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研究于1989~1992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盆栽试验场进行。在广西的红壤土、气候、主栽品种、施肥水平的条件下,研究了甘蔗的养分吸收参数和吸收规律。吨原料蔗吸收钾素量在2.061±1.396(2S)kg范围内变化。吨原料蔗吸收钾素量在品种间相差不大,而在不同施肥水平、土壤肥力及栽培制度条件下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于1989—1992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盆栽试验场进行,研究了甘蔗的养分吸收参数和吸收规律。研究结果,吨蔗N素吸收量在1.346±0.584(2S)范围内变化,与国外的数据相比有一定差异。吨蔗N素吸收量与品种、施肥水平、土壤肥力及栽培制度均有较明显的关系,其中最直接的因素为施肥水平和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
广西旱地甘蔗养分吸收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蔗糖》1998,(1):1-4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该研究为原轻工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由广西甘蔗研究所承担,柳州露圹农场、横县良圻农场、上林县糖业局、蒙山县糖办、北海市郊区糖办协作完成。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粉垄耕作不同深度对新植蔗和宿根蔗根系形态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差异,探索适合的粉垄耕作深度,为推广粉垄耕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立常规浅耕、粉垄浅耕、常规深耕和粉垄深耕4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浅耕处理下,新植蔗产量比常规浅耕和常规深耕处理分别提高了24.9%和12.4%;...  相似文献   

10.
蔗丰灵对甘蔗一些生理生化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选用桂糖85/8、粤糖63/237、桂糖11号和桂糖15号作为供试品种,于分蘖初期以0.2%(质量分数)蔗丰灵进行叶面喷施,在不同时期采样测定叶生中有关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蔗丰灵处理在短时间内抑制Ca^2+-ATP酶活性,而后又恢复正常且超过对照,对于Mg^2+-ATP酶则始终表现为促进。蔗丰灵处理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中N、P、K含量。  相似文献   

11.
1998年进行旱地秋植甘蔗的田间试验,研究了15个早熟、中迟熟甘蔗品种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中迟熟甘蔗品种B0128的甘蔗产量超过其它品种,收获时蔗汁的蔗糖分最高,而且九月份的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a、b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也最高。六、九月份的叶面积指数,一月中旬的叶绿素a、b含量和蔗汁蔗糖分都与甘蔗产量极显著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甘蔗产量之间也有正的关系。因此,在选育耐旱甘蔗品种时就应该考虑这些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2.
镇康旱地甘蔗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甘蔗下种量、行距、氮、磷、钾肥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下种量、行距、氮肥、磷肥、钾肥对产量的作用顺序是:下种量>氮肥>行距>钾肥>磷肥。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寻优,提出了公顷产量在57~75t之间的优化栽培方案,为镇康旱地甘蔗高产优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海南西部儋州、昌江、白沙,北部临高、澄迈和定安,主要甘蔗产区0~20cm土层共85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蔗区土壤pH值平均为4.50,88.23%的样品pH值5.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3g/kg,38.82%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小于10g/kg;62.35%的样品碱解氮含量低于60mg/kg;38.82%的样品有效磷含量小于10mg/kg;78.82%的样品速效钾含量小于50mg/kg;60.0%的样品交换性钙含量小于450mg/kg;80.0%的样品交换性镁含量小于120mg/kg;28.24%的样品有效硫含量小于12mg/kg;83.53%的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蔗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和有效铁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磷素调控不同品种甘蔗生长的光合作用机制,从而选择磷高效品种和科学施肥,本文以研究区常见甘蔗品种台糖22(ROC22)和粤糖236(YT236)为材料,设置3个供磷水平和2个品种,研究磷素对2个甘蔗品种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供磷水平提高,2个甘蔗品种的株高和生物量显著增加;移栽60 d后ROC22的株高显著大于YT236的。高磷处理下的生物量ROC22显著大于YT236,鲜重和干重分别是YT236的1.6和1.4倍。(2)随供磷量的提高,ROC22的叶绿素总量(Chl)、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增加。YT236的Pn、Ci、Tr和Gs在低磷和高磷处理下均显著大于无磷处理,YT236的Chl在高磷处理下显著大于低磷和无磷处理;低磷和高磷条件下的Chl,ROC22比YT236分别提高了16%和14%。在3个供磷水平下的Pn,ROC22均显著大于YT236。高磷处理下的Ci,ROC22显著大于YT236。无磷处理下的Tr和Gs,ROC22均显著大于YT236。综合分析,浓度为1 mmol/L的PO43-高磷处理对2个甘蔗品种的光合作用及生长较为适宜。ROC22甘蔗在3个供磷量下光合作用和生长均优于YT236,建议在研究区或低磷地区种植ROC22。  相似文献   

15.
云南德宏蔗区旱地甘蔗适宜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两年的土壤温度观测,结合在旱地上每月种植1期的甘蔗不同植期试验,结果表明,德宏蔗区旱地甘蔗冬春季下种,温度均能满足甘蔗萌芽和长根的需求.通过采取深沟板土槽植覆膜法,来提高土温和保持土壤水分,提早植期,易获高产高糖;同时,旱地甘蔗提早种植具有提早成熟的作用,植期每提早1个月,在糖厂开榨初期的11月底甘蔗蔗糖分提高0.14~0.7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对10个甘蔗品种旱地区试经过2新1宿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旱地上综合表现性状较好的品种有:SP80-3280、云蔗05-194、云蔗06-362,产量高、含糖量高,可进一步加速繁殖推广。云蔗05-211,建议作为潜力品种因地制宜,适当扩繁。 C266-70虽然产量最高、但甘蔗糖分低,含糖量低,与其它品种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笔者从事甘蔗常规育种工作的经验总结,结合当前广西甘蔗育种工作中实际面临的一些问题,概括了目前广西甘蔗育种的现状。简述广西甘蔗育种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提出了解决育种问题的一些建议,并且就这些建议展开探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黄土区旱地覆盖对小麦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适宜黄土区旱地小麦高效栽培的覆盖方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几个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区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地膜全覆盖方式对提高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好,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较不覆盖、夏闲期地膜全覆盖和夏闲期地膜麦草行间覆盖等处理分别增加21.9%、21.2%和20.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54%、13.02%和15.65% ,同时籽粒吸收N、P、K总量较不覆盖增加45.7%、23.5%和21.4%,茎叶吸收N、P、K总量较不覆盖增加56.6%、172.9%和52.1%。夏闲期蓄水以夏闲期地膜麦草行间覆盖的效果最好,分别较不覆盖、夏闲期地膜全覆盖和全年地膜全覆盖等处理增加160.25%、39.3%和16.2%。综合考虑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增产、养分吸收以及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全年地膜全覆盖是黄土区旱作小麦较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120个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蔗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蔗不同基因型间的磷效率差异并筛选出甘蔗磷高、低效基因型。结果发现:低磷胁迫下,甘蔗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苗高、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叶片(+5)磷含量均受到显著影响;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与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呈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以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等为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可分为低产磷低效、较低产磷较低效、高产磷低效、低产磷高效和高产磷高效5大类型。综合幼苗期效率相关性状和成熟期蔗茎产量相关性状,筛选出5个磷素高效基因型和5个磷素低效基因型。磷素高效基因型为福农91-21、闽糖01-77,桂糖97-69、云瑞06-8270、云瑞06-8362;磷素低效基因型为Co285、台引14、云瑞05-782、云瑞05-784、云瑞06-2414。该研究结果为甘蔗磷高效选育及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给高磷土壤小麦磷管理提供依据,在河南省温县速效磷为49.1 mg·kg-1的土壤上开展2年田间试验,设置5个施磷量水平(0、45、90、135、180 kg P2O5·hm-2),研究施磷量对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磷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小麦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且两年分别在90和135 kg·hm-2施磷量下最高。90 kg·hm-2施磷处理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施磷量进一步增加时干物质累积量无显著变化,叶片等各器官均表现出相似趋势。第一年小麦花后干物质转运量以90 kg·hm-2施磷处理最高,转运效率为36.7%;第二年花后干物质转运量以135 kg·hm-2施磷处理最高,转运效率为30.9%。小麦开花期和收获期磷素积累量均以90 kg·hm-2施磷处理最高,施磷处理收获期吸磷量比不施磷处理增加14.5%~44.6%,开花后各器官磷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90 kg·hm-2施磷处理相对较高。磷肥利用率随着施磷量增加呈下降趋势,90 kg·hm-2施磷处理下磷肥利用率相对较高,磷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表观回收率两年平均为130.8 kg·kg-1、 10.6 kg·kg-1、23.9%。磷肥用量高于90 kg·hm-2时,土壤磷素呈盈余状况;在90 kg·hm-2施磷水平下土壤磷素盈余0.1~17.3 kg·hm-2;在施磷135 kg·hm-2和180 kg·hm-2时,土壤磷素盈余量分别为32.1~77.5和101.5~115.3 kg·hm-2。这说明,在土壤磷素肥力较高的情况下,推荐施磷量90 kg·hm-2,可促进干物质和磷素积累,提高小麦产量,同时维持合理的磷肥利用率及磷素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