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的细管冻精分别授配本地黄牛母牛。用南德温冻精分别授配利黄F1、西黄F1母牛,用西门塔尔冻精分别授配利黄F1、南黄F1母牛,用利木辛冻精分别授配西黄F1、南黄F1母牛。母牛和犊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二元杂交代在一定生长阶段的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黄组合二元杂交犊牛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二元杂交代;南德温作为父本改良西黄牛、利黄牛效果非常显著,明显优于南德温二元杂交牛,同时,杂合了南德温与西门塔尔或利木辛的品种优势,且克服了西门塔尔和利木辛的缺点,可以作为灵台县及类似生态环境条件下肉牛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品种在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凉州区肉牛繁殖的新模式。[方法]选择夏洛莱(XL)、利木辛(LM)、安格斯(AG)成年种公牛生产冻精,在西门塔尔和本地黄牛杂交一代(西本F1)成年母牛上实施人工授精,对杂交犊牛分月龄进行外貌体尺测定。[结果]XL冻精与西本F1代的后代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均高于LM和AG后代指标。试验2方法是选择XL、LM、AG成年母牛生产冻胚,在成年母牛上实施胚胎移植,犊牛出生后进行外貌体尺测定。结果是:夏洛莱胚胎移植后代牛初生重、6月龄、12月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均高于利木辛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P〈0.01)。试验3方法是选择西杂F1和F2代母牛,用引进的XM(西门塔尔)牛X性控冻精实施人工授精,犊牛出生后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是:三组共授配母牛138头,情期妊娠75头,情期平均受胎率为54.1%,平均母犊率为90.3%。[结论]夏洛莱品种改良西杂一代牛后代生长发育比其余品种好;实施胚胎移植后,夏洛莱品种胚胎移植后代牛比其余品种在凉州区生长适应性强,适宜在该环境条件下生长;西门塔尔牛性控冻精的配种试验是成功的,是生产母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汉源县自1979年开始建立黄牛改良人工授精冷配站,引进西门塔尔良种公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至今已连续20多年从未间断。全县已建成冷配站(点)25个,其中固定冷配站17个,引进良种公牛16头,年杂交改良已达万头以上,为农民养牛增收1000多万元。西杂改良已在全县推广普及,改良成效显著,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全县牛存栏7万多头,年出栏4万多头。1998年又开始引进国外优质肉牛品种夏洛莱、利木赞、皮尔蒙特和海伏特4个品种冻精与高代西杂母牛分别进行三元杂交改良,改良效果十分显著,18月龄三杂肉牛体重可达450kg以上,经屠宰测定,各种指标都优于西杂牛,…  相似文献   

4.
杂交肉用牛育肥性能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进的夏洛来、皮埃蒙特和利木辛肉牛与张掖市当地西杂牛(本地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的杂交牛)开展三元杂交生产,在农户和全舍饲的两种条件下将3个三元杂交与本西杂交牛进行生长、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均优于本西二元杂交牛;而且在全舍饲条件下,三元杂交牛更能发挥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积极发展肉牛生产中,先后引进世界优良品种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莱,通过三元轮回杂交,利用50头供试母牛进行实验测定。主要选用德国黄牛与西门塔尔杂交所生后代,再与夏落来公牛配种,夏、德、西后代再与西门塔尔公牛配种,而后西、夏、德、西后代再与德国黄牛公牛配种。就这样依次循环。通过实验测定,很好地利用个  相似文献   

6.
南德温肉牛与张掖西杂牛三元杂交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本地肉牛主导品种,在原有利木辛、夏洛莱、皮埃蒙特等肉牛品种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引进南德温牛(冻精)与当地西杂牛进行三元杂交改良,止2007年2月,已产南杂牛3 345头,育肥出栏1 750头.总结了甘肃张掖牛改区三元杂交牛外貌特征,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的观察和调查结果,同时对初生、3月龄、6月龄体尺,体重进行了测定并与同龄二元杂交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南德温三元杂交牛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等特点.为本市选择肉牛主导品种和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品种来源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肉乳兼用型品种西门达尔牛,对本地河西黄牛(蒙古牛河西走廊型)进行先示范后推广大面积杂交改良,并先后引进皮埃蒙特、夏洛莱、利木辛等专门化肉牛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改良。经过30多年的杂交改良,目前,  相似文献   

8.
灵台县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黄牛冻精配种改良工作以来,先后用秦川、西门塔尔、利木辛、南德温等优良品种的冻精改良本地土杂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本文从母牛发情鉴定、输精操作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提高黄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贵州省的三元杂交肉牛组合,选用安格斯牛、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冻精对西本杂母牛进行三元杂交肉牛生产试验,对其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三元杂交肉牛均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考虑到当地养殖户对肉牛品种的偏爱,建议在贵州省推广安西本、利西本两种三元杂交肉牛。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的黄牛改良工作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采用利木赞、德国黄牛等国外肉牛及兼用品种对复州牛进行杂交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改良效果,培育高档肉牛,我们从2002年开始,引进日本和牛,与利复一代母牛,开展三元杂交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利复和三元杂交犊牛生长发育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国际肉牛育种的新趋势是向小型肉牛方向发展。提出了肉牛大、中、小型划分的国际标准;列举出小型牛品种培育的四个方式途径;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小型牛的优点或特点;最后根据我国肉牛业牛品种资源丰富,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当地牛品种是培育中国小型专门化肉牛的良好基础的现状,结合国际肉牛育种的趋势,指出中国肉用牛品种的培育方向为以中小型为主,培育出我国自己的小型肉牛品种。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肉牛业发展遇到了牛源紧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牛繁殖率低,牛源供给不足;肉牛繁育部门经济效益差,没有生产犊牛的积极性;牛个体的产肉量低,生产单位牛肉需要屠宰更多的牛;肉牛繁育户组织化程度低,一方面,实力弱小,没有代言人,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难以提高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解决牛源紧缺问题,要提高牛的繁殖效率.利用奶公牛产肉,增加牛源供给;要提高个体产肉量,少杀牛而多产肉,缓解牛源需求;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和发展农业合作社,提高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和提高影响力,从而提高肉牛繁育户的经济效益和权益。  相似文献   

13.
高压静电解冻技术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高压静电解冻牛肉对其品质的影响,从而对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带有高压静电技术(HVEF)装置的冰箱和普通冰箱解冻同一头牛的外脊部位肉样,通过比较解冻时间和肉质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带有高压静电装置的冰箱解冻牛肉比较普通冰箱解冻牛肉时间缩短16.67%,解冻失水率减少7.0%;高压静...  相似文献   

14.
15.
中澳两国牛肉生产水平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于2009年4月29日—5月10日应邀前往澳大利亚进行肉牛业考察,通过实地走访相关企业并与澳方肉牛从业者广泛交流,从而对于发达国家的牛肉生产水平有了进一步认识。我国肉牛产业在近30年当中  相似文献   

16.
肉牛产业化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作者综述了肉牛产业化体系的内容,分别从苜蓿生产技术、繁殖母牛饲养管理,育肥牛的饲养管理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肉牛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红外成像仪对60头肉牛屠宰前的体表温度进行测量,并对新鲜牛肉样品的肌糖元含量进行分析,将测试结果与排酸后的pH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产生高pH肉的肉牛在屠宰前体温明显偏高(χ2χ20.05),而肌糖元含量偏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8.
19.
Cow-calf production occurs in all 50 states over varied resource bases and under vastly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Multiple breeds exist and management styles and objectives are as numerous as the number of cow-calf producers. There is not one area of the country, one breed of cattle, or one management style that is most profitable for producing cows and calves. There are, however, some common strategies that can be employed by cow-calf producers to enhance profitability. Costs need to be controlled without jeopardizing cow herd productivity or net returns. It appears that the cost associated with purchased and harvested feeds varies considerably across operations. Understanding cyclic and seasonal price patterns, weight-price slides, cattle shrink, and other marketing costs can help producers enhance their profit by marketing (and not by just selling) their cattle. Producers with superior cattle genetics can become part of a specific alliance or, at a minimum, document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cattle so that they can get paid for the superior genetics. The beef industry is changing and will likely continue to change. Cow-calf producers will need to examine their own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are optimal for the current industry. Those producers who are most adept at matching their management abilities to their cattle type, their resource base, and the appropriate market outlet will be the most successful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