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刘玉龙  马俊杰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2):143-144,193
不同类型工程项目对土地的影响不同,针对平原区县城地下水型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地影响作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结构、土壤、水土流失四方面的分析,并提出来相应保护对策和措施,为减轻工程项目对土地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灌溉水源是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能否有效开发的关键。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国家水网工程规划建设,为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考虑北方地区已建、在建及规划的供水工程,基于自然适宜、利用高效、发展稳定三方面评价准则,结合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方法,开展了雨养情景和供水灌溉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雨养农业情景下,北方地区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别为2.9万、1.0万和0.6万km2。灌溉农业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明显增加,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将分别达到5.4万、7.6万和6.5万km2,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和甘肃3省(自治区)。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家水网工程效益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锐  焦锋 《水土保持研究》1994,1(4):112-126
大柳塔地区是神府─东胜煤田一、二期工程开发建设、生活服务、交通设施及行政指挥中必,这里集中了该煤田几乎所有的国家统配煤矿和85%以上的地方及群众兴办的煤矿.强烈的人为活动对该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历史上形成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沿主川道分布的良田(水浇地)锐减,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土地的污染对土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以1987年的彩红外航片像片和开矿前的图文资料作为本底依据,参考1992年陆地卫星资料,采用实地调绘方法,编制了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清查了研究区内采矿和建设活动引起的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利用方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土地保护与建设,以及退化土地的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该以秭归县为例,充分认识三峡工程的淹占情况及水土流失的现状,并就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开发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水土流失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资源在人为利用条件下的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其国  刘良梧 《土壤》1990,22(5):225-229,233
  相似文献   

7.
影响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对水土流失治理投入的不足,水土保持管理组织必须转变观念,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充分利用,以保障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进行。水土保持项目可开发利用的社会资源包括财力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水土保持项目可用于交换的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考虑到资源主体的差异与资源类型,可将社会资源的利用方式分为资金募集、志愿者招募以及与企业的合作。水土保持项目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包括与交易关联的推广、共同主题的联合推广、授权或许可、信托以及BOT等。  相似文献   

8.
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市举办,为迎接全运会召开,济南市在城镇基础设施、体育场馆及相关配套方面进行了大量建设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大多涉及到土地利用的变化。为了揭示大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采用2003—2005年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数据源,以济南市城区为研究区,采用修正的动态度、开发度、耗减度等一系列指标对土地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信息熵对土地空间结构合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区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林地、未利用土地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热区",相互之间变化明显,其中耕地转移面积达到285.87km2,新增面积354.33km2,变化面积最大,交通设施用地动态度最高,为0.67;信息熵呈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1.77增加到2004年的1.835,空间结构总体呈现良性变化;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动力,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利用的变化方向。该研究对其他举办大型运动会的城市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科学评估湖北省土地资源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现状,对湖北省1949—2012年的粮食生产特征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引入粮食生产相对波动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进行详细评估。[结果]研究期内湖北省粮食生产呈周期性波动特征,生产过程受自然灾害和政策影响显著,平衡外界影响因素能力薄弱,容易出现起伏;人口增幅小于粮食产量增幅,人均粮食占有量呈4个明显波动周期;2012年湖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主要以人口超载、粮食短缺为主要特征。中部平原湖区耕地资源丰富,人粮关系协调,为粮食盈余区域;西部山区和东南部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缺乏,人口压力较大,粮食短缺,为人口超载区域。[结论]保护耕地,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稳定粮食生产政策是切实保障湖北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采取土地整理,它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根本性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同时,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障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安全,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对区域水资源、区域景观生态的协调度等区域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从而探求能够保证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水资源供给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为制定长三角地区城市水土协调利用政策提供依据,也可为"十三五规划"中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的实现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基于"结构—功能"理论,从城市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三项基本功能出发,分析水资源供给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并以2001—2014年长三角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构建计量模型。[结果]区域整体范围内,城市生活用水供给量与生活用地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用水供给量与生产用地规模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服务用水供给量与公共服务用地规模不显著;就影响程度来看,生活用水与生活用地的回归系数为0.339 3,生产用水与生产用地的回归系数为0.086 7;水资源供给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在不同城市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其影响也越明显。[结论]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水资源供给对生活、生产用地的影响已经显现,并且对生活用地规模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生产用地规模的影响,而对公共服务用地的影响尚未显现;一旦出现水资源危机,大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受到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引水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通过对深圳市东部供水水源工程建设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可能产生的危害分析,并结合本工程实际,采用分类治理的方法,提出治理方案。对其它引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分析北京市怀柔区水资源供需形势以及近年来供用水发展趋势可知,南水北调进京以前,怀柔区需水量远大于可供水量,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水资源保护的主要侧重点是节水,主要考虑从建设管网,普及居民家庭节水器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方面来开展节水工作。2014年南水北调进京以后,怀柔区供水量大幅下降,水资源短缺形势将得到有效缓解,水资源保护的主要侧重点是水环境保护和治理,主要从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行地下水资源回补等方面开展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城市供水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春市是全国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城市供水又具有对“引松入长”工程依赖性大的特点,抵御风险性能差,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认清水资源紧张形势,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在分析长春市城市水资源供需形势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水源枯竭性风险、水质污染性风险、突发灾害性风险以及经济成本过高性分险等加以详细分析,并从节约用水、已有水资源挖潜、周边水资源开发、完善水市场机制、水资源保护和应急水源地建设方面提出了长春市城市应对供水风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郑市水资源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新郑市地处中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人均水资源量200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目前新郑市地下水超量开采,地表水污染严重,存在着一系列较严重的水资源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将直接制约新郑市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针对新郑市地区特点,采用3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方案,应用定额法分别对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进行预测,结合可供水量和现状用水问题分析确定了较合理的方案。根据需水预测结果和新郑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情况,给出了适当的建议和对策,为新郑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深圳市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即深圳市东部供水水源网络工程在兴建工程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分为4个阶段,进行具体环节具体处理。从根本意义上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对大型地下工程如何保护环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深圳市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即深圳市东部供水水源网络工程在兴建工程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分为 4个阶段 ,进行具体环节具体处理。从根本意义上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对大型地下工程如何保护环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土壤入渗与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土壤养分流失和面源污染等密切相关。通过对紫色土中的黏壤土进行不同积水深度下连续供水和相同积水深度下间歇供水的土柱模拟实验,对紫色土一维垂向入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积水深度为1~10cm时,积水深度对累积入渗量及入渗率基本上没有影响;积水深度一定时,连续供水下土壤容重和初始含水率对紫色土入渗特性有较大影响,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随土壤容重和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积水深度一定时,间歇供水下紫色土入渗曲线为间断的非连续曲线,第1周期与连续供水的入渗过程一致。从第2周期开始,间歇供水的累积入渗量及入渗率均小于同条件下的连续供水,间歇供水的紫色土入渗特性与供水周期及循环率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因水质保护对渔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为陕西省安康市渔业养殖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查阅法和调查法,分析影响安康市渔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结果]从长远看,水质保护对渔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从短期来看,则会在年产值、养殖技术选择、消费群体选择等方面形成限制性因素。滤食性鱼类养殖年产值仅相当于投食性鱼类养殖收入的10%,渔业养殖结构调整使安康市渔业养殖收入大幅度下降。[结论]采取政府护水宣传与补偿相结合推动渔业结构调整,科学指导选择优良滤食类鱼种与培训相结合提高养殖技术,政策引导使水产品逐步向市场多元化方向发展等措施促进安康市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水土保持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防治水土流失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重要内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本身是一项水土保持工程,其是否需要水土保持方案,如何编制是亟待解决的科学与生产问题。从分析其自身特点入手,从现状与法律的规定性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把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思路渗透到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相关设计中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办法,并以山区、风沙区和丘陵区的3个项目为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