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不同耐盐性荞麦幼苗(盐敏感品种川荞3号和耐盐品种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在盐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5、10、15、20mmol/L)K+和Mg2+处理,测定荞麦幼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K+和Mg2+处理可显著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质量摩尔浓度,耐盐品种(川荞4号)降低幅度较大;显著增加盐胁迫下荞麦幼苗根系活力及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盐敏感品种(川荞3号)增加幅度较大;K+和Mg2+处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0mmol/L和10mmol/L,且Mg2+的处理效果优于K+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敏感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品种川荞3号和抗逆荞麦品种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探讨外源氨基酸对渗透胁迫下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适当浓度的外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显著降低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敏感荞麦品种降低幅度较大;显著增加渗透胁迫下荞麦叶片SOD和CAT活性,能使抗逆荞麦品种CAT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适当浓度外源氨基酸处理对渗透胁迫下荞麦幼苗生理特性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外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最适浓度分别为80和40μmol/L,外源天冬氨酸处理效果优于谷氨酸。  相似文献   

3.
以荞麦高温敏感品种川荞3号和抗逆品种川荞4号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对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能明显降低高温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及MDA含量,其中,荞麦敏感品种降低较多,适当浓度氨基酸对高温胁迫下荞麦敏感品种质膜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保护作用;适当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可显著提高荞麦叶片SOD及APX活性,其中,荞麦抗逆品种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叶片APX活性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天冬氨酸处理效果好于谷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最适浓度为30μmol/L和20μmol/L。  相似文献   

4.
以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盐敏感品种川荞3号和耐盐品种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盐胁迫条件下外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对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可明显降低盐胁迫条件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其中以盐敏感品种降低较多;并显著增加盐胁迫条件下荞麦叶片的SOD和CAT活性,天冬氨酸处理效果好于谷氨酸处理效果,使耐盐品种荞麦叶片的SOD和CAT活性恢复至对照水平。说明适当浓度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可明显提高荞麦幼苗的耐盐性,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最适浓度分别为60μmol/L和40μmol/L。  相似文献   

5.
以5个不同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为试验材料,在100 mmol/L Na Cl胁迫下测定荞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叶片质膜透性和Na+含量等指标,对5个苦荞麦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 Cl胁迫下川荞1号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最高,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Na+含量最低;而川荞2号正好相反。说明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川荞1号的耐盐性最强,川荞2号对盐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6.
苦荞是凉山州传统种植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1]。通将“川荞2号”的自然变异单株,通过连续7年的系谱选育,培育出适宜凉山地区种植的高产大粒苦荞新品种“川荞8号”。该品种春播、秋播出苗率远可达91%。形态特征为幼茎绿色,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花绿白色,无香味。主茎节数11.5节,株高100~110cm,有效分枝2~5个,花序柄短,结籽集中,籽粒饱满、长锥、暗灰色,株型紧凑,结实率高,平均单株粒重2.5~4.5g,千粒重22~24g。生育日数81d左右,平均产量178.37kg/667m2。2022年1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川认杂粮2022001)。  相似文献   

7.
以甜荞(平荞2号)和苦荞(黔苦2号)为实验材料,研究NaCl和等渗PEG对荞麦根系活力、质膜透性、MDA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低盐度处理时两种荞麦根系活力明显增强,苦荞增加幅度较大,甜荞根部和叶片质膜透性及MDA含量明显增加,苦荞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高盐度处理时两种荞麦根系活力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甜荞根部和叶片质膜透性及MDA含量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苦荞,甜荞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等渗PEG处理,而苦荞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说明质膜透性、MD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是荞麦抗逆性敏感生理指标,苦荞的耐胁迫性大于甜荞。  相似文献   

8.
苦荞麦新品种“川荞2号”2002年经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产量较全国公共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2.5~30.3%,较地方对照种增产3.23~43.26%。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结实率高、适口性好。适宜在海拔1600~2600m的低山、二半山和高山苦荞主产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对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荞麦抗逆品种川荞4号和敏感品种川荞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不同浓度氨基酸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显著增加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发芽率、幼苗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适当浓度天冬氨酸处理使抗逆品种种子发芽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恢复至对照水平,但适当浓度氨基酸处理时敏感品种增加幅度较大,说明适当浓度氨基酸对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荞麦敏感品种氨基酸处理的最适浓度为30μmol/L,荞麦抗逆品种氨基酸处理的最适浓度为20μmol/L,且天冬氨酸的处理效果优于谷氨酸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盐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以150mmol/L NaCl和100mmol/L Ca(NO_3)_2模拟等渗盐胁迫环境,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水;单独NaCl处理.150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水;单独Ca(NO_3)_2处理.100mmol/L Ca(NO_3)_2溶液+叶面喷水;NaCl+Spd处理.150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Ca(NO_3)_2+Spd处理.100mmol/L Ca(NO_3)_2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研究等渗盐胁迫下外源Spd对番茄幼苗生物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等渗NaCl、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和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对质膜透性、MDA、O_2~(-·)和H_2O_2含量均显著增加。与单独NaCl或Ca(NO_3)_2胁迫相比,2种盐胁迫下再喷施Spd后明显增加了番茄幼苗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MDA、O_2~(-·)和H_2O_2含量,且外源Spd对NaCl胁迫的调控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外源Spd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番茄幼苗清除体内活性氧(ROS)及降低膜透性的能力,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番茄抗盐性。单独Ca(NO_3)_2胁迫下植物受到的氧化伤害程度低于单独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盐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以150 mmol/L NaCl和100 mmol/L Ca(NO3)2模拟等渗盐胁迫环境,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水;单独NaCl处理.150 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水;单独Ca(NO3)2处理.100 mmol/L Ca(NO3)2溶液+叶面喷水;NaCl+Spd处理.150 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0.25 mmol/L Spd;Ca(NO3)2+Spd处理.100 mmol/L Ca(NO3)2溶液+叶面喷0.25 mmol/L Spd,研究等渗盐胁迫下外源Spd对番茄幼苗生物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等渗NaCl、Ca(NO3)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和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对质膜透性、MDA、O-·2和H2O2含量均显著增加。与单独NaCl或Ca(NO3)2胁迫相比,2种盐胁迫下再喷施Spd后明显增加了番茄幼苗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MDA、O-·2和H2O2含量,且外源Spd对NaCl胁迫的调控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外源Spd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番茄幼苗清除体内活性氧(ROS)及降低膜透性的能力,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番茄抗盐性。单独Ca(NO3)2胁迫下植物受到的氧化伤害程度低于单独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2.
两个黑加仑品种耐NaCl胁迫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加仑品种世纪光和世纪星为材料,盆栽扦插幼苗分别经0,50,100,150和200 mmol/L NaCl浓度处理15 d,在胁迫处理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取样并测定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大和胁迫时间增加,世纪光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世纪星在第5天至第10天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虽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远低于世纪光,在第15天各处理浓度的含量则开始下降,150,200 mmol/L浓度处理下的含量,相比CK分别下降了7.8%,16.6%和3.4%,20.0%;两个品种的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也随NaCl胁迫时间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世纪光经200 mmol/L NaCl浓度处理15 d后,质膜相对透性未超过50%,而世纪星经150 mmol/L浓度处理15 d时其质膜相对透性就超过了50%,达到了半致死程度。说明黑加仑世纪光在NaCl胁迫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有机渗透调节能力,其耐盐性强于世纪星。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甜菜碱对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盐敏感荞麦TQ-0808幼苗为材料,采用NaCl及添加不同浓度甜菜碱进行处理,测定荞麦耐盐生理指标,研究甜菜碱对荞麦耐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能明显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60mmol/L甜菜碱处理时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44.15%和38.41%;明显增加盐胁迫下荞麦叶片SOD活性及净光合速率,60mmol/L甜菜碱处理时增加幅度最大,分别增加65.70%和100%。说明,甜菜碱可以明显改善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的生理特性,对盐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且提高盐胁迫下荞麦耐盐性的最适甜菜碱浓度为60mmol/L。  相似文献   

14.
ABA和乙烯利对荞麦幼苗耐盐性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为试验材料,采用NaCl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ABA和乙烯利对其进行处理,测定荞麦耐盐生理指标,研究ABA和乙烯利对荞麦幼苗耐盐性的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ABA和乙烯利能显著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适当浓度的ABA和乙烯利还能显著增加盐胁迫下荞麦叶片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说明ABA和乙烯利可以明显改善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的生理特性,特别是20μmol/L ABA和1.5 mmol/L乙烯利对荞麦幼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最好,且ABA的作用效果优于乙烯利。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营养及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耐盐性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中蔬4号和白果强丰为材料,珍珠岩为基质,1/2 Hoagland营养液为营养介质,研究了0~200 mmol/L NaCl对番茄幼苗生物量、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Pro)含量、氮磷钾(NPK)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果强丰在50~200 mmol/L NaCl、中蔬4号在100~200 mmol/L NaCl处理时,幼苗生物学产量显著降低,100~200 mmol/L 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中蔬4号的根冠比。在100~150mmol/L NaCl下,白果强丰的干物质量显著高于中蔬4号。随盐浓度的增加白果强丰幼苗地上部的含水量逐渐减小,而中蔬4号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个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的含量随盐胁迫浓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叶绿素b不受盐处理的影响。2种番茄幼苗叶片脯氨酸(Pro)的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大,在100~150 mmol/L NaCl下,中蔬4号的Pro含量高于白果强丰。盐胁迫降低了幼苗全N和全K含量,对全P影响不大;但盐胁迫下,白果强丰的养分含量高于中蔬4号。两个品种综合比较,中蔬4号养分吸收能力较弱,受盐胁迫的影响较大,自身调节能力差,因此抗盐能力弱于白果强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盐胁迫环境下金森女贞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质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金森女贞叶片Chla、Chlb含量均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Fv/Fm无明显变化;植株叶片含水量在100 mmol/L NaCl处理时达到峰值;叶片中SOD活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出现在100 mmol/L NaCl处理时;处理组质膜相对电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达到最高值;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Na_2CO_3胁迫对春小麦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Na2CO3胁迫下5种春小麦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叶片质膜透性、相对含水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并对供试春小麦耐盐性强弱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春小麦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茶淀红>龙麦26>垦红14>垦大4号>中国春;叶片质膜透性、SOD总活性与Na2CO3胁迫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耐性强的小麦品种二者增加的幅度大;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与Na2CO3胁迫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耐性强的小麦品种二者下降的幅度小。  相似文献   

18.
NaCl和等渗PEG对荞麦SOD及APX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NaCl和等渗PEG对2个荞麦品种进行处理,低浓度NaCl能明显促进2个荞麦品种根和叶的SOD及APX活性,等渗PEG处理时增加幅度较小;高盐度处理时苦荞根和叶的SOD及APX活性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甜荞正相反,说明苦荞的耐胁迫性大于甜荞.  相似文献   

19.
杨洪兵  周迎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37-4539
以不同抗逆性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品种为实验材料,高温胁迫下采用不同浓度Zn2+处理,测定荞麦幼苗耐热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Zn2+处理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高温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抗逆荞麦品种降低较多;显著或极显著增加高温胁迫下荞麦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活性,敏感荞麦品种增加较多,且使得抗逆荞麦品种叶片SOD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Zn2+处理的最适浓度为40μmol/L,说明适当浓度的外源Zn2+处理对荞麦耐热性具有明显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0.
高温胁迫下外源氨基酸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荞麦新品种川荞3号和抗逆品种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下外源氨基酸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荞麦抗高温胁迫生理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当浓度外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可明显提高高温胁迫下荞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其中,40μmol/L谷氨酸处理下川荞3号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比高温胁迫处理(CK2)增加了50.36%、39.31%、46.71%、44.54%,川荞4号增加了30.93%、24.97%、37.83%、38.46%;20μmol/L天冬氨酸处理下川荞3号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比CK2增加了69.31%、65.68%、73.23%、61.88%,川荞4号增加了52.33%、47.39%、68.91%、54.37%,且天冬氨酸处理能使川荞4号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恢复至常温水平,以上浓度氨基酸处理时川荞3号增加幅度较大,天冬氨酸处理效果优于谷氨酸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