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牛双芽巴贝西虫病李文生(甘肃省平凉地区动物检疫站·744000)牛的双芽巴贝西虫病是双芽巴贝西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热性疾病.黄牛、水牛和瘤牛都可感染.1病原属于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血孢子虫目、焦虫科(或巴贝西虫科)、巴贝...  相似文献   

3.
1987年6—9月,我们应用国产咪唑苯脲对自然感染的黑白花牛进行了临床试验,其结果如下。一、安全性按1—4.5mg/kg剂量一次肌肉注射47例,仅5例在药后10—15分钟出现副反应,例如流延、软咳、不安、起卧不定、短暂躺地,副反应频率为10.6%,当牛并发肺炎、胃肠炎或存在个体差异性时才  相似文献   

4.
5.
双芽巴贝斯焦虫(B.bigemina)是对牛危害较大的一种血液寄生虫,虫体经微小牛蜱、镰形煽头蜱和二棘雪蜱等中间宿主传播。当蜱叮咬牛体时,虫体随蜱的唾液进入牛体,随即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在我国,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由于我省多山地灌丛,气候温暖潮湿,适宜传播媒介一蜱的生长发育。因  相似文献   

6.
7.
牛双芽巴贝氏梨形虫病 (简称双芽巴贝氏虫病 )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季节性疾病。在陕西省宝鸡地区 ,本病常发生于 6~ 9月份。黄牛 ,奶牛均可发生 ,且呈现明显的“三高三低”流行特点 ,即两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症状轻 ,易治愈 ) ,成年牛发病率低 (症状重 ,死亡率高 ) ;奶牛发病率高 ,黄牛发病率低 ,由外地引入牛发病率最高 ,当地牛发病率低。笔者在宝鸡农校兽医门诊部工作中诊治牛双芽巴贝氏虫病 2 81例 ,现就对该病的早期诊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1 典型临床症状体温升高 ,达 4 0~ 4 1.5℃ ,呈稽留热型 .可持续一周或更长。心率加快 ,心音亢进 …  相似文献   

8.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采取控制传播媒介和药物预防注射为中心的综合防制措施,在蜱活动的4-11月份,选用双甲脒和螨净,进行牛体表喷洒灭蜱,两种灭蜱药每半月交替使用一次。在牛双芽巴贝斯虫病发病季节5-9月份,选用贝尼尔、咪唑苯脲进行两次预防注射或缓释剂一次预防注射,经过二年防制工作,防制点没有发生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牛体蜱数从9-282只/头次下降到0-11.3只/头次。间接血凝试验结果显示,牛阳性率从  相似文献   

9.
10.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 ,由蜱通过吸血传播 ,呈急性发作的牛血液原虫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1 发病情况台州市黄岩区上洋乡前岸村蔡某和下方村袁某 ,2 0 0 0年从河南调入放牧母牛 1 5头、犊牛及后备牛 1 2头 ,2 0 0 1  相似文献   

11.
12.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旧称为牛双芽焦虫病 ,是牛蜱吸血过程中将牛巴贝斯虫传入牛的血液破坏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疾病。1 流行病学发病时间为春末至秋天 ,夏秋最多 ,1~ 5岁的牛发病较多 ,青壮牛发病重 ,幼牛易感而轻 ,外地引进牛和良种牛易感。初为爆发 ,后为散发 ,多发生在沙山地带 ,发病快、死亡率高。2 临诊症状潜伏期为 1 2~ 2 4d ,病初患畜体温偏高 ,精神、食欲稍异常 ,可视粘膜充血或微黄 ,一般初期病状不明显 ,当虫体迅速繁殖排泄大量毒素时 ,病牛体温升高到 40℃~ 42℃以上 ,成稽留热型 ,反刍停止(个别不停 ) ,食欲减退甚至于废绝…  相似文献   

13.
托克逊县是牛环形泰勒虫病的疫区之一,准确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是防控该病的要点。论文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方法检测和临床诊断的方法综合确诊45头舍饲患牛作为研究对象。将45头阳性牛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以及空白组,按1、2、3、4、5d以及1周,分别对每组患牛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定、血涂片观察、染虫率统计,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托克逊县夏乡5个镇散养户的194头牛血液涂片中62份有环形泰勒虫虫体;PCR检测有57份DNA样品得到与预期结果相同的534bp条带;临床诊断有45头牛表现为牛环形泰勒虫病症状;西药治疗组治愈率为93.33%(14/15)明显高于中药治疗组治愈率为73.33%(11/15)。西药组对于治疗环形泰勒虫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为新疆有效治疗环形泰勒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中西药结合治疗马泰勒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99年春至今本市拉法、漂河、乌林、新农等乡镇的马匹相继发生以高热、贫血、黄疸、迅速消瘦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用退热药及抗生素、黄色素治疗无效 ,经市兽医总站化验室诊断 ,确诊为马泰勒虫病。本院从 1 999年春开始 ,共收治马泰勒虫病病马1 2例 ,经中西药结合治疗 ,全部治愈。1 流行情况 本病是依靠蜱的传播而引起暴发与流行 ,以 3月末至 5月份多发 ,6~ 8月份零散发生 ,各日龄的马均可发病 ,发病率达 2 %。2 临床表现 体温升高达 40℃以上 ,呈稽留热型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呼吸、脉搏加快 ,眼结膜苍白、黄染 ,随着…  相似文献   

16.
我市80年代末发现黄牛焦虫病,在罗文、茶垭、红旗等乳役兼用牛基地乡呈地方性流行。经临床、剖解、病原检查确诊为牛双芽巴氏焦虫病。中西结合治疗142例,治愈140头,治愈率为98.59%,比单纯采用抗原虫的西药治疗41头的治愈率高20.54%。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恭请同行指教。 1 诊断 1.1 临床症状:患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迟缓,结膜渐红流泪,局部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感;体温平均40.5~41.5℃,稽留三天以上的占发病数的73.22%;心跳每分钟110~126次,重者精神高度沉郁,卧地不起,食欲极度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蠕动微弱,呼吸加快,大便前期干呈黑褐色,后期拉稀,小便频,数量少色深黄或呈红色,眼角糜烂流泪,结膜苍白,脉沉细,病牛迅速消瘦。  相似文献   

17.
牛角膜炎,是角膜组织炎症的总称,此病牛较常见.轻者形成不透明的灰白或灰兰色云翳,为溃疡性角膜炎.笔者采用中西药相结合的疗法,治愈病牛5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6年9月,地处海拔4000m以上的西藏谢通门县通门乡的黄牛、犏牛、牦牛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共发病116头,死亡33头,平均发病率为15%,病死率为28%,通过系统调查、诊断、确诊为牛双芽巴贝虫病。经用贝尼尔、黄色素等特效药物和抗生素、解热镇痛剂、补液地症及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9.
狐貉巴贝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巴氏杆菌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兽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感染巴氏杆菌病牛28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头,对照组病牛主要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病牛治疗实际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病牛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病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 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巴氏杆菌病疗效更为确切且安全,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促进病牛较快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