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欢吉  彭云武  楚渠  胡必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68-5368,5434
对DNA分子标记的种类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DNA分子标记在野桑蚕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蚕沙综合利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蚕沙,对于桑蚕而言,是指蚕粪、残桑叶、蚕的蜕皮、糠草等的混合物,可利用的部分是蚕粪。而对柞蚕而言,蚕沙主要是蚕粪。确切地说,蚕沙综合利用就是指蚕粪的综合利用。据有关资料,桑蚕摄食桑叶后的排泄物———蚕粪,其干品含粗蛋白15%,碳水化合物55%,粗脂肪...  相似文献   

3.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11个地区的野桑蚕(Bombyx mandrina)和25个代表性家蚕(Bombyx mori)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野桑蚕与家蚕的DNA多态分析及其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同时结合有关文献,作者提出了家蚕起源进化的新观点:家蚕可能是由多种生态类型(包括一化、二化、多化)混杂的野桑蚕驯化而来,其驯化之初就已拥有一化、二化、多化的遗传背景,其后几千年的人工饲养、选择才分离演化成为不同系统化性的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存安康不同区域野桑蚕资源,收集安康各地的野桑蚕,建立饲养大棚,保存安康地区野桑蚕材料23份,其他地区野桑蚕材料3份.同时,探索了建立室外大棚饲养保存野桑蚕的方法,构建了人工保存的野桑蚕种质资源库,发现安康野桑蚕一代存在4~5个月的长蛹期.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区野桑蚕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利用秦巴山区野桑蚕资源与家蚕进行转育作了研究,培育出金黄色茧、黄色茧、肉色茧、竹青色茧和黄色茧限性皮斑、限性蛾体色蚕品种。  相似文献   

6.
秦巴山区野桑蚕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秦巴山区野桑蚕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秦巴山区野桑蚕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观察了野桑蚕越冬卵的孵化习性,在有效积温得到满足而候平均温度升到15℃以上时,越冬卵即开始孵化。在年度间卵的孵化始期差异较大,但孵化盛期基本一致,均出现在4月底至5月底,当卵内胚胎发育成熟或幼虫孵化时,遇寒流突然袭击,气温连续7d下降到12℃以下时,卵内幼虫将大量死亡。卵的历期较长,达107d~208d,平均在160d~164d,卵均在白天孵化,且以上午为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溴氰菊酯对野桑蚕进行抗性品系的筛选,探明该药剂的抗药性发展情况,为科学施药和抗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繁殖来自3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点滴法测定其亲代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分别以半数致死量左右的剂量通过点滴法逐代处理其幼虫,统计幼虫死亡情况,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抗药性倍数及其提高倍数。[结果]在桑叶育条件下,经3代室内筛选,启东野桑蚕(YQD)F4代抗药性倍数为14.26,较F0代提高了0.2倍;苏大桑园野桑蚕(YSD)F4代抗药性倍数为16.48,较F0代提高了0.9倍;在人工饲料条件下,经6代室内筛选,吴江野桑蚕(YWJ)F6代抗药性倍数为18.67,较F0代提高了0.2倍。[结论]相同剂量筛选下,YSD比YQD抗药性倍数提高快;YWJ在人工饲料饲育和杀虫剂筛选双重选择下,抗药性发展较慢。  相似文献   

9.
野桑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桑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王长青,吉志新(河北省抚宁县职教中心,抚宁066300)(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园艺系,昌黎066600)王长安(河北省孟村林业局,孟村061400)野桑蚕Theophila,mandrinaMoore,属鳞翅目蚕蛾科。在我...  相似文献   

10.
提取蚕沙中果胶和叶绿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目前以柠檬,桔柑,苹果,柚子等果皮及甜菜渣,葵花杆,葵花盘为原料提取果胶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应用蚕沙为原料提取果胶的研究报道从文献检索中未见。本文探讨了用蚕沙提取果胶和叶绿素的工艺条件,以此工艺条件所得产品产率为原料重的18%-25%,测其灰分小于6%,为蚕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家蚕和中国野桑蚕远缘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个远缘杂交后代的选育结果表明,野桑蚕可用于培育细丝品种和龄期短品种等。由于野桑蚕茧丝表现较差,对家蚕亲本的茧丝质应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可回交家蚕亲本以改良远缘杂交后代的茧丝质。远缘杂交后代宜尽早根据形质性状的分离建立品系,实行蛾区育,但对茧丝性状(除纤度外)的选择宜延迟到F4代以后进行;另外利用性状间相关和选择隐性性状可克服远交后代分离复杂、分离时间长的缺点,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2.
安康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安康不同区域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和对野桑蚕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SSR标记方法并利用DPS v7.05版统计软件,对安康12个不同区域的20个野桑蚕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和多态性分折。结果表明,27对SSR引物扩增出635条带,多态率达81.1%;同一地区野桑蚕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73 2~0.517 2,其中ak1与ak2遗传距离最近。SSR标记能够反映野桑蚕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安康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13.
对家蚕和野桑蚕远缘杂交后代茧丝遗传分析表明:两亲本茧丝性状差异远远大于家蚕品种间差异;全茧量、茧层率、丝长、纤度杂种F_1代偏向野桑蚕,没有杂种优势存在;回交一代接近家蚕,F_2代呈中间类型,各性状的趋势表现为野桑蚕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家蚕×野桑蚕的杂种优势,选用家蚕与野桑蚕杂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家蚕×野桑蚕杂交后代的亲缘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家蚕与野桑蚕杂交后代群体分为2大类,其中第1大类是以家蚕873为亲本的杂交后代,第2大类是以家蚕874为亲本的杂交后代,聚类划分结果符合品系的来源情况。  相似文献   

15.
邓祥元  沙鹏  高坤  孙俊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31-21332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蚕沙资源,并为蚕沙叶绿素提取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蚕沙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蚕沙叶绿素,并以叶绿素a浓度为指标,比较研究不同溶剂对蚕沙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应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蚕沙叶绿素的工艺路线是正确可行的,且以常用有机溶剂丙酮和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液为提取剂,可显著提高蚕沙叶绿素的提取效率。[结论]研究结果不仅为蚕沙叶绿素提取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基础,还为工业化生产蚕沙叶绿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蚕沙,提取的果胶样品色质均达到食品标准。提取过果胶的蚕沙,仍可用于提取叶绿素。100g蚕沙,水抽的是所得果胶量平均为0.7440g;草酸-草酸铵缓冲液抽提所得果胶量为1.4618g;合并两次所得果胶样品总量为2.2058g,j,果胶回收率平均为2.21%。用本方法从1t蚕沙中平均可提高果胶约22.1kg。  相似文献   

17.
鲍会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47-1049
[目的]研究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铜钠盐和果胶的方法,以综合利用蚕沙资源,变废为宝。[方法]以蚕沙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叶绿素铜钠盐,用活性炭对果胶脱色。[结果]蚕沙中叶绿素铜钠盐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预处理好的蚕沙50 g采用95%乙醇作为提取剂,500 ml 8%NaOH溶液于70℃水浴中浸提5 h;提取果胶的最佳条件为:在恒温水浴60℃的情况下脱色120 min,沉析时的pH为3.5,沉析温度为50℃,HCl用量为1.5~2.0 ml。[结论]得到的叶绿素铜钠盐和果胶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秦巴山区野桑蚕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春蚕期捉小蚕的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蚕沙中果胶的分离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蚕沙,提取的果胶样品色质均达到食品标准。提取过果胶的蚕沙,仍可用于提取叶绿素。100g蚕沙,水抽提所得果胶量平均为0.7440g;草酸──草酸铵缓冲液抽提所得果股量为1.4618g;合并两次所得果胶样品总量为2.2058g,果胶回收率平均为2.21%。用本方法从1t蚕沙中平均可提取果胶约22.1kg。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秦巴山区野桑蚕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春蚕期捉小蚕的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