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的总体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前的位置。近年来,又相继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在这一新的发展时期,不失时机地提出创建优良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是符合南京实际和发展要求的。本文仅就人居环境概念的由来及其内涵、南京创建优良人居环境的目标选择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同时,对目前南京在创建优良人居环境中诸如城市规划建设、老城改造、物业管理、住宅健康、住房和房价、大气环境、城市交通、水环境、城市绿化、城市垃圾、城市安全等11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嘉兴市石臼漾水厂——"林、水、人"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观设计施工养护过程的追踪调查,借鉴国内外众多的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对其景观价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城市绿地的功能和林农复合种植模式的研究,将"林农复合"理念引入城市绿地建设,构建具有生产、生态、景观和社会文化交流的多功能相互关联、紧密相连、和谐的景观绿地,进一步完善和拓宽了城市绿地系统,同时在城郊结合部营造城市中的田园景观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4.
加快城市林业发展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两个适宜"的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目标,即"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明确把它写进了"十五"计划。为此,全市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把林业作为重要的有生命的绿色城市基础设施来建设,不断深化对林业定性定位的认识,不断增强林业服务城市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宝鸡市为例,在广泛深入分析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阐述了宝鸡多样性生态圈建设的思路;通过对其林业建设存在问题和建设潜力的具体分析,从城市森林规划实证性与规范性兼顾原则出发,提出了"一轴、两山、三网、多点"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市森林建设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   总被引:64,自引:24,他引:4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中,如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淮南市从2002年开始,掀起了新一轮义务植树基地建设高潮。在"新四军纪念林"的启迪和带动下,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建起了16处纪念林,出现新的特点,昭显更高品位。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泉州中心市区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近自然森林"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构建融山、水、林、城于一体,寓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协调统一的泉州中心市区现代化城市森林体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对唐山市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唐山地貌特征、资源分布现状及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两核、一带、二区、七极、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同时,根据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从"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3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廊坊     
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委、市政府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绿色就是生命力、绿色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以"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为城市定位,连续六年组织开展了"营造城市森林、造福廊坊人民"社会公益活动,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精心打造"绿色廊坊"城市品牌。截至2004年7月,市区共植树754万株,其中乔木254万株,新增绿地117万m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绿地率达到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m2,全年空气质量指数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0天,初步实现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城市森林火灾成因及预防扑救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愿意在森林中或靠近森林的地方居住。但伴随而来的是居民用火对森林造成威胁,与此同时,森林火灾也对居民住宅带来隐患。住宅在森林中的出现导致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增高,住宅、木棚、院落、车库及其他建筑物分布靠近森林,也给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敲响警钟,近年来"家火上山,山火进城"的情况屡有发生,需加强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广州面临着城市污染和城市病日愈加重的挑战。解决温饱后的广州人目前最关心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已经认定最佳的生态环境是森林,最便捷的生活环境是功能齐备的城市,只有森林与城市两者融合才是理想的人居生活环境。市政府清楚的认识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森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突破口。广州市林业局在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这一伟大生态工程中狠下功夫,以人为本,作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顺应民意的事。现将主要成绩、基本经验和今后打算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物理、生物、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有理想、有理智,有境界的动物,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如家庭、单位、社团等组成社会群体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建设风景秀丽的大学校园生态社区,学习、生活于其中,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悄然在心中培植,以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林业为主的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2002年在国务院领导亲自指导下,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和发展要求提出了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三生态"指导思想,中央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9号文件,林业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大树"搬进城"的做法,上海是走在前面的,目前已有10万棵大树"落户"在上海,多数生长良好,与其说是大树,实际上多数是大树苗(胸径在10-25cm)主要来自浙江萧山、江苏常州、安徽黄山微城三地(均有长期协作关系),树种主要是上海较适应的银杏、香樟和广玉兰,上海对引进大树苗和大树是十分慎重的。首先在制定计划时,就强调要讲科学,对引多少树,引什么树,引多大的树,从何处引树,种到何处大树"大搬家"的得与失去,怎样移怎么种等等都要经过严密的论证和周密的部署。    相似文献   

17.
"头顶云雾脚踩霜,荞麦粑粑萝卜汤"这曾是旧光明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光明村位于漾濞彝族自治县东部,苍山西坡腹地,居住着彝、汉、白、傣、傈僳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04%。    相似文献   

18.
城市林业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认为:城市园林与城市林业是同一载体(生态绿地)的不同门类,二者是"行业"与"产业"的关系。城市园林具有社会服务行业特点。城市林业是一个完整的区域性产业空间概念,发展战略应是从生态产业化逐步走向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综合产业群,在实现生态价值的同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城市林业才能为城市园林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游憩性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19.
大量登山人流对景区的植被造成了很大压力,道路两边植被破坏尤为严重,文章调查了南京紫金山两条"野道"沿路的植被现状,发现"野道"沿路演替受到抑制,先锋植物较多,栽培或逸生植物增多,更新层受到破坏,在此基础上,就紫金山景区道路规划与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慈溪市桥头镇城镇森林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桥头镇镇域、集镇区、街区3个层面分析其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生态效益优先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规划思路提出城镇森林规划理念、建设模式及实施措施,建议构建"一核两片四轴八带多点"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以期促进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