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炎、烂鳃、赤皮病是草鱼病中最常见、最流行、死亡率高的“三大病”.严重影响草鱼成活率.特别是刘家湖农场草鱼发病率高.死亡量大,因而抑制了草鱼养殖的发展.1988年,益阳地区农业局水产工作站工程师张启智同志来农场搞技术承包.指导养鱼户汤奎生使用敌百虫。乐果、漂白粉和食盐配制的“四合剂”防治草鱼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俗称草鱼“三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鱼病,常并发流行,其感染率可高达90%,严重的影响着草鱼的产量。因草鱼“三病”的病原体都属革兰氏阴性菌,我们采用以具有强烈抗革兰氏阴性菌作用的 SM_2(磺胺三甲基嘧啶)为主药,配以抗菌抗炎的呋喃唑酮(痢特灵)和醋酸泼尼松,以及有刺激草鱼食欲和治病作用的大黄苏打片(大黄碳酸氢钠片),配成的“四合剂”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许德强 《内陆水产》1995,21(8):24-24
内外结合治疗草鱼“三病”有奇效草鱼细菌性肠炎、赤皮和烂鳃病俗称“老三病”,是池塘养殖中常见的鱼病,也是渔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据笔者多年来调查,由病害致死的草鱼中,有90%左右是由“三病”引起的。可见,有效地治疗草鱼“老三病”,对提高池塘产量,...  相似文献   

4.
郭发定 《齐鲁渔业》2007,24(10):45-45
草鱼"四病"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的合称。因其常见、多发、并发,对草鱼危害很大。用清凉油治疗,可取得奇效。(1)用药  相似文献   

5.
四合剂又称“12510剂”,是由晶体敌百虫、乐果、漂白粉和食盐四种鱼药复合而成,为防治细菌性草鱼病的良药。但在实践中必须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立人 《内陆水产》2004,29(8):21-22
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四大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中草药治疗草鱼“四大病”,就地取材,不污染水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将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赤皮病中草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近百味中草药的筛选,优化组合配制了针对草鱼“三病”(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有明显疗效的4号复方组方——我们命名为鱼健宝;并对各组方剂、疗效、药理分别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草鱼“三病”的临床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4号复方“鱼健宝”对草鱼“三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草鱼“三病”的临床防治试验表明,4个组方的中草药对预防草鱼“三病”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方4“鱼健宝”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草鱼是目前池塘养殖中的主要混养对象之一,然而,草鱼又是发病率很高的鱼种。常见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三病。在危害草鱼中尤为严重。在此,向广大养鱼户们介绍利用“土法免疫”来预防草鱼“三病”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草鱼是鱼类养殖的优良品种,食性广、生长快、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草鱼病多、成活率低,给养殖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草鱼常见的病有:出血、烂鳃、肠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湖南省汉寿县水产科研所从1975年开始,对草鱼鱼病采用“四合剂”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连续四年草鱼成活率达80%以上的可喜成绩。1979年全所151亩成鱼养殖水面,投放6~7寸的草鱼种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作为鲤科鱼类中的一种草食性鱼类,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草鱼“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的流行是制约其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探讨以中草药为主防治草鱼“三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草鱼“三病”流行于5~9月份高水温期,常常是两病或三病齐发,主要危害0.05~0.5千克左右的鱼种。水质恶化,寄生虫侵袭,鱼类营养不良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其综合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乌黑,鳍基充血发红,尾鳍“镶边”,体侧鳞片疏松、脱落,肛门红肿,轻压有淡黄色粘液流出。鳃贫血肿胀,粘…  相似文献   

12.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1986年6月初我们采用六合剂药饵预防,结果也未发生“三病”和死鱼现象。由此认为,六合剂是一种防治青、草鱼“三病”的特效药物。六合剂的配方是晶体敌百虫50克,敌敌  相似文献   

13.
草鱼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大,食料来源丰富,深受养殖者欢迎。但是它多病,从苗种培育到商品鱼的饲养过程中,经常受到鱼病的威胁,致使草鱼成活率较低。尤以草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发生率最高,且都以“三病”并发症死亡率甚高,给养殖者带来了严重损失。如何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4.
李正飞 《齐鲁渔业》2002,19(2):20-20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病害。其发病时间长,对草鱼危害极大,尤以2龄草鱼最易发病,而且常以2种或3种病并发。一些养鱼户采用土霉素加维生素C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100%。 用药方法是:在草鱼“三病”始发期,  相似文献   

15.
马贵华  许明 《水产养殖》2009,30(3):36-37
为防治草鱼“新三病”,提高草鱼成活率,在外用杀菌消毒渔药的基础上,使用黄芪多糖、维生素K,粉、恩诺沙星、板蓝根和维生素C等药物添加饲料,分别在3座水库进行投喂,开展草鱼“新三病”的初步治疗试验。结果为水库1的草鱼在用药后的第3天没有鱼发病死亡。水库2的草鱼5月25日用药,5月29日完全病愈,没有出现草鱼“新三病”复发现象。水库3的草鱼在用药后第4天完全病愈,之后没有复发。表明在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维生素K,粉、维生素C,可提高草鱼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草鱼出血病的效果。添加恩诺沙星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达到治疗草鱼烂鳃病的功效。添加适量的板蓝根对草鱼有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温季节严防草鱼“老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英 《内陆水产》2002,27(7):33-33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老三病”,是草鱼养殖中最严重的病害,每年6~9月份是“老三病”并发病的高峰期,现将草鱼“老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选用。1.取大黄50%、黄柏30%、黄岑20%,共同研成粉末,每100千克鱼重,每次用“三黄粉”0.5~1千克,食盐0.5千克,面粉0.2千克或麦麸10千克,加水和匀,制成半干状适口药饵,投入池中食台上,每天1次,3天为一疗程。2.按鱼塘水面,视鱼体重量,发病程度,用清凉油10~15小盒,新鲜菜油籽250~350克,方法是先将…  相似文献   

17.
草鱼是我县池塘和其他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占养殖鱼类的40—50%,养好草鱼还能带动其他鱼类的增产。但草鱼最大弱点是易发病,是当前影响群众养鱼积极性和池塘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草鱼“四病”流行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减轻危害,提高养殖产量和优质鱼比重。为此,我们于1987年鱼病流行季节,对县内12个乡、33个村、74个组的成鱼和鱼种池进行随机调查,采用现场肉眼珍断与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经调查,发现我县草鱼“四病”流行规律是:  相似文献   

18.
草鱼“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流行季节时间长、发病率高、治愈率低已为同行所知。防治草鱼“三病”在淡水养殖说来,确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说到承包防治谁不摇头吐舌。笔者为了寻求控制草鱼发病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特开展以承包形式,进行探索性试验,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9.
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病”是养鱼生产中的常见病,是渔业生产中较为严重的病害,历来都严重影响着渔业生产。我县在1991年至1992年这两年间草鱼发病率高达90%。几乎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发生鱼病,死亡率有的高达95%以上。为了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流行,我站从1991年开始应用桂林市鱼药厂(地址:桂林市四会路40号,邮编:541001)生产的“灭菌灵”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草鱼常见病一般指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以下简称草鱼“四病”)。这四种疾病为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危害甚大的几种传染性鱼病。据统计:“全国草鱼产量约占我国淡水鱼总产量的1/5…从鱼苗养到成鱼,成活率不到20%”(倪达书1984)。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四病”的严重侵染。这四种鱼病,区域分布广、病原繁殖快,疾病传播迅速,既可造成单纯感染,又可形成并发症。草鱼发病率高,病期长,死亡率高。对于“四病”的研究,省内南城县水科所(1976),江西省水产研究所(1979),张业下(1981),王启赣(1984),叶荫云(1984)等曾有大量报告,这些主要立足于草鱼“四病”的防治,而涉及它们的流行学的内容甚少。为摸清我省草鱼“四病”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作者自1983~1987年,在江西省鱼病病原区系的研究中,对草鱼“四病”流行学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