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增收的理论机制。以江西省为例,在分析1996—2005年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民收入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从事于农与非农产业的农民的收入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外源物质处理对番茄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番茄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番茄幼苗期幼苗,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数值。结果表明,经过脱落酸、水杨酸、多效唑、茉莉酸外源诱导的番茄幼苗抗冷性明显高于对照。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大,抗寒性逐渐增强,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当脱落酸浓度为200ug/g和水杨酸浓度为400mg/L时,相对电导率降低近一倍;脯氨酸和可溶蛋白都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在不同浓度的处理下, ABA浓度增长量同比增长最大为浓度100 ug/g和150 ug/g;水杨酸浓度增长量同比增长最大为浓度300 mg/L;多效唑浓度增长量同比增长最大为60 mg/L;茉莉酸浓度增长量同比增长最大为200 mg/L。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使植株的抗冷性提高,但在品种上有差异,对抗冷性强的品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苏北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政府在苏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着手,采取积极措施,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晓妮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32-432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差等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本文基于目前兵团人力资源的现状,对兵团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农业低效、农村落后、农民贫困的面貌,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的省份,是一个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省份,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省份,是一个农业生产水平低、科技含量低、比较效益低的省份,是受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多种制约的省份。结合云南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利用云南资源优势,发展云南特色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分析研究了加快云南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以及发展云南特色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浅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中期目标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仍在管理、投入、教育、市场建设、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全面分析现状、认真摸清问题的基础上,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期目标相协调,研究讨论了未来十几年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原则,并就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开展相关政策讨论:建议进一步理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与人才培训相结合的评价和鉴定机制,完善投入与保障、激励与表彰、政策支持与服务等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农村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建设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惠及广东4000多万农民的系统工程。建设的着力点是科学地利用广东优越的自然资源、充足的财力、产业梯度转移区位优势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典型范式;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建设主体——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形成民主管理新机制;积极创建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区域、城乡发展规划,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等。  相似文献   

11.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丹  刘璇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437-440
我国西部农村面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刻不容缓。但目前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流动性差,而中国将面临人口红利的枯竭,这都给我国的城乡统筹及西部开发提出挑战。本文在分析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管理创新,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培训,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等举措,以实现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建鸿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515-519
中国农村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学界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工作研究和探索不断深入,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公共行政管理的视角对择取当前我国各省市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两个案例,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能总结和启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汤洁  戴兴临  张弢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54-257
农业生物技术是解决中国农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缺乏和高能源消耗等一系列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的可靠手段和工具,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贾先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194-198
在我国历史上宗族对农村社区及其居民的生存与发展作用巨大。我国农村几千年“聚族而居”格局是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了目前的“差序格局”的农村社会网络,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其影响是难以消除的。课题组通过研究认为,必须尊重事实,尊重农村传统文化,正确的认识宗族,反对片面的打压。根据农村“聚族而居”的现状,合理利用和引导宗族,使其在经济、社会和民主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促进人性复归。  相似文献   

15.
孟喜灵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153-158
摘 要:为了研究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德清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德清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缴费档次低及城乡差距大、基金保值增值困难、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不足、“父母-子女”捆绑式的参保方式、经办服务能力及其制度的稳定性不高5个因素。通过对这5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多方筹措及建立稳定资金库、完善基金监管机制及加强投资管理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燃烧理论”这一理论工具并借鉴中国华西村和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经验得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从农民主体入手,充分利用中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改变农民精神贫困、依赖懒惰的思想状态,激发、点燃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合作意识。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妥善解决湘南地区"三农"问题、加快其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湘南乡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湘南作为湖南省一个农业大区,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具有区位、资源、客源市场等优势,其生态旅游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作用下,构建并推行湘南"农业-乡村旅游业双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尽早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任务十分艰巨,意义重大。制约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寻找其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关键在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理清发展思路,立足当地实际,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走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了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以温县为例,构建出如下4个系统、15个指标的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按照温县提出的发展目标,利用协调度模型对温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评价,并对该县的发展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颖  王颖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10-115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当地农户及涉农企业带来了融资帮助、填补我国农村金融的空白,同时也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障碍。文章以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吉林省三家村镇银行发展情况为背景,分析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来源不足、规模小、发起人难找、金融生态环境欠佳、贷款风险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