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空间诱变柱花草品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间辐射技术选育柱花草新品种(系).空间辐射柱花草种子使其后代发生突变,经连续4a接种鉴定,选育出85个株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5个株系中30个株系的牧草产量、旱季干物质产量、抗病性、长势和植株存活率表现优良,其中2001-71,2001-2,2001-80,2001-84,2001-81,2001-24以及2001-73的综合测度值极显著高于其群体,有可能成为取代其亲本热研2号柱花草而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柱花草品系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TPRC 2001-47、TPRC 2001-46和TPRC 2001-71的综合表现最好,其中有6个品系优于对照热研2号。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分析结果与柱花草的实际表现一致。不同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不同,7个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干物率>第1分枝日平均生长速度>株高日平均生长速度>刈割时株高>越冬存活率>刈割时第1分枝长>草丛宽。  相似文献   

3.
热研7号柱花草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热研7号柱花草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的选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寒、晚熟的特点。年平均干草产量14879.3kg·hm-2,年平均种子产量424.0kg·hm-2 ,分别比格拉姆柱花草增产84.0%、116.4%,与热研2号柱花草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16.86%,粗脂肪含量2.65%,生育期为239d。可用于青饲料、干草粉生产等。适合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高产抗病圭亚那柱花草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8年引进14个柱花草种质品种,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5号柱花草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C1480(IRRI)、GC1463(IRRI)和GC1517(IRRI)柱花草的干物质产量达11 377.5、9 360.2、9 296.7 kg/(hm2·a),分别比热研2号的高26.49%、4.06%和3.35%,比热研5号的高72.24%、41.70%和40.74%;且GC1480(IRRI)、GC1463(IRRI)柱花草的旱季干物质产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柱花草炭疽病能力优于热研5号柱花草;在定期刈割条件下,植株存活率分别达77.50%、50.00%和49.17%,具有较强的抗寒性;灰色关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优于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5号柱花草。  相似文献   

5.
热研2号柱花草高效固氮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与热研2号柱花草相匹配的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本研究进行了砂培试验,将22个根瘤菌菌株接种到热研2号柱花草根部,通过对柱花草茎叶干重、株高、氮和磷含量、有效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确定与柱花草匹配的高效菌株。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热研2号柱花草的茎叶干重和含氮量均高于不接种的植株,但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差异较大;接种菌株PN13-3、BS1-1、DH10-3、YM11-1、DH4-2和LZ3-2有利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热研2号柱花草的高效固氮匹配菌株;而接种菌株DF6、ZJ2-2、RJS9-2、NX1和RJS9-1对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自2003~2006年对7个柱花草品种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号柱花草开花最早,始花期在8月中旬,最晚花的品种为7号柱花草,始花期在10月上旬;7个柱花草品种,2~3月份长势较差,长势值为2.0~5.0;5~10月份高峰值长势达到11.0,其间5号柱花草炭疽病级指数最高,达18.5,1号柱花草炭疽病级指数最低,仅为5.0。刈割试验结果表明:3号柱花草干草年均产量最高,达到11 613.56㎏/hm2,其次为对照7号柱花草,年均干草产量8 569.61㎏/hm2,两者相差35.52%,干草年均产量最低的是1号柱花草,年均干草产量仅4 518.36㎏/hm2;3号柱花草平均株高达50.1㎝,居首位,成活率为82.5%,显著优于其它品种,表现出明显的再生恢复生长能力,刈割生产中表现出明显的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王文强  付玲玲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1):1562-1564
以11个圭亚那柱花草种质为试材,热研2号柱花草为对照,用电解质渗透法作为指标,比较其抗寒性.结果表明,圭亚那柱花草半致死温度(LT_(50))范围在-0.17~-2.33℃之间,圭亚那柱花草种内抗寒性差异较小.CIAT11362、USF873004、GC1528、Mineirao和GC1576的半致死温度(LT_(50))低于热研2号柱花草.其它种质的LT_(50)高于热研2号柱花草.  相似文献   

8.
热研8号坚尼草选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研8号坚尼草是1988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进的新品系,经鉴定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研8号坚尼草既保持了该属牧草高产优质的特点,年干草产量22500kg/hm2,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7.738%,又具有耐酸、耐瘦、耐荫等特点;花期晚,利用期比对照品种增加1个月,种子产量480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87.8%,适宜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4份柱花草耐铝胁迫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加外源铝的水培和土培盆栽方法,研究了100 μmol/L Al3+对不同品种柱花草根系生长的影响。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营养液培养24 h后,TPRC2001-1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比其它3个柱花草低,西卡柱花草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最高。柱花草的相对根长及根尖苏木精染色均反映出TPRC2001-1受抑制最小且根尖染色程度最浅,TPRC2001-1的细胞膜相对透性最低。土培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 μmol/L Al(NO3)3长时间处理3个月后,TPRC2001-1地下部和地上部相对生物量均大于100%,而热研2号和西卡柱花草地下部和地上部相对生物量均低于50%。TPRC2001对铝的耐性最强,而西卡柱花草对铝敏感,热研2号和热研13号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苔藓植物对柱花草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苔藓植物中的苔类植物南亚瓦鳞苔(Trocholejeuneasandvicensis)为试材,以其配子体水提液分别对热研2号、热研5号和热研7号等3个柱花草品种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率、生长量、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在水提液浓度为2.5~7.5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5号、热研7号柱花草种子萌发率;在浓度2.5~7.5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2号种子发芽指数;在浓度为100 g/L时,可显著降低热研5号的鲜重,浓度为5.0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7号的幼苗干重。  相似文献   

11.
卫星搭载柱花草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搭载的柱花草品种"热研2号"种子回收后,种植至SP_5代选育出85个突变品系进行其植物学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的14个指标均存在变异,且变异分为正向变异和逆向变异,如植株的花出现白色的变异体,开花期有明显的提前和延后的品系,茎的颜色变浅等.其中不同品系间株高、千粒质量、叶片长宽的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浓度Cd2+溶液对3个品种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进行不同程度的胁迫处理,以研究镉胁迫对柱花草生长、镉积累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3个品种圭亚那柱花草生长均受到抑制,TPRC2001-18(S.guianensis TPRC2001-18)受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热研10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10),而热研2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2)受抑制最弱。在镉胁迫下3个品种柱花草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均显著增加;镉浓度在1.0~5.0 mg/kg时,3个品种柱花草地上部镉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热研2号>热研10号>TPRC2001-18。镉胁迫能干扰柱花草对氮(N)、磷(P)、钾(K)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NaC(l盐)浓度胁迫对12个柱花草(Stylosanthes)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叶片危害情况、植株生长高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等生物学指标,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模型法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植株表现的萎蔫程度加强,植株的萎蔫速度加快;受胁迫植株的生长高度与对照相比呈下降趋势,受胁迫植株的生物量(茎叶、根)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12个柱花草品种最终耐盐性排序为:有钩>热研5号>西卡>GC1480>GC1463>Mineiro>热研7号>GC1581>GC1517>热研2号>热研10号>热研13号。  相似文献   

14.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3):385-392
We evaluated the usefulness of the 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tylo)- rice relay-intercropping system for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Northeast Thailand. Although large production variability was observed, the relay-intercropping system produced an average of 350 g m-2 stylo dry matter during the dry season under non-irrigated and non-fertilized condi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fields at the Ubon Rice Research Center. Utilization of the stylo production as green manure increased rice yield, but only slightly. The relay-intercropping also slightly improved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but not significantly. The trial of the relay-intercropping in farmer’s fields produced a maximum of 367 g m-2 stylo dry matter. Since the stylo production did not decrease the subsequent rice production, the rice-stylo relay-intercropping system is worth considering as one way to utilize the paddy fields during the dry season in Northeast Thailand.  相似文献   

15.
海南花岗岩砖红壤上柱花草的磷钾肥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花岗岩砖红壤上对柱花草进行了施用磷钾肥料配经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磷肥促进柱花草根系生长,根量增加。(2)施用磷肥促进地上部株高的增长和干草产量的提高。随磷肥用量增加产量比对照提高9.9% ̄23.8%,钾肥施用,随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提高9.6% ̄17.9%。(3)磷胛肥能显改善柱花草的品质,施磷可提高其蛋白用量的增加草粉灰分含量。(4)根据磷肥钾与柱花草产量建立的回归模型计算,花岗岩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