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包谷间作黄豆,是金沙城关地区及全县黄豆生产的一种传统耕作方式。在间作方式上,主要是一行包谷间作一行黄豆,包谷行距三尺至三尺五寸,窝距二尺五寸左右;黄豆行距三尺至三尺五寸、窝距一尺三寸左右。产量:包谷四百斤上下、黄豆一般二十斤左右,好的一般也可达三十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不断得到普及,科学种田的  相似文献   

2.
一、经过及方法玉米、大豆是六龙区的主要农作物,以间作为主,常年玉米播种面积占旱地的81.5%,大豆播种面积占旱地的67.9%,占玉米面积的83.3%,大豆总产百万斤以上,是大方县的主产地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习惯间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土壤改良、增施化肥等变化了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由于采用玉米高秆品种,严重地影响玉米、大豆产量提高。为了探  相似文献   

3.
玉米和大豆间作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九个试验点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一间二”、“二间二”、“二间三”、“二间四”等四种玉米大豆间作方式均比对照增产,尤其是大豆增产显著。试验结果还表明,无前作的空地可采用“一间二”、“二间二”和“二间三”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有前作的土地可根据前作的行、幅宽度选用“一间二”或“二间二”;在土壤肥力低的下等地,采用“二间四”,既可多得大豆,又不影响玉米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田间配置,对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影响有不同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改变玉米行距、玉米与大豆行距,设置玉米与大豆间作系统中不同的田间配置,以期寻找合适的田间配置。本试验共设3个处理,研究表明,玉米行距50 cm、大豆间距40 cm、大豆玉米行间距55 cm时,对玉米和大豆植株的生理生长影响最小,玉米和大豆的产量也最高,收获后总的田间经济效益也最高;其次是玉米行距40 cm、大豆间距40 cm、大豆玉米行间距60 cm配置;当玉米行距60 cm、大豆间距40 cm、大豆玉米行间距50 cm时,总的经济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1981~1983年对包谷、黄豆间作方式进行了“二间二”、“二间三”、“二间四”的小区试验和小面积示范,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增产效果。1984年,又进行百亩(丈量亩)以上的示范推广,“二间二”的间作方式推广了96.4亩,平均每亩比本地间作方式增产39.1%。其中,包谷增产35.3%,黄豆增产102.6%;“二间三”的间作方式推广了28.6亩,平均每亩比本地间作方式增产30.2%,其中,包谷增产20.4%,黄豆增产195.7%;“二间四”的间作方  相似文献   

6.
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89年,我们先后在郸城、中牟等县进行了夏玉米与绿豆间作方式的试验,筛选出的优化方式于1990~1991年在生产上推广,两年累计推广面积达40多万亩,增加经济收入900多万元。试验设在地势平坦,灌排方便的二合土上,前茬小麦,亩产400公斤左右。玉米为豫玉5号,生育  相似文献   

7.
以种植面积较大的花生品种豫花11号为主体作物,进行了花生与玉米间作试验,结果表明5行花生间作1行玉米时,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套种夏玉米粮草间作经济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当前,随着我国畜牧业对草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由于我国耕地面积少,发展牧草占用了粮田,所以必需解决粮草争地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示范,成功地解决了粮草套种技术问题。近几年在招远市阜山、玲珑等乡镇累计推广紫花苜蓿套种玉米200多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紫花苜蓿种子小、千粒重1.5~2.0g,顶土力弱,种植时必须将土地耕松耙细,一般用旋耕机耕2~3遍,耕前施450kg/hm2 三元复合肥作基肥,播种时做到足墒播种,播期在上年秋天10月10日前或当年春天的3月初至4月初,地温达到6℃以上即可  相似文献   

9.
玉米与大豆间作是黔西南地区大豆生产的一种传统耕作方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间作是充分用地的好形式。为了保证旱地的高产,进行了玉米杂交种与大豆品种间作不同行比的试验,以探讨玉米间大豆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稻田玉米复种方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出南方稻田适宜的玉米复种方式,通过推广,可解决南方饲粮短缺的矛盾。于1998年至200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实验田,连续7年对稻田玉米不同复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复种方式的产量、能流、物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各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处理F(紫云英—玉米‖大豆—晚稻)的综合效益最佳,综合效益指数为0.9416。可在南方双季稻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因型玉米混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个不同株高的玉米单交种组配成两个混作群体,对群体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形态指标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A·B混作增产3%左右,B·C混作增产7%左右;混作后茎折率较单作明显降低。分析表明,混作增产的原因在于群体结构的改善和品种间的差异互补,而当代杂种优势的作用对增产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我州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海拔350—1600公尺,气候温和,年均温13.6°—19.6℃,年活动积温4042—6443.9℃,年雨量1058.4—1423毫米,无霜期258.9—336.6天,日照时数1149—1509.8小时。旱地面积125.7万亩,占耕地面积43.1%,旱地作物以玉米为主,是粮食的第二大作物,黄豆也占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以基因型不同、表现型有一定差异的玉米单交种组成两个混作群体.对混作与单作群体的产量、群体结构、生理指标、田间小气候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合理混作增产效果显著.混作增产的机理主要在于群体结构的改善和品种间的差异互补.混作群体的立体式结构即凹凸式冠层使群体受光面积增加,冠层内光照增强、通气性改善、CO2浓度提高,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群体增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生产实践,提出包括选种、育苗、苗床管理、定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小麦、马铃薯、玉米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旨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和辣椒间作对玉米、辣椒的光合指标、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间作方式下,玉米、辣椒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及气孔限制值均表现为较单作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玉米/辣椒间作条件下,玉米和辣椒的生物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单作。因此,间作方式改善了玉米、辣椒的光合作用条件,提高了玉米和辣椒的生物量或产量。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养地作物。近几年,大豆间作玉米技术在我县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证明,比单作玉米每亩增收220元,比单作大豆每亩增收300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玉米/辣椒间作不同种植方式下,对玉米/辣椒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设置3种玉米/辣椒间作带型结构,带比分别为P/M2:3、P/M2:5、P/M2:7。从光合速率上看,在3种间作2:3、2:5、2:7中,玉米光合速率均为最高,其次是单作,辣椒光合速率最低,辣椒间作比单作光合速率降低6.78%~20.4%;从产量上看,3种间作方式在产量上均高于单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以2:3间作方式的总产量最高,比对照高84.7%。综合来看,2:5间作方式产值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8.
大蒜适宜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原因有三:一是植株矮,叶片窄、呈剑形,不与其他作物争光照;二是根系浅,施肥量大,残留于土壤的养分较多,有利于下茬作物生长;三是大蒜所分泌的大蒜素具有驱虫杀菌作用,能抑制其他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玉米花生间作氮磷营养间作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花生单作为对照,主要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和花生氮磷营养吸收的影响,及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氮磷营养间作优势。结果表明:玉米花生间作极显著地降低了玉米和花生氮磷营养的吸收量,但间作复合群体却表现出明显的氮磷营养间作优势,其大小分别为N:61.5~85.9kg/hm2和P2O5:36.6~51.6kg/hm2,增施氮肥能提高氮营养间作优势,增施磷肥能提高磷营养间作优势;玉米对花生氮磷营养竞争比率CRmp均大于1,表明花生处于氮磷营养竞争劣势,而间作花生全株氮含量略有降低,磷含量明显升高,证明玉米对花生氮磷营养的竞争并不是间作花生生长的限制因素;增施氮肥可提高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全株氮含量,极显著提高间作玉米氮营养吸收,而间作花生氮营养吸收变化不明显,增施磷肥均明显提高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全株磷含量,极显著提高了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磷营养吸收。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豆混作系统氮素转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不同氮水平土壤上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玉米大豆混作系统氮素转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土壤上均发生了固氮产物的转移。低氮土壤混作玉米从大豆固氮产物中获得14.94%~26.96%的氮,在高氮土壤上仅获得2.56%~21.13%的氮;混作大豆固氮率的提高率,低氮土壤为—10.36%~—21.14%,高氮土壤为29.10%~32.69%;混作玉米和混作大豆的植株含氮量,在低氮土壤中均比单作降低,而在高氮土壤上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大豆混作系统在低氮土壤上主要消耗土壤速效氮,在高氮土壤上主要消耗土壤全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