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试验调查了家蚕对CPV的感染抵抗性与桑叶叶质、人工饲料组成以及饥饿等营养和生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秋期桑枝条中上部适熟叶饲育的蚕抵抗性最强.下部老叶次之,顶端未成熟嫩叶饲育的蚕最弱;用贮藏桑叶饲育的蚕抵抗性明显下降.人工饲料饲育时,其抵抗性在一定含量范围内.随桑叶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40%以上,反稍有下降趋势;饲料的加水量以1:2.2—2.4为宜;脱脂大豆粉含量在20-35%范围内随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蔗糖添加量以8%左右最适.各龄起蚕在常温下经受24小时饥饿后,对CPV抵抗性的变化程度因蚕龄而异,蚕龄愈小,影响愈大;同一龄中,经受饥饿时间愈长,下降愈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克隆的家蚕核多角体病毒解旋酶基因DNA与重组救活可线性化的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基因工程载体病毒 (BacPAK6 )DNA在昆虫细胞中发生重组 ,经累代筛选获得了既可感染家蚕又可感染秋粘虫细胞Sf 2 1的宿主域扩大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HyBacPAK6 )。HyBacPAK6DNA经Bsu36Ⅰ酶切后与含植酸酶基因的转移载体pVL1393 phy在家蚕细胞中重组后 ,通过蓝白斑筛选发现重组率可达 90 %以上。然而以杂交病毒为载体的外源基因表达量仅为以BmNPV为载体病毒的表达量的 2 0 %左右。分析认为HyBacPAK6可用于表达一些对蚕体有害的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3.
胡增娟  崔为正  牟志美 《蚕桑通报》2010,41(3):14-16,20
本文以线性规划设计为主要手段,以桑叶粉、豆粕粉、玉米粉为主要原料,设计出可溶无氮物含量不同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并测定了可溶无氮物含量与家蚕消化吸收和饲料效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家蚕人工饲料中可溶无氮物的适宜含量范围在50.0%~52.5%之间,相应的人工饲料基本组成为桑叶粉30.0%左右、豆粕粉20.4%~27.5%、玉米粉36.9%~44.0%。  相似文献   

4.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养蚕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饲料配方是人工饲料育的关键。该试验以24 h疏毛率、眠蚕体重、发育经过、小蚕综合适应性指数等为指标,通过1~2龄家蚕人工饲料育的饲养方式,调查了不同配方的人工饲料对两广二号的适口性。结果表明,在1~2龄人工饲料育时,用配方1(桑叶粉30%,脱脂大豆粉38%,玉米粉15%,无机盐等其他17%)饲育的成绩优于其他11个配方饲育的家蚕。  相似文献   

5.
全龄人工饲料的成功是在1960年,当时的饲料成份桑叶粉含量50%,还含大豆粉、蔗糖、纤维素、维生素类等物质。随着人工饲料的进一步研究、改良,开发出桑叶粉较少及不含桑叶粉的合成饲料。这些饲料可达到不亚于用桑叶饲育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为了较好地解决家蚕杆状病毒基因表达系统(BmNPV expression system)在重组病毒构建和纯化过程中存在的重组率低、空斑分析技术繁琐、花费时间长等缺点,借鉴国外AcNPV Bac-to-Bac快速基因表达系统工作原理,对家蚕BmNPV基因组进行了改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含有单拷贝数细菌F复制子、插入有细菌转座子整合靶位点、编码LacZα肽的部分DNA片段和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基因片段重组入家蚕BmNPV基因组,替换多角体蛋白基因,获得了家蚕BmNPV病毒穿梭载体BmBacm id;并利用供体质粒上的表达盒和细菌转座子以及细菌转座子的基因定位转移作用,在细菌体内实现外源目的基因向家蚕BmNPV基因组上的转移整合,快速完成重组BmN-PV病毒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家蚕全龄人工饲料养蚕试验,验证添加烘干桑叶粉生产的人工饲料进行养蚕的可行性。2016年早春采用烘干桑叶粉生产的家蚕人工饲料,组织进行皓月×菁松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本次试验共饲养蚕种13张,全龄发育经过27 d 19 h,张种产茧25.54 kg,生产1 kg鲜茧折合使用粉体干料3.70 kg,蚁蚕结茧率为60.13%,良蛹率92.77%;上车率83.43%,粒茧丝长1 228.0 m,解舒率57.42%,茧丝纤度2.311 dtex,清洁98.50分,洁净98.00分。使用添加烘干桑叶粉的人工饲料养蚕,生产出来的茧丝质量稳定,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初步验证可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蚕用人工饲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还没有哪种蚕用人工饲料的饲养成绩比全龄桑叶育的效果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现阶段研究认为:人工饲料的主要原料有桑叶粉、脱脂大豆粉、维生素、玉米粉、成型剂、纤维素、抗生素、蔗糖、柠檬酸、无机类物质和防腐剂等。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决定因素与蚕品种和饲料的适口性等因素有关,在组配家蚕人工饲料时应注意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9.
桑嫩芽叶粉对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探讨了桑嫩芽叶粉在人工饲料配方中的含量组成对饲养家蚕的效果。用含20%桑叶粉 20%桑嫩芽叶粉的配方对养蚕效果较好,其疏毛率、2龄起蚕率、2龄眠体重、4龄眠体重比含40%桑嫩芽叶粉或含40%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配方优。在人工饲料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桑嫩芽叶粉,可提高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5份家蚕育种素材中,24 h疏毛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18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5份;人工饲料育2眠蚕体质量多数低于桑叶育,但是其中有5份高于桑叶育,明8C高出桑叶育43.08%;3龄蚕存活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6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13份,在60.10%~80.00%之间的有6份;24 h疏毛率在80.00%以上且与3龄蚕存活率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有11份,对该11份家蚕育种素材的24 h疏毛率和3龄蚕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634,呈显著相关。通过本试验,筛选出24 h疏毛率高和3龄蚕存活率高的家蚕育种素材,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工饲料育家蚕中肠和血液中几种消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酶的活性强弱与饲料的吸收利用有密切关系,而饲育方式、饲料组成等因素对消化酶活性有一定影响。本试验对几种消化酶活性和蚕品种的饲料效率进行了测定和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与桑叶育蚕中肠消化液淀粉酶、磷酸酶活性变化有明显差异,海藻糖酶以及蛋白酶等活性变化差异不大。人工饲料育,5龄蚕的食下量、消化量及茧质成绩均劣于桑叶育,但消化率、茧重转换效率及茧层转换效率高于桑叶育。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6个家蚕原种、2个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重点探讨了4个原种1~2龄颗粒饲料育对其生长发育、产卵性能和叶卵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极大差异,从24 h疏毛率来看,杂交种高于原种,日系品种高于中系品种。原蚕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1~3龄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对照显著延长,但5龄期发育加快,差距缩小。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原蚕虫蛹生命率无明显影响,全茧量高于全龄桑叶育,但茧层率低于对照组。造卵数1~2龄颗粒饲料育略少于全龄桑叶育,但残留卵率显著降低,平均产卵量与全龄桑叶育基本相同,良卵率也无明显差异。小蚕颗粒饲料育的5龄食下量均低于全龄桑叶育,4个品种平均减少11.0%,叶卵转化率比全龄桑叶育平均提高15.6%。  相似文献   

14.
促食物质和阻食物质相互作用对家蚕摄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 4龄起蚕取食饲料一定时间后的排粪量为指标 ,探讨了促食性物质和阻食性物质对家蚕摄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桑叶粉、蔗糖、肌醇等促食物质同时添加到饲料中 ,对家蚕的取食有协同促进作用。脱脂大豆粉、柠檬酸等摄食抑制物质的阻食作用也具有累加性。而将促食物质和阻食物质混合添加时 ,二者表现为相互抑制效应。添加促食剂是减弱或消除阻食性物质的摄食抑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粉为成型剂的稚蚕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崔为正  王伟东 《蚕业科学》1998,24(4):210-214
玉米粉作为家蚕人工饲料成型剂,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和保水性能,并具有促进蚕儿摄食和生长发育的作用。稚蚕人工饲料中添加40%左右的玉米粉,取代琼脂、淀粉等传统成型剂。以玉米粉为成型剂的稚蚕人工饲料新配方,饲料成本不到普通琼脂饲料的30%,茧丝质近似全龄桑叶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杆状病毒的致病机理、改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效率 ,将来源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ZJ8株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cystenineprotease,CP)基因克隆到转移载体pVL 1393上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VL cp ,与线性化的Bm BacPAK6病毒DNA共转染家蚕Bm 5贴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纯化后得到的重组病毒经PCR鉴定证明 ,cp基因已被正确导入 ,注射感染家蚕 5龄幼虫 12 0h后表达产物活性达到最高。对表达产物进行SDS PAGE及酶活力分析 ,检测到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家蚕生物反应器中的表达 ,其表达量约为 16 0 0U/mL。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家蚕杆状病毒密码子的偏爱性,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hEGF)的部分密码子进行修改后合成一个新的基因,命名为CSEGF。所合成的CSEGF能编码同hEGF完全一致的氨基酸序列,并被重组进家蚕杆状病毒获得重组Bm-BacCSEGF。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后,该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量达28.4μg/mL幼虫血淋巴及33.07μg/mL蛹血淋巴。将表达CSEGF的蚕蛹经冻干直接制成EGF冻干粉胶囊,经测定冻干粉中EGF的质量比达140μg/g。动物模型试验显示该冻干粉对酸诱导的急性胃粘膜损伤的SD大鼠有显著的修复作用,对大鼠裸鼠的肾细胞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利用RNAi技术提高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抗性,根据BmNPV复制必需基因ie-1设计其相应的dsRNA,构建带有ie-1 dsRNA表达盒的转基因载体piggyantiIE-Neo,结果显示:表达短ie-1 dsRNA的稳定转化Bm细胞,对BmNPV的增殖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在病毒感染后期,由于病毒恢复增殖导致RNAi的效果被掩盖。通过反向PCR分析外源DNA片段插入基因组位点,结果显示:在转化细胞中,外源DNA可通过随机整合或按照piggyBac特定的转座位点TTAA插入细胞基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