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在诸葛村现有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各主要景观功能区的旅游开发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诸葛村现有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各主要景观功能区的旅游开发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诸葛村现有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各主要景观功能区的旅游开发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与景观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是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通过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分析及景观健康初步诊断,认为由于长期过度垦殖与放牧,研究区景观健康水平较低,因此,需要从土地利用、农业系统、林业系统、牧业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5个方面进行景观健康管理,重建一个稳定、多样、健康的景观格局,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特征与景观资源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是一个持续了1 300多年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然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景观生态系统正面临不可持续的威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和方法,分析联合梯田景观指数和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景观资源现状,并提出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1)林地和耕地是联合梯田的景观优势类型,分别占总景观面积的67.93%和20.40%。林地的景观破碎度(0.05)和斑块数目(83个)较低,体现森林覆盖度较高且分布较集中。耕地的斑块数目(1 369个)、斑块密度(1 327个×km-2)、边缘密度(89.91 m×hm~(-2))、景观破碎度(0.75)和景观形状指数(50.85)均最大,体现耕地面积破碎化、形状多样化及边界复杂的特征。2)联合梯田形成"水源林-聚落-梯田-复合景观"的垂直立体分布格局,具良性生产功能、宜居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和美学功能。3)联合梯田发育了丰富的景观资源,但仍存在较多景观资源破坏及未能深刻挖掘利用的问题,使联合梯田文化遗产地陷入"景观资源闲置-遗产地贫困-人口流失-梯田生态景观破坏-景观资源消失"恶性循环。4)未来应重点恢复与改造梯田景观,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发展生态农业、第二产业,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和生态旅游,促进梯田景观复兴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回归。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丘陵区景观特征与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图像绘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图,利用GIS相关软件以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高家沟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在景观水平上对指数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为高家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园地稀少,各土地利用类型布局分散,斑块形状较复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粒度变化对景观指数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不同的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或上升或下降,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高家沟流域景观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为75~120m.  相似文献   

7.
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景观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 2014年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景观是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最直观的表现,研究遗产地的景观特征和演变状况,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景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实现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发展。本文运用Landsat 1991年、2001年、2010年和2018年的卫星影像结合实地调研,研究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的景观现状、特征及结构,分析1991—2018年各景观类型演变规律及可能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遗产地景观类型主要包括森林、耕地、居民地和水体4类,其中森林面积达到1 643.23km~2(86.61%),是优势景观类型。2)区内山高、林密、溪流和菌菇资源丰富,形成了"河流-村落-梯田-森林"的垂直景观结构,并拥有西洋殿、菇寮等独特的香菇文化景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3)1991—2018年,遗产地森林面积增加139.28km~2(7.34%),耕地面积减少154.53km~2(8.15%),居民地面积增加11.86km~2(0.63%),水体面积增加3.48km~2(0.18%)。4)景观变化与相关政策密切相关, 20世纪后半期,遗产地森林砍伐严重,森林覆盖率由79.27%降低到77.97%; 21世纪以来,封山育林和生态林业建设使森林覆盖率从77.97%上升至86.61%,退耕还林和城镇化政策则分别促使了耕地面积减少和居民地面积的微弱扩张。总之,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景观结构独特,得益于当地居民林-菇共育的传统理念、香菇栽培技术的进步和当地森林保护等政策的施行,遗产地森林面积经历轻微的下降后又迅速增加,为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明的历程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过程,景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它的演变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一方面,不同时代出现了具有不同特征和功能的景观,这些景观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能动作用,对不同的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改变了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态过程。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景观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9.
兴隆庄采煤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及景观重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兖州兴隆庄矿区农田在采矿前后、复垦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煤矿区农田在井工开采干扰下,农田景观过程及格局变化取决于采空区的形状、采厚、采深、煤层倾角、地表潜水位和顶板管理方法等,采矿区农田景观格局变化的范围远大于其对应的井工开采对应的采空区范围;采矿条件是影响矿区农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积水、坡地、裂缝是开采后农田景观主要格局;农田景观格局一般随着开采进度的开展,地表逐渐沉陷,由平坦农田转为坡耕地、积水,并且随着开采进度范围逐渐增大,斑块密度减少,斑块面积和斑块周长增加,农田集约程度下降;沉陷农田的景观形状指数较大,形状不规则,斑块形状指数仍然接近1,斑块沉陷边界规则,与区域地下煤层地势平缓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沙江流域是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植被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大.通过分析区内各植被类型的斑块规模与变化.可望得出人类活动对流域内植被的影响程度.研究基于TM遥感数据进行,首先,对金沙江流域云南段进行景观格局特征研究,分析该地区各植被类型的斑块数、面积,面积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及该地区的斑块粒度等;然后,对比分析了流域内前后两期(相隔10 a)的植被与景观规模的变化.分析得出,流域内植被类型的斑块多为小斑块和中斑块,体现出植被景观的高度破碎化.经过10 a的变化后,暖温性针叶林等植被面积增加明显,充分反映出人工造林的成效;此外受人为活动影响后形成的次生性植被增多,说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不良影响.在植被总体面积增加的同时.区域内景观的斑块总数却有所减少,说明区域内有小斑块融合成大斑块的趋势.从两个时段植被景观斑块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出,整个流域植被景观破碎的程度体现出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和GIS扎龙湿地景观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S、GIS技术手段,1995年、2000年和2004年LandsatTM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分析研究区域景观结构、主要景观要素的时空演变、景观组分变化和转移过程,并定性分析景观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呈现以沼泽地景观为基质的草地景观、耕地景观等相对为主体的交错湿地景观格局;沼泽湿地景观、水域景观、耕地景观、草地景观等在转移过程中保持较大的保留率;草地→沼泽地和沼泽地→草地是研究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的优势转移过程,处于主导地位,草地→盐碱地,自然因素为该景观类型的转变及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盐碱地→草地,反映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驱动机制的复杂性;对土地的利用一般应按照一定的规划原则进行,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遥感的西安市热力景观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13年3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反演出了西安市的地表温度,采用温度归一化分级方法对地表温度进行等级划分,并引入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通过热力景观指数分析,对西安市热力景观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92—2013年西安市的热岛效应逐年增强,热力景观格局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20多年来,热力景观从以次中温区为优势斑块连片分布的空间格局,转变为以次高温区、中温区等多种热力斑块镶嵌散布的空间格局,热力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热力斑块分配的均匀度、景观格局的丰富度和复杂度均稳步增加,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扰动持续而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湖南省张家界市2000—2020年及2030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提出张家界市未来发展的优化策略,为张家界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Fragstats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并利用GeoSOS-FLUS土地利用模拟等软件对张家界市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进行预测。[结果] 2000—2020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草地面积的大幅减少和建设用地的显著增加;2000—2020年张家界市景观格局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景观的整体异质性和破碎化先增加后降低,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景观类型分布较均匀,景观聚集程度逐渐趋于稳定状态;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集中扩张和草地的持续减少,其景观破碎化和异质性呈加剧态势,优势景观的最大斑块面积增加,景观形状变得更加不规则,景观有进一步分散趋势。[结论] 运用GeoSOS-FLUS模型模拟未来土地利用状况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未来张家界市应以保护、优化景观格局为主,加强优良生态系统管控。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完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连通性。保持林地优势景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降低林地和建设用地的破碎化程度,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刘铁冬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3):98-102,108
杂谷脑河流域是岷江上游典型的干旱河谷区。以1980年和2006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分析近30 a杂谷脑河流域LUCC过程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揭示其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其脆弱生境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且以林地大面积减少和灌木林地显著增加为主要特点;区域呈现以自然景观为主,人为景观处于支配地位,以云、冷杉暗针叶林为地带性植被并主导该区域森林景观的格局现状;杂谷脑河流域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两指数增加,优势度减小,处主导地位的森林景观类型与其它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差异在缩小,景观结构趋于均匀,森林景观对流域景观控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及温州市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生态脆弱性演变特征,以促进海岸带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建设及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甬台温海岸带1995—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压力度—敏感度—恢复力"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景观类型脆弱度和生态脆弱度评测。[结果]①景观格局变化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其次为滩涂和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耕地、林地斑块数量增多,呈破碎化趋势。②生态脆弱度高区域集中在杭州湾南岸的余姚市、慈溪市和台州湾的路桥区,20 a来研究区高脆弱度区域增多,整体生态脆弱度增加。③区域生态脆弱度与扰动指数、破碎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景观脆弱度指数则完全相关。[结论]甬台温海岸带景观类型变化明显,生态脆弱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冯永玖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5):48-51,58
元胞自动机(CA)支持下的地理系统空间直观模拟(SEM),能够以空间可视化方式显示模拟结果,不仅能够弥补缺失的资料,更能够推演土地利用的未来趋势和可能情景,从而揭示土地利用的时空过程与变化规律。基于Logistic回归的CA模型,模拟了大区域尺度下的上海市陆域土地利用变化,并利用景观指标对结果进行刻画和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植被面积不断减少,而水域面积保持稳定;此外,景观指标揭示的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变化过程及趋势,与所采用的元胞尺度有较大关系,即空间直观模拟结果与景观指标具有显著的尺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纯洁  安春华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1):224-227,235,275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野外调查资料,对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耕地、建设用地、园地、林草地、水域和工矿用地,形成中心城区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城区外围以耕地和园地为主体景观的总体景观特征,具有较高的景观异质性。各景观类型在面积、形状、破碎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园地和耕地具有较大的破碎化影响及边缘效应。总体景观格局处于中等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开封湿地景观动态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地生态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加快,湿地景观受到了严重地破坏。以1988年、1998年和2003年三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Erdas和Arcgis的支持下,通过选取和计算景观指数来分析了开封市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面积严重减少,湿地景观多样性减少,类型区域单一化,受城市化影响湿地破碎度加大,连通性降低;湿地景观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服务功能明显退化。最后提出了保持湿地景观的自然性,推动自然型河流建设、加大湿地连通性等景观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parameterisation of landscape evolution models is key to their reliable use. To determine reliable parameter sets, data collected from many events over a number of years are required. However, for many recently disturbed, degraded and/or rehabilitated sites, this data may not represent the long‐term behaviour of the surface as armouring, weathering, together with vegetation establishment change the erodibility of the surface. Here, we evaluate a new armouring sub‐model within the SIBERIA landscape evolution model. The calibration of the armour model is conducted using 6 years of field data from four plots, each composed of different surface materials and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calibrated model is then tested on an area of the proposed rehabilitated landform of the Ranger Uranium Mine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Australia. The SIBERIA model was then run for a simulated period of 100,000 years using parameters representing (i) a surface constructed of fresh waste rock; (ii) a vegetated surface; and (iii) the calibrated armour sub‐mode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ifferent parameter sets produce catchments that are unique despite the same starting surface. Surface material properties exert a first‐order control on landscape evolution. Therefore making predic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a landscape requires a reli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This requires a knowledge of what material will be placed where in the catchment.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孟赐福 《土壤学报》2018,55(1):258-260
正我国水稻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大约距今1万年前后,居住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一带的先民就完成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实践,逐步开发了水稻栽培和稻米主食。水稻土是中国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耕地土壤类型。目前,中国水稻种植面积3 300多万hm~2,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