我国至今分离出来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共有18个血清群,70种血清型,其中从猪中获得了14种血清型,以波摩那型为主,其次是犬型,分布于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1 998年至 2 0 0 2年 6月底 ,我县兽医临床共诊疗 (包括尸体剖检 )猪病 1 62 8例 (次 )。其中 ,钩端螺旋体病为 5 0例 (次 ) ,分别为 :1 998年 4例 (次 ) ;1 999年 8例 (次 ) ;2 0 0 0年 1 0例 (次 ) ;2 0 0 1年 1 4例 (次 ) ;2 0 0 2年 1~ 6月 1 4例 (次 )。这 4年半 ,该病占猪病的平均发病率为 3.0 7% ,其中 1 998年占猪病的 0 .99% ,1 999年 2 .0 8% ,2 0 0 0年 2 .74% ,2 0 0 1年 4.31 % ,2 0 0 2年上半年 9.46% ;检疫站宰后检出为 1 998年 2头 ,1 999年 4头 ,2 0 0 0年 5头 ,2 0 0 1年 6头 ,2 0 0 2年 1~ 6月 6头 ,检…  相似文献   

6.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一种犬和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自然疫源性疾病。犬在感染后引起急性肾炎并常伴有肝衰竭或凝血不良[1~2]。在感染人后引起螺旋体性黄疸,称为Weil氏病。犬较易感染本病,猫的钩端螺旋体病少见。我国从犬分离到的钩端螺旋体主要是犬群和流感黄疸出血群。1病原犬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主要为犬钩端螺旋体和出血黄疸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菌体纤细,螺旋紧密缠绕,一端或两端有特征性的小钩。在旋转时两端柔软而中间僵硬。钩端螺旋体为严格需氧菌,对pH6.2~8.0以外的酸碱敏感。加热到50℃10分钟、60℃10秒以及常用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7.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属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人、畜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特别是鼠类)的共患传染病。2005年春节,广东省湛江市郊某个体户猪场爆发了一起急性黄疸型的猪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猪共182头,治愈144头,死亡38头,治愈率79.1%。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位于湛江市郊区,  相似文献   

8.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猪和多种动物以及人共患的传染病。多呈隐性感染,也可表现出临床症状。仔猪可表现为发热、脑炎、黄疸、皮肤与黏膜坏死、水肿和死亡,母猪发生流产和死胎。本文对猪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诊断要点,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也称细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主要发生于猪,牛、犬,马、羊次之.临诊表现形式多样,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少数急性病例表现为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等特征.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受钩端螺旋体病危害十分严重.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流行病学、病例分析、防治等方面对猪钩端螺旋体进行了阐述,为防治该病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猪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养殖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钩端螺旋体病又称细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发热、黄疸、出血、血红蛋白尿、水肿,皮肤粘膜坏死和母猪流产等;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仔猪发病较为多见。本病流行特点是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炎热季节的6~9月份,呈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主要经皮肤、粘膜和消化道感染,主要由带菌老鼠、带菌猪传播;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吸血昆虫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一)流行特点夏秋多雨季节多发,一般六月开始,八至九月达到高峰。流行时常以大批发病后逐渐成散发。主要通过破损皮肤感染,也可经消化道食入或交配而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20d。病猪、鼠类是主要传染来源。(二)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眼结膜黄染,血红蛋白尿或血尿;母猪怀孕1个半月以前感染的在4~7d后可发生流产、死产,流产率可达70%以上;母猪怀孕后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2003年8月份,本人在进行生猪屠宰检疫时发现了一起疑似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例,后跟踪发现病猪均来自同一自然村。现将整个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窦小波 《北方牧业》2006,(14):14-14
<正> 1 发病情况2006年6月28日,一养殖户到笔者的门诊部求诊。主诉:饲养125头仔猪,体重20~25千克,几乎每个圈都有2~3头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吃食,贫血,水肿,粪便干硬,有时腹泻。用青霉素、地塞米松、病毒灵、安痛定肌肉注射,效果不佳,死亡5头,请求诊治。2 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有浆液性黏液,后期眼结膜潮红,有的黄染,有的浮肿;皮肤发红瘙痒,有的轻度黄染;尿液呈茶色,严重的排血尿:炎便干硬,有时腹泻。3 病理变化皮下脂肪带黄色(黄脂),肝呈土黄色  相似文献   

16.
1 基本情况 我旗镇区周某于2003年3月始建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场,本地犬32条,其中公犬3条,母犬29条。于2004年4月从外地引进肉型种公犬3条(2~3岁龄),总共35条。3天后引进的3条犬开始发病,经过会诊治疗,于5天后基本控制疫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6年7月,我区某乡一养猪大户饲养的100多头(体重平均为50千克左右)育肥猪,有部分猪采食下降,体温升至40.5~41.5℃,精神不振,结膜先潮  相似文献   

19.
犬的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2010年8月至9月某"松狮"种犬饲养场相继有19只犬发病,发病率达32.7%。根据该饲养场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综合诊断最后确诊为犬钩端螺旋体病,通过采取药物治疗及综合性防治措施,10d后控制病情发展,15d后病犬痊愈。  相似文献   

20.
本病是犬多发生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犬钩端螺旋体,其形态纤细呈螺旋状。传染源是肾脏保有钩端螺旋体的犬、鼠类等动物。病原体随尿排泄于湖、河、水洼、水田、下水等处并成为自然疫源地,使犬、家畜和人互相传染。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皮肤、粘摸和消化道外,交配也能感染,菌血症期间蚊、虻叮咬亦均可传播。本病多发生于6~9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