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宣木瓜中齐墩果酸清除自由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宣木瓜为材料,对齐墩果酸进行定性研究,并对齐墩果酸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做了研究.薄层层析结果表明宣木瓜中含有齐墩果酸;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宣木瓜中齐墩果酸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有较好的清除效率,并且清除率与浓度具明显的量效关系,当宣木瓜中齐墩果酸浓度为1.0 mg·mL-1时,清除效率分别为65.9%和63.83%.  相似文献   

2.
齐墩果酸是一种白色针状结晶,不溶于水,可溶于醇、醚等,为五环三萜化合物。药理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证明,具有保肝降酶、抑肿瘤、降血脂等作用,是治疗黄疸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药物,其毒性低,副作用小,临床使用安全[1]。  相似文献   

3.
在考察HPLC流动相体系和色谱柱对熊果酸、齐墩果酸分离测定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以分离度和分析时间为响应值,对熊果酸和齐墩果酸HPLC分离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甲醇与水相的体积比、水相中磷酸的体积分数、流动相流速及柱温)进行多重响应优化,建立了有效、快速的分离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HPLC方法。结果表明,在210 nm的检测波长下,用Shim-pack ODS-CLC(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体系,甲醇与水体积比为91.7∶8.3,磷酸体积分数为0.05%,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21℃,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以在23 min内得到有效分离,分离度达到1.739。  相似文献   

4.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木根皮、茎、茎皮、带皮茎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比较各部位齐墩果酸含量,确定最佳药用部位。齐墩果酸在1~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3%。结果:根皮、茎皮齐墩果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强化溶剂提取姜味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得率为指标,对超声波强化溶剂提取姜味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溶剂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强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体积分数90%乙醇,固液比1:15,功率为360 W,频率40 kHz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20 min,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得率为0.732%;回流提取工艺的最优参数是:固液比1:15,90℃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得率为0.706%.超声波强化溶剂提取姜味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较溶剂回流提取法工艺简单,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楤木根皮、茎、茎皮、带皮茎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比较各部位齐墩果酸含量,确定最佳药用部位,齐墩果酸在1-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3%。结果:根皮、茎皮齐墩果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重结晶对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酸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个单体三萜酸,经高分离度快速液相-飞行时间质谱(RRLC-TOF/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等分析,分别被鉴定为2α-羟基齐墩果酸、2α-羟基熊果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其中2α-羟基齐墩果酸和白桦脂酸是首次在青钱柳中得到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宣木瓜叶中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宣木瓜叶进行TLC定性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具有活性的“齐墩果酸”。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法对宣木瓜叶齐墩果酸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80%乙醇,料液比1∶16,提取时间5 m in,微波功率400 W。  相似文献   

9.
岩木瓜根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柱色谱技术对岩木瓜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及质谱鉴定了化舍物结构.从岩木瓜根皮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蒲公英赛酮(2)、蒲公英赛醇(3)、2α-羟基齐墩果酸(4)、齐墩果酸(5)、β-谷甾醇(6)、...  相似文献   

10.
三叶木通藤茎药用成分地理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三叶木通藤茎中药用成分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10个种源地的三叶木通藤茎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对其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就其含量与其种源地各个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还根据其药用成分含量对供试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0个种源中,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44%、0.027%和0.59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的含量在各供试的种源中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苯乙醇苷B含量与年日照时数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齐墩果酸含量与无霜期天数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总皂苷含量与年降水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5处可将供试种源划分为3组:第1组包括江西瑞昌、江西武功山、湖南古丈;第2组包括安徽金寨、湖北鹤峰、江西峡江、江西广昌、江西浮梁、湖南怀化;第3组为江西婺源。  相似文献   

11.
建立刺玫果提取物中总三萜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TLC法对刺玫果提取物总三萜酸中的熊果酸进行定性分析;采用UV法对刺玫果提取物中的总三萜酸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HPLC法对刺玫果提取物总三萜酸中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UV法中齐墩果酸在1.75~15.75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0%(RSD1.23%);HPLC法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在0.1~1.1μg(r=0.999 7)、0.024~0.768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4%(RSD 1.44%)、100.54%(RSD 0.45%)。3批刺玫果提取物中总三萜酸平均为8.62%,齐墩果酸平均为0.273%,熊果酸平均为0.534%。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刺玫果提取物中总三萜酸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沙棘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国沙棘果皮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国沙棘果皮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甾体化合物:齐墩果酸,熊果酸。结论 齐墩果酸,熊果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3.
三花假卫矛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核磁共振和质普分析对三花假卫矛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了6个三萜类化学成分,分别为β-香树脂醇(Ⅰ)、齐墩果酸(Ⅱ)、β-香树脂醇棕榈酸脂(Ⅲ)、羽扇豆醇(Ⅳ)、20(30)-羽扇豆烯-3-酮(Ⅴ)及20(30)-羽扇豆烯-3β, 29-二醇(Ⅵ)。经检索,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花假卫矛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宣木瓜中2种三萜酸的含量及其比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mm×4.6mmi.d.,5μm);柱条件为:柱温25℃;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10nm。对流动相和流速及精密度展开探讨,同时,采用去杂纯化对测定精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动相为V乙腈:V纯净水=95:5,流速为0.5mL/min时,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样量在0.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7414804.000X+176597.400,(R2=0.9994);Y=8315634X-2681.667,(R2=0.9998)。得到的2种三萜酸的纯度为93.56%,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和96.9%,RSD值分别为0.42%和1.2%;2种三萜酸的比例为(2.14~2.22):1,RSD值为1.39%。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宣木瓜及其相关原料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同时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同采集点、不同时期的样品,考察不同生长因素对苦丁茶活性成分的影响。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槲皮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多糖、熊果酸在4~5月份含量较高;槲皮素在8月份含量最高,5月份次之;而齐墩果酸在11月份含量最高。不同产地含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与采收时间影响着苦丁茶的饮用价值。广西大新县产的苦丁茶较好,4~5月份间采集的嫩芽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从满山中提取分离出一种三萜类成份,通过理化鉴定及光谱分析,确定为齐墩果酸,为国内首镒发现。并对其含量进行动态积累的研究,以筛选出最佳采集时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北铁线莲出苗率、株高、根长、根粗和齐墩果酸含量的研究,确定其最佳播种期和采收期。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地区东北铁线莲最佳播种期为4月20~30日,最佳采收期为8~9月,年限为4~5 a生。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巴东产的皱皮木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皱皮木瓜果实7个不同生长期采样,通过果实颜色、纵横径、鲜果质量等形态特征的测定,并采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期内的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原儿荼酸、绿原酸)进行检测,综合评价皱皮木瓜最佳的采收季节和质量指标.结果 表明:(1)皱皮木瓜的纵径、横径、鲜果质量增长随生长阶段呈逐渐递...  相似文献   

19.
连翘,为木犀科落叶灌木。我国南北大部均有分布,以山西、河南产量最大。以果实入药,果实中含有连翘脂素、连翘苷、连翘酚、白桦脂酸、熊果酸、齐墩果酸、罗汉松脂素等等。种子  相似文献   

20.
木瓜是蔷薇科木瓜属(Cheanomeles Lindl)植物,全世界共有5个种,其中4个原产于中国.木瓜用途广泛,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经济效益显著,是不可多得的经济树种.卫生部已将木瓜列入"药食两用"水果之列,定为10种对人体健康最好的食物之一,被称为长寿果,含有丰富的齐墩果酸、过氧化氢酶等物质,有明显的护肝和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