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南水乡,人多田少产量高,农田林网的效益如何?这是我们在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思想障碍,也是关系到平原农田林网建设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了测定农田林网的防护效益、探讨林粮关系,1978~1980年,我们在余杭县博陆公社红阳大队进行了农田林网效益的测定和水稻产量的验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六) 平原林网的配置 全省有平原3543万亩,占23.2%。为了保护平原农田的高产稳产,抵御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根据余杭县博陆公社红阳大队及桐乡县义马公社众安大队对农田林网效益的测定报导,讨论农田林网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平原地区正在建设以农田林网为主体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为了从总体上阐明农田林网的防护效益,而不是一两条林带的防护效益,我们参照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防护林室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我们测点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于1980年5~6月在丰县宋楼公社渠坑大队进行了林网网格总体效应的观测.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半干旱地区农田林网化所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们从1982年开始测定丰镇县天德永大队现有农田林网防护效能,并准备今后继续对农田林网进行较系统的观测研究。现将农田林网小气候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昆山县花桥公社顺扬大队,1974年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植树造林,绿化河流、道路、居民点,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目前,这里的林网已对农业稳产高产起到较好的效果,展示了水乡绿化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深县农田林网防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田林网化所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们于1979年对河北省深县后屯大队的农田林网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研究。从鉴定现有农田林网防护效能入手,对农田林网调节小气候、改变地方气候作用、农田生态系统中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建立新的农业经济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讨农田林网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从1981年8月开始,我们对农田林网的防护效益进行了观测,初步获得了林网对农田小气候和小麦产量的有关数据。现将观测试验的初步结果报告于后。一、基本情况和研究方法观测点设在关底公社关底大队后西生产  相似文献   

8.
太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了探讨太湖平原农田林网对麦子、油菜的防护效果,并从而为该区营造农田林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0年—1982年间,在江苏省昆山县花桥公社顺扬大队开展了观测研究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顺扬大队位于苏州地区昆山县和上海市青浦、嘉定两县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总面积2089亩,7个生产队,932人.1974年以来,结合农田水利和居民新村的建设,植树造林,初步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观测田块位于该大队中部的两个林网网格内(图1),分别属于第1和第5生产队,基本达到品种一致,播期、播量一致,肥培管理和前在作物相同.观测林带的基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9.
苏北沿海是我省重要的棉粮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棉花高产地区。这样地方有没有必要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实行农田林网化,以及应该如何实行农田林网化? 文化大革命前我所曾经和南京林学院等单位协作,对该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过观测研究。为了继续推动该地区农田防护林网的营造,并探讨苏北沿海农田林网的规划设计方案,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于1978年8~9月和1979年8~10月分别在东台县五七公社、射阳县黄尖公社进行了观测和调查。现将获得的资料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及林带情况 (一)研究项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较多单位对太湖平原营造农田林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但对该区现有林带结构的设计,尚缺乏成效分析.本是我们在前几年观测研究的基础上,试用典型林带综合效益分析的方法,对顺场大队的主要护田林带进行评价,为太湖平原农区护田林规划设计提供参考.顺扬大队概况顺扬大队隶属昆山县花桥公社,地处太湖平原东部的阳澄淀泖水网圩区.该大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农田基本建设已具相当规模,方田和沟道形成网格.总灌渠为水泥暗管,铺设在中心路下面,田间灌渠为明渠.排沟又叫生产河,成“丰”字形排列.居民带多是1974年后为适应农田基本建设需要,由星散错落的地方拆迁到指定的生产河岸.  相似文献   

11.
在华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一个平原绿化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一些营造较早的农田林网,已经发挥了明显的防护效益。 为了积累我省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资料,我们在今年五月份对铜山县耿集公社的农田林网进行了防护效益观测。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取得了一些资料,现初步整理如下。 (一)农田林网可以降低风速 由于防护林带的机械阻力和树木枝叶的摩擦和分散作用,通过农田林网的气流,不仅流场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动能量也被削弱,从而降低了风速,改变了害风的性质。我们对林网内外距地面一米高处的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农田林网建设,提高营造质量。我们于1982年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和市(地)县林业局同志,对昌图、法库、康平、黑山、阜新和彰武等6个县农田林网建设,特别是1982年春季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和有关公社的同志进行了座谈,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遵循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指示,根据省、地要求,我们先后深入凡河公社的沙山子、阮家、屈牛屯、大凡河、长沟沿、高强等六个大队和得胜台水库、红光等地,就平原地区怎样实现大地园林化等问题,对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泡桐是我县广大群众喜爱栽植的一种速生用材树种。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泡桐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全县泡桐农田林网面积已达28万亩,加上“四旁”栽植的泡桐,总计约有1,100万株。在生产实践中,褚河公社的阁街、余王大队林场及郭连公社的张涧大队等单位,利用小根培育出干高5米以上、地径6-8厘米,当年出圃率在70%以上的高干壮苗,为泡桐育苗提供了新的经验。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丰县是我省平原绿化进度较快发展较好的一个县,全县有百分之七十五的耕地已基本实现了林网化.随着农田林网的建成,农业生产条件开始改善,一个稳定的农林结合的生态环境开始出现.为了积累这方面的资料,我们于一九七九年五月中旬到六月上旬在丰县宋楼公社渠坑大队进行了观测工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凉城县六苏木乡(原六苏木公社)是我区平原绿化先进典型之一,为西部平原(滩川区)建设以农田林网化为主的平原绿化树立了榜样。在改造山河、治理滩地中,采取了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的综合治理方法,开展以营造农田防护林为中心的植树造林工作。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农田林网化为主体的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改  相似文献   

17.
浅议振兴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林网是平原绿化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屏障。本文分析了农田林网的效益,指出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平原区农田林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鲁西南平原,位于黄河故道北侧。全县17个公社,533个大队,4607个生产队,总人口82.3万人,总面积210万亩,其中耕地152万亩,宜林沙碱荒地10.1万亩。发展林业的条件较好,潜力很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县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大抓了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化,特别是一九七五年在华主席“全党动员,大办农业,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对农田林网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则研究较少。揭示农田林网生态系统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有助于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杨树是华北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树种,所以我们对杨树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