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业园区的现状调查,发现安吉县毛竹林业园区存在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组织化程度低、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提出落实经营主体、引进专业人才或机构、出台扶持政策等有关建议,以期为安吉县毛竹林业园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按不同立地条件和毛竹林生产的适宜性、限制性、开发潜力诸方面,将宁波市5.53万hm2毛竹林分为4类,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在这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竹林经营技术水平关系着整个竹产业的发展。浙江湖州市是我国毛竹笋用林开发最早地区之一,湖州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新发展了一整套竹林经营实用技术。文章系统总结了湖州市毛竹林经营的一系列创新技术,包括笋穴施肥、水平阶梯整地、竹林覆盖、竹蔸蓄水、机械耕作、清洁生产等,阐述了各项技术的要点。推广应用湖州市竹林经营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竹林整体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成林毛竹林资产核查与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我国林业重要资源之一,随着毛竹林资产评估业务量加大,对评估精度要求的提高,毛竹林资产评估日趋重要。本文对成林毛竹林资产核查、资料收集及评估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在总结当前成林毛竹林资产核查方法和评估测算等方面的基础上,对成林毛竹林资产核查和评估作了示例分析,以期能为建立比较完善的毛竹林核查方法,资产评估测算体系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借以安徽省林业厅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以提升安徽省竹产业的契机,调查安徽省毛竹面积最多的霍山县、广德县、黄山区三县(区)毛竹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情况,以了解和掌握在当前的经营水平下,毛竹林下灌木与草本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物种结构特征,并且对如何开发珍稀植物物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竹林下灌木主要以株高小于40 cm的蓬藁、紫金牛、山檀、六月雪、山胡椒等为主,草本主要是淡竹叶、中日金星蕨、大油芒等:群落的物种结构特征表现为灌木主要以豆科、蔷薇科、大戟科、壳斗科、樟科为主,草本主要以禾本科、菊科、金星蕨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等为主.保护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效利用毛竹林下空间,发展复合经营,对提升毛竹林经营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竹林机械化生产装备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林经营设备的研发是提高竹林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成功研发了毛竹伐桩处理机、竹林翻耕机和毛竹采伐锯3种设备,并已应用于毛竹林经营的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进一步需要开发的竹林经营机械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遂昌县毛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浙江省遂昌县毛竹林经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毛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提高竹林生态功能;推广生物物理防治;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林地保水能力;开发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8.
《林业资源管理》2015,(1):64-70
基于福建、浙江与江西3省农户毛竹种植地块投入产出数据,在简要分析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技术与投入产出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固碳能力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集约程度与产出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福建省和浙江省毛竹林经营集约程度与产出水平明显高于江西省,这与福建和浙江竹产业较为发达有关系。2)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效益有较明显的差异,总体而言,浙江省毛竹林经营效益最高,福建省次之,江西省最低。3)从单位面积毛竹林固碳能力来看,如果不考虑化肥施用导致的碳排放,毛竹林固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福建省、江西省与浙江省;如果考虑化肥施用导致的碳排放,毛竹林固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江西省、福建省和浙江省。不过,地区差异以及是否考虑化肥碳排放等因素,对毛竹林固碳能力的影响较为有限。最后,提出了促进毛竹林经营与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竹木材供给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旨在解决新形势下毛竹林经营凸显的结构性问题。【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毛竹林经营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果】将我国毛竹林经营发展划分为黄金发展时期和缓慢发展时期,梳理总结出毛竹林经营发展面临的抛荒和自然扩张两大困境,剖析二者形成根源和后果。【结论】最后从“山上”“山下”双管齐下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退竹还林工程、提高毛竹林经营现代化水平、提升笋竹制品附加值、开发竹林经营增汇和竹制品替代减排项目等使毛竹林经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功能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持续发挥毛竹林竹材生产和碳汇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雨雪冰冻灾后毛竹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今年元月我国南方特大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毛竹林受灾严重。本文对毛竹林受灾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灾后毛竹林恢复与重建技术及提高毛竹林抗灾减灾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资源价值核算是森林资源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该文以浙江省湖州市的毛竹林为例,核算了毛竹林资源的土地价值、竹林产品经济价值和生态公益效能价值,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江西毛竹林土壤肥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境内不同地理分布毛竹林土壤物理性状观测解析和土壤有机质及N、P、K等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各地毛竹林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差异较大,呈明显的地带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毛竹工业用竹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满足竹材加工企业对大径级、长枝下高、小尖削度优质原条竹不断增长的大量需求,实施了以立地条件选择、林分结构调控和林地土壤管理等为核心技术的毛竹工业用竹材林高效定向培育技术措施,通过3 a来3种类型示范基地竹林的技术效果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显著改善,毛竹纯林、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立竹度、新竹平均胸径较对照分别增加41.2%、35.7%、38.6%,9.4%、11.3%、8.4%,立竹整齐度、均匀度分别达7以上和6以上;竹材质量显著提高,毛竹纯林、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立竹枝下高、全高、胸高壁厚分别较对照增大5.5%、6.2%、5.3%,6.2%、5.6%、10.2%,3.4%、11.1%、9.9%,尖削度值均为0.4以上,立竹尖削程度下降;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毛竹纯林、竹杉混交、竹阔混交林竹材、竹笋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82.6%、76.7%、47.7%,24.4%、22.2%、38.1%。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流溪河林场5 种不同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 5 种林分枯落物持水能力表现为:荔枝(Litchi chinensis)林> 针阔混交林> 杉木林> 阔叶混交林> 毛竹 林;(2)5 种林分0 ~ 60 cm 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60 cm 土层平均容重大小依次为:毛竹林< 针阔混交林< 阔叶混交林< 杉木林< 荔枝林;(3)5 种林分土壤总孔隙度平均大小依次为毛竹林> 针阔 混交林> 阔叶混交林> 杉木林> 荔枝林;(4)5 种林分土壤贮水量大小为毛竹林> 针阔混交林> 荔枝林> 杉木林> 阔叶混交林。总体而言,荔枝林枯落物持水性最好,毛竹林土壤持水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绍兴汤浦水库库区因长期封育造成毛竹水源涵养林自然退化的现状,通过3年的恢复试验,提出了一套适合此类退化毛竹林快速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即保持3450~3750株/hm2的林分密度,并于每年6月初施以生物肥料2400kg/hm2,2月底和9月初各施复合肥(4份尿素:3份P肥(过磷酸钙):1份K肥(氯化钾)的配比肥料)300kg/hm2;可使退化毛竹林的新竹产量和林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泰宁县大田乡选择4种不同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分,即模式A为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树冠投影比5∶5)、模式B为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树冠投影比8∶2)、模式C为毛竹纯林、模式D为毛竹杉木混交林,分析比较不同模式的毛竹林分生物量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林分的毛竹胸径、竹高等生长因子差异显著,阔叶混交林的毛竹平均单株生物量、胸径和竹高值较高;毛竹单株器官生物量以竹秆所占比例最大,达46.81%~54.27%,其中以模式B的最高;毛竹单株总生物量最大的为模式A,达34.98 kg/株;毛竹群落总生物量最大的为模式D,达139.42 t/hm2。  相似文献   

17.
福建毛竹林生态培育与生态系统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福建毛竹林经营中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提出毛竹林生态培育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经营理念,旨在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措施,因山因林制宜,切忌推广一种固定的经营模式.重建竹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结构与功能体系,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强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生物良性循环,提高竹林的抗逆性,确保毛竹林丰产、稳产,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天气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抗灾减灾及灾后恢复提供参考,调查分析了毛竹林持续高温干旱灾害特征及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等对立竹受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毛竹叶片灼伤、枯黄、失绿变白,严重的全株叶片脱落;竹秆脱水、皱缩、枯黄,中下部位出现黑斑,局部表皮灼伤。竹龄越小受损程度越严重,1度竹死亡率显著高于2度及2度以上竹。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土壤厚度、立竹密度、经营水平等对毛竹林立竹受损程度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其中海拔较高毛竹林高于海拔较低毛竹林,阳坡毛竹林显著高于阴坡毛竹林,且上坡>中坡>下坡,土壤厚度<50 cm 毛竹林明显高于土壤厚度>100 cm毛竹林,立竹密度3 750 4 500株·hm-2和2 250 3 000株·hm-2毛竹林高于立竹密度3 000 3 750株·hm-2毛竹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高于粗放经营毛竹林。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毛竹林的影响因子主要为土壤厚度、坡位,其次为海拔高度、坡向和立竹密度。  相似文献   

19.
以赣中毛竹纯林(MC)、竹阔混交林(ZK)、竹杉混交林(ZS)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容重、孔隙状况、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等土壤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阔叶林(KY)和杉木纯林(SC)为对照,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土壤结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容重大小排序为ZK>MC>ZS>KY>SC;土壤孔隙状况总体表现为阔叶林优于杉木林,毛竹林类型较差;>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在94.43%~97.25%,土壤各层均为阔叶林最大;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值大小排序为MC>ZK>ZS>SC>KY;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MWD和GMD存在差异,与毛竹纯林比较,竹阔和竹杉混交林0~60 cm土层中土壤MWD和GMD均值分别提高了3.38%、4.10%和5.04%、8.11%;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土壤结构指标关联度大小排序为KY>SC>ZK>ZS>MC,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林地资源合理经营及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崇阳县较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毛竹林分为研究对象,对42个标准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坡向(x_1)、坡位(x_2)、坡度(x_3)、腐殖质层厚度(x_4)、土层厚度(x_5)及母岩类型(x_6)为自变量,以毛竹平均胸径(y)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影响崇阳毛竹胸径大小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x_5)、母岩类型(x_6)及坡位(x_2),回归方程为:y=6.332+0.358 x_2+0.060 x_5-0.662 x_6。通过因子分析,将6个立地因子划分为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映了土壤因子方面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反映了地形因子方面的信息。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进行崇阳县毛竹立地划分为4种类型:页岩中下坡厚土层立地类型、页岩上坡中土层立地类型、石灰岩中下坡中土层立地类型及石灰岩上坡薄土层立地类型。应该分别不同立地类型,确定毛竹林经营的主要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描述措施以促进毛竹林高产、稳产与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