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与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生态林业的角度出发 ,结合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分析了黑河中游地区的植被、水资源、土壤等的类型和该区域荒漠化的成因 ,阐述了生态林业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生态林业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宁南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宁南旱区目前面临被退缩,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自然灾害频繁等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种植制度,强化基本农田建设,推行节水农业技术,加强水土综合治理等。在生态农业建设工程中,应注重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培育苜蓿草产业、草食畜牧业、杂粮杂豆产业、优质淀粉产业、优质油料产业、特色林果产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药监管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阐明了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等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提出了加强农药监管工作,修复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供给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角度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法规政策、实施方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思考。认为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生态环境资源的无价及非市场管理是造成生态环境资源掠夺式消费、建设成效低、国家相关法规难以落实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实现生态环境资源有价化、商品化,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交易,按市场化运作机制进行管理是生态环境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并从生态环境的生产、消费、管理诸方面对户农、企业、政府等不同利益主体的交易行为和相应的政策法规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陕北荒漠化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资源严重,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通过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高效节水,设施农业,栽培管理为核心的农林牧协调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并就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对稳定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定西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农业生态环境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着区域未来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定西地区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评析了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总结探讨了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做法及经验,并提出建立健全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郧县高岭村从2004年以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升了农民科技素质,已经形成了清洁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利用了资源,培植了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绪清 《湖北植保》2023,(4):20-23+29
作物连作障碍对其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国内现阶段作物连作障碍现状,陈述了作物连作障碍的危害性,从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生态环境破坏、植物自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连作障碍形成原因,提出了土壤改良和田间管理、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的优化、嫁接技术利用、生物防治等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解决我国农业生产这一难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国外引种检疫审批是防止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子进入我国的重要手段途径。2008年之后,牧草产业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而牧草种子是牧草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整理2009-2021年从国外引进牧草种子检疫审批数据,重点分析苜蓿、燕麦、黑麦草的引进情况,从总体趋势、引种单位、原产国、种植地等方面开展分析,并与海关进口数据进行对比,以期为我国从国外引进牧草种子检疫审批研究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西地区具有不同类型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环境。研究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对于实现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定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 ,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低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市化进程缓慢、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脆弱是导致生态经济系统效益低下 ,制约本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现实条件下 ,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与生态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生态经济系统 ;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强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建设 ;建立适宜于本地环境的生态型能源结构 ;开展小康示范村和生态示范村的建设 ;加强生态型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库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根据定西地区不同类型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 ,提出了不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约束下的河西走廊农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单位面积环境容量狭小,以农业为主的用水结构限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指出河西走廊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应调整与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玉米、蔬菜、瓜果、花卉制种业;大田反季节蔬菜种植及其加工、销售业;酿酒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业;草畜业及畜产品加工业,建立节水型农业体系,以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水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之一,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建设为国家重点大型煤电基地。乌拉盖水库是锡林郭勒盟唯一的一座大(Ⅱ)型水库,每年可为煤电基地的建设和开发提供4760万m3的水。为保证工业用水,水库从2004年后从未向下流放水,造成了下游河道干涸、湖泊退化、湿地消亡、草原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通过煤电工业需水分析,水库每年提供的工业用水量无法完全满足规划的生产需要。脆弱的生态环境,短缺的水资源无法保障煤电基地的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对流域进行综合规划,在满足生态用水的情况下合理建设煤电基地。同时,实施科技创新,坚持发展以洁净煤为基础的电力工业,实现能源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勤绿洲因水资源缺乏,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等问题,处于民勤北部的湖区这些问题更为突出。通过对民勤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分析,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民勤湖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互动模式,旨在构建一个和谐长远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重建民勤绿洲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平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生态功能区划通过揭示生态系统空间分异规律,对生态地域和生态单元进行划分和合并。作为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极端干旱区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原理、原则与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应用3S方法对鄯善县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将鄯善县分为5个生态功能小区。最后,文章分析了各功能小区在县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指出各小区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西部旱区气候资源评估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候资源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 ,它既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气候不断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针对农业需要动态地评估气候资源的有效性及其利用风险 ,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传统的气候资源评价方法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 GIS)的评估方法和基于模型的评估方法 ,并从协调人地关系 ,协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角度论述制定基于气候资源合理利用的区域农业持续发展规划方法。本文以西北干旱地区为重点 ,阐明在农业规划时要特别强调包括工业、生活、生态和农业生产在内的区域用水平衡 ;当热量条件允许时注重采用遗传和管理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 ,通过提高水分利用率充分利用辐射能 ;考虑与气候和市场相适应的农业种植结构与农业生物类型 ,重视眼前利益兼顾长远利益 ,重视局部利益兼顾整体利益 ,使区域经济生态效益持续较优。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原理在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生态学这一概念自 186 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首先提出后 ,迅速发展 ,现已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指导理论。现在各地都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 ,畜牧业作为优先发展行业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将生态学理论指导现代畜牧业建设 ,使畜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就现代畜牧业中对生态学几个基本原理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冀高寒半干旱区的资源特点及高效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寒半干旱区冀西北高原的气候特点及资源类型,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现有资源的优劣势,提出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并发展该区特有的优势资源,为该区沙漠化的防治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对人类具有很大的价值,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对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进行了整体和分项评估,结果表明:整体评估方法得出青海生态价值量约为15428.7亿元/年,分项评估方法得出青海生态价值量约为13849.8亿元/年,但通过多种因素的权衡,最终采用分项评估法得出的青海生态价值量。科学合理的评价青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能够进一步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对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使其更好地、持续地为人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