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粘虫主要以二、三代为害。大发生年防治面积多在二千万亩左右,如防治失时,作物即被大面积吃光,造成严重减产。过去防治粘虫常用粘虫散,由于污染等原因,国务院规定于1983年起停产,因此,急需找出取代药剂。晶体敌百虫毒性低、药源充足、杀虫力高、运输方便。但粮食主产区常因缺乏喷雾器而不能应用,因此,1982年我们在进行植株上落土量试验的基础上,和北票县植保站等单位协作进行了晶体敌百虫(及敌敌畏乳油)毒土扬撒防治谷田三代粘虫试验。1983年成立了辽宁省(暨昭盟)晶体敌百虫毒土扬撤防治粘虫开发试验协作组,进行了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为改进剂型,并参试了80%敌百虫速溶粉。  相似文献   

2.
二氯苯醚菊脂又名除虫精,是一种新型的拟除虫菊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长、对农作物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一九七三年英国首先合成,国内江苏省农药所一九七五年试制成功,一九七九年我们用此药在粘虫上进行试验。一、试验方法农药样品是江苏省农药所合成的10%除虫精乳油。试验在春小麦地进行。用药量为:每亩用10%除虫精乳油6毫升、5毫升、3.5毫  相似文献   

3.
1989~1991年对增效杀灭菊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四种增效剂中以增效磷效果最好。增效杀灭菊酯对3龄粘虫幼虫的增效倍数为2.51,田间增效性试验也证明增效杀灭菊酯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增效杀灭菊酯30~45克/公顷(有效成分,下同)防治小麦粘虫施药后1天效果达94.5~98.9%,与杀灭菊酯75~90克/公顷的防效相当;防治大豆蚜用量22.5,~37.5克/公顷,施药后5天防效达91.9~97.6%,与来福灵和乐果的效果基本相同。示范试验,增效杀灭菊酯用量30~60克/公顷防治小麦、玉米粘虫效果在97.3%以上。增效杀灭菊酯的使用成本只是杀灭菊酯的6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比较了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5%氰戊菊酯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对玉米粘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试验药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玉米粘虫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7天防效均大于87%,可以用来防治玉米粘虫。5%氰戊菊酯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有较好的持效性,施药7天后防治效果接近90%,可以与其他药剂的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5.
蔬菜施用农药会对蔬菜造成污染,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应大力提倡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无公害”蔬菜,要以农业防治病虫害措施为基础,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尽量使用高效、低毒、残效期短的农药品种。生产“无公害”蔬菜,应选用以下农药: 一、安全间隔期2天的农药:二氧苯醚菊酯(除虫精)、氯氰菊酯(兴棉宝)等。 二、安全间隔期3天的农药:巴丹、杀虫双、乙磷铝、杀草丹、氟乐灵等。  相似文献   

6.
二氯苯醚菊酯[3一苯氧基(艹卡)基(±)一顺。反-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的新型杀虫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于1975年试制成功,1978年5月与农科院原子能所合作,在国内首次合成~(14)C标记的二氯苯醚菊酯,为研究二氯苯醚菊酯在动植物体的残留和代谢提供了条件。根据药效试验的结果,近几年来对二氯苯醚菊酯在水稻、茶叶、苹果、柑桔、蔬菜、烟草和棉花等作物上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证明它在各种作物上的残留量都是低的,消解速度很快。二氯苯醚菊酯也是防治旱作害虫的优良药剂,药效试验证明,20~50ppm的二氯苯醚菊酯即可有效地防治麦类的粘虫和蚜虫。但在小麦上施用二氯苯醚菊酯后,它的残留量是多少,上述用量是否安全等问题须进一步弄清。为此,我们用放射性~(14)C标记的二氯苯醚菊酯测定了它在小麦上的残留动态和残留量,为二氯苯醚菊酯在小麦上的安全使用标准提出依据,并为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估价。  相似文献   

7.
BT乳剂是新型的苏云金杆菌制剂,1983年用于防治菜青虫效果良好。BT乳剂与聚乙烯醇砂包衣颗粒剂防治玉米螟,1983年在北京市通县曾有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在公主屯乡水口村玉米地进行,以化学农药(百树菊酯、1605)为对比,同时进行BT乳剂不同施用方法和生物农药7216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8.
1960年我们曾用苏芸金杆菌和苏联杀虫菌粉 3号处理粘虫 3—5龄幼虫,在72小时内未见有因病死亡情况。刘祟乐教授等(1960)用苏芸金杆菌粉(约每克含孢子30亿)1:100—1:1000的稀释液对粘虫3龄幼虫试验,获得90%以上的杀虫效果,并将该菌与六六六混用对粘虫幼虫的致病有增效作用。钱念曾、陈仲梅等(1962)从苏芸金杆菌和腊螟杆菌单用和分别与敌百虫及DDT混用进行试验,结果当杆菌与DDT混用时可达  相似文献   

9.
毒力测定表明,速灭菊酯对赤松毛虫有极高的触杀毒力,对8龄幼虫浸渍LC_(50)仅0.0398ppm。对5龄赤松毛虫点滴LD_(50)测定,速灭菊酯为0.56微克/克体重,滴滴涕为23.19微克/克体重;对5龄粘虫浸渍LC_(50)测定,速灭菊酯为13.18ppm,滴滴涕为288.4ppm。田间药效试验,速灭菊酯5ppm对5~6龄赤松毛虫喷雾,24小时杀虫率为100%,击倒力和敌百虫相当。对高粱的4~5龄粘虫,0.006%速灭菊酯颗粒剂每亩25斤,杀虫率为100%,每亩用量(有效成分)仅0.75克。对大豆蚜速灭菊酯50ppm喷雾,不论杀虫效果和残效性,都不如乐果333ppm喷雾。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防治虫害是保证玉米产量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2014、2015年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用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福戈(氯虫·噻虫嗪)4种药剂在玉米拔节期防治粘虫,玉米大喇叭口末期或抽雄前防治玉米螟,以期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双面粘虫板是利用不同害虫趋色习性,添加昆虫信息素和引诱剂,配套高分子粘虫胶,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合成的新一代除虫产品,具有无毒、无污染、粘力持久、使用简便等特点。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大幅度减少用药次数,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新型防治虫害工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黄杜鹃花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同时报道了黄杜鹃花提取物对粘虫、小菜蛾的拒食和胃毒活性试验以及对菜青虫的盆栽防治试验。并对黄杜鹃提取物较纯组份FC—22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黄杜鹃氯仿、苯及二氯甲烷抽提物都有较高的活性。害虫取食黄杜鹃活性物质后会迅速出现兴奋、痉挛、呕吐等症状。FC—22是目前我们分离出活性最高的组份。150ppmFC—22对五龄粘虫幼虫的拒食率达93%。FC—22对三龄粘虫的LC_(50)为209ppm。对小菜蛾抗性及敏感两个品系的比较试验表明,抗杀灭菊酯的小菜蛾对黄杜鹃花二氯甲烷提取物没有表现出抗性。黄杜鹃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盆栽防治效果较好,残效较长,在施药初期黄杜鹃提取物对菜白蝶有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对孵化后的菜青虫一岭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无杀卵作用。另外,对粘虫呼吸作用及多功能氧化酶测定结果表明,黄杜鹃提取物FC—22对粘虫幼虫的呼吸作用有一定影响,对粘虫的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延安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29种,病害14种;通过普查结合田间详细观察、借助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器、黄色粘虫板和黄色粘虫带等器具,基本掌握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摸清主要病虫害种类基础上,对危害严重、发生范围广的病虫害进行了无公害防治试验研究,筛选出了贴更海棠锈病、芍药白粉病、介壳虫类、桃粉蚜等无公害防治药剂和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除虫菊又叫杀蚊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十九世纪由日本传入我国,栽种于浙江、江苏一带,由于除虫效果特别,所以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除虫菊花和叶均可杀虫。除早菊酯为强力触杀剂,有麻痹与  相似文献   

15.
<正> “磷菊酯乳油”由杀灭菊酯、氧化乐果、增效剂和乳化剂等复配而成。含有效杀虫成份25%,具有虫螨兼治,高效广谱,对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较理想的复配型农药(农药登记证号LS90307)。一、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从田间试验结果看出:25%增效磷菊酯乳油2000倍、4000倍液防治棉铃虫的效果达90%以上。较杀灭菊酯提高5.1—9.3%,较氧化乐果提高15.4—37.2%,较磷菊酯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大灭菊酯是上海彭浦化工厂采用最新科学技术研制成的新型杀虫杀螨剂。据近年来在江苏、山东、上海的十七个县的水稻、棉花等多种作物上进行试验示范,效果显著,趋势一致,证明该药不仅具有内吸性强、药效期长、杀虫范围广、杀虫效率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对作物具有明显地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and Granara de Willink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新入侵害虫,为筛选出防治木瓜秀粉蚧的高效药剂,明确其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龄若虫和雌成虫对15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从15种药剂中筛选出5种对木瓜秀粉蚧毒力较高的杀虫剂,分别为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虫螨腈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哒螨灵水乳剂和15%唑虫酰胺悬浮剂;其中,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木瓜秀粉蚧的致死中浓度(LC_(50))最小,2龄若虫和雌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0.243 0、0.782 1 mg·L~(-1),其次为10%虫螨腈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15%哒螨灵水乳剂,15%唑虫酰胺悬浮剂的LC_(50)值最大;木瓜秀粉蚧2龄若虫对药剂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雌成虫。【结论】就生物活性测定而言,在木瓜秀粉蚧爆发时,可选用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虫螨腈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哒螨灵水乳剂和15%唑虫酰胺悬浮剂作为当前防治木瓜秀粉蚧的主要防治药剂,可有效遏制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5种杀虫剂对粘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室内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胃毒法、卵和蛹采用浸渍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杀虫剂对粘虫卵、1龄幼虫、3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的室内毒杀作用。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虫剂对卵的触杀作用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对幼虫的毒杀作用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对蛹的触杀作用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辛硫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粘虫卵和幼虫的毒杀效果最好,对卵、1龄幼虫、3龄幼虫、5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276、1.555、0.109和1.483 mg/L;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粘虫蛹的触杀效果最好,LC50为5.539mg/L。建议根据粘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在生产中将甲维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作为防治粘虫的首选药剂。与其他供试的4种杀虫剂相比,氯虫苯甲酰胺对粘虫卵和蛹的毒杀作用最弱,对1龄、3龄、5龄幼虫的毒杀作用略高于辛硫磷或与其相当,显著低于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建议在粘虫大发生时慎用。  相似文献   

19.
沈阳地区麦田主要扑食性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丽草蛉等。防治二代粘虫时(六月上、中旬)正逢这些天敌的盛发期。DDT、粘虫散等防治粘虫,麦田天敌也同时受害,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近年来试用除虫脲1号代替上述药剂,明显看出对粘虫防效显著,残效期长。但是,对天敌有无杀伤?药剂污染对天敌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有何影响?尚无系统研究。为此,1981年进行了除虫脲对麦田主要扑食性天敌影响的观察。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室内和田间两部分。药剂:除虫脲1号(代号 TH6040)胶悬剂,有效成份20%,系唐山市化工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既能防治扶桑绵粉蚧,又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的高效低毒药剂品种,本试验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3%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1 500倍液进行田间喷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d,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为96.5%,23%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效为96.0%; 药后3d防效均为100%。且低毒,均可作为目前高效防治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