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方法及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整地措施,使盐碱地盐分得到有效下降,通过选择乡土树种和引进耐盐碱树种在不同的盐碱地改良土地上进行造林试验研究,掌握各树种生物学特性及耐盐极限,为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柳一般为落叶灌木 ,部分呈乔木状 ,稀为乔木。高一般 2~ 5 m,分枝多 ,枝条呈圆形 ,小枝多数细长而柔软 ,除木质化长枝外 ,尚有许多纤细之绿色营养枝 ,营养枝与叶均于秋后散落。产于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红柳树是荒漠、半荒漠地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重盐碱地难得的绿化造林树种 ,也是我国造林树种中大家公认的头号耐盐碱、抗旱树种。该树种最大的特点是耐干旱、耐盐碱、耐风蚀和沙埋。造林立地类型广泛、树姿美观、生长较快、耐阴 ,是营造防风固沙、盐碱地绿化的优良树种。红柳的根部常常寄生列当科一种名叫管花肉苁蓉的中药材植物 …  相似文献   

3.
从1995年开始,白柳从新疆引种到河套平原。历经3年的育苗和种植证明,白柳是河套平原一个优良树种。它适应能力强,易于繁殖,造林成活率高,速生、耐直 良好。河套平原次生盐碱地面积大,推广种植白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地一水位,而且是开发利用河套平原盐碱地一个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白柳的区域试验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红柳平地育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红柳,属于柽柳科、柽柳属,该属约90种,产于欧洲、亚洲、非洲的沙地、盐碱地和荒漠地。我国有18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其中,新疆就有15种,占全国柽柳总数的83%。红柳耐高温、耐沙埋和沙割、耐风蚀,又是人工种植肉苁蓉的寄主,极适合做固沙造林的首选优良树种。我站从2000年开始研究沙生树种红柳的育苗技术,两年间采种育苗333.5m2,通过播种及生长期的养护管理,总结出了红柳平地育苗的经验。1 土壤的选择 育苗地要选择离水源近、排水良好、浇水方便的地块,土壤选择沙壤土或壤土,每667m2施有机肥3 000kg,有机肥要打碎,越细越好,均匀地撒开后深翻土地,  相似文献   

5.
河套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总结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盐碱地造林应根据离子类型选择树种,根据盐碱地类型采取措施,目前在河套灌区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情况下,植树造林是盐碱地最佳利用途径;依据河套灌区的自然条件,得出掺沙、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和平整土地等是行之有效的改良措施,对于面积较大的盐碱地,必须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并举的方式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至乌拉特前旗苏独仑农场10个样地2 000多个样点土壤含盐量的测定和林木成活率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盐碱地类型、土壤含盐量与造林树种及其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套灌区12个造林树种中,不同树种在不同盐碱地类型和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不同,胡杨、枸杞、沙枣、柽柳、白刺等可在多种盐碱土类型上生长,且在较高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同一树种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及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也不一致,成活率在各种盐碱土上一般表现为硫酸盐盐土>氯化物盐土>苏打型盐土;根据耐受土壤含盐量上限将12个树种划分为弱度耐盐、中度耐盐和强度耐盐3类,耐受盐量上限分别为<1.2%、1.2%~1.6%和>1.6%,实践中可参考土壤盐碱土类型和土壤含盐量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7.
我区两大沙漠,均属干旱类型,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天然降水很少,一般又无灌溉条件。在这样严酷的生境条件下,固沙造林绿化沙漠,选择耐干旱的旱生树种,是重要措施之一。 我区耐干旱的树种有梭梭、沙拐枣、红柳、红砂、老鼠瓜、三芒草、白蒿等。但真正生长在流动沙地上,依赖湿沙层微薄的水分,生长发育,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8.
红柳别名多枝柽柳,是柽柳柽科柳属灌木。红柳喜光,适于温凉气候,耐盐碱能力极强且耐旱耐湿。同时红柳还具有根深、速生、萌蘖性强等特点,是盐碱土造林的重要树种,发展红柳容器扦插育苗,对大面积改造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西地区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及改土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0个树种的耐盐性、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分析,确定了河西地区盐碱地适生树种有:沙枣、红柳、白刺、枸杞和铃铛刺等;并分析了造林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盐量和各种盐离子的变化,阐述了造林对盐碱地的改良效益。  相似文献   

10.
1选择最佳植树时间 我国大部分地区造林时间,一般是在2月底至4月中旬。此时气温低,风速小,雨水多,阳光弱,苗木尚未萌动,宜于栽植。2因地制宜,选好苗木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宜植杨柳;盐碱地宜植沙枣、胡杨;干旱地、半干旱地,宜植沙枣和榆树;缺水灌溉的沙漠地,宜植梭梭、红柳及沙拐枣。  相似文献   

11.
河套地区盐碱地面积达4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2.5%。要想绿化这部分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保证造林成活率,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改良土壤在盐碱地上造林首先要改良土壤,改良土壤的目的是降低土壤的盐  相似文献   

12.
巴彦淖尔盟地区珠美海棠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津农学院引进珠美海棠,在巴盟地区试栽观察,该品种耐盐碱性强,在河套灌区含盐量达4‰~6‰、pH值8.1的盐碱地正常生长,对巴盟盐碱地造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喀什地区夏季水量丰沛,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水资源,改造400余万亩的荒滩荒地,地区林业部门提出了“变一季造林为三季造林”的方针,其中夏季造林,主要就是利用夏季洪水进行引洪落种营造红柳灌木林。 “引洪落种”是利用6—8月份多余的洪水,通过引洪渠系引入可及宜林荒滩荒地和疏林地,进行红柳毛种落水播种,随着洪水的下渗,使种子接触地面土壤,从而生根、发芽。这实质上是一项直播造林技术,为了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地区林业部门曾先后两次召开了引洪灌溉发展红柳现场会议。自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河套地区盐碱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3次高垄造林对比试验,对影响成活率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垄造林可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化,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适当加大造林密度将有助于提高林地效益。  相似文献   

15.
红柳又叫柽柳,是荒漠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它适应性广,耐干旱、风蚀、沙埋和酷热严寒,抗盐性极强,是我区优良的防风固沙树种,应大力发展,采用红柳植苗造林是目前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及恢复和发展荒漠植被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启动,对红柳苗木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加大红柳育苗面积,提高红柳扦插育苗成活率显得非常重要。红柳属荒漠类灌木,其枝条水分含量较少,在扦插育苗过程中,常因春季气候因子(地温回升慢,气温回升快)影响,造成插条先展叶后生根、插条易抽干等现象,从而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近…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河套灌区盐碱地的特点,林木树种抗盐碱的特性,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改良盐碱地和盐碱地造林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干旱地区红沙柳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沙柳,又名红柳、三春柳,学名柽柳(Tarnanix Chinensis Lour.),小乔木或灌木,深根性,生长快,萌蘖力强,不怕风吹沙埋,是一种分布广,适生性强,耐干旱、水湿及耐盐碱性极强的树种,既可用于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又可用于荒山造林和庭院绿化。现将红沙柳育苗和造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地造林比一般造林存在着更多的困难。除进行改土治碱,选育耐盐树种外,还应根据盐碱地的立地条件类型及各种耐盐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盐碱地造林的预期目的。在多年盐碱地造林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认为开沟避盐,沟植造林是盐碱地造林的一项成功的技术措施。现举一沟植造林的成功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柽柳 ,是柽柳属 ,通称红柳 ,蒙古语为蓿亥 ,以其强盛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广布于亚、欧、非洲东北部的荒漠、半荒漠和草原地带。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它寿命长、生长快、根系发达 ,是很好的护岸林树种 ;耐沙埋、耐旱、耐高温 ,又是理想的固沙树种 ;耐水湿和耐盐碱的性能尤为突出 ,更是河套地区盐碱地灭荒的先锋树种。柽柳的抗病虫害能力很强 ,也是天牛疫区造林的首选树种。柽柳主要依靠种子天然更新 ,开花盛 ,结实多 ,种子小 ,且具有种毛 ,能随风或水远距离传播。有些树种花期很长 ,从5月到9月连续开花结实 ,散播种子。种子发芽迅速 ,遇水湿…  相似文献   

20.
柽柳属树种耐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矿化度大,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造林绿化难度大。柽柳属树种的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盐碱、抗风蚀和风沙,是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分布广泛的一个树种,从适地适树原则出发,柽柳属树种是滨海盐碱地植被建设和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为此,对栽培性状表现良好的五个品种,分别采用水培和盆栽两种方法进行耐盐试验研究,为盐碱地区大面积造林绿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