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 ,用 2 5 %辉丰百克乳油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显著。用 2 5 %辉丰百克 3ml对水 8kg ,浸种 5kg ,拔节期、灌浆期对恶苗病的防效达 10 0 %,且对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25%辉丰百克乳油是盐城辉丰集团开发的一种稻种处理剂,为掌握其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最佳浸种浓度、防治效果和应用前景,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辉丰咪丹等农药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试验水稻恶苗病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它能引起水稻植株徒长,秧苗细弱、甚至枯死。近几年来该病害在我县自然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未经防治的田块其发病率在10%以上,严重的田块曾毁耕重种,对水稻生长影响很大。为寻...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00,(12)
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使百克,其有效成分为咪鲜安,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很好。据各地试验,在油菜盛花期每 667平方米用 25%使百克乳油 30~ 40毫升对水喷雾 1次,防病效果在 51. 4%~ 94. 2%。使百克防治油菜菌核病  相似文献   

5.
25%使百克浸种,无论是在秧田期、拔节期、还是灌浆期,对水稻恶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秧苗素质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以25%使百克2ml对水6kg浸种3kg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使百克不同用量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与对秧苗安全性、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和破口抽穗期喷雾使百克对穗颈瘟的防效与对水稻产量结构因素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使百克的应用技术。2003年我们在通州市平潮镇、农科所分别进行使百克不同用量浸种防治恶苗病、穗期喷雾防治穗颈瘟及对产量结构影响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25%施保克3000倍液,强氯精300倍液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其防效分别为96.9%和86.7%。  相似文献   

8.
施宝克防治水稻恶苗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种利用施宝克防治水稻恶苗效果的试验表明,25%施宝克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以3000~4000倍液浸种为最佳,防效在96%以上,防效较恶苗灵提高4%以上。  相似文献   

9.
1.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水稻恶苗病(俗称公稻子)属种子带菌的系统性病害,防治上只有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别无它法。防治恶苗病可以说“有药不难”,这个“药”就是家喻户晓的拜耳浸种剂施保克25%乳油,经过多年与其他浸种剂的对比试验及农民亲手应用,最后得到了农民的充分认可。施保克选择性强,活性高,用它浸种能很快渗透到稻种内部直接杀死病原菌,从而达到防治恶苗病的目的。采用施保克浸种,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突出,对水稻安全,育出的稻苗整齐、苗壮、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为夺取水稻高产准备了先决条件。有条件者在浸种时配以适量的天丰素(芸苔素内酯),将同时起到防病、“健身”、壮秧的作用。具体用药比例为。  相似文献   

10.
一、种子处理 1.晒种 播前晒种2~3天,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杀死种子表面所带的病菌。 2.浸种 为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大发生,要求用生物杀菌剂402或使百克进行种子消毒,每瓶402为100毫升,泡100~120千克稻种;每袋使百克15克,泡25~30千克稻种。  相似文献   

11.
轻型栽培稻田恶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旱育稀植、抛秧等轻型栽培稻田恶苗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品种抗性、药剂浸种处理技术、种子催芽技术、秧田温水管理技术。有效控制该类型田恶苗病的综防措施是:选用苏香粳1号、武运粳7号、杂交粳稻等抗病高产良种;选好种子处理的药种,施保克或辉丰百克与浸种灵、巴丹等复配应用,能保证防效;催芽应避免高温催长芽,掌握露白播种或浸种后直接播种;要大力推广湿播旱育技术,地膜覆盖的时间要从常规的5-7d减少到3-4d,以膜内露青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不同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浸种是防治水稻恶苗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以17%杀螟.乙蒜(菌虫清)、25%咪鲜胺(使百克)+10%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防治效果为好,可作为防治水稻恶苗病的高效浸种药剂推广。  相似文献   

13.
25 %使百克浸种 ,无论是在秧田期、拔节期 ,还是灌浆期 ,对水稻恶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对秧苗素质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以 2 5 %使百克 2ml对水 6kg浸种 3kg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水稻恶苗病浸种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能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184-1184
研究了几种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达到95%以上,能提高种子发芽率6.3~24.1个百分点,单株根系比对照多2.67条,单株分蘖比对照多0.1~0.4个,比对照增产6.7%~29.7%。综合比较,以保鲜克与使百克浸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江曲  王可  潘求一  谈应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134-135,162
用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进行水稻拌种,明确其对水稻稻蓟马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具有较好防效,2.50 g/kg(种子)处理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防效均可达91%以上;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防治水稻稻蓟马适宜用量为2.50~5.00 g/kg(种子).  相似文献   

16.
10县市20个田间试验,三种土壤(灰潮土田,潮土田,黄棕壤性水稻土)平均,单施钾水稻增产6.7%-12.4%,单施锌增产7.2%,钾锌配施增产13.3%-16.3%;每公顷用62.25kg钾配合3.3kg锌的增产效果与124.5kg钾相当。表明钾锌配配施有较好的互作效应,尤以在灰潮土田上效果最好。棕红壤性水稻土盆栽试验表明,钾锌配施可增加水稻植株含钾量,钾肥利用率比单施钾提高4.4-14.9个百分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和水稻恶苗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浸种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和水稻恶苗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防治效果以17%杀螟·乙蒜(菌虫清)、16%咪鲜·杀螟(恶线清)、25%使百克+10%浸种灵为好,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和水稻恶苗病的高效浸种药剂.  相似文献   

18.
徐伟  李秀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82-12883,12938
[目的]筛选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较好的种子处理剂。[方法]采用9种种子处理剂处理水稻种子,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9种种子处理剂中5.5%浸丰2号EC1:5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200倍液、12.5%戊咯丹WP1:1000倍液、12.5%戊咯丹WP1:1200倍液对水稻恶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秧田期达90%以上,且有提高水稻发芽率、成苗率、增加田间分蘖的作用。20%氰烯菌脂EC1:2000倍液、20%氰烯菌脂·杀螟丹WP1:1200倍液、16%咪丹WP1-4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明显抑制水稻发芽、成苗和大田分蘖。[结论]5.5%浸丰2号EC1:5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200倍液、12.5%戊咯丹WP1:1000倍液、12.5%戊咯丹WP1:1200倍液可以在生产上推广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19.
水稻恶苗病产量损失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0年度,用2个水稻品种研究了移栽时水稻恶苗病不同发病株率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移栽时恶苗病病株率的上升,水稻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明显下降,其产量也随之下降,水稻恶苗病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下降,研究还表明,移栽时的恶苗病病株率与成熟期恶苗病病株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移栽时和成熟期的恶苗病病株率与水稻产量损失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菌虫清对水稻种传病害的防病保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制成功的多效稻种处理剂菌虫清,具有以下特点:(1)防效高而稳定。对多菌灵已产生或未产生抗性的恶苗病菌,菌虫清均有很高的抑菌效果,EC5030 ̄60mg/kg,MIC<150mg/kg。3年27组田间试验示范表明,菌虫清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对水稻干尖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在90%左右。(2)安全性高。菌虫清对种子发芽、出苗和秧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3)增产显著。经菌虫清处理后水稻亩产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