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马铃薯》2022,(1):45-54
为探明除草剂对马铃薯的安全性,选用甘肃省目前主要种植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统研究3种茎叶喷雾除草剂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灭草松以及3种土壤处理除草剂二甲戊灵、利谷隆和精异丙甲草胺对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砜嘧磺隆WG 2 g/667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苗期茎叶喷雾对‘青薯9号’‘陇薯6号’和‘陇薯7号’3个马铃薯品种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大西洋’‘克新1号’‘费乌瑞它’‘黑金刚’‘LK99’‘荷兰15号’‘冀张薯8号’‘丽薯6号’‘新大坪’和‘陇薯10号’10个品种有严重药害(4级药害)。70%嗪草酮WP 56 g/667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苗期茎叶喷雾对‘青薯9号’‘陇薯6号’和‘陇薯7号’3个马铃薯品种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大西洋’‘克新1号’‘费乌瑞它’‘黑金刚’‘LK99’‘荷兰15号’‘冀张薯8号’‘丽薯6号’‘新大坪’和‘陇薯10号’10个品种有严重药害(4级药害)。70%嗪草酮WP 56 g/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陇薯7号’‘黑金刚’和‘新大坪’3个品种具药害或毁灭性药害(3级或5级药害),对‘费乌瑞它’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丽薯6号’‘冀张薯8号’‘青薯9号’‘LK99’‘陇薯6号’‘陇薯10号’‘荷兰15号’‘大西洋’和‘克新1号’9个品种安全(1级药害)。480 g/L灭草松AS 120 mL/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陇薯7号’‘黑金刚’和‘新大坪’3个品种具药害或毁灭性药害(3级或5级药害),对‘费乌瑞它’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丽薯6号’‘冀张薯8号’‘青薯9号’‘LK99’‘陇薯6号’‘陇薯10号’‘荷兰15号’‘大西洋’和‘克新1号’9个品种安全(1级药害)。480 g/L灭草松AS 120 mL/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13个供试马铃薯品种很安全或安全(0级或1级药害)。330 g/L二甲戊灵EC 99 mL/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13个供试马铃薯品种很安全或安全(0级或1级药害)。330 g/L二甲戊灵EC 99 mL/667m2、50%利谷隆WP175 g/667m2、50%利谷隆WP175 g/667m2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192 mL/667m2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192 mL/667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对13个品种均很安全(0级药害)。研究结果对指导马铃薯田除草剂科学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省定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于2021~2022年在定西市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参试的12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田间性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了2年的测定和评价。参试品种的熟性为中熟、中晚熟、晚熟和极晚熟。各品种出苗率均在84.7%~100%。‘14W-3’‘天薯17号’‘百泉1号’2年综合表现为抗病性强。2021年参试品种产量最高的是‘14W-3’和‘百泉1号’,分别为56 936和56 236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42.10%和40.35%;‘F1-1-42’‘京张薯1号‘’天薯18号’产量分别为46 469,46 336和42 869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15.98%、15.64%、6.99%。2022年产量最高的是‘百泉1号’,为71 087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72.26%;其次为‘陇薯20号’,产量为57 253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38.73%;‘...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及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马铃薯存在种性退化、品种单一等问题。为筛选出适合拉萨栽培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开展了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试验以高产优质品种‘青薯9号’为对照,与引进的10个马铃薯新品种在拉萨市进行了一点两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168’平均产量3 360 kg/667m~2,变异度9.317 8,商品薯率60%,属于高产稳产品种;‘丽薯10号’淀粉含量20.31 g/100g,还原糖含量仅0.22 g/100g,属于加工型品种;‘中薯19号’和‘陇薯10号’平均产量分别达3 703和3 287 kg/667m~2,变异度为4.664 5和5.140 3,且品质表现较好,属于高产稳产优质马铃薯品种,适宜在拉萨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扎兰屯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优良的品种又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为筛选适合扎兰屯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以当地选育品种‘蒙薯19号’作为对照,进行5个(包括对照)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扎兰屯市正常生长发育成熟,产量除‘中薯5号’外均显著高于对照,产量最高的品种为‘兴佳2号’,产量2 357 kg/667m~2,‘延薯4号’次之,产量2 155 kg/667m~2,再次是品种‘尤金’,产量2 069 kg/667m~2,均高于对照的1 654 kg/667m~2。这3个品种的商品薯率也都较高,在85.28%~93.28%,淀粉含量在13.54%~15.65%,块茎特性表现较好,可在扎兰屯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渭县二阴区马铃薯新品种引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8,(2):65-69
马铃薯良种缺乏是制约通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筛选出适宜通渭县二阴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试验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通渭县二阴区正常生长发育至成熟,其中‘青薯9号’和‘陇薯10号’表现较好。这2个品种单株结薯数较多,淀粉含量较高(17.84%和17.31%),薯块商品性表现好(68.80%和82.11%),产量分别达到2 636和2 589 kg/667m~2,较对照增产29.1%和26.8%。因此,建议在通渭县二阴区试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合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研究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12个国内育成马铃薯品种在通渭县(温带半干旱区)和岷县(温带半湿润区)2个试验点的抗病性、生育期、产量和品质进行评价。在抗晚疫病水平上,‘定薯3号’、‘陇薯7号’和‘青薯9号’为抗病,‘冀张薯8号’和‘冀张薯12号’为感病,‘定薯1号’、‘定薯4号’、‘陇薯6号’、‘陇薯10号’、‘天薯11号’、‘天薯12号’和‘冀张薯14号’为中抗。在通渭县,‘青薯9号’、‘天薯12号’、‘定薯4号’、‘定薯3号’、‘天薯11号’、‘陇薯10号’和‘陇薯7号’较‘陇薯6号’(CK)增产2.56%~28.55%,其他品种则减产0.37%~5.76%;在岷县,除‘冀张薯12号’其他品种较‘陇薯6号’(CK)增产1.48%~37.98%,‘冀张薯12号’减产0.85%。因此,建议在温带半干旱区可选择种植的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定薯3号’和‘陇薯6号’,鲜薯食用型品种有‘定薯4号’、‘陇薯7号’、‘陇薯10号’、‘天薯12号’、‘天薯11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和‘冀张薯14号’;温带半湿润区需在马铃薯生育期根据气候的变化采取有效的晚疫病防治措施,可选择种植的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定薯3号’和‘陇薯6号’,鲜薯食用型品种有‘定薯4号’、‘陇薯7号’、‘陇薯10号’、‘天薯12号’、‘天薯11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和‘冀张薯14号’;在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土壤肥力差或无灌溉条件的山区可适量种植‘定薯1号’和‘青薯9号’。  相似文献   

7.
华北漏斗区雨养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漏斗区雨养种植马铃薯的可行性,2014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试验基地进行了雨养种植技术背景下的马铃薯品种筛选研究。选取‘克新1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红美’、‘青薯9号’、‘大西洋’、‘陇薯3号’和‘陇薯6号’8个不同熟性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大西洋’、‘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具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商品薯率高、品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大西洋’的表现最好,产量可达38 950 kg/hm2。‘陇薯6号’、‘陇薯3号’和‘青薯9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差,‘陇薯6号’田间表现基本不结薯。  相似文献   

8.
‘陇薯21号’是以‘L0227-18’为母本,‘L0404-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2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马铃薯(2022)620037。‘陇薯21号’为晚熟鲜食及淀粉、全粉加工兼用型品种,生育期130 d左右。块茎椭圆形,浅黄皮、浅黄肉,芽眼浅。块茎干物质含量23.39%,淀粉含量17.98%,粗蛋白含量2.38%,维生素C含量18.09 mg/100 g鲜薯,还原糖含量0.15%。抗晚疫病,高抗卷叶病毒病,抗花叶病毒病。2015~2016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北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199 kg/667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2 180 kg/667m2)增产0.87%。适宜在甘肃省中东部、青海省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晚疫病性能好、适宜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在适宜马铃薯种植和晚疫病流行的西吉县对23个马铃薯品种作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庄薯1号’、‘庄薯3号’、‘冀张薯8号’、‘陇薯3号’等品种高产、抗病性强,适宜大面积推广。产量在1 000 kg/667 m2以上且抗性较好的品种依次是:‘晋薯14号’、‘宁薯4号’、‘晋薯15号’、‘宁薯13号’、‘同薯23号’、‘克新17号’,适宜做轮换品种。经相关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病情指数和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定薯5号’是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定薯1号’为母本,‘陇薯5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为晚熟鲜薯食及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14 d左右,株型直立,株高70 cm,茎绿褐色,叶绿色,花冠紫色,天然结实性少。块茎大小均匀,卵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呈浅红色。单株主茎数1.9个,单株结薯数5.0个,平均单薯重133 g,商品薯率82%以上。块茎干物质含量25.05%,淀粉含量19.17%,维生素C含量10.21 mg/100g,粗蛋白含量2.32%,还原糖含量0.17%,蒸煮食味优。抗晚疫病,感卷叶病毒病。块茎产量1 840 kg/667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6.5%。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及其他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张掖市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陇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9号’、‘青薯10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陇薯9号’淀粉产量15 32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9.78%;‘青薯10号’淀粉产量15 18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8.41%。因此,这2个品种适宜在张掖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宕薯6号’新品种是以‘陇薯3号’为母本、‘94-3-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利用杂种实生苗,经过系统定向选育而成。2009-2010年在甘肃省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 388 kg/667 m^2,比对照‘陇薯6号’增产52.5%。鲜薯维生素C含量14.88 mg/100 g,干物质含量23.90%,淀粉含量17.45%,粗蛋白含量2.48%,还原糖含量4.07%;中抗马铃薯晚疫病,对花叶病毒和卷叶病毒有较强抗性。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马铃薯高产抗黑痣病品种的引进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4):199-201
为筛选出在甘肃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适宜种植的高产抗黑痣病马铃薯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产量和抗黑痣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庄薯3号’、‘青薯9号’、‘心里美’、‘丽薯6号’、‘丽薯7号’和‘陇薯8号’7个品种的马铃薯产量高,产量在37 500~62 100 kg/hm2之间;黑痣病病薯率在0~10.64%之间、病情指数在0~3.83之间,是适宜在陇中温寒半湿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马铃薯晚疫病抗病育种水平,筛选出适宜于天水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和抗晚疫病较强的亲本资源,特此对引自全国的38份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晚疫病抗性的田间鉴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参试材料的植株、块茎晚疫病和产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植株发病最轻的是‘L0527-4’、‘L9901-10’、‘L0527-7’、‘农天2号’、‘天薯12号’、‘同薯20号’、‘陇薯7号’等;块茎晚疫病未发病的为‘同薯20号’、‘陇薯7号’、‘天薯12号’等17份材料;‘陇薯7号’、‘天薯12号’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折合产量依次为26 300 kg/hm2、23 800 kg/hm2;最终筛选出‘陇薯7号’和‘天薯12号’两份晚疫病田间抗性和丰产性较好的材料,可用作马铃薯晚疫病抗病育种的资源,并在天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应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需求的高产多抗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以定西市主栽品种‘新大坪’、‘陇薯6号’为对照,对10个引进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和营养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青薯9号’、‘冀张薯8号’和‘陇薯10号’3个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55774,46904和45982 kg/hm^2,较‘新大坪’分别增产21280,12410和1148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61.7%,36.0%和33.3%;较‘陇薯6号’分别增产21042,12172和1125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60.6%,35.0%和32.4%。这3个品种抗旱抗病性强,商品性、营养品质较好,符合马铃薯主粮化品种要求,具有良好的主粮化开发前景,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优良的品种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石。为了筛选出适宜大理州早冬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丽薯6号’和‘丽薯7号’作为对照,与近年来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选育出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可在大理州正常发育成熟,‘11~#’产量最高,达3 644 kg/667m~2,商品薯率最高,达88.10%,两者均较‘丽薯6号’(CK1)和‘丽薯7号’(CK2)高。该品种有望成为大理州早冬马铃薯的主栽品种,逐步替代‘丽薯6号’。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分析方法,以其独到之处被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为筛选出适宜甘肃中部半干旱区、陇东半干旱区、高寒阴湿区、河西绿洲灌区4个不同生态区栽培的优质马铃薯品种(系),以甘肃省主栽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根据灰色关联度理论,对4个不同生态区薯块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5个主要营养品质指标在2016、2017和2018年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薯8号’‘陇薯9号’‘L1039-6’‘天薯11号’和‘L1036-34’在中部半干旱定西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陇薯8号’‘L1039-6’‘LY08104-12’‘天薯11号’和‘陇薯7号’在高寒阴湿渭源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陇薯8号’‘L1039-6’‘天薯11号’‘L1036-34’和‘陇薯9号’在陇东半干旱庆阳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L1039-6’‘陇薯8号’‘天薯11号’‘陇薯7号’和‘L1036-34’在河西绿洲灌区张掖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灰色关联度分析能科学合理地评价马铃薯的品质,可为甘肃省各区域马铃薯品种科学合理布局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4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2018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行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25 d,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色为黄色、肉色为黄色、芽眼深度较浅。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790 kg/667m~2。块茎干物质含量22.40%,淀粉含量15.74%,维生素C含量16.80 mg/100g,粗蛋白含量1.86%,还原糖含量0.26%。抗病毒病、晚疫病、黑胫病和环腐病。该品种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9.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定西市安定区生产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引进了9个马铃薯品种(系),以‘陇薯6号’为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42 305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高7 162 kg/hm~2,增产20.38%,其次是‘冀张薯8号’,产量为37 394 kg/hm~2,较对照增产6.41%。‘农天2号’产量最低,为24 579 kg/hm~2,较对照减产30.06%。参试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中,‘青薯9号’田间长势、抗病性和产量表现突出,其次是‘冀张薯8号’,可在定西市安定区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铃薯》2015,(3):189-190
‘腾薯2号’是以‘34-72’为母本,以‘玛古拉’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7~2008年该品种在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061 kg/667m2,比统一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13.10%,较当地对照增产15.80%。块茎干物质含量24.40%,淀粉含量17.58%,粗蛋白质含量2.70%,维生素C含量25.45 mg/100g,还原糖含量0.08%。‘腾薯2号’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高淀粉、高维生素C、低还原糖的优质品种,适宜于马铃薯全粉及薯片加工。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