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奶公牛犊与育肥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月龄育肥奶公牛犊和成年育肥杂交改良肉牛各四头,通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比较,研究育肥奶公犊与杂交改良育肥肉牛的产肉性能和牛肉品质差异,为肉牛屠宰企业开发犊牛肉市场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屠宰率为55.38%的犊牛胴体较屠宰率56.38%的育肥牛胴体,出肉率低6.25个百分点;骨骼占胴体比例高4.45个百分点;高档部位出品率高O.35个百分点;后臀腿部位肉出品率高1.67个百分点。犊牛肉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较育肥牛高2.73、1.20个百分点,脂肪含量较育肥牛低1.22个百分点。胴体成熟72h、96h后分割的犊牛肉(外脊)剪切力值与育肥牛肉剪切力值差异极显著(P〈O.01)。成熟72h的犊牛肉(外脊)肉色值a值、L值分别较育肥牛低3.88、高6.55,差异极显著(P〈O.01);系水力指标中滴水损失的差异显著(P〈O.05),熟肉率指标差异不显著(P〉O.05)。由此可以看出,在产肉性能方面,育肥犊牛较成年育肥牛产肉率低,保水性低,但在肉质方面,具有细嫩、多汁、高蛋白低脂肪、肉色浅红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屠宰分析和测定评价,明确张掖肉牛的屠宰性能和肉质风味,作为依据制定下一阶段的选育目标和选配方案。[方法]选择核心育种场育肥牛,检疫后定点集中屠宰测定分析;分割排酸取样,真空包装不同部位肉样带北京试验室根据相应的测定标准进行肉质评定。[结果]张掖肉牛公牛育肥至22.4月龄屠宰,活重、胴体重分别达635.4 kg,371.4 kg,产净肉303.66 kg;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分别达58.48%,47.8%和81.76%;胴体脂肪覆盖度良好,肉色和脂肪颜色达到日本胴体分级标准中较高级别。牛肉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但大理石花纹欠缺。熟肉制品风味独特,多汁性良好,与北京市场销售西门塔牛肉相比,具有较高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结论]张掖肉牛品种改良、培育成效显著,生产水平达到肉用牛标准,肉质风味能够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若开拓高端牛肉市场,需着力大理石花纹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谷物全价饲料(谷饲)与50%牛奶+50%谷物饲料(半乳饲)对犊牛肉品质影响.[方法]选择日龄、屠宰体重和屠宰率相近的谷饲和半乳饲直线育肥的荷斯坦奶公犊各6头,分别对肉品质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组较B组犊牛肉的水分高0.35个百分点,蛋白质高0.25个百分点,脂肪、微量元素及胆固醇、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且均未检测出乳香味的呈味脂肪酸;两组犊牛肉的熟肉率、滴水损失、剪切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A组较B组肉色红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谷物饲料育肥奶公犊可以生产出与半乳饲育肥品质相一致的犊牛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400头中国荷斯坦奶公犊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胴体等级间产肉性能及肉质差异。对不同胴体等级间产肉性能研究结果发现,除分割肉产率外,其它指标随着等级增加而增大;不同胴体等级间奶公犊的胴体重、分割肉重、优质部位肉重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不同胴体等级间肉质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体形等级间奶公犊肉质差异不显著(P>0.05);随脂肪等级的增加,犊牛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感官品质升高,含水量、蒸煮损失、剪切力、色度值L*降低。不同脂肪等级的犊牛肉,除脂肪含量、多汁性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肉质指标均无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胴体等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荷斯坦奶公犊的产肉性能,但是对犊牛肉肉质的预测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方法]为研究不同粗饲料处理对秦川肉牛新品系产肉性能的影响.[目的]选取20头14月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按饲喂粗饲料种类分为:苜蓿组(A组:苜蓿+青贮+精料)、桑叶组(B组:桑叶+青贮+精)、麦草组(C组:麦草+青贮+精料)、对照组(D组:青贮+精料).整个试验分为三个阶段,育肥前期1~60 d、中期61~120 d、后期121~18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以及骨重.计算出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牛柳、西冷、眼肉、上脑、牛腱、米龙、膝圆、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牛前、牛前柳13个部位进行称量.[结果]表明:苜蓿和桑叶作为优质干草对于提高秦川肉牛的产肉性能效果比较明显,而桑叶效果更好.桑叶可以明显地提高眼肉和米龙的产量,而苜蓿对于高档牛肉产量的提高比较明显.[结论]在肉牛育肥过程中,适量的加入苜蓿或者桑叶可以提高秦川肉牛产肉性能以及高档牛肉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旨在探索不同种尕力巴犊牛肉用、营养品质。[方法]选择两品种各10头作为试验组,育肥期后屠宰并测定分析肉品质各项指标。[结果]不同品种尕力巴犊牛肉品质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尕力巴牛和牦牛肉营养品质相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质含量丰富等特点,是优质肉品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牛胴体温度与pH变化规律对牛肉汁液渗出性的影响,本研究对100头秦川牛胴体的前部(脖肉)、中部(外脊)、后部(臀肉)在屠宰后冷却排酸过程中温度与pH随屠宰后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同步跟踪测定,并对冷却排酸后相应部位肉表面的汁液渗出性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中部胴体温度下降速率最高,分别是前部和后部的1.75和1.45倍。前部胴体pH下降速率最小,中部和后部胴体下降速率分别是前部胴体的6.56和4.88倍,最终pH为前部胴体>中部胴体>后部胴体。而pH下降至6时的温度与汁液渗出性之间具有极好的正相关性,其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R2均达到0.8以上。pH为6时的温度均对汁液渗出性有明显影响。结果提示,胴体温度与pH的相对变化会对肉的持水力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州当地蒙古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对二品种的杂交一代(西蒙F1)犊牛的生长性状与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西蒙F1初生重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蒙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蒙F1比本地蒙古牛多产肉135kg,按每kg牛肉15元计,可增加收益2 025元。用细管冻精配种比饲养公牛配种可降低成本130元。  相似文献   

9.
新疆褐牛主要屠宰性状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找到合理的新疆褐牛经济价值的估算方法.[方法]我们在塔城和昭苏选择了102头在放牧状态下饲养的新疆褐牛进行屠宰测定,对反映产肉性能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屠宰重、胴体重的相关极显著(P<0.01),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了体尺与胴体重的回归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奶公犊的利用价值很低。全省如以母奶牛2.5万头计算,每年约出生1万头公犊;合理利用这批资源,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桐庐县1985年首批试养奶公犊,14月龄时取样2头,进行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6.01%,净肉率45.65%,胴体率81.5%;奶公犊粗饲料利用率66%。公犊肥育后肉质、肉色、肉味比黄牛好,含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分析安秦、和秦、和安秦三种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方法]选择和秦、安秦和安秦杂、秦川肉牛各5头作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三种杂交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高档肉产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杂交组合各分析指标均高于秦川牛,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试验拟通过木薯渣和甘蔗梢育肥肉牛试验,对屠宰性状、胴体品质评价及品尝评分,为肉牛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以木薯渣为基础日粮(Ⅰ组)和以氨化甘蔗梢为基础日粮(Ⅱ组)2个组,分别补给3.0 kg精料,每组7头未去势西杂公牛,育肥110 d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①Ⅰ组期末平均活重434.27 kg,平均...  相似文献   

13.
非常规饲料原料饲喂肉牛育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全混合日粮中添加苹果渣、玉米纤维及玉米酒精糟三种非常规饲料原料对育肥肉牛采食量、增重效果、产肉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455±10)kg、健康年龄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品种育肥牛1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7头,设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未添加非常规饲料原料和添加非常规饲料原料的饲料。[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肌分别提高了1.1%、2.1%、2.1%、3.3 cm2。出售活牛试验组头均盈利比对照组多出205.2元、牛副产品头均盈利值多出586.8元。[结论]表明在肉牛育肥中,应用推广苹果渣、玉米酒精糟及玉米纤维等非常规饲料原料,具有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饲养成本等优点,能进一步提高肉牛的增重速度与产肉性能,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平凉红牛杂交类群生长发育测定及肉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效果,为平凉红牛新类群的选育和扩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秦川牛、本地黄牛、平凉红牛3个群体进行生长发育测定及屠宰试验。[结果]各测定月龄体重,平凉红牛都显著高于秦川牛和本地黄牛(P〈0.05),增重速度快;各测定月龄体尺,以平凉红牛较高,体格增大、胸部变宽、管围变粗、体躯紧凑,较好的继承了其父本的肉用体型;平凉红牛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590.00 kg、62.76%、52.90%、85.84 cm^2,高档优质牛肉比例增加,均优于本地黄牛。[结论]利用秦川牛、利木赞牛、南德温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本地黄牛的生产性能和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压静电解冻技术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高压静电解冻牛肉对其品质的影响,从而对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带有高压静电技术(HVEF)装置的冰箱和普通冰箱解冻同一头牛的外脊部位肉样,通过比较解冻时间和肉质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带有高压静电装置的冰箱解冻牛肉比较普通冰箱解冻牛肉时间缩短16.67%,解冻失水率减少7.0%;高压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综合评价支撑平凉牛产业发展的集成配套技术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跟踪调查和现场测定的方法,对生长发育跟踪调查和肉用性能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平凉红牛各月龄体重均提高10%以上;10-24月龄日增重达663.1 g,提高10.55%;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提高16.16%和13.73%;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提高2.52和1.17个百分点;高档肉块重达23.00 kg,增加2.98 kg,可增加经济效益357.6元。[结论]通过普及应用集成配套技术,饲养的肉牛生长发育和肉用性能明显改善,肉牛个体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豫西黑猪营养成分及肉质性状在不同体重阶段的发育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平均体重约为60、75、90、105、120 kg 5个体重阶段的豫西黑猪,每组5头,共25头,每组随机选取3头进行屠宰,公母随机。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测定眼肌面积、背膘厚、脂肪率、失水率、脂肪酸、氨基酸和胆固醇等指标,测定肌内脂肪含量、脂滴直径和脂滴数目,采集100 g腰大肌测定熟肉率。【结果】豫西黑猪在体重达到120 kg之前,随着屠宰活重的增加,眼肌面积、背膘厚、脂肪率、熟肉率、肌内脂肪含量、肉色、剪切力、脂滴数目和脂滴直径均随之增加。眼肌面积在105、120 kg时均极显著高于60、75 kg(P<0.01),显著高于90 kg(P<0.05);背膘厚在90、105、120 kg时均极显著高于60 kg(P<0.01);肌内脂肪含量在90、105、120 kg时均显著高于60、75 kg(P<0.05);脂滴直径和脂滴数目在75、90、105、120 kg时均显著高于60 kg(P<0.05);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以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为主,不饱和脂肪酸以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等为主,氨基酸种类丰富,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在120 kg时均显著高于105 kg(P<0.05)。体重与熟肉率、粗蛋白质、肉色、粗脂肪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肌内脂肪含量与大理石花纹、粗脂肪、肉色、脂滴直径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结论】屠宰活重在120 kg时,豫西黑猪肌内脂肪含量适中,大理石花纹丰富,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适宜,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胆固醇含量较低,肉色鲜嫩,胴体品质和肉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了解南德温牛冻精的受胎效果.[方法]选择607头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并与西门塔尔牛受精效果(727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南德温牛细管冻配受胎率达到92.3%,产子成活率达到95.6%,而西门塔尔牛细管冻配受胎率达到89.2%,产子成活率为90%.[结论]说明南德温牛的冻配在促进肉牛发展上具有较高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