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类赤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镰刀菌引起的麦类赤霉病是大麦和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麦类赤霉病致病病原菌种及分子鉴定、病原菌产毒及毒素化学型分子检测、大、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种群结构、病原菌抗药性及新药剂研发、病害流行预测和品种抗病性研究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赤霉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往资料记载,以15℃作为发病的临界温度,雨日作为病害流行预测预报的主要气象指标。但近年来,在麦子抽穗开花至灌浆初期,阴雨连绵,日平均气温低于15℃,赤霉病也会流行。因此,近两年来,我们对大元麦、早小麦发病与为害的流行因子临界温度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了嘉兴一带大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结果证明:4月上旬和大小麦齐穗前、后10天内,空中予囊孢子捕到量;齐穗后10天内12℃、13~C以上连阴雨、湿、温指数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子。以此为依据,应用气象资料相关性,以上年10月下旬—11  相似文献   

3.
叶履平 《植物保护》1982,8(3):14-14
麦类赤霉病的发生与气候、稻根带菌率有着重要的关系。据丽水地、县病虫测报站的同志调查(见表一)。 1974年、1975年、1976年三年的稻根丛带菌率,分别为76%、46.5%、47%,都属带菌率高的年份。但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却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浙江省北部的麦-早稻-晚稻的三熟制地区,麦类赤霉病菌在麦收后能侵染早、晚稻的穗部和稻株基部叶鞘。经取样测定,8块田的平均穗感染率20.63%,谷粒感染率为5.51%,稻株基部感染率为19.38%。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翌年早春稻桩产生的玉米赤霉子囊壳,是在晚稻生长后期已被该菌侵染所致。除外,在水稻上还分离到弯角镰孢、同色镰孢和单阳镰孢。本试验采用小麦粒、琼脂培养基作为诱发镰孢属菌株产生分生孢子和禾谷镰孢的有性世代子囊壳,在菌株鉴定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多年研究小麦病害药剂总体防治中筛选出以赤霉病为主要对象兼顾白粉病的复配制剂一赤霉清。在江苏省11个县(市)植保站进行试验示范,示范面积为2757亩;1991年示范面积扩大到15.1万亩;1992年在江苏、湖北和上海的示范应用面积已达108.6万亩。1992年10月,在江苏省农林厅主持下,邀请省内外植保农药专家对赤霉清的开发和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1 赤霉清的防病效果1.1 赤霉清不同用量的防效1990年在吴县、高淳、昆山、高邮、无锡县等地,以赤霉清亩用65、97.5和130克在小麦扬花期喷雾一次,对赤霉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9.4%、73.4%和71.0%,而对照药  相似文献   

6.
通过1974~1978年的试验证明:麦类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Schw.)Perch.)的两种孢子,随病残体置于淹水条件下,经18—20天全部失去其发芽力。病菌在以三麦—早稻—后季稻三熟制为主的上海地区,不能在早稻、后季稻水田中越夏越冬,或麦收后侵入水稻,稻收后以菌丝体在稻桩内潜伏越冬。引起稻桩上春季产生麦赤霉病菌子囊壳的初次菌源,不是传自腐生在稻田土表的病菌菌丝体,而主要是来自混在播种材料中的带病麦粒。  相似文献   

7.
尹遗生 《植物保护》1992,18(3):43-43
对于麦类赤霉病穗腐损失率的调查和计算,按现行方法往往与实际损失率不尽相符。笔者从1973年开始,进行多次的调查和测定,情况如下: 一.同一严重级数的病穗,其发病部位不同,损失率有明显差异。笔者测定赤霉病穗腐损失率(千粒重降低率)为:上部一级12%,下部一级31.45%,上部二级26.73%,下部二级38.98%。同是一级病穗,下部发病比上部发病的损失率高19.55%;同是二级病穗,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3个麦类赤霉病穗腐镰刀菌菌株(分属于16个种和变种)的正向极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影响测定的一些因素。从1980~1982年,经多次测定,得到了稳定的结果。这些镰刀菌种和变种间的酯酶谱有明显而稳定的特异性。7个来源或性状不同的禾谷镰刀菌菌株的酯酶谱,彼此间有一些差异,但也有共同的酶带。因此把酯酶用作它们分类的辅助手段是有意义的。在本试验中,盘状凝胶电泳较薄层水平板凝胶电泳的分离效果好。10%的凝胶浓度优于7%的浓度。凝胶用过硫酸铵聚合,对所测菌的正向极酯酶,不造成失活。所测试的培养温度和日期对酶谱无重大影响,而培养基种类则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庞振潮 《植物保护》1979,5(5):44-48
金衢盆地位于本省中部内陆,春季多雨水麦类赤霉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春粮的稳产高产影响很大。因此,如果在前期能准确地对赤霉病的流行程度进行预测预报,对提前作好防治准备,战胜和减轻赤霉病的为害,在农业生产上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由于赤霉病主要在大小麦抽穗至灌浆初期侵染发病,因此,在当前的预测预报方法中,较多地应用该时期的气温、雨量、雨日等气象因子来分析和预测预报。这种预报方  相似文献   

10.
徐雍皋 《植物保护》1986,12(2):30-31
小麦赤霉病在南京市郊已连续两年(1984,1985)达中度以上流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赤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抗病品种很少,且存在抗性高者产量低,而产量高者抗性就低的矛盾,因而尽快培育抗病品种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抗赤霉病品种的利用,目前主要是抗扩展品种,如苏麦三号,宁8026等;也有极少数抗侵入的品种,如镇74—95,由于农艺性状较差,在生产上应用较少。此外,还有抗接触的避病特性品种,如江苏各地的大  相似文献   

11.
2019年-2020年, 在安徽贵池进行了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试验示范, 并依据预测结果指导大田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以确定最佳的药剂使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在最佳防治时期前15 d内预测小麦蜡熟期赤霉病的病穗率, 预测准确度达100%。2020年, 依据该监测预警系统预测结果及赤霉病病穗率防治指标, 在小麦扬花初期及1周后每667 m2分别使用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 mL和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0 mL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优药剂用量, 防治效果达95.32%。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黄淮南片的河南、安徽、陕西和江苏四省的65份主栽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经土表接种抗侵染型鉴定,中抗品种有‘徐农0029’、‘西农511’和‘保麦6号’,中感品种有‘徐麦31’、‘瑞华520’和‘西农3517’等18份,高感品种44份;经单花滴注接种抗扩展型鉴定,中抗品种为‘西农511’,中感品种有‘烟5158’、‘西农889’、‘西农2000’等14份,高感品种50份。由此可见,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普遍较差,建议根据各地赤霉病发生程度,选择适宜抗性指标,结合现代育种技术,逐步提高主栽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是黑龙江省对內检疫对象之一。一般发病率为30—40%,严重时可达90%以上。主要为害小苹果树的叶和果实,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生长,花芽形成不良,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并成为影响果树安全越冬的主要原因之一。 1963—1964年間,我們用120倍波尔多液和代森鋅分別进行了防治时期和浓度試驗,結果見  相似文献   

14.
防治白背飞虱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复配制剂的研究对于延长新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缓解靶标生物的抗性、扩大防治谱、降低防治成本、提高药效和环境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筛选防治白背飞虱的农药增效复配配方,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8种农药单剂及复配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利用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出16组共毒因子大于20的配比,并对其中15组进一步利用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得到有增效作用的5组配比,分别为烯啶虫胺与毒死蜱按1∶30配比以及吡虫啉与异丙威分别按7∶40、7∶200、7∶400和7∶1 000配比;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2.5、242.1、212.4、638.1、417.7,其中吡虫啉与异丙威按7∶400配比具有最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68.75g/hm2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拔节期病指防效(乳熟期枯白穗防效)分别为62.77%(56.21%)和60.58%(53.45%),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7.65%和21.30%;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32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750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0.78%(56.57%)和68.84%(46.86%),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5.44%和24.40%。综合分析,以上药剂可做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在小麦赤霉病病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系小麦赤霉病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有性态Gibberell azeae)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以下简称"单族毒素")。作者以病菌正常产毒的野生型菌株GZ3639及其产毒基因Tri5损坏、不能产毒的转化子GZT40(Tri5-,TRI-)为材料,对DON在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Z3639能引起典型的赤霉病症状,病害可由接种小花发展至其它小穗,病菌也可定殖于其它小穗组织;而GZT40仅在接种小花处产生鸟眼状坏死斑点,不能引起典型的赤霉病症状,病菌仅定殖于接种小花处。当病菌与一定浓度(400 μ g·mL-1)的DON混合处理小花后,GZT40的定殖时间提前2 d (感病品种上)至4 d (抗病品种上),定殖范围可扩大到1~3个小穗,接种20 d后的病小穗率也由病菌单独接种时的2.8%提高到12.5%。DON也使GZ3639的定殖时间提前1 d (感病品种上)至2 d (抗病品种上),定殖范围更广,其所致的病害发展更迅速,接种后20 d的病小穗率由病菌单独接种时的78.0%提高到100%。因此,作者认为,单族毒素在病害发展和病菌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丧失产毒能力,病菌虽能侵入寄主,但不能在寄主组织中扩展。DON可以缩短病菌成功定殖寄主所需的时间,更有助于病菌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粉痂病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粉痂病已成为云南省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还没有有效防治粉痂病的药剂和措施。本试验于2005年对云南省马铃薯粉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中,品种会-2对马铃薯粉痂病均表现较高的抗性,在播种穴中施用适量的豆饼进行处理均能较好地防止粉痂病的发生,其他处理的防治效果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soil inoculum level and thre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il type, soil moisture regim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powdery scab caused by Spongospora subterranea were investigated in potato plants grown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ymptoms of powdery scab on tubers were assessed visually, after which DNA was extracted from tuber peelings and quantified in a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using primers and a TaqMan® probe specific to S. subterranea to establish tuber infection levels. Soil inoculum concentration of S. subterranea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either tuber infection or powdery scab symptoms at maturit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eas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were found between sandy, loamy and clay soils, although the two lighter soils yielded more powdery scab than clay soil. Constant dampness of the soil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more disease than a fluctuating moisture regime. Infection and disease levels were high at all three temperatures tested (9, 12 and 17°C), but symptoms were most severe at 12°C. The percentage of plants with infected tubers did not increase after tuber initiation, although the amount of S. subterranea DNA detected in tubers and the severity of powdery scab symptoms increased in mature plants. Latent tuber infections were found to be common, especially under conditions suboptimal for disease development. This new information may be importa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wdery scab in potato-growing areas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 GSJ -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测定、马铃薯疮痂病病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在盛花期之前向根际富集,盛花期之后向匍匐茎和薯块富集。施用生物有机肥 GSJ -1显著降低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9.6%~74.9%,且改变了土壤中疮痂病病原菌原有的分布规律:从连作处理的根际多于非根际改变为生物有机肥 GSJ -1处理的根际少于非根际,且对疮痂病的防效达到47.2%。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chloroxuron on some soil microbial activities, i.e. carbon dioxide evolution, mineralisation of nitrogen,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on microbial colony counts, was assessed by apply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herbicide to soils incubated under laboratory and glasshouse conditio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no adverse effects on microbial activities in the soils studied when chloroxuron was applied in concentrations up to 100 ppm. Mineralisation of nit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production were slightly enhanced by the herbic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