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南林业》2005,(6):5-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新时期林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予高度重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林业9大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行森林健康新理念,以提高御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全面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推进森防机制改革,全面开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 《山西林业》2007,(3):F0003-F0003
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吕梁山分局的前身是山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分站,成立于1987年。  相似文献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防治总站开发的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数据的业务管理系统。其针对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有效整合了全国森防系统各级单位分散的系统资源,形成一个全行业协调互动、相互补充、资源共享、上下一体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该系统推动了森防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促进了森防监测预报方式和灾害治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森防工作的科学发展。综合运用功能组件化管理、基于CA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安全保障等技术,增强了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林业生物灾害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蓝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监测预报等各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为浑善达克沙地重披绿装保驾护航。一是真抓实干,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果显著。针对目前正蓝旗林业生产现状,时刻密切关注在全旗范围内发生的林  相似文献   

5.
《林业实用技术》2009,(3):50-50
2009年2月16日,国家林业局发出《关于切实抓好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防范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据专家预测,由于持续干旱和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次生性病虫害危害加剧的双重影响,2009年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较2008年同期可能呈增加之势,局部地区可能成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指导科学救灾、保护造林绿化成果、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林农增产增收作出了贡献,但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一是有些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对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把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真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应有的重视;二是重除治轻预防的做法还未得到明显改观,实际工作中还是以应急救灾为主,常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三是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落后,仪器设备、药剂药械、交通工具等缺乏,测报技术手段落后,且监测调查是以地面人工调查为主,劳动强度大,质量和效率低;四是许多县(市、区、林场)林业局营林股都是一套人马几块牌子,专职森防人员少,素质偏低;五是资金投入不足,监测预报等预防性工作难以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4):F0002-F0002,F0003
2006年4月16~17日,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暨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现场会在宁乡召开,省人民政府杨泰波副省长、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赵良平站长、湖南省林业厅葛汉栋厅长、李定~副厅长、省政府办公厅农村处、省政府应急管理办负责人、各市州政府秘书长、林业局主管局长、森防站长、先进县市区林业局局长、先进个人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其研究起步较早,不少森防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建立起相应的系统,但多限于研究阶段,技术方面不很成熟,应用也是地方的和局部的。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开发和启动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木兰林管局位于承德市围场县境内,有林地面积124.5万亩,森林覆盖率73.5%。茂密的森林资源在为京津地区阻沙源,涵水源,为当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多年来,该局以强化测报管理作为“关注森林健康”的重要手段,以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水平作为全面贯彻执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的基础,做到了监测工作实时全面,预报工作及时准确:2002年~2006年连续五年测报准确率都在90%以上,确保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相似文献   

10.
紫阳县是安康市林业大县之一,同时林业有害生物也时常爆发成灾.林业有害生物是紫阳县林业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它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远超过其他森林灾害,直接威胁着紫阳县飞播造林、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的巩固和发展,破坏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影响森林生态效能的发挥,若不加重视将成为制约紫阳县林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杨杉  王君 《国土绿化》2018,(7):44-45
《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酝酿到最终出台历时5年,2016年12月1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全票通过了《条例》,2017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后,湖北省出台的首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地方性法规。自此,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了法律保障。《条例》实施已一年有余,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逐渐步入法制化正轨,防治工作也初见成效,社会反响较好。各级领导高位推动。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全面做好疫情监测、检疫封锁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总结了林业生物灾害承包防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开展林业生物灾害承包防治的必要性及在应用方面的优势、适用条件和类型,并在归纳和总结当前林业生物灾害承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林业生物灾害承包防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林业有害生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867万hm~2,每年因病虫害致死树木4亿多株,减少林木生长量1700亿m~3,造成的经济损失近900亿元。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高、指导方针不断完善、防治能力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上世纪70年代,在化学防治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本着“积极消灭”的方针,以彻底消灭病虫为目的,大量使用剧毒化学  相似文献   

14.
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建设中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重任,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明晰产权的同时,也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责任更  相似文献   

15.
长治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体系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长治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体系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和加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在构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目标和框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乌兰察布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市林业局、自治区森防站有关文件精神,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森林植物检疫条例》,牢固树立生态安全意识,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等工作,充分发挥森防森检职能站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防控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防灾减灾、监测预报、森林植物检疫以及科技推广和试验研究工作。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四川林业产业基地有害生物防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彭飞 《四川林业科技》2011,32(5):110-112,94
2010年四川省森防检疫总站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调查,收集分析有关数据资料,重点对25个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县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危害程度、防治措施、投入机制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林业防护工作开始密切的关注起来。怎样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并使森林生态安全得到维护就成为人类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诸多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转基因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这将减少有害生物对林业的破坏,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全面建成,防治检疫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生物入侵防范能力显著提升,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