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衡9966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与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式,选育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冬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80019。亲本组合为衡8099/良星66。衡8099为河北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自育品系。良星66来源于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1特征特性衡9966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平均生育期  相似文献   

2.
正衡583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矮秆、大穗、早熟冬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80012,亲本组合为衡8185/石新618//衡观35。衡8185和衡观35为河北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自育品种(系),石新618来自于石家庄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衡5835在亲本组合组配上,采用  相似文献   

3.
衡95观2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利用衡84观749作母本,衡87-263作父本杂交,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01001,2001年和2002年分别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并被列为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和农发办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4.
何革命 《江西棉花》2007,29(4):32-33
国抗杂11号(GKZ11)原名邯杂98-1,是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选育的三系抗虫杂交棉品种,2005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南阳市种子管理站2002年将该品种引入南阳棉区试验.2002年~2003年南阳市抗虫棉对比试验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铃薯》2013,(3):191-192
‘冀张薯11号’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于2000年以‘V1-1’为母本、‘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方法经系统选育而成,201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02 d左右,一般公顷产量27 000 kg左右,块茎淀粉含量13.84%,粗蛋白含量1.84%,还原糖含量0.38%,维生素C含量16.7 mg/100 g鲜薯。适应在我国北方一季作区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衡4041是我所以抗旱节水、抗倒、抗病、适应性强为育种主攻目标,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经多年选择培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97002。同年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1998年获国家“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1999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到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1760万亩,成为河北省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衡科棉36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中早熟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衡9273为母本,以GK12为父本杂交,后代多年南繁北育,经枯黄萎病圃鉴定选择,育成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主要表现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大铃可简化整枝等特点.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06014.审定名称为衡科棉369,转基因生物名称为GK55.  相似文献   

8.
邯杂98-1(GKZ11)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虫三系杂交棉.1999-2000年完成河北省春播抗虫棉区域试研和生产试验;2004年12月获得转基因安全评价证书;2005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为:冀审棉2005001号;2004-2005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春播棉区试和生产试验;200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为:国审棉2006007.  相似文献   

9.
石杂101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最新培育的转Bt+CpTI双价基因中熟抗虫杂交棉,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2009~2010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  相似文献   

10.
邯368是邯郸市农科院棉花杂优研究室以96-S.382为母本、97-4.86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连续多代定向选育而成,2002-2003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04004).  相似文献   

11.
抗虫、抗病、高产冀杂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显 《中国棉花》2002,29(12):28
杂66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三种间杂交后代与抗虫棉杂交而育成的,在河北省抗虫棉区域试验中综合表现突出.于1998年3月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河北省首次通过审定的抗虫棉自育品种.1998~2002年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16.7万公顷.  相似文献   

12.
高产广适抗病大豆新品种沧豆09Y1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沧豆09Y1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以石豆7631为母本,以石豆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90007)。河北省区试验平均产量3 184.5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0.0%,脂肪含量为20.20%,高抗SC3和SC7。生育期108.5 d,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欣杂16是由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选育的转抗虫基因棉花杂交种,2014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4006号。该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在适宜间套作种植区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选育过程欣杂16是由32007和61087组配而成。母本32007为转基因抗虫棉SGK3后代选系,具有苗期长势壮,后期功能好不早衰,结铃性强,吐絮肥畅,  相似文献   

14.
杂 66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种间杂交后代 1 0 3系为母本 ,与抗虫性强的 R93- 4杂交而育成的高产抗虫棉新品种 ,1 998年 3月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冀审棉 980 0 1号 ) ,是河北省审定的第一个自育抗虫棉品种。杂 66出苗快 ,长势稳健 ,抗虫性好 ,抗病性强 ,早熟性好 ,增产潜力大 ,深受棉农欢迎 ,1 998- 2 0 0 2年累计推广1 6万公顷。几年的种植表明 ,杂 66适于采用“简密早栽培技术”和“棉田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简密早栽培技术适宜密植 ,结合化控塑造理想株型 ,既可减少用工、降低投入 ,又能增产增收。1 .1平…  相似文献   

15.
衡7228冬小麦新品种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利用冀5418作母本,衡5041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2003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03001。1选育经过1993年采用分蘖力强、早熟、高产的冀5418作母本,大穗、抗倒伏、抗病性强的衡5041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和异种、异地条件水旱交替选择、鉴定的方法进行定向选育,F1~4代在高水肥条件下进行目标性状的选择,F5~7代在水、旱两种条件下进行抗逆性、丰产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选择、鉴定,于2000年选育出圃。2002年参加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丰产抗病抗倒大豆新品种沧豆11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沧豆11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2005年以鲁99-1为母本,沧豆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199.5kg/hm^2,蛋白质含量39.85%,脂肪含量20.5%,抗SC3和SC7,全生育期107.4 d,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区域种植。介绍了沧豆11的选育经过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冀香糯1号是以新香糯为母本,以冀糯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粳香糯稻品种,200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69 d左右,粗蛋白含量9.83%,糙米率82.5%,精米率74.3%,整精米率38.0%,胶稠度99 mm,碱消值6.0级。河北省2年区试平均产量580.41 kg/667 m2,较对照垦育20增产1.69%。适于在河北省长城以南唐山、秦皇岛稻区作一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赣棉杂1号在德安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棉杂1号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棉品种,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7年德安县连续3年试种、示范推广,该品种具有综合性状好,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棉农欢迎,2007年成为江西省棉花首推品种。1品种特性赣棉杂1号全生育期130 d  相似文献   

19.
冀张薯13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丰收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1号。该品种为中晚熟加工型品种,2010~2011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678 kg/667 m2,比对照‘夏坡蒂’平均增产29.24%。该品种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科农2009是以小偃6号与黑麦品种German White远缘杂交获得的1BL-1RS易位系材料148为母本,以八倍体小偃麦BE-1为父本,经过杂交、回交、辐射诱变,与普通小麦科农1095进一步回交选育的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2014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优质组冬小麦预备、区域和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5004号,审定名为科农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