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农作物的抗虫性研究,国内、外都很重视。作者曾在六十年代初期,对麦茎谷蛾研究中发现不同大麦品种受害程度有明显的差异(注一),八十年代初期,指出“盐辐矮早三”大麦抗虫性问题(注二)。以后,作者对盐城的啤酒二棱大麦“盐辐矮早三”、“盐75—21”高抗麦类新虫害麦茎谷蛾(Ochsenhcimcria sp)进行观察研究,现初步报告如下: (一)田间抗虫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冈2,1987~1989年度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在参试的七个品种(系)中,在昆山、宜兴、大丰、泰县、徐州、沿江、沿海等七个试验点上,两年总平均亩产341.9公斤,为全试验第一位,比对照盐辐矮早三330.2公斤,增产3.5%,达极显著水平。1986年秋播开始,我中心连续三年用早熟3号、盐辐矮早3、冈1和冈2作啤酒大麦产量试验,即粒径大于2.5mm的产量试验,冈2平均亩产257.8公斤,居第一位,比盐辐矮早3高3.4%。1988~1989年东辛农场六分场30亩冈2平均亩产408公斤。黄海农场二月中旬小面积春播,亩产突破250公斤。1989年大麦生长后期因受天气影响,盐城市大麦粒重普遍下降,但沿海  相似文献   

3.
盐辐矮早三(以下简称矮早三),系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用Co~(60)辐射早熟三号选育而成的大麦高产新品种。在当地种植,亩产可达500公斤。1983年冬引入我县。为探索该品种在我县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品比、播期试验,施肥、密度、播式正交试验,高产栽培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三年来均表现良好,深受广大种麦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4.
盐辐矮早三(以下简称矮早三),系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用CO~(60)辐射早熟三号选育而成的大麦高产新品种,在当地种植,具有亩产千斤之力。1983年冬引入我县,为探索该品种在我县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品种比较,播期试验、施肥、密度、播式正交试验,高产栽培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三年来均表现良好,深受广大种麦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5.
大麦新品种盐麦2号(原名盐83055)是我所1983年用81—0317/3/76M 选162/74-7209//盐辐矮早三的中间材料作母本,如东8072作父本,人工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和夏繁加代,至 F8代时性状完全稳定,进入产量试验和适应性试验。自1988年参试以来,  相似文献   

6.
1985年对春收大麦矮早三、舟麦一号进行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不论单株主茎或分蘖1-9枝,其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受地上第一节(基茎,下同)粗度的影响(见表一),基茎粗又坚硬的比细软的穗大、粒饱满。矮早三平均基茎2.4mm的每穗18.3粒(二棱,下同),基茎粗3.6mm的每穗27.7粒,基茎粗4.7mm的每穗32.7粒。舟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作物遗传育种理论的实践不断深化时,必将设计出比现有栽培品种更具高产潜力的新品种。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冬大麦区域内的育种单位先后育成一批二棱大麦新品种,如盐辐矮早三、苏啤1号、沪麦4号、沪麦6号、沪麦10号。浙皮1号、浙皮2号、浙皮3号、浙农大2号、浙农大3号、黄大麦4号、莆大麦5号,这些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都超过了生产上原有的品种。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啤酒工业、麦芽工业、畜牧业的发展,期望在大麦的产量、品质、抗性等主要的目标性状上比现有品种有所突破,为此需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要拓宽育种途径,在…  相似文献   

8.
二棱大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对作用及通径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二棱大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对作用及左右产量的关键因子,对于明确不同生产水平条件下二棱大麦的增产技术途径和高产栽培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几年来具有高产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盐辐矮早三”有关试验资料的统计整理结果,简要分析二棱大麦产量水平与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构成因素在产  相似文献   

9.
大麦虽系自花授粉作物,但农家自留自种,田间混什退化严重。据我市种子部门调查(1989),大面积平均纯度仅9.67%,其中30%的面积纯度在96%以下,因此提纯复壮很有必要。“盐辐矮早”“系七十年代的育成品种。由于,我市建立了良种繁殖体系进行提纯复  相似文献   

10.
大麦网斑病为我区大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普遍为害较重,近几年随着品种的更换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病害的发展,给大麦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对大麦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了初步调查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大麦网斑病发生规律: (一)调查方法: 选择盐辐矮早三和盐7521大麦田两块采用平行直线取样法每块田取10个点,每点定20株,自3月初开始每隔10天、3月20日后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啤酒工业的需要,近年来我市逐步推广优质大品种苏引麦2号(原名冈二)。但因原来种植的盐辐矮早三大麦亩产可达550公斤左右,苏啤一号也在500公斤左右,植株高于上两个品种的苏引麦2号能否获得500公斤以上产量,关系到该品种的推广速度。因此,1990年和1991年秋播时我们开展了苏引麦2号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种植业结构的不断改革,我县的大麦生产也逐步向商品化的方向过渡,作为啤酒原料的二棱大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六棱大麦面积逐渐减少。1985年全县二棱大麦“盐辐矮早三”盐“75—21”面积发展到17.8万亩,占全县麦子面积的三分之一,比1982年增加14.6万亩,总产达1.17亿斤。而六棱大麦(主要为尺八大麦)由22.52万亩缩小到6.4万亩。仅此一年计算,全县增收大麦差价500多万元。我县的二棱大麦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起点迟,在栽培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表现为:用种过多,群体发展不够协调、肥料运筹不够合理,产量差异较大,未  相似文献   

13.
大麦是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过去我县曾有较大面积的种植。进入六十年代,由于稻田绿肥、双季稻的推广种植,大麦生产受到排挤,加之种植的本地大麦株高易倒伏,产量低而不稳,面积一再减少,且零星分散。到1982年,全县实际收获面积仅2284亩,总产只19万公斤,亩产83公斤,大麦生产处于奄奄一夕的状况。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大麦生产被重新认识。1983年,我县从湖南省农业厅粮油生产局引进沪麦四号,盐辐矮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提高复种指数的要求,我们采用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了早熟高产花生品种“辐矮50”。 “辐矮50”开花早、前期花数多,荚果发育快、充实快、饱满度高,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比亲本及当地推广品种早熟7—10天、一般产量高于推广品种,最高亩产达821斤。折仁率和含油量都较高,抗逆性良好。 “辐矮50”选育过程证明:杂交与辐射相结合是选育早熟高产品种的有效途径。在早熟性选育时要正确处理早花与早荚、早衰与早熟的关系,更要着重于荚果饱满度的选择。在丰产性的选育上把个体选择的重点放在第三代比较适宜,选择时必须正确处理果多果饱及果重(大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注意选择植株偏矮,直立抗倒,分枝中等,后期青叶多,不早衰等,才能有效地育成早熟高产的新品种。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革命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发展,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实行一年多熟,日益成为群众的普遍要求。特别近年来,我区中稻面积不断扩大,在水田地区“春花生、中稻、晚稻”和“早稻、中稻、秋花生”的一年三熟或二年七熟,以至一年四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耕作制度;在旱坡地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过去“花生、蕃薯”二熟制,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大发展的要求,“春花生、中稻、  相似文献   

15.
苏引麦3号:原名为苏农21系江苏农学院大安定引进的日本啤酒大麦农林10号(克怒一号),通过几年鉴定试验,于1993年9月被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暂定名苏引麦3号.该品种从1991年秋开始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第一年平均亩产370.17千克比对用盐辆接早三增产5.23%,达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二位;第二年平均亩产317.85千克比对照矮早三增产8.52%,达极显著水平,也居第二位;两年平均亩产344.01于克,比对驱矮早三增产6.72%.居参试品种之首;1992年秋参加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2.59千克,比CK矮早三…  相似文献   

16.
倒伏是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重要因素,半矮杆是协调高产和抗倒性的理想资源。前期通过辐射诱变‘湘辐糯1号’获得了半矮杆突变体‘双辐矮糯’。本研究分析了‘双辐矮糯’的茎节配置特点、基本农艺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双辐矮糯’株高较‘湘辐糯1号’(133.13 cm)降低了24.88 cm,穗、第1节和第2节长度显著缩短,降幅分别达到18.10%、23.06%和19.13%,而第3、4、5节长度缩短程度不明显,表明其株高突变基因主要控制穗和高位茎节的伸长。‘双辐矮糯’的单株有效穗为10.4个,是‘湘辐糯1号’(5.2个)的2.04倍,其强分蘖能力确保了在每穗总粒数下降20.24%和千粒重下降7.51%情况下单株产量仍表现出25.26%的增长。品质分析发现,‘双辐矮糯’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等外观品质指标及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食味品质指标与‘湘辐糯1号’无显著差异,说明‘双辐矮糯’株高的下降未对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遗传分析发现,48对SSR标记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间扩增出了完全一致的基因型,二者遗传背景相似度达到了100.00%,证实了‘双辐矮糯’是源于‘湘辐糯1号’的真实变异。利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构建了2个正反交F2群体,分析发现群体中半矮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理论分离比符合1∶3,表明半矮杆性状受一个隐性细胞核基因控制。本研究明确了‘双辐矮糯’的株高表型和遗传特点,为深入挖掘其育种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特异棉花新种质春矮早①王家典房卫平孙玉堂马会平夏爱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4500021选育经过1984年以〔(豫棉1号×中31)F1×辐矮816〕F1×〔(河南69×中31)F1×M03〕F1进行复交。1987年在复交F3株行中选择矮秆、早熟、抗病的6...  相似文献   

18.
“84-265”是湖南农学院遗传学教研室用He-Ne激光辐照迟熟早(禾山)“湘矮早9号”诱发的突变株经5代选育定型的抗病、高产、优质中熟早(禾山)新品系。1987年进入省区试鉴定,17个点平均亩产433.6公斤,比对照一“浙辐802”略增产,比对照二“湘早(禾山)4号”增产4.5%。1988年续试,15个点平均亩产466.8公斤,比对照一“浙辐802”增产9.6%,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二“湘早(禾山)4号”增产4.6%,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麦黄花叶病是一种由土壤中来谷多粘菌传染的病毒病,1980年前发生极轻,七十年代中后期、八十年代初期本地先后引种、推广了早熟三号、盐辐矮早三等二校大麦,并淘汰了抗费品种尺八等六枝大麦,由于连年种植,品种单一.使大麦黄花叶病发展迅速,为客加重,八十年代中后期已成为我郊区(县)大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田块成产1-2成,严重发病田块成产70%以上,九九零年盐城市郊区(县)二校大麦面积34.4万百.于三月上旬普查,发病总面积达40587亩,占11.89%,重病而积4195亩,其中三级以上的严重面积2456亩.据调查,全郊区(…  相似文献   

20.
我所是江苏省大麦育种的主要单位,在“六五”、“七五”期间先后选育出盐辐矮早三和苏啤一号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大麦品种,为我省大麦科研、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八五”期间主持了省“八五”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高产、稳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和省科委攻关项目《应用生物新技术选育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等课题,同时参训国家“八五”攻关大麦育种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五年来,全面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和技术指标,通过了省科委的验收,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现将“八五”期间我们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