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秋菊 《新农业》2005,(10):39-39
1.阉割、防疫同时进行一些养母猪的农户很重视防疫,但忽视科学方法.为了省事,在给仔猪阉割时,接着又打防疫针;或在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畜牧专家认为,这样做一方面容易使仔猪阉割的伤口难以愈合,同时防疫效果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防疫又属于强刺激,打防疫针容易引起死胎或流产.所以母猪怀孕后最好不打防疫针,仔猪则应在阉割后10~15天再打防疫针.  相似文献   

2.
一、阉割、防疫同进行当前,一些养母猪的农户很重视防疫,但忽视科学方法。为了省事,在给仔猪阉割时,接着又打防疫针;或是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畜牧专家说,这样做一方面容易使仔猪阉割的伤口难以愈合,同时防疫效果也相对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防疫又属于强刺激,打防疫针容易引起死胎或流产。所以母猪怀孕后最好不打防疫针,仔猪则应在阉割后10~15天再打防疫针。二、孕猪患病不用药不少的农村养殖户认为:母猪怀孕后,如果患病时打针用药,会对仔猪胎不利。其实,这种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临床上有些药物如四环素、链霉素…  相似文献   

3.
养猪的误区     
<正>笔者在多年的农技推广工作中发现,不少养猪户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养猪误区,现总结归纳如下,供广大养猪户参考。1阉割、防疫同时进行。当前,一些养母猪的农户很重视防疫,但忽视科学方法。为了省事,在给仔猪阉割时,接着又打防疫针,或是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畜牧专家认为,这样做一方面容易使仔猪阉割的伤口难以愈合,同时防疫效果也相对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防疫又属于强刺激,打防疫针容易引起死胎或流产。所以母猪怀孕后最好不打防疫针,仔猪则应在阉割后10-15天再打防疫针。  相似文献   

4.
<正>颗粒饲料加水和在颗粒饲料中加水搅拌成粥状,往往使其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营养价值降低。正确的方法是:用颗粒饲料喂猪,然后再喂水。阉割、防疫一起搞当前,一些养母猪的农户很重视防疫,但忽视科学方法。一是为了省事,在给仔猪阉割时,接着又打防疫针;二是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这样做一方面容易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推行仔猪边阉割边进行猪瘟预防接种的方法时发现,接受阉割防疫的仔猪仍有成窝发生典型猪瘟的情况。如某县新安乡有6个村11窝阉割防疫猪,其中7窝66头仔猪阉割防疫后第27天、37天、49天、53天、62天各发病1窝,第52天发病两窝,共50头,经临床诊断和死后剖检均确诊为猪瘟。其余16头因提前出售未查。同县另一个乡也采取45~50日龄阉割防疫的方法,但在60~70日龄时均进行第2次免疫注射,结果该乡没有发生猪瘟疫情。为了验证阉割防疫的免疫效果,设计了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母猪阉割术     
一、小母猪阉割术(小桃花)1.术前准备(1)本法适于15千克以下的小母猪。(2)下雨天、猪舍泥泞、刚吃饱的猪(未断奶的仔猪例外),以及猪体、猪群发生疾病和传染病,或防疫注射期间,均不能进行阉割术。  相似文献   

7.
<正>本手术适于3月龄以上及成年母猪,尤其是发过1~2次情的母猪及即将淘汰的种母猪。1术前检查坚持"四不割",即患病猪、正在发情的猪、怀孕期猪、刚饱食的猪都不宜阉割。患病猪体抵抗力弱,阉割易发生事故,同时正在流行疫病(特别是猪瘟)的村庄也不要进行阉割;发情(俗称走栏、起走、闹圈)期的猪生殖器官充血,阉割时容易引起大出血,应在发情期过后5~6 d时再施行手术;已怀孕的母猪阉割易引起流产;猪饱食后腹腔内压增  相似文献   

8.
一忌饱食后阉割饱食后的猪胃肠内容物增多,腹压相应增大,此时阉割,小母猪的子宫、卵巢不易挑出,按压阻力大,肠管易脱出、难还纳,易发生切破肠管或术后夹肠等事故。二忌仔猪刚购进就阉割环境突变和长途运输都会对新购进的猪造成应激,此时阉割极易导致仔猪急性死亡。三忌仔猪断奶期阉割母仔分离和断奶对仔猪产生的应激很大,此时阉割会影响仔猪生长,增加水肿病等应激性疾病的发生。仔猪阉割应在其断奶后7 ̄15天、体重7 ̄10公斤时进行。四忌炎热天的中午或午后阉割炎热天气仔猪的血液循环加快,加上阉割后其子宫和精索断端大都不结扎,仔猪易出血…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散养仔猪阉割及能繁母猪防疫技术是目前养殖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猪阉割后生长迅速、上膘快、肉质好,猪性情温顺,具有便于饲养管理、防止乱配、利于选育猪种等优点。如果在阉割时,没有按照阉割技术要求去做,猪阉割后的好处就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农户养的母猪繁殖出的母仔猪不阉割,基本上对生长影响不大,所以就不阉割。所阉割的均为公  相似文献   

11.
<正>一、控制母猪产后过早发情有些母猪在产后3~6天就开始发情。母猪此时配种导致不能怀孕或怀孕后所产仔猪数量较少,同时母猪发情后废食,不愿哺乳,踏伤仔猪,影响仔猪  相似文献   

12.
一、把好母猪关 1.提高母猪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母猪怀孕后期(产前一个月)增加能量饲料或加喂适量脂肪,对繁殖不但无影响,而且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大有裨益.这样做既能提高母猪初乳与常乳的乳脂率,又能增加胎儿体内能量贮存. 2.定期给母猪注射疫苗 危及仔猪生命和健康的早期疫病主要是红痢、黄痢.初次怀孕母猪在产前一个月和产前半个月分别注射相应疫苗(连续产仔的母猪在产前半个月注射1次即可),可有效预防该病,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仔猪阉割技术是摘除公猪睾丸、附睾或母猪卵巢、输卵管、子宫角的外科手术。笔者从事仔猪阉割多年,现将该技术作简要介绍,供读者或术者参考。1场地选择阉割场地要宽敞、卫生,地势选择前低后高,有利于猪腹腔内容物往前移,术前要求仔猪禁食。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防疫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新养的宠物一般会打防疫针。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在打防疫针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5.
不带耳标的仔猪不能买。仔猪没有打耳号、带耳标,说明没有经过兽医打防疫针,这种猪易发病。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7,(15):111-112
仔猪阶段就是指当仔猪从母体中分娩出来以后在体重达到30 kg之前,在这个阶段,因为仔猪体温的调节能力比较差,而消化机能又不够完善,再加上仔猪处于断奶或者是饲料转换等的应激时期.再加上仔猪处于断奶或者是饲料转换等的应激时期,很容易使得仔猪生病,因为治疗不当就容易造成仔猪死亡。而仔猪的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母猪因为挤压、饥饿、疾病等因素,需要在饲养管理、防疫、环境控制等多方面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对生猪生产的摸索.总结出仔猪阉割与其生长发育和肉品质改善之间的关系.阐明仔猪阉割的重要意义,并分别探讨了仔公猪、仔母猪的手术方法以术及后综合护理、重点注意事项等。制定了一套细致严谨的仔猪阉割方案,有助于提高猪场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扬明爽 《新农村》2000,(3):18-18
一般农户养猪设施简陋,饲养仔猪的效果相对较差,如采用仔猪综合培育技术措施,可提高成活率、增重速度和母猪的繁殖能力,取得较好的饲养效益。 1.母猪怀孕后期饲养管理怀孕母猪分别于分娩前(按预产期推算)40天和3天颈侧耳后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是养殖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非疫病死亡、疫病死亡.为了减少仔猪的死亡,应在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怀孕母猪的管理.供给合理的营养,保证怀孕母猪有良好的体况.另外,做好驱虫、免疫等工作.怀孕母猪过肥过瘦都将影响奶水质量,进而引起仔猪下痢、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一、调整饲料配方高温时,猪群采食量减少,或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增加油脂含量,添加一些抗热应激剂,每吨全价饲料添加小苏打粉(碳酸氢钠)3公斤、50%维生素E200克和200克包被的维生素C。同时,夏季怀孕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容易造成仔猪初生重小、分娩乏力、产程过长、死胎和弱仔增多、仔猪易腹泻及断奶体重下降等。建议怀孕中前期母猪料中适量添加母猪用生理调整营养添加剂,产前4周母猪和哺乳母猪料中酌情添加,可有效促进母猪泌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