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8月18日,在广东珠海召开的全国“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应用”会议上,专家们就目前饲用酶制剂在我国生产、销售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酶制剂的使用可提高日粮能量、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日粮配方成本,因而是一种节粮型饲料添加剂。节粮型饲料添加剂是酶制剂有别于其它饲料添加剂最大的特点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曾对饲用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他们于1998年采用一种含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等多种酶的酶制剂,以32.6公斤体重的猪为试验动物,日粮类型按玉米、豆粕和麸皮型进行设计,进行全收粪法消化试验,结…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含有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等多种酶的酶制剂进行猪的消化试验,试验猪体重为32.6kg,日粮按玉米、豆粕和麸皮型进行设计。采用全收粪法进行试验,比较了添加酶制剂和不添加酶剂两组日粮的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能够明显提高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其中粗纤维消化率的改善最为明显,提高了48.9%,粗蛋白消化率提高了16.5%,干物质消化率提高了11.3%。  相似文献   

3.
徐宏波  杜波  程茂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48-6149
[目的]探索饲用酶制剂的作用规律,科学使用酶制剂,避免盲目饲用酶制剂和充分利用饲料资源等问题。[方法]采用单因子设计,设5个处理,分别饲喂不添加酶的基础饲粮和添加4个木聚糖酶水平的加酶饲粮。消化试验选用24头健康、体重约15kg的约克×荣昌仔猪,随机设5个处理,对照组4个重复,其他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结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和豆粕型饲粮中单独添加木聚糖酶,对粗蛋白、有机物、钙、磷、ADF没有改进作用;不加酶与加酶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84.4%与82.7%,能量消化率分别为85.8%与85.7%,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实际应用饲用酶制剂提供了依据,添加单一的木聚糖酶对仔猪的养分消化率和生长性能没有改善作用,需与其他外源消化酶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江苏地区仔猪、生长育肥猪饲粮营养状况及潜在污染,采集不同猪场各阶段饲粮,包括乳猪教槽料、仔猪保育料、小猪料、中猪料、大猪料等。按照国标相应方法进行检测,测定饲粮中常规营养成分如水分、粗蛋白质、钙、磷;微量营养铁、铜、锌等指标。结果表明,依据GB/T 5915—2008仔猪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要求,所测饲粮水分含量全部符合要求,11. 88%的饲粮粗蛋白质含量偏低,3. 45%的饲粮钙含量偏低,6. 58%的饲粮总磷含量偏低。各阶段猪料中大猪料钙合格率最低、教槽料中粗蛋白质和总磷含量合格率均为最低。从粗蛋白质和总磷的绝对含量来看所测猪饲粮潜在的氮、磷污染风险较低。所测饲粮铁、铜、锌含量均超过瘦肉型猪营养需求,但对照《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相应的限量要求,饲粮铁、铜、锌超标严重,各指标超标率分别达68. 33%、62. 71%、76. 67%。铁、铜、锌超出最高限量的最大幅度分别达57. 55%、145. 13%、312. 70%。乳猪教槽料、大猪料是铜、锌超标最严重的2阶段饲粮。由于饲粮中铜锌和粪便中铜锌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从铜锌所测结果可推断出所测猪饲粮中潜在的铜、锌污染严重。所有阶段猪料中教槽料和大猪料存在问题最严重,是猪各阶段料中监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舍饲断奶藏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4.967±0.111)kg的健康断奶藏仔猪45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期28 d,分别饲喂藏猪消化能水平为11.72、12.13、12.55、12.97和13.39 MJ·kg~(-1)的饲粮,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消化试验,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饲粮的养分消化率。【结果】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断奶藏仔猪日增重逐渐增加,料肉比逐渐降低(P0.05),而平均日采食量与平均末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11.72 MJ·kg~(-1)组日增重显著低于12.97与13.39 MJ·kg~(-1)组,而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与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随饲粮能量水平的上升逐渐提高(P0.05),总能消化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粗蛋白质与粗灰分的消化率受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浓度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消化能水平为12.13与12.55 MJ·kg~(-1)处理组谷丙转氨酶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指标受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认为,饲喂断奶藏仔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当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6%时,适宜的消化能水平为12.55 MJ·kg~(-1)。  相似文献   

6.
用三种营养水平的饲粮对杜长杂肉猪迷行饲养试验、消化试验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以含可消化能2.99兆卡/公斤,粗蛋白质16.66%的水平较好,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高,饲料费用低。在当前发展瘦肉型猪的生产中应推广日粮营养水平比较平衡的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7.
刘亚力  刘宁 《饲料博览》1999,11(10):33-34
一个好的饲用酶制剂产品的生产过程大致需经过多酶系统设计、酶配方确定、酶源生产、后处理、复配等步骤,而其它应用对象则有猪、禽、反刍动物、水产动物等之别。饲用酶制剂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因此在酶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保证使用效果。1饲用酶制剂多酶系统的设计1.1饲料的特异性构成不同类型日粮所用饲料原料千差万别,因而其中所含抗营养因子也各不相同,如我国的常规口粮主要是玉米一豆粕型,属低粘度日粮,其中所含主要抗营养因子为木聚糖、果酸、乙型甘露聚糖等,它们在消化时的粘度低,乙型甘露聚糖还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  相似文献   

8.
选用35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60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28 d无酶制剂基础饲粮(对照组)、普通加酶饲粮(普通加酶组)和加酶预消化饲粮(加酶预消化组),旨在研究加酶预消化饲料品质及其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预消化组饲料混合均匀度、无机磷、酸性洗涤纤维和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加酶组和对照组(p<0.01);加酶预消化组仔猪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普通加酶组(p<0.01);加酶预消化组仔猪能量和钙表观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普通加酶组(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也有提升,但差异不显著;加酶预消化组仔猪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普通加酶组(p<0.05)和对照组(p<0.01).分析表明加酶预消化饲料能提高断奶仔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进而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9.
在初产母猪日粮中加抗菌素类促生长剂,对实验猪的几个主要生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组与对照组在断乳进体重,断乳仔猪个体均重,母猪哺乳期失重及断乳后分情间隔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饲粮中添加促生长剂对提高初产母猪生产性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谷物类 常用的玉米,大麦.碎米.甘薯(干)、高粱、稻谷等。这类饲料的特点是能量高,粗纤维少、适口性好,是配成猪禽日粮的主体,但粗蛋白含量较低,在配方中不能单独使用.而需几种饲料配合。仔猪、雏禽日粮中占60%~70%,肉猪、蛋禽日粮中占50%,母猪日粮中占40%。2 糠麸类 常用的有米糠、麸皮等。这类饲料的特点是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高,能量低,体积大,在仔  相似文献   

11.
高纤维日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猪消化率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消化试验和生长试验,对猪饲料中常用的复合酶制剂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制剂改善了15kg体重仔猪和60kg体重阶段生长猪的能量、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但只有体重15kg仔猪的粗纤维消化率有显著改善(p<0.05)。在生长猪阶段(30~60kg)添加酶制剂,猪的饲料转换效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但对日增重无显著影响。而在肥育猪阶段(60~90kg),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对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饲料酶制剂的应用效果与猪的生长阶段和酶制剂的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使用甜菜渣和苜蓿草粉作为生长猪日粮主要纤维来源,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的纤维对生长猪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道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为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为3组,3个组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6%和8%。结果表明,(1)日粮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随纤维含量的提高,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2)将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到8%,显著促进了胰脏和结肠的发育(P>0.05);(3)将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到8%,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中的总水解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消化试验来评定豆粕和菜籽饼对生长期藏猪的营养价值。[方法]选择30头平均体质量(12.12±2.56)kg、健康状况良好的藏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豆粕饲粮(15%豆粕+85%基础饲粮)和菜籽饼饲粮(15%菜籽饼+85%基础饲粮)。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豆粕和菜籽饼中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脂肪(EE)和粗蛋白(CP)含量,采用内源指示剂(酸不熔灰分)法测定上述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豆粕和菜籽饼中DM、Ash、EE、CP的含量分别为88.49%、5.41%、2.58%、38.86%和90.32%、7.05%、10.23%、29.15%;生长期藏猪对豆粕和菜籽饼中DM、Ash、EE、CP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2.84%、27.25%、90.76%、84.36%和80.68%、20.64%、89.12%、79.86%。[结论]豆粕和菜籽饼均能作为生长期藏猪的饲料来源。生长期藏猪对豆粕和菜籽饼中不同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存在差异,豆粕对生长期藏猪的营养价值高于菜籽饼。  相似文献   

14.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体重分别约为20和50 kg的猪480和300头,均按完全区组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了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对照组2个阶段(20~50和50~90 kg)分别饲喂粗蛋白含量为18.5%和16%的高蛋白日粮;试验组饲喂粗蛋白含量为15.5%和14%的低蛋白日粮,只补加赖氨酸。结果表明:以真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标准配制生长肥育猪饲料,粗蛋白水平降低12.5%~16.2%,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猪肉品质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而且在背膘厚、系水力等指标上还略有优化趋势,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肥育猪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用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6头,分成对照组、中药组、中药+西药组、西药组4组,每组4个重复。分20~30 kg,30~70 kg,70~110 kg三个阶段进行消化试验,测定中草药添加剂对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西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在20~30 kg,30~70 kg,70~110 kg阶段,中药组的CP的消化率均有所提高,其中30~70 kg阶段分别提高了3.33%(P<0.05)和4.61%(P<0.05);EE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17%(P<0.05)和11.63%(P<0.01),11.78%(P<0.01)和16.06%(P<0.01),4.45%(P<0.05)和6.58%(P<0.05); CF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99%(P<0.05)和5.3%(P<0.05),5.73%(P<0.05)和15.30%(P<0.01),8.76%(P<0.05)和13.75%(P<0.01);中药组ASH,Ca2+的消化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与西药组无显著差异,但都比对照组有显著、极显著的提高。P的消化率在前期和后期的变化与ASH,Ca2+的相似,但30~70 kg阶段4个组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还表明,就消化率而言,中草药添加剂与抗菌素和化学合成药物之间,不存在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取30头平均体重为(60±0.20)kg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正常蛋白日粮(对照组,14.52%蛋白),低蛋白日粮添加0.49%丙氨酸(负对照组,12.52%蛋白),低蛋白日粮添加1.0%酪氨酸(试验组,12.52%蛋白)。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果表明,①饲喂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和试验组摄入氮均显著降低(P<0.05),尿氮排放量和总氮排放量均显著下降(P<0.05),粪氮排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酪氨酸可显著提高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利用率(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和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其余血液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对育肥猪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⑤饲喂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背肌pH45min、pH24h、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蛋白日粮中添加酪氨酸可显著提高肉色红度值(P<0.05)。⑥与对照组相比,饲喂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血浆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喂低蛋白日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并减少氮排放,补充酪氨酸可提高育肥猪表观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利用率并改善肉色。试验填补酪氨酸在低蛋白日粮中研究空白,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蜂胶及Penac-T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猪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仔猪生长至育肥结束出栏进行为期12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组添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均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P<0.05)和饲料利用率(P<0.05);在育肥期,各试验组饲料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得到提高;从经济效益看,可促进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生长育肥猪可消化赖氨酸适宜需要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用饲粮,研究不同赖氨酸补加水平对20~60kg,60~90kg长×撒杂交猪(48♂,48♀)生产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同时用3头回—直肠吻合术猪分别测定生长期(20~60kg)和育肥期(60~90kg)猪基础饲粮中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在生长猪饲粮(实测赖氨酸0.523%)和育肥期饲粮(实测赖氨酸0.415%)中补加赖氨酸,使其总赖氨酸水平分别达到0.75%和0.565%时,显著改善试猪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血清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显著,但不影响胴体品质。试猪基础饲粮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和真消化率测定结果分别为:生长猪(20~60kg):表观赖氨酸消化率80.7%,真赖氨酸消化率85.7%;育肥猪(60~90kg):75.4%,80.4%。综合饲养试验和赖氨酸消化率测定结果求得生长育肥猪表观和真可消化赖氨酸适宜需要量依次为:生长猪(20~60kg):0.649%,0.675%;育肥猪(60~90kg):0.463%,0.484%。若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采用Lys/DE表示,生长期(20~60kg):0.49g/MJ DE,0.51g/MJ DE;育肥期(60~90kg):0.35g/DE,0.36g/DE。此时,其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模式分别为:100∶60∶65∶18;100∶65∶71∶21。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温环境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65.90±3.37)kg 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头公,5头母),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6.02%,2组、3组为试验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和12.0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温度为29.53~31.16℃条件下,2组、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提高2.49%和1.81%,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血清皮质醇(F)、T3、T4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血清尿素氮(BUN)浓度 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5%和19.13%,差异均显著(P <0.05);氮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粪氮排泄量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8%和25.64%,差异均显著(P <0.05)。由此可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未能缓解热应激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干燥黑水虻虫粉替代育肥猪饲料中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的可行性,以黑水虻干燥虫粉为原料,选择18头3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按照等能等氮配方设计,试验Ⅰ组将饲料中豆粕等蛋白质原料用25 kg鱼粉替代,试验Ⅱ组将试验Ⅰ组中的鱼粉用25 kg干燥黑水虻虫粉替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正试期28 d,计算各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F/G),收集粪便并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消化率,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清并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增加19.58%和4.27%,料重比分别降低9.76%和3.14%,各组间平均日增质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粗灰分消化率均显著降低;各组间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各组间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按照等能等氮配方设计,育肥猪日粮中用干燥黑水虻虫粉等量替代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