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在想什么、盼什么呢?围绕这问题,我先后与平度市麻兰镇的十二个村庄中的百余名干部群众进行了细致的交谈.从中理出了三个共同点:共同化他:优.农民因资金短缺,导致农业投入不足,缺乏发展生产的活力,导致农业失声后劲不足;恼.农用物资(油、肥、农药等)涨价过大(较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例进口尿素,去年54元/袋,今年达到76元/袋),而粮食价格上升幅度很小,产出效益相应减少.共同求望:求政府部门认真落实《条例》与《通知》精神,真正减轻农民负担;望政府部门加大农民“学科技”的强度,加快“用科技”的步伐,多为…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正定县农机局走访了农民机手,机手们提出了很多要求,值得认真思考。(1)盼望有个好的农机作业市场 目前,农户购机,尤其是大型农机,其目的不单纯是自我服务,主要是想投入市场挣大钱。正定县有小麦联合收割机近1000台,机手最担心的是能否找到作业市场,多割麦多创收。而异地作业维修服务跟不上、零配件奇缺且价格昂贵,使机手忧心重重。机手们还呼吁其他农机作业项目也该开辟市场,以利于现有农机发挥作用。(2)盼望农机科技送教下乡 近几年,新型农机具不断投入市场。由于农民机手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不高,常发生一些人为事故。机手想学习…  相似文献   

3.
信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利用好信息就可以打开财源之门,所以有人说:起早贪黑累死累活,莫如一条信息挣钱多。可是,目前有关致富的信息铺天盖地,广大农民面对杂乱无章的信息真假难辨、无所适从。玩不转信息非但不能致富,还可能被人坑骗,蒙受损失。所以农民在捕捉致富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认可言调一致的信息。现在不少报刊都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农副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对那些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短缺或供求平衡等多家媒体言调一致准确程度较高的信息,才予认可。2.面对眼前分析未来。在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时候,有位农民发展无公害蔬…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家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购机种粮的积极性,为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以来,农民是否满意,尚需在哪些方面加以完善?最近,笔者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深入江西吉水县乡镇,进村人户调查,总结归纳农民对此有"四盼":  相似文献   

5.
时朝  李潇  王植 《南方农机》2023,(15):49-51+58
科技成果的转化象征着农业发展形式的创新,代表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革新。只有具备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才能转变农业发展的传统形式,推动农业向机械化、科技化及现代化方向发展。基于此,课题组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农民教育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举措,其作用在于解决农业生产与农业科学研究相脱离的问题,促进农业供需方信息对称和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教育培训是培育新型高素质职业农民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新型高素质职业农民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现状和国外经验,课题组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重视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民行业辅导、建立健全培训体系等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研示范:各级政府部门及农机管理部门应在项目、资金上对农机科研有所倾斜,采取措施大力开展有关粮食综合生产的科研活动.目前亟待开展的工作有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验研究,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技术实验、示范,马铃薯初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业,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并完善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加快发展效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对农民进行科技指导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农民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针对这样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帮助农民完善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做“科技家庭教师”,来指导自家的农业生产。目前,山亭区聘请“科技家教”的农户达3000多户,争聘“科技家教”已经成为引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下发,这已经是中央“一号文件”近些年连续三年关注“三农”问题。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从提高农民收入、工业反哺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这对中国约9亿农民来说不啻福音。纵观这几年来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出台的措施,从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到做出“两个趋向”的重大判断,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做出“两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重…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民赖以生活、生产的重要条件,成为农民的好帮手,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首先应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同时要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及先进而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2.
提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新型农民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在明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质量提出了尊重农民意愿、选聘培训教师、办好培训班、强化项目监督指导、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等7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要加快农业科研创新,  相似文献   

14.
经历20多年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之后,广东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重新凸现。自1997年开始,广东省一些地方,特别是山区,农民的收入增长放缓,甚至出现农民收入下降等现象。目前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仍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7.5%,年收入2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山区总人口的13.7%,脱贫奔小康任务十分艰巨。笔者认为,增加广东省山区农民收入,是一项综合性和长期的工程。1重新认识“三农”的重要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我国现代化,关键性是“三农”问题。农业不发展,农民不富裕,农村不繁荣,就谈不上实现全面小康,工业就没有市场,整个…  相似文献   

15.
1 准确把握农广校面临的大好形势 1.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保障。李克强总理强调,农业科技成果最终是由农民使用的,要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下功夫;要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建立有效的农民免费培训制度;加大对大中专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更多青年人学农务农,使农业后继有人。2014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委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都对大力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农业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0日上午,农业部农业援疆项目物资交接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将本次农业部农业援疆项目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资金5000万元,和农业科技直通车60台(900万元),移交给自治区和兵团的领导。韩长赋部长  相似文献   

17.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发展和推动,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农业先进的生产力。现阶段,农业生产模式已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进程不但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而且增加了粮食产量,把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贫穷的农村、落后的农业、贫困的农民是过去农村面貌的真实写照。从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一号文件,都十分注重三农问题,并把农民教育培训、农村职业教育摆到优先发展位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见,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教育培训,在  相似文献   

19.
20.
<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在新型农业装备与农用物资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为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关项目通过开展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可靠性强化试验和重大产品研究,建立了6个示范平台,开发了4个模型库、15套系统和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