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牧业》2021,(15):11-12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行,据国家统计局测算,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6.5%,降幅比上月扩大12.7个百分点;环比继续下降13.6%. 经历一轮价格高涨后,近期猪价下跌为哪般?未来还会"跌跌不休"吗?猪价持续下行,如何保障养殖户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新华视点"记者日前分赴多地,聚焦猪肉价格形势及保供稳价工作,深度采访有关部门、生猪养殖大户和业内权威专家,回应百姓关切.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病"的流行发生状况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6月以来,一种被称为"高热病"、"无名高热"的灾难性临床疾病袭击各种规模的养猪场,我国养猪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这次疫情最初(6-7月份)较为集中发生于我国的南方少数省份,后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大部分养猪省份和地区,至今疫情仍未平息.发病猪临床上以体温升高、皮肤发红为特征,而且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故暂定名为猪"高热病".此次疫病的流行和发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一些猪场因此而倒闭.据估计疫病的流行造成病死及淘汰猪数量达数千万头,这对中国的养猪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份,门源气候反常,雨雪不时而来,门源泉口地区猪发生脾虚泄泻者较多.笔者用加味"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共治疗910头.治愈904头,治愈率达99%.  相似文献   

4.
2001年,通城县在团省委扶助下,以华中农业大学的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通城两头乌"种猪原种场为基地,联合实施<肉质嫩美杂优猪--"鄂青一号"的培育及推广>项目,共同开发肉质嫩美、安全、生长快、瘦肉率高并具有我国特色且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鄂青一号"优质猪.目前已完成了瑞典长白、丹麦长白、英国大约克夏等3个品种(品系)12头外国良种公猪的引进、调教、采精和对36头通城地方良种母猪的杂交配种,今年10月份将生产出第一批杂优猪;完成了项目推广前期市场筹建工作.如今正积极筹备第二批引种.9月中旬又将从广东东莞大岭山猪场、华农大精品猪场、湖北省畜牧所种猪场引进瑞典长白、丹麦长白、英国大约克夏等国外良种母猪12头(12个血统),为明年的第二批杂优猪繁殖和杂交组合筛选试验作准备.项目成功后,"鄂青一号"杂优猪将成为湖北省商品瘦肉型猪种的名牌精品,不仅具有极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对于我国生猪生产迎接WTO的挑战,以及合理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推广应用后,效益明显,按1头猪增收100元计,一年可为通城县增收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经过连续暴跌后,如今生猪价格在平均每千克14元左右的低位盘桓,生猪养殖企业深陷亏损"泥潭".从2006年至今,我国生猪市场已出现4轮猪周期,"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的怪圈反复上演.生猪行业具有很强特殊性,如何精准抓住"要害",让猪肉价格回归长期理性,成为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最大的期盼.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猪价频创"新低".近日,各家上市猪企陆续公布6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销售价格低迷,持续跌破猪企自繁自育"成本线",头部猪企发展重点从快速扩张转为降本增效.业内人士指出,实现降本增效的根本还是提升养殖本身的效率.此外,猪企需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 猪价下行击穿行业成本 受非洲猪瘟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利润驱使下,去年以来养猪户纷纷进入行业,全国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近期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16亿头以上,已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相似文献   

7.
年内持续下跌的猪肉价格令A股上市猪企"全军覆没",有猪企甚至出现了单季度几十亿规模的深度亏损情形. 10月15日盘后,又一家上市猪企预计前三季度"血亏"近百亿.温氏股份的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前三季度亏损92.5亿~97.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预亏67.5亿~72.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0.88亿元. 至此,A股养猪界的"温牧正天新"5家龙头股三季度业绩预告全部披露.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份,在我国的江西省首先发生以高热、呼吸困难、繁殖障碍、皮肤发红或发黑紫色、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病"。经过半年的传播,蔓延至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以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上半年,畜牧行业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3.15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二是自4月份以来,猪市持续走高,猪价"疯狂上涨"。这两件事无一不紧紧牵动着行业人员尤其是养殖户的神经。"瘦肉精"事件不仅让双汇集团和品牌陷入泥淖,也一度"连累"部分养殖户,  相似文献   

10.
话说"相猪"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相猪术古已有之,早在汉代就出现了有关相猪的著作<相猪经>和相猪专家留长孺.在<齐民要术·养猪>卷六上有:"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原注:"喙长则矛多,一厢三牙以上不烦畜,为难肥故."这是关于母猪的相法.主要是从"毛和嘴"的特征来选择.  相似文献   

11.
1高致病猪蓝耳病与猪"高热病"目前,人们一提到"猪高热病"就首先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猪"高热病"吗?其实,猪"高热病"(以前也称猪"无名高热")在前几年已经出现,该病以猪的体温升高为特征。不同病原,如猪瘟、猪链球菌等感染猪后,都可以使猪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90年4期刊登了孙殿和撰写的"猪吃灰菜中毒诊疗报告"一文,介绍了猪吃大量灰菜后发生中毒的临床症状、诊疗方法和体会.此文发表后,1990年8月本刊收到了于维新、张胜撰写的"读'猪吃灰菜中毒诊疗报告'后与作者商榷"的文章.商榷一文的作者在阐述了猪吃灰菜经日光照  相似文献   

13.
猪"红皮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猪红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疾病.因病猪全身皮肤呈粉红色(白色猪更明显).故称"红皮病".几年来.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和防治实践,在猪"红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上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一些体会,现将研究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当第一次曝出"猪流感"时,只因为此次流感有一个"猪"字,本来动荡不安的养猪行业再次蒙受巨大的压力和损失。有专家分析,目前由于养猪行业受到全球大气候金融危机的影响猪肉的消费量降低,而且随着五月份天气转暖,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再次减少,一直处于价格低迷的猪价这次可谓伤口上再次撒了一把盐,养猪户也再次感觉到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以来,湖北部分猪场断奶仔猪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症状并伴随高热现象,病死率高达60%。为了探索其主要致病因素,对来源于22个发病猪场的108份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108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附红细胞体(E.suis)和猪弓形虫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3.3%、22.2%、48.1%和14.8%;同时存在PCV-2、PRRSV和E.suis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CV-2和E.suis混合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达32.4%。表明湖北省部分"红斑病"发病猪场均不同程度存在PCV-2、PRRSV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现象,特别是PCV-2感染情况极为严重,提示PCV-2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可能是湖北省一些猪场出现红斑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猪疥螨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严重的猪体外寄生虫病 ,它严重影响猪的饲料转化率和猪的生长发育等 ,对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本场是一个感染猪疥螨比较严重的猪场 ,在 5月份本场用“通灭”和“净灭”做治疗猪疥螨的对比试验 ,在试验的同时实施“清除方案”(即种猪舍所有猪一次性用“净灭”或“通灭”治疗 ) ,用后一个月本场的猪疥螨病已得到控制 ,现把有关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1 .1 药物试验分两组同时进行。A组为“通灭”组 ,所用药物为多拉菌素 ,商品名为“通灭”注射液 ,由美国辉瑞公司提供 ;B组为“净灭”组 ,所用药物为“净灭” ,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屠宰场(肉联厂)等频繁出现"注水猪、注水肉"事件,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食肉安全.为了最大限度地杜绝"注水猪、注水肉"等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维护人民群众食肉安全.下面笔者浅谈一下"注水猪、注水肉"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渭城镇某养猪场发生猪"高热病",120头猪中共有107头发病死亡,死亡率高达86.2%.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初步确定为猪"高热病",对临近猪场发病猪的治疗和对未发病猪的紧急预防治疗,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为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al Disease, PCVD)首次爆发后的几年里,加拿大和北美养猪业似乎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然而,从2004年下半年起,猪圆环病毒已经传遍整个北美大陆的猪群.那么问题是"为何"预防该病的措施只能慢慢地出台呢?  相似文献   

20.
五一节前后,全国各地掀起的猪价上涨狂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上半年猪价跌至亏损,期间散养户大量淘汰母猪,导致存栏大幅下降;紧接着6月份开始的猪高热病开始肆虐各大主产省,不仅导致生猪存栏降至罕见低点,而且疫病风险导致补栏迟迟得不到恢复,最终导致生猪严重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