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水土流失分布广泛,流失总量巨大,土壤侵蚀强度剧烈突出等特点.水土流失的形成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其中人为因素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是客观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宝贵的水土和生物资源,引起气候、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进一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土流失已成为聊城市风沙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它不仅破坏土地资源、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且阻碍了风沙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聊城市风沙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水土流失分布广泛 ,流失总量巨大 ,土壤侵蚀强度剧烈突出等特点。水土流失的形成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 ,其中人为因素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是客观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宝贵的水土和生物资源 ,引起气候、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进一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肃水土流失的灾害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土流失是甘肃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侵蚀形式主要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其发展既有生态环境自然演替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类掠夺式经营活动的结果.在分析水土流失形式、危害和成因的基础上,按甘肃境内三大流域将水土流失划分为19个类型区,并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对甘肃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战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退耕还林条件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水土流失对重庆市的生态环境和三峡水库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退耕还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系统学和区域差异性的观点出发,建立了重庆市退耕还林条件的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各区县的自然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退耕还林能力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划分了重庆市退耕还林条件的区域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黄山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定量评价黄山世界遗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山世界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共同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卫星影像提取绿度、湿度、干度、热度指标分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对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 1992—2017年研究区内RSEI指标数值由0.573上升为0.638,生态环境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在3期数据中,RSEI等级为中和良的比例均达到了65%以上,占主导地位,保护区内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RSEI等级为差和较差的土地中,有近63.6%的土地转变为RSEI等级更高的土地,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黄山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有关部门的保护措施初见成效,需进一步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黄山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云南省沾益县洞上河项目区大德小流域自然概况、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水土流失成因,对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状进行分析,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针对小流域特点,提出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整治方案,同时提出植被建设、封禁治理等措施,以有效推进岩溶区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处于世界喀斯特集中分布的亚洲片区中心,是中国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复杂的一个省份,生态环境脆弱,自身修复能力差。贵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通过对贵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辽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成因与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不合理生产活动的破坏,导致辽河中上游流域内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耕地退化。实际上,水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与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辽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区域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分析,针对辽河流域地域辽阔,各地在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便于分类指导,提出了水土保持分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府谷县大昌汗小流域是黄河中游多沙集中来源区的重点区域,属极强烈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11 400t/(km2.a)。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开矿、筑路、开发区建设等开发建设类项目的增多,忽视水土保持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防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在坡地、荒地、沟壑等采取修建梯田、谷坊、拦沙坝等水土保持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流域水土保持生态防护体系初步形成,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和水土流失的危害,实现了水土资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陈艳梅  钱金平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293-294,297
对比分析两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山区极强度和强度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遏止,极强度侵蚀面积减少了818.22 km2,强度侵蚀面积减少了4 293.38 km2;中度和轻度土壤侵蚀面积呈增加趋势,中度土壤侵蚀面积增加3 314.86 km2,轻度土壤侵蚀面积增加6 153.9 km2;河北省山区土壤侵蚀总面积增加,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增加4 357.16 km2。张家口市土壤侵蚀变化比较明显,极强度和强度土壤侵蚀面积明显减少,减少了3 646.46 km2,而中度和轻度侵蚀面积大幅度增加,增加了9 599.69 km2,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增加了5 953.23 km2。  相似文献   

12.
基于USLE模型的重庆生态涵养发展区土壤侵蚀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USLE模型估算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土壤侵蚀量,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级,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不同降雨侵蚀力、坡度、土壤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本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大致呈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东部山地土壤受侵蚀最严重,西部山间丘陵地带土壤侵蚀量相对较小,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0.15t/(hm~2·a),土壤侵蚀量为10 220.85万t/a。研究区各区县土壤侵蚀分布情况可划分为三类:(1)重点预防保护区。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林草覆盖度较高,但有水土流失加剧的危险,代表区县是忠县、梁平、垫江;(2)重点监督区。土壤侵蚀以中度和强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相对严重,代表区县为云阳、万州、巫山、奉节、丰都;(3)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以极强度和剧烈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最严重,代表区县为巫溪、开县、城口。降雨侵蚀力为3 000~4 000(MJ·mm)/(hm~2·h·a),坡度在25°以上,土壤为石灰土、紫色土或黄褐土的地区,土壤侵蚀以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侵蚀为主,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宁强县土壤侵蚀的地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宁强县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GIS技术,通过对宁强县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和DEM图的叠加,得到土壤侵蚀强度在坡度、坡向、高程、起伏度等地貌因子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宁强县水土流失程度为63.79%,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度为主。不同坡度、高程、起伏度下的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分别随着坡度增加、高程升高、起伏度上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分布趋势。平地的水土流失面积比例接近0,不同坡向的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最大值和分布范围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却随着高程的升高而减小。各土壤侵蚀强度的起伏度分布均很相似。此结论可为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强烈水土流失导致的黑土厚度下降及土壤质量退化,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系统分析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对阻控黑土退化、维持土地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与侵蚀环境效应、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和未来研究展望。多营力复合、缓坡长坡是黑土区独特的侵蚀环境,黑土厚度下降与坡耕地土壤质量退化是该区最典型的侵蚀环境效应。细沟间、细沟、浅沟、切沟及冻融侵蚀发育的动力机制与主控因素差异明显,输沙耗能驱动的泥沙输移对土壤分离的反馈效应是侵蚀强度沿坡长呈强弱交替的根本原因,浅沟和切沟主要发育在坡耕地,侵蚀强度受耕作方式等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冻融侵蚀强度显著小于水力侵蚀,但可通过降低土壤抗蚀性能和促进坡面径流及壤中流发育影响水力侵蚀。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在小流域尺度上沿坡面呈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在区域尺度上呈南北与东西递变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黑土区水力侵蚀加强、冻融侵蚀减弱。未来亟需加强黑土厚度及土地生产力对侵蚀响应机理、复合侵蚀动力过程与耦合机制、典型侵蚀类型时空变化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侵蚀普遍而严重 ,对土壤退化有关键性影响。通过对该区不同退化土壤的侵蚀状况 ,从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类型的发生和作用机制 ,探讨了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 :(1)侵蚀和水土流失是造成土壤退化的要因 ,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强度控制了土壤退化的空间分布 ;(2 )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不同土壤侵蚀强度 ,决定了土壤退化发生类型的数量和程度 ;通过对该区几类主要土壤退化类型发生机制进行分析 ,看出土壤侵蚀是以冲刷剥蚀、搬运扩散和沉积掩埋等作用为主 ,造成和加速了土壤退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是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学科体系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的重点问题,包括:区域水土流失及动态分析与趋势预测,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区域水土保持政策与决策,区域水土保持的基础信息设施研究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衡山地貌和侵蚀过程分析,发现地貌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基本因素,古代侵蚀地貌是现代地貌过程的基础,也决定着现代土壤侵蚀发展的规律.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这种规律,却可影响土壤侵蚀的进程,土壤侵蚀加速了现代地貌过程,现代地貌过程的加速又强烈地影响土壤侵蚀程度和方式.用长时间尺度,区分古代侵蚀与现代侵蚀、正常侵蚀与加速侵蚀,将更有利于监控现代地貌过程,实施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加速侵蚀,减缓现代侵蚀进程,从而保护环境和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衡山地貌和侵蚀过程分析,发现地貌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基本因素,古代侵蚀地貌是现代地貌过程的基础,也决定着现代土壤侵蚀发展的规律。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这种规律,却可影响土壤侵蚀的进程,土壤侵蚀加速了现代地貌过程,现代地貌过程的加速又强烈地影响土壤侵蚀程度和方式。用长时间尺度,区分古代侵蚀与现代侵蚀、正常侵蚀与加速侵蚀,将更有利于监控现代地貌过程,实施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加速侵蚀,减缓现代侵蚀进程,从而保护环境和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9.
典型薄层黑土区前期坡面水蚀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东北黑土区水力风力叠加作用的多营力复合侵蚀机理,该研究利用直流吹气式风洞对有、无前期降雨的地表进行风蚀试验,对比分析前期坡面水蚀作用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降雨强度下前期坡面水蚀作用使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小,即前期坡面水蚀作用对地表产生了明显抗风蚀效应。在9、12和15 m/s风速作用下,50和100 mm/h降雨强度的前期坡面水蚀作用产生的抗风蚀效率分别为68.4%~96.2%和77.2%~97.6%,且随降雨强度增加,其抗风蚀效率增大。土壤风蚀强度受前期坡面水蚀作用中降雨强度和风蚀作用风速的综合影响,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土壤风蚀的抑制效果明显。前期坡面水蚀作用降低了土壤风蚀输沙量和输沙高度,且风蚀输沙量随前期坡面水蚀作用中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前期坡面水蚀作用对地表产生抗风蚀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前期降雨径流侵蚀作用对土壤的压实过程改变了土壤性质和地表形态,使地表土壤抗剪强度和土壤紧实度增加,从而提高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蚀能力;另一方面前期降雨侵蚀作用使地表土壤颗粒分散并随径流流失,减少了后期土壤风蚀的物质来源,抑制了土壤风蚀的发生。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前期坡面水蚀作用对黑土区土壤风蚀的影响机制,也为针对性防治黑土坡面复合侵蚀和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CSLE模型的东北漫川漫岗区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壤侵蚀正日益破坏着宝贵的黑土资源,严重威胁到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土壤侵蚀评价是土壤侵蚀防治的依据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估的重要途径。土壤侵蚀的多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对土壤侵蚀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探讨土地利用和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更好地呈现土壤侵蚀评价的结果,该研究以位于东北漫川漫岗区的拜泉县为例,运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定量评价了拜泉县的土壤侵蚀状况,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地形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区域土壤侵蚀评价"落地"的方案。结果表明:拜泉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77 t/(hm~2·a),土壤侵蚀面积比例为39.35%,极强烈和剧烈侵蚀的高侵蚀主要分布于拜泉县的东南部丘陵区和西北部的漫川漫岗区。坡度越大,土壤侵蚀模数越高。但随着坡长的变长,土壤侵蚀模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侵蚀量的贡献,来源于1~2°的坡度范围侵蚀量最大,其次为3~5°和2~3°。100~200 m的坡长对侵蚀的贡献最大,其次为200~400 m和50~100 m的坡长。坡耕地应该是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域。在小流域的尺度上,选取土壤侵蚀面积比例进行土壤侵蚀评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水土保持规划,是实现区域土壤侵蚀评价"落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