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双版纳几种人工幼林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西双版纳几种 7年生人工幼林的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林的乔木层生物量以马尖相思纯林最大 ,为 92 4 9t/hm2 ,干材生物量以高阿丁枫纯林最大 ,达到 5 6 0 6 8t/hm2 ;混交林以西南桦和高阿丁枫混交的最大 ;各类型人工林的干材生物量均大于 10年生的热带次生林 ;灌木层生物量最大的是西南桦 +山桂花 ,为 16 5 1t/hm2 ,远高于其他类型 ,为最小的高阿丁枫纯林的 11倍。天然的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灌木层生物量远大于人工林。草本层生物量中西南桦 +高阿丁枫混交林的最大 ,达 6 9t/hm2 ;草本层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较小 ,平均为 1 6 9%。马尖相思纯林的枯落物量最大 ,为 14 2 6t/hm2 。  相似文献   

2.
沙棘人工幼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造林方式营造的沙棘幼林生物量的研究,揭示了沙棘各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变化规律,确定了沙棘人工造林的最适立地类型和最佳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3.
辐射松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引种栽培的5 a生辐射松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鲜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及其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均在97%以上.同时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5 a生辐射松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19.507 t/hm2,净生产量为3 902.40kg/(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8.510 t/hm2,占林分总量的43.62%;净生产量1.702 t/(hm2·a),占林分净生产量的43.63%.灌木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2.171 t/hm2、434.20 kg/(hm2·a);草本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8.091 t/hm2、1 618.20 kg/(hm2·a);苔鲜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464 t/hm2、92.80kg/(hm2·a);凋落物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271 t/hm2、54.20 kg/(hm2·a).辐射松人工林与同区域同龄油松和岷江柏相比,其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高于它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不同树种生产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Ⅰ、岷江柏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榆树(Ulmus pumila)和辐射松(Pinus radiata)的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40.3707 g、82.2402 g、37.7339 g、34.2295 g、26.6739 g,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769.186 kg·hm-2、272.215 ks·hm-2、72.297 kg·hm-2、68.87 kg·hm-3 和56.016 kg·hm-2.(2)岷江柏Ⅰ、岷江柏Ⅱ、榆树、刺槐和辐射松的根桩、粗根、中根和小根(Φ>2 mm)的根系生物量总和占单株根系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2.87%、58.99%、76.8%、83.0%和35.79%,不同树种细根生物量(Φ<2 mm)占根系生物量的百分比大小顺序为辐射松(64.2%)>岷江柏Ⅱ(41.0%)>榆树(23.2%)>岷江柏Ⅰ(17.1%)>刺槐(17.0%).(3)林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关系密切,回归分析表明林分根系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符合线性关系.(4)不同林分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力大小顺序为岷江柏Ⅰ>岷江柏Ⅱ>刺槐>榆树>辐射松,岷江柏Ⅰ生产力最高,林分年平均净生产力达128.20 ke/hm-2·a-1,辐射松生产力水平最低,林分年平均净生产力只有14.00 kg·hm-2·a-1,仅为岷江柏Ⅰ的10.9%.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几种人工林地力恢复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对云南西双版纳营造的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4个树种的人工纯林及混交林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经营得当,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并不造成重大影响,不会引起地力迅速衰退。4种人工林地力的变化趋势大致是:1993-1995年大多略呈下降趋势,1995-1997年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效益,为后续绿化造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乔木层生长量、枯落物层水文效益、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土壤层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等4个方面对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林龄接近的不同类型人工林进行生态效益评价。在不同人工林类型中,杨树林乔木层生长量指标较好,樟树林、池杉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强,樟树林和竹柳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较高,苏柳林土壤物理性质优于其他林分,杨树林土壤养分含量较丰富。综合各方面的指标,经分析,杨树林、苏柳林的综合评价分值分别为0.72和0.67,以杨树林、苏柳林的生态效益最好。后续进行长江平原湖区造林绿化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混交林对比研究,适地适树,转变采伐方式,合理化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象为木兰林场内6种典型林分类型(Ⅰ-杨树白桦混交林,Ⅱ-油松落叶松混交林,Ⅲ-油松纯林,Ⅳ-白桦纯林,V-落叶松白桦混交林,Ⅵ落叶松纯林),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等5方面建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熵权法对各林分类型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几种人工林土壤通过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土壤容重,土壤总孔穴度,土壤毛管孔穴度,土壤非毛管孔穴度等项目入,研究了西双版纳定植5-7年的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西南桦*山桂花,西南桦 *马尖相思、西南桦*肉桂,高阿丁枫*马尖相思、高阿丁枫*西南桦9个人工林土壤的通透性能。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几种人工幼林土壤pH值和交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测结果表明,营造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四树种的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数年后,对土壤pH值和交换性能等,一般无不良影响,与天然林相近甚至略优,其中,效果较好的林分类型有:西南桦×马尖相思,西南桦×肉桂等。效果最差的是高阿丁枫×西南桦。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几种人工林类型的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营造的6种类型的人工林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从投资回收期,投入产出比,财务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6种类型人工林都具有实施的可行性,是云南热区较具发展前景的人工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西双版纳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与分析木材及其他产品的经济效益,林分结构与林分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与理化指标,保土涵水固碳等生态效益,对从云南热区选择出的3个造林树种;西南桦,山桂花,高阿丁枫及引种的热带速生树种马尖相思所营造的4种人工纯林和2种混交林半个轮伐期(10年左右)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人工虽然主林层种类单一,但利用热区的自然条件,可以培育成具有复杂多样的下木,灌木,草本层植物的复层人工林,生物多样性10年左右已可恢复到相似立地条件下天然林的状况;土壤肥力及理化性质在造林后先降后升,现已稳定回复到造林前水平;生物量较小,但木材经济产量较天然林高得多,由于木材价格高或兼有副产品,人工林的经济效益也较同地类的天然林高得多;保土涵水固碳等方面已发挥出良好的生态, 人工林小流域内未见地表径流;因此认为这6种人工林已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与分析木材及其他产品的经济效益、林分结构与林分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与理化指标、保土涵水固碳等生态效益 ,对从云南热区选择出的 3个造林树种 :西南桦、山桂花、高阿丁枫及引种的热带速生树种马尖相思所营造的 4种人工纯林和 2种混交林半个轮伐期 (10年左右 )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这 6种人工林虽然主林层种类单一 ,但利用热区的自然条件 ,可以培育成具有复杂多样的下木、灌木、草本层植物的复层人工林 ,生物多样性 10年左右已可恢复到相似立地条件下天然林的状况 ;土壤肥力及理化性质在造林后先降后升 ,现已稳定回复到造林前水平 ;生物量较小 ,但木材经济产量较天然林高得多 ,由于木材价格高或兼有副产品 ,人工林的经济效益也较同地类的天然林高得多 ;保土涵水固碳等方面已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人工林小流域内未见地表径流 ;因此认为这 6种人工林已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几种人工林土壤通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土壤容重、土壤总孔穴度、土壤毛管孔穴度、土壤非毛管孔穴度等项目入手,研究了西双版纳定植5~7年的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西南桦×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西南桦×肉桂、高阿丁枫×马尖相思、高阿丁枫×西南桦9种人工林土壤的通透性能。经连续5~9年定点观测,结果表明,山桂花等9种人工林的土壤通透性能,与天然林相近。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4种人工纯林0cm~30cm土层的土壤通透性能的变化规律大致是定植初期变化平稳,进入生长旺期(定植后3~7年)通透性能普遍变差,以后又逐渐得以改善。因此,定植年限较长的人工林的土壤通透性能一般比定植年限较短的人工林的土壤通透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华北落叶松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燕山山地的主要树种,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以河北木兰林管局境内13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立地条件相同密度分别为1800、2400和3000株/hm^2的3种林分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低、中、高3种密度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21180.6、26724.6和31352.4kg/hm^2;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98.9%,草本层次之,占0.7%,灌木层最少,仅占0.4%;林木平均木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略微减少,密度由低到高其平均木生物量依次为11537.5、11077.3和10357.8g/株;各密度林分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均存在W干〉W枝〉W根〉W叶〉W皮的分布规律;3种密度的林分生物量结构特征基本相同,3000株/hm^2的林分结构合理,更能达到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监测结果表明,营造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四树种的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数年后,对土壤pH值和交换性能等,一般无不良影响,与天然林相近甚至略优。其中,效果较好的林分类型有:西南桦×马尖相思、西南桦×肉桂等,效果最差的是高阿丁枫×西南桦。  相似文献   

17.
对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营造的 6种类型的人工林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从投资回收期、投入产出比、财务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 6种类型人工林都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是云南热区较具发展前景的人工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群团状择伐孔大小对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持水性能及草本生物量的影响,对华北落叶松林草本生物量和枯落物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群团状择伐孔内的草本层生物量要高于群团状择伐孔外的生物量,面积为0.049hm2的择伐孔内外草本层生物量最大;而择伐孔面积为0.025hm2的枯落物生物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沐川天然林与人工水杉林保水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沐川县天然林、人工林(水杉林)枯落物蓄积量调查分析和持水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蓄积量为天然林>人工林(25.7 t·hm-2> 18.1 t·hm-2),最大持水量为天然林>人工林(75.0 t·hm-2 >47.0 t·hm-2),最大持水率为天然林>人工林,各时段吸水量、吸水速率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有效拦蓄量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28.6 t·hm-2> 17.0 t·hm-2).总体分析可以看出,天然林落物层保水功能相对要比人工林好.  相似文献   

20.
江西千烟洲几种灌木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以下简称千烟洲站)人工森林中灌木层的4种常见灌木为对象,采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灌木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各测树因子的回归模型,所得的各样本总生物量回归方程为:四川红淡比:Y=0.677X0.6293,山矾:Y=11.672+0.0201X+(2E-05)X2,格药柃:Y=597-48.86X+1.365X2,钩藤:Y=208.2-46.47X+2.91X2。通过对模型的精度检验,其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灌木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同各测树单因子及复合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相关性好,可用于推算灌木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